小学班主任应对学困生的对策分析

2019-10-28 03:23韩荣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20期
关键词:成因学困生班主任

韩荣

【摘 要】本文从小学学困生的形成的内因和外因分析入手,在区别“学困生”与“差生”的基础上,探讨研究小学班主任应对学困生的对策。建议小学班主任多鼓励、多辅导学困生,必要时可以改变教学方式、开展个别辅导,同时注重与不同类型家长间的沟通方式。呼吁小学班主任将更多的爱给予学困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与学困生共同脱“困”,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之路。

【关键词】班主任;学困生;成因;对策;家长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02

一、小学学困生形成的内因分析

(一)学习态度不佳

学习态度就是学习者对学习持有的积极、肯定的或者消极、否定的反映倾向。孩子的学习态度是否端正,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孩子的学习态度端正就能表现出高度的学习积极性,对待学习活动认真、主动、顽强。学习态度不端正则相反。

由于学习态度形成之后,在一定时间内,对一定的对象表现出前后一致的比较稳定地反应倾向,所以,小学生的不良学习态度在成为习惯性的反应后,很容易产生学习困难成为学困生。

(二)存在学习障碍

从定义上说,学习障碍是在一种或多种说或写的语言应用基本过程中出现的失调现象。这种失调现象导致的学习差异往往呈现为听、想、说、读、写作、拼写或完成数学题等方面的缺陷。学习障碍学生通常在处理视觉或听觉信息方面有困难。

1.视觉处理过程失调的学生在应对通过眼睛获取的信息时有困难

比如他们难以分辨图形、形状、模型、大小、位置,难以理解空间关系、整体和部分的联系。这些困难会干扰学生辨认数字和字母,获取图表或图形上的信息,或者阻碍他们利用其他视觉信息。

2.听觉处理过程失调的学生通常在分析和理解以口语呈现的信息时有困难

他们还可能在辨听声音或将声音重组成音节和单词时发生困难。他们总是要花更多的时间来处理他们所听到的东西。比如,他们很难跟上口语指示。这不仅影响他们的口语和语言,还影响了他们的阅读和拼写。

二、小学学困生形成的外因分析

(一)部分学科抽象性、系统性及灵活性强,学困生不易接受

如数学以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作为研究对象,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往往是抛弃了客观对象许许多多的具体特征后获得的,这种抽象性使得数学学习活动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要求更高。当老师告诉学生“直线是无限延伸的”时,学生用眼睛所看到的只是图上长度有限的线段,它的“无限延伸性”只能在脑中想象。因此数学的抽象性很强,另外数学的系统性强,学习新知识需要建立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就会出现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如果没有及时查漏补缺,造成新旧知识的断链,就很容易形成学习困难。数学的灵活性,又要求能应用知识解决灵活多样的问题,习题的形式多样,也可能使得思维不够灵活的学生产生学习困难。

像数学这样具有一定抽象性和系統性的学科,使得小学生在学习时产生很多的困惑和烦恼,这成为部分学生学习困难的一个外因。

(二)不良的家庭因素也是学困生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里一切问题都会在家里折射式地反映出来,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家庭。”特殊家庭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对学生的不良影响也是极其复杂的。在此仅对三种常见的特殊家庭形式对小学生学业的不良影响做以分析。

1.拮据型家庭

2.残缺型家庭

3.管制型家庭

(三)来自网吧、游戏厅等社会方面的负面影响“催化”着学困生的形成

据新华网北京2009年2月2日电: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今日在北京发布了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2009)。本次数据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城市青少年网瘾群体约占青少年网民的14.1%。网瘾青少年主要是“网络游戏成瘾”,其次是“网络关系成瘾”。根据这份调查报告,近一半网瘾青少年(47.9%)把“玩网络游戏”作为其上网的主要目的并且花费的时间最长,属于“网络游戏成瘾”;13.2%的网瘾青少年在“聊天或交友”上花费的时间最长,属于“网络关系成瘾”。在上网目的方面,网瘾青少年中选择以“玩网络游戏”为主要上网目的的比例(47.9%)远远高于非网瘾青少年中选择这一选项的比例(21.1%)。

三、小学班主任如何转化和应对学困生的几点对策

(一)较多地批注称赞性、鼓励性的评语,增强学困生的信心,帮助其端正学习态度

一句温馨的称赞评语是一种尊重生命的表现,是用一种尊重生命的语言揭示生命的可爱、可贵和可敬,同时也揭示生命成长、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更是鼓励和引导学困生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挫折、压力和不尽如人意,以及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如果我们各科老师都能做到去称赞你的学生,我想,孩子会还一份惊喜给我们。

(二)改变教学方式,培养学困生学习兴趣,帮助其跨越学科障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确实如此,孩子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就能自觉地克服困难,集中注意,活跃思维,促进学习活动有效地开展。

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当高度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使他们愉愉快快、轻轻松松地完成学习任务。小学班主任在激发、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上多下功夫,是使他们学得愉快、学有收获的重要途径。其中有一种很有效的途径是在课堂教学中,善于运用情境与游戏的教学方式。

(三)开展“个别辅导、集体帮助”活动,构建和谐班风

1.开展“个案化”教育

由于每位学困生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尤其是对于一些存在学习障碍的学困生,更应该慎重考虑教育和转化他们的对策。“个案化”教育是一种值得应用的对策,其实质就是针对学困生不同的特点,进行相应的个别辅导。

2、号召“集体帮助”

班主任在教育和转化学困生中起主导作用,但一个人的能量总是有限的,发挥集体的力量,必须树立和谐的班风,使学困生身处一个团结友爱、融洽和谐的环境和氛围之中。

(四)多渠道的引导学生合理上网,预防其网络成瘾

当今信息多元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人生观、价值取向多元化,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观念相碰撞,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消极因素,部分青少年鉴别能力差,再加上不健康影视、计算机及网络的影响,在家庭和学校得不到关爱和认可的青少年,便从影视、计算机、网络等虚拟情感的世界心理上得到满足,暴力、色情的内容也使得他们走向极端。面对这样严峻的现状,作为教育工作者,班主任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帮助学生主动预防和避免网络成瘾。

参考文献

[1]关文信《问题学生教育指南》.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

[2]关文信《问题学生教育指南》.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

猜你喜欢
成因学困生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班主任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