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

2019-10-28 03:23郭亚楠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20期
关键词:初中地理支架教学

郭亚楠

【摘 要】支架式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的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法。[1]在新课改倡导的教学理念下,怎样提供教学支架、提供什么样的支架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地理学习应该引起地理教师的思考和探究。本文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为例,初步探索支架式教学应用于初中地理课堂。

【关键词】支架;初中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02

引言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就是自我建构的过程。学习过程不是简单信息的输入、存储、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信息在没有经过学习者主动建构之前,是混乱、散杂、缺少关联的,只有通过学习者经过一定的加工后,包括已有的社会经验、知识结构、认知模式等,信息才能内化成知识,而教师提供给学习者一定的引导,更好的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随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助”的课堂理念的倡导,建构主义教学观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认可,支架式教学模式源于著名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教师为学生搭建一系列脚架,帮助学生进行新知识的建构,并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模式,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促进“以学生为中心”地理课堂的建设。

一、支架式教学模式

“支架”原为建筑行业中的用语,意为“脚手架”,用于暂时支撑建筑时的楼房。教学中的支架主要指教师借助一些方法手段,来帮助和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的完成潜在发展水平知识的建构。支架不仅仅是帮助学习者完成任务的援助,它是一种能使学习者完成他们自己不能完成的任务的帮助,并且它是一种意欲使学习者达到能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状态的帮助[1]。支架式教学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法,主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认知水平基础上,通过搭建一系列支架促使学生从已有的知识水平提升到潜在发展水平区,学生通过这些支架一步一步的提升,逐渐发现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成长为一个独立的学习者,以此形成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助者的有效教学模式。(如图1)

二、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为例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2],认为学生的认知发展有两个水平:一是学生的已有认知发展水平;二是学生潜在发展的认知水平,在一定的帮助下可达到,两者之间的过渡区就是最近发展区。依据最近发展区的思想,最近发展区是教学发展的最佳期限,即发展教学最佳期限,在最佳期限内进行的教学是促进儿童发展最佳的教学。教学应根据最近发展区设定。地理课程在初中阶段才开始开设,但学生以往所累积的知识经验可以帮助他们进行知识迁移,更好地学习地理这门课。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该阶段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教学设计,比如在小学阶段已习得的知识内容或平时积累的生活经验可以为通往地理课堂建起一座座“桥梁”,以此学生才不会觉得地理离我们很遥远,从而增加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克服对新学科的陌生感。支架式教学一般主要包括五个步骤:(1)创设情境—引入或创设一定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的态度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搭建脚架—按“最近发展区”搭建一系列支架(3)自主学习—由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独立分析探索(4)合作探究—小组之间合作、讨论,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5)效果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

支架式教学模式中关键的一步就是关于支架的选取与搭建。根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地理学科的特点以及初中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本文将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人教版)中的内容按照支架的性质,设计出以下几大支架,实验支架、图表支架、动画支架、问题支架、情感支架。

三、支架式教学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建议

1.支架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生活化)

奥苏贝尔提出的"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指在向学生传授新知识之前,给学生呈现一个短暂的具有概括性和引导性的说明。这个概括性的说明或引导性材料用简单、清晰及概括的语言介绍新知识的内容和特点,并说明它与哪些旧知识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这种策略也是促进学习迁移的一种有效策略,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可利用的固定点。同样,支架的建立也要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基础上,由于家庭背景不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等导致学生现有认知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地理教师在搭建支架时要注意,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和支架的适应性,支架应该贴近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即唤醒学生认知结构中与新知识学习有关的旧知識经验,增强旧知识的可利用性和稳定性,以此促进学习迁移。还可将抽象的问题、任务进行分解,一步一步的搭建支架,将学习者逐步引向更深的理解,更高的认知程度,层层推进,循循善诱。

2.利用多种支架丰富教学

由于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教师在搭建支架时应该利用多种支架辅助教学。采用哪种支架需要地理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发展特点来决定,当涉及地理空间位置时,可采用图表支架;进行探究讨论时可采用问题支架;对于一些抽象的知识内容可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义务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教学也应该立足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将地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巧用生活情境支架。

3.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搭建支架是为了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而不是“代替”教学,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为主体的地位,学生是课堂的中心,地理教师只是起到辅导的作用。通过支架式教学,让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最终独立解决任务。在支架的辅助下,学生认知能力得到一步步的攀升,能主动建构并内化知识和经验,从而提升自身能力的发展。地理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做好学生的“辅助者、引导者”。

四、结语

支架式教学应运用于初中地理课堂有助于转变传统“重教轻学”的教学模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地理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实际的地理课堂,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选择合适多样的支架开展地理教学,加大对学生的交流发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最终帮助学生完成地理知识的建构。

参考文献

[1]魏伊.精心搭建支架促进深度学习——以人教版“热力环流”为例[J].地理教学,2018(08):18-23.

[2]肖成燕.初中地理支架式教学的应用和策略探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14):16-17.

[3]闫寒冰.信息化教学的学习支架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3(11):18-21.

[4]杜军.“支架式”教学应重视“脚手架”的搭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4):51-53.

猜你喜欢
初中地理支架教学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星敏感器支架的改进设计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