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学设计的七个必备因素

2019-10-28 03:23沈晓琳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20期
关键词:新知教学内容技能

沈晓琳

【中图分类号】J50-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02

教学设计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预设,一堂好课需要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有效的教学设计是创设高效、优质课堂的重要保障,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高度重视、做好课前的教学设计。

下面,我就浅谈一下一个有效教学设计的七个必备因素,供大家参考。

一、教学对象分析

应该从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水平、生活体验和经验、学科知识渗透、学习基础、学习方法等方面去仔细分析。如:

(1)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水平,为确定教学重点、难点、选择教学方法提供依据;

(2)分析学生认知心理特点及认知发展水平,包括情感、动机、兴趣等心理因素及学习能力和智力发展的水平,为制定教学目标提供依据;

(3)分析社会背景,包括学生的生活经历以及社会、家庭的影响对教学可能产生的正负面效应,以便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补救措施。

二、教材分析

分析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对内容进行分层。区分出学生必须掌握、容易掌握的内容;筛选出难度较大、与大部分学生知识水平有差距的内容等。如:

(1)分析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该部分内容在整体内容中的地位和作用;

(2)分析本节教学内容的范围与深度、重点与难点,以适应多层次学生的需求;

(3)分析蕴含于知识中的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以利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和智力的开发。

三、教学目标

根据任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材的要求具体分析,设定本次课的教学目标,重点要突出技能目標(实际应用能力,目标要实际、具体)。

教学目标主要描述的是学生通过“学”预期产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变化。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要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具体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三维目标)

描述三维目标时,注意要正确使用一些关键词,如:

“知识和技能”常用关键词:知道、了解、会用、掌握、阅读、观察、熟悉、学会等;“过程和方法”常用关键词:分析、获取、剖析、明白、说明、初步学会、体会、探讨、描述、比较等;“情感态度价值观”常用关键词:关注、树立~理想、志向、崇尚~态度、理念、形成~观念、增强~责任感、认识到、感受、领悟等。

四、教学重点、难点

突破教材,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来确定,学生在学习本次课时的重、难点知识点。一般是考试、生活和日后岗位应用的重点技能。

五、教学策略

运用低起点、密台阶、多训练、勤反馈、早补救、常激励教学策略教学策略的设计具体包括:

(1)新知导入起点要低;

(2)学习新知前要进行旧知识的复习;复习的内容一定是和新知密切相联系的知识,进而铺设学生学习的各种台阶,注重教学的反馈与激励;

(3体现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理念,通过学生对新知的反复训练,加深对新知的理解与巩固。注重学习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特别应注意的是训练的广度、梯度和深度。

六、教学过程

与教学策略相符,充分体现师生互动,及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要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不等于教材内容,教学过程中需要有目的的删除和添加;

(2)教学内容的容量、深度和广度要恰当;

(3)教学内容的重点要明确,要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主要内容上;

(4)教学内容的难点也要明确,并要设计好解决、检查难点的方法;

(5)教学内容的组织、排列、呈现方式,既要按知识的逻辑结构排列,又要按学生的认知次序来排列。

(6)精心设计练习的量和质,以及练习的方式方法。

七、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1)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过程性评价。目的是诊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教学中的不足,使能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形成性评价一般有:提问、讨论、练习、小测验、问卷、观察、个别谈话等。

(2)总结性评价:是一种阶段性评价,也是一种目标参照性评价。其目的在于检测教学目标的到达度。总结性评价一般有:单元考试、学期考试、学年考试等(给出成绩或等级)。

猜你喜欢
新知教学内容技能
生活新知
生活新知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画唇技能轻松
新知
新知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