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师幼互动关系有效性的方法及建议

2019-10-28 03:23陆婷婷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20期
关键词:师幼角色定位娃娃

陆婷婷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01

师幼互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表现形式,存在于幼儿一日生活中,表现在幼儿园教育的各个领域,并对幼儿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在《纲要》的教育内容与要求中明确指出:“要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要把情感和态度作为幼儿发展最重要的方面,并列在前位。”《纲要》中还明确体现:如“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任感”。

“师幼互动”是教师与幼儿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是互为主体、教育伙伴式的互动。

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在不断更新,教育行为在不断改善,尊重幼儿、热爱幼儿的观念在教育实践中有了一定的落实,积极的师幼关系正在形成中,有的教师也开始有意识地通过积极的互动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一、影响师幼互动有效进行的因素

1.教师对自我的角色定位认识不够。

在师幼互动中,幼儿的主体体现和地位上的差异,实际上也与教师和幼儿在师幼互动中的角色定位,特别是与教师对自身和幼儿的相互地位与角色的认识有很大的关系,许多教师十分强调活动中规则的建立,对自己角色的认识,除强调教育者的作用外,十分看中或实际表现出对规则执行者和管理者等角色身份的重视,因而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的许多时间里,幼儿常常不被允许主动发起互动。如在集中教育活动中,幼儿被要求是坐好,老师讲话时要认真听,不能随意走动或讲话;在画画时,幼儿常常被要求按教师规定的主题画画,用规定的颜色,玩游戏时必须经过教师的允许和指定等,有了教师对幼儿过多、过细、过于一致,缺乏弹性的要求;在游戏中,教师常常是规则的监督者,看幼儿是否将玩具随地丢,是否有争吵;是否破坏玩具等等。也正因为教师处处把自身的角色定位在高于幼儿的位置,使得师幼互动呈消极性以及无效性。幼儿也才会出现类似“老师,我可以去小便吗?”“老师,我可以用这种颜色吗?”“老师,我今天应该去哪个区玩?”“老师,现在我们要做什么?”等被动征询教师意见的互动内容,这种角色定位既不利于幼儿内化规则,又不利于积极师幼关系的建立。

2.教师对幼儿关注不够,缺乏对幼儿发起互动的敏感性。

任何互动,如果得不到对方的回应,很难再继续进行和发展下去。相对来说,教师对幼儿发起的互动关注不够,敏感性低,反馈行为少,除了教师因具体事务多而无意识地忽视及对一些个性较独特的幼儿在教育上的有意忽视外,也与教师对幼儿在互动中的主体地位和重要性重视不够有关。如在一次观摩活动中,群群在娃娃家做“炒菜”游戏,不知什么时候,群群把娃娃家的餐具搬到了走廊上。老师看见了又气又急,对群群说:“跟你讲过多少遍了,娃娃家的东西怎么能到处乱放呢?赶快把这些餐具搬回去。”只见群群嘟着嘴巴,不情愿地照着老师的要求去做。为了安慰群群,我对群群说:“你这样做肯定是有原因的,对吗?”群群点点头,接着告诉我说:“我怕炒菜的声音太大,把娃娃吵醒了,所以就把餐具搬到外面来了。”教师因为群群把娃娃家的餐具搬到了走廊上,违背了活动区的“规则”,就视群群的行为是违反规则,不守纪律,由此强迫群群把娃娃家的餐具放回去。这时教师如果能站在群群的角度,多去观察、留意群群作出这一行为的缘由,以平和、友善的态度直接询问了解群群内心的真实意图——是想让娃娃睡觉,那么群群也就不会感到委屈了。

二、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1.用心交流,以积极的情感互动为基础。

每个人都是有感情的,对于自己喜爱的人(教师),幼儿会怀有深深的思念之情和亲近之意,而对于害怕的人,甚至连听到声音都感到恐惧。教师与幼儿的互动行为总是有着或浓厚或淡薄的情感特征,在积极、进取的情感氛围中,无论是教师或幼儿,都会有一种身心愉悦的感觉,互动的情绪高涨,效果也极佳。这种积极、进取的情感交流,需要教师放下管理者架子,以观察者、朋友的身份,在良好和谐的氛围中进行。这是因为幼儿年龄小,有时他的主观感受难以通过语言清晰表达,这时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个眼神,都是他内心表现,也有的孩子性格内向、胆小、不愿开口说话,常以哭声表达自己的愿望。这要求我们以一个母亲般的眼睛,敏锐细致地捕捉孩子的神态情绪,分析孩子的行为态度,解开孩子心头的疙瘩。在忙碌的教学中,哪怕简单地聊几句话,或者摸摸孩子的头,或者递一个微笑的眼神,都能给幼儿的心田吹来一抹和煦的春风。例如:在早上迎接由于生病而好几天没来园的小雨时,老师简单的一句:“小雨,老师可想你了!”就使她的脸上显出快慰的神情,当老师伸出手在小雨的脸上抚摸着说:“咦,小脸蛋更漂亮了!”小雨羞涩地往老师怀里钻了钻,欢快地和奶奶再见了。教师简单而亲切的询问、抚摸、关注充分表达了对幼儿的喜欢,小雨也感受到被关怀的满足。在互動过程中使双方获得美的情感体验。这种自然流露的情感交流,使互动双方以爱换爱、用心交流所形成的互动。

2.教师在游戏中的正确定位。

幼儿园教育活动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没有压迫性的游戏活中,能体现真正的主体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而这种没有心理负担的活动,是有利于师幼间互动和有效互动的,如果教师的介入和指导变成了对幼儿游戏的控制,去导演去指挥游戏,或者干脆放任自流,不干预幼儿的活动,那必然影响建立积极的师幼互动,在教育过程中,尤其是在游戏中,教师扮演伙伴角色和儿童一起玩,有利于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而我们教师感到,只有真正和孩子们玩在一起,才能体验到从未有过的发自内心的快乐,而这种积极的、愉快的情绪又进一步激发儿童积极的情绪,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而且教师能够在和孩子玩的过程中发现儿童的兴趣、需要等,为今后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开展提供依据和素材,为发现儿童的个别差异,针对儿童的特点进行教育提供细致观察的机会。

助第三方力量来解决纠纷的一种特有的人际行为。教师在处理师幼互动行为中常出现的主题——告状事件时,首先要分析告状原因,了解事实真相,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抓紧教育契机,恰当引导,给孩子一个独立解决问题的空间。

猜你喜欢
师幼角色定位娃娃
集体教学活动中提高师幼互动质量的策略研究
倾听儿童 相伴成长——“师幼互动”研修纪实
共享区域活动资源 滋长师幼幸福
师幼互动视域下幼儿教学活动策略探讨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三个娃娃一台戏
简易娃娃床
电视新闻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少儿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