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习作教学中学生想象能力培养途径探索

2019-10-28 03:23杨华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20期
关键词:小学习作想象能力培养

杨华

【摘 要】小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为学生的素质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小学阶段,习作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对小学生语文基础素质的培养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其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对小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更有着深远而不可替代的意义。只是,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枯燥的小学习作训练方式显然已经无法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这不仅会使小学生失去习作的兴趣,而且也会影响到其想象能力的培养。本文从想象力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重要性开始探究,并为此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习作;想象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02

诺贝尔奖得主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1]。”由此不难发现,想象力对于一个学生而言,是多么的重要,其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具有长远的意义,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品质,也是创造力形成的基础[2]。作为小学习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也就成了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一大重点。

一、想象力在语文习作教学中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小学习作教学中,兴趣也是小学生习作的前提。通过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不仅能够让学生冲破固有思想的束缚,而且还能够打破时空的界限,将记忆中或现实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以及感受到的以更加丰富的生动的方式表现出来,学生也会如获难题的正解一般,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创作的欲望。

(二)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

对于小学生而言,不管是在智力发展水平方面,还是在个性特征方面,都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在这一时期,他们对新奇的事物往往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所以在思考和探索的过程中,便能激发无穷的想象力。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小学生在习作中就能表达出不同的见解和想法,这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力。

二、想象力的培养策略

(一)鼓励观察,积累素材

对于很多学生来讲,习作时无从下手,或写出来的作文缺乏真情实感等,都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就是对生活缺乏观察。这就要求学生不光要用眼睛去看这个世界,更要用心去感受,在生活中真正做到“事事”留心,“时时”注意[3]。只有这样,学生习作时才会得心应手。

除了鼓励学生用心去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教师还要引导其不断积累素材,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厚积薄发”的理想习作。比如,在小学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采用“接龙日记”的形式,来引导学生积累素材。根据班级内学生的人数,进行科学分组,小组内的所有成员均使用同一个日记本来写日记,每人(每天)轮流写一篇。这不仅能够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习作的经验,也能积累下不少的素材。只是,介于小学生年纪尚小,对于生活中的现象还不能进行选择性的观察,所以在写日记的时候难免会出现记“流水账”的情况。为了避免此等情况的发生,则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启发性的引导。教师可结合学情在每周确定一个观察命题,如“春天的一处景物”“一次对话”“家乡的一座桥”“热闹的运动场”“我喜欢的一种植物”“一次对话”“家乡的一座桥”“热闹的运动场”“我喜欢的一种植物”“我喜欢的一种动物”等等,通过这样明确性的引导来帮助学生们从这种定向观察中逐渐体会到在习作中如何围绕题目去选材。

(二)督促学生勤练笔

俗话说得好:“勤能补拙。”只想不做,那都是行动的矮子[4]。想要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水平,光说不做无异于白日做梦。所以,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同时也要注重勤练笔。语文教师也要起到督促引导的作用,不仅要鼓励学生保持写日记、周志的习惯,课外读书笔记也很有必要。当然,练笔的方式还不止这些,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定期做手抄报、写童话故事观后感等形式的练笔,来帮助学生们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为学生创造习作情境

在小学习作教学过程中,学生都会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不同的学生身处于同一个习作情境中,产生的想法和感悟往往不同;而深处不同的情境下,同一个学生产生的感悟也会有所不同。由此可见,为学生创造习作情境,是有多么重要。比如,从《中国古代寓言》中选取一个有意义的寓言故事,要求学生进行拓展想象,不同的学生会根据这一个故事,想象出各种各样的结尾;而在同一个学生脑海里,也会构思出不同的结局。

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学会根据既有的习作主题,来为学生尽可能地创设出多个情境。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这不仅能够极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而且还能激发大量的灵感,写出来的内容也会更有深度和层次感。

(四)大量阅读,拓展知识面

古人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5]。”这句古话在小学习作教学中,也十分适用。作为一个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积累和阅读,知识面才能得以拓宽,习作的时候才能如鱼得水。尽管知识不能够决定学生的想象力,但是知识却能够影响想象力的发挥。学生只有扩大了自身的知识面,才能以此为“垫脚石”,展开双翅自由翱翔,以更宽的视野和更独特的想法来进行想象,其展开的想象也会更加合理,更加符合科学和现实。

这就要求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认真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课后也要多多阅读,日积月累下来便会形成一笔无形的财富,在提升自己习作能力水平的同时,也能够丰富自身的文化涵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探索小学习作教学中学生想象能力培养途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深刻领悟到想象力的重要性,并采取正确的想象力培养策略,从兴趣、学习和生活等多方面入手,才能够真正激发孩子无穷的想象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小学习作教学才会获得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南.浅谈小学语文习作中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28):212.

[2]方萃灵.浅谈小学语文习作中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26):262.

[3]闫北玉.浅谈小学语文习作中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28):80.

[4]罗波.浅谈小学语文习作中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J].未来英才,2016(24):311.

[5]冯会杰.浅谈小学语文习作中学生想象能力的培養[J].学周刊,2016(36):179-180.

猜你喜欢
小学习作想象能力培养
小学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利用学具操作,培养学习能力
因材施教,适时分项评价
因材施教,适时分项评价
巧妙利用教材插图,有效培养学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