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19-10-28 03:23邢夏雨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20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人文素养应用策略

邢夏雨

【摘 要】新课改的深入进行,对于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也有了更高的标准。初中数学教师应该积极的转变以往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突破传统的初中课堂教学模式,将初中生作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主体,注重激发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初中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初中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初中数学教学中来,并将人文素养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初中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质,还有利于转变初中生对初中数学学科学习的态度,从而提高初中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进而实现初中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就人文素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人文素养;初中数学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01

引言

如今,人文素养是新课标课堂教学改革中重视的一部分,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从简单的获取知识逐步发展为人文素养的培养,创造有利于学生形成人文素养的教育环境并主动寻求发展,给予学生充分培养人文素养的时间和空间。

一、数学人文素养概述

人文素养的灵魂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在物质文明相对发达的今天,人们精神领域内涵的匮乏格外的显眼。教育提高和注重的不仅是人的能力,还有人的素质,因此我国的教育强调加强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是人文素养的培养不是由一个学科就可以包揽和承载的,数学同样需要和人文相结合,因为缺乏科学和人文任何一种的教育都不是健全的教育,所以人文素养在基础教育阶段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就是指将人文知识或人文精神与初中数学教学融合在一起,在数学知识中彰显其魅力,避免人们错误地认为数学只是少数天才脑子里想象出来的“自由创造物”。

二、人文素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挖掘初中数学史,拓宽教学

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对初中数学知识进行拓宽,充分挖掘相关的数学知识的历史背景和相关历史人物,为初中生讲解知识的由来过程,以此充分激发初中生强烈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初中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促使初中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讲解初中数学史的过程也是培养初中生人文素养的过程。由此可见,挖掘初中数学史,拓宽初中数学教学是人文素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应用策略之一。例如,初中数学教师在讲《圆》一课时,可以为初中生讲解圆周率的由来,在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运用割圆术计算圆周率,刘徽先从圆内接正六边形,逐渐分割一直计算到圆内接正192边形,以此给出结论圆周率的近似值为3.141024。南北朝时期数学家祖冲之又进一步的进行了精确的计算,将圆周率精确到了小数点后7位,给出不足近似值3.1415926和过剩近似值3.1415927。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初中生对初中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还实现了人文素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并且增强了初中生的民族自豪感。

2.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数学思想的传授

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之前会首先思考如何运用数学思想,将数学理论与教学方法结合后让学生形成更加系统的知识体系。把握数学课堂课程中的规律也有助于开展人文素养的教育活动。重视数学思想的同时要完美的区分数学方法的教学模式,课堂上重视数学思想的工作会明确数学文化的作用。数学教育工作者要把数学中常见的解题规律、解题步骤提炼总结后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出来,这样的数学教学思想方法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不断的发展思考到常见的生活现象之中,从而提升课堂教学中人文素养的教育。这些循序渐进的教导离不开老师不断的引导,才能让学生们在课堂之外不断的思考,教学课程不仅要传达出数学思想方法,还证明课堂学习中人文素养的初级探索成果。学生只掌握关于数学的解题规律或者是程式化的步骤是不可以的,盲目的训练习题只会让学生们陷入掌握解题思路的狭小空间中,疲惫训练只会降低初中数学课堂的积极性。所以在课堂中要重视德育教育才能让人文素养在课堂中良好的运用。

3.打破传统教学方式,开展多样化的教学

由实际课堂教学情况可知,很多教师在教学时,通常都是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不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在课堂上以自己为主导,学生只能被动听,不能为学生提供思考、交流、互动和探索的机会。其实,教学需要让学生从做中学,由此加深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与体验,逐步积累丰富的知识经验。在数学教学中采用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测量、图形与几何、概率与统计等知识,不仅轻松理解了抽象的数学知识,也在学生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促使学生思维能力不断提升,并有效发展了学生的创造力。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观察与实践的机会,通过让学生参与猜测、计算、推理和验证等过程,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活动,更多地进行合作与交流,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都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这样掌握的知识才能为己所用。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集体讨论、小组学习和实践操作等,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真正体现出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

4.全面的提高初中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专业水平

为了有效的满足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人文素养应用要求,对初中数学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该全面的提升初中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专业水平。例如,定期的组织初中数学教师进行培训,不断的更新初中数学教师的知识储备与教学方式与方法,以此使得初中数学教师具有的初中数学知识体系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在不断的初中数学教学中不断的进行探索,以此找到更适合初中生,更容易激发初中生学习兴趣,以及更有利于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人文素养的策略。

三、结语

总之,学生不但要在数学课堂上获取知识,锻炼数学思维能力,同时还需积累很多的数学文化,逐步加深对人生的感悟。教师应创新初中数学教学,既要为学生传授数学基础知识,也要注意对人文素养教育的渗透,在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真正达到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參考文献

[1]黄婷,陈蕾.数学教学中模型意识培养与人文素养挖掘[J].高师理科学刊,2015(11).

[2]郭存华,刘春海.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现代教育,2015(04).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教学人文素养应用策略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探究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