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园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2019-10-28 03:23于冬冬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20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科学幼儿园

【摘 要】当前在幼儿园中,科学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农村幼儿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科学活动开展频率低;教学目标重视结果、忽视过程;教学内容单一、以教材为主;实施过程单一、忽视幼儿的多种感官;评价形式化、强调纪律和统一等,面对当前农村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解决策略:更新观念,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科学资源;课程改革,重视幼儿的探索能力;尊重差异,有针对性的进行评价。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科学教育

【基金项目】山东女子学院2016年度校级青年课题“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幼儿园科学教育研究”(2016YB05)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02

科学教育是幼儿园五大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基本的科学素养是当前社会对新时期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尤其重要。当前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重视科学教育,一些幼儿园的科学教育进行的比较好,收到很好的效果,很多农村幼儿园也紧跟时代的步伐,加强课程改革,对科学教育活动进行调整,但在实施的过程当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农村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开展频率低

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但是当前很多农村幼儿园科学活动开展的较少,甚至有的农村幼儿园没有组织过科学活动。很多农村幼儿园更多的进行集体教学活动,识字、拼音、算数等占了很大的比例,这就大大缩减了科学教育活动的时间和频率。笔者通过对济南市某县的10所乡村幼儿园的走访,发现只有1所幼儿园平均每周有一次科学活动,其余的9所幼儿园很少甚至没有科学活动。

二、教学目标重视结果、忽视过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这就要求我们在科学活动中,注重幼儿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让幼儿积极主动的去探索,重视探索的过程。

但在农村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中,由于种种原因,教师会更加注重知识性的结论,甚至有的教师不给幼儿探索的机会,直接告诉幼儿结论性的事实和道理,并要求幼儿记住。虽然这会让幼儿在短时间内“知道”某些科学原理,但是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对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能力的培养都是有害而无一益的,阻碍幼儿科学素养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单一、以教材为主

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动植物与环境的关系、非生物与人的关系、非生物与动植物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都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纲要》的相关要求,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更要以幼儿的身边的事物为主。

但在农村幼儿园,仍然有很多教师在选择科学教育的内容时,选择单一,以教材为主,忽视了幼儿的实际生活和周围环境,忽视了这些重要的科学资源,如田野中的庄稼、花花草草、各种虫子、家禽等等。当前大多数城镇幼儿园都会克服各种不利条件,设置专门的饲养角、种植区等,而农村幼儿园却没有利用好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实在可惜。

四、实施过程单一,忽视幼儿的多种感官

《纲要》中明确提出,科学教育中,要“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这充分说明,要鼓励幼儿进行多种形式的探索,为幼儿创造机会运用多感官、多种形式进行科学教育,让幼儿体验到探索的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

但在农村幼儿园,更多的以教师讲、幼儿听为主,以让幼儿记住科学的事实和原理为目的,幼儿自己探索的机会少,甚至有的教师会要求幼儿对结论进行死记硬背,这大大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使幼儿对科学探究失去了兴趣。

如在某农村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中,教师在进行《磁力》的科学活动时,先拿了两块长方形磁铁向幼儿展示,再告诉幼儿哪边是正极、哪边是负极,然后直接为幼儿展示“异极相吸、同极相斥”,最后要求幼儿集体重复“异极相吸、同极相斥”这一结论,全程都是教师在讲,幼儿在听,没有给幼儿探索的机会,所以大多数幼儿对此并不感興趣。

五、评价形式化,强调纪律和统一

评价是教育活动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及时、有效的评价,会对幼儿的行为具有很好的引导性,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不适宜的评价会对幼儿的发展带来不好的结果。

当前,很多农村幼儿园在进行科学活动时,教师的评价往往具有形式化,比如最常说的“XX最棒”、“XX真聪明”,这种的无效评价,反而会产生不好的效果。而且教师在评价时往往更注意纪律和一致性,不允许幼儿有不同的操作和探索,让幼儿觉得完全按照教师的指令进行“操作”就是正确的,是能够得到教师表扬的,从而错失很多自我探索的时机。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解决策略:

1.更新观念,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兴则学校兴,教师对整个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与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访谈得知,由于幼儿园教师自身文化水平和科学素养低等原因,导致他们在进行科学活动时感觉无所适从,很多科学活动或者幼儿的困惑教师也不知道答案,只好直接忽视幼儿的问题或者“敷衍”幼儿,例如“回家让爸爸妈妈陪你查查资料”、“你自己好好想想”,有的教师会直接用幼儿听不懂的术语来回答,无法为幼儿答疑解惑,会使幼儿失去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农村幼儿园教师文化水平比较低,这种现象尤其严重。因此,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尤为重要。

首先,加大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力度,尤其是相对偏远的地区,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科学水平,增加科学素养;其次,幼儿园要鼓励教师进行深造,不断学习,提高科学素养;最后,教师要转变观念,对科学活动有一个重新的认识,意识到科学活动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学习、更新观念,不再把科学活动看成高高在上、很神秘的活动,而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活动。

2.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科学资源

农村有着丰富的科学资源,树木、花草、庄稼、昆虫、家禽、泥土地等,这些都是城市幼儿园所没有的,这是农村幼兒园宝贵的财富,一定要充分利用,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关系,把科学活动和幼儿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充分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进行探索。

幼儿教师要善于挖掘农村的自然资源,并创造条件,把它变为农村科学教育特有的财富。例如,春天万物生长,让幼儿走出幼儿园,走进大自然,去看湖水融化、小草发芽等,让幼儿自己去观察、去记录;也可以根据季节的不同带领幼儿观察农作物,种子是如何发芽的?我们的食物从哪里来?在农民伯伯收割后请幼儿到农田里切身实地的感受一下,或者是在幼儿园内可以开辟一小块种植园请幼儿自己播种、照料等。

3.进行课程改革,重视幼儿的探索能力

首先,农村幼儿园要不断进行课程改革,完善课程体系,扭转科学活动零散、随意的现象,使其体系化。当前有很多关于幼儿科学教育的课程,但不能一味的进行引进,或者完全照搬,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革,使其更加适合当地的幼儿。

其次,在进行科学活动中,要转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鼓励幼儿多参与,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激发幼儿的多种感官,让幼儿多感官参与,促进幼儿全身心投入、积极主动去探索。例如,在“颜色对对碰”这一活动中,不能仅仅告诉幼儿不同颜色相碰会出现不同的颜色,因为语言对于这个阶段的幼儿来说,太过于抽象,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让幼儿去幼儿园外面的广场或者墙上,尽情的尝试,让不同的颜色碰撞,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主动性,使他们大胆的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幼儿的科学兴趣。再如,在《我们的大米从哪来》的科学活动中,不能仅仅告诉水稻的生长过程,而是可以充分发挥当地的地理优势,让幼儿去田地里观察、记录,并实地进行收割,这样才能让幼儿对水稻的生长过程有更深的认识,更能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

4.尊重差异,有针对性的进行评价

教师评价对于幼儿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教师对幼儿进行评价时要尤为注意。首先要看到幼儿自身的发展变化,尽量不要几个幼儿之间平行对比,更多的要进行个体内差异评价,比如,有一个幼儿之前没有很好的做记录,但是这一次很认真在做记录,要及时进行评价“XX这次真的很用心在观察,并认真在做记录”。其次,评价不能泛泛而谈,要有针对性,避免无效评价,如“你真棒”、“你真厉害”等,而是要尽量评价其具体的行为,使得评价具有较好导向性,让幼儿通过教师的评价就知道应该这么做。最后,评价要注重过程,而不是最终的结果,教师要把重点放到幼儿是不是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等,而不应该把评价的重点放到谁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谁最安静等方面。

总之,科学教育对于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充分利用农村自然环境的优势,克服自身的不足,更好地促进幼儿认识周围事物,更好地认识自然和周围社会,体验发现的快乐,激发其科学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作者简介:于冬冬,1989年生,女,山东省济南人,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科学幼儿园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爱“上”幼儿园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