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困惑与策略

2019-10-28 03:23贾志英郝金堂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20期
关键词:策略方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贾志英 郝金堂

【摘 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许多困惑难题之处,教师应根据问题所在,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革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学困惑;策略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3;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02

一、目前的教学困惑

(一)语文教师的素质高低不一,参差不齐

现如今,初中语文教师的素质问题是一直是困扰阅读教学效果提升的主要瓶颈因素之一。不少的初中语文教师并非专业的师范院校语文专业毕业。由于各种各样的主客观原因,他们迫于形势走上了语文教学之路,不管是他们的外在素质还是内在素养对于语文阅读教学而言都显得十分的捉襟见肘。试想一下,这样的语文教师带来的阅读教学效果自然是不理想的。此外,还有部分的语文教师确实是专业的师范专业毕业,但是一毕业后他们就走上了教育岗位的第一线。繁重的课业负担和工作压力让他们根本喘不过气来,就更别说全面提升自己的教學专业素养。久而久之,他们原本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变得落伍过时了,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学习兴趣也渐渐变得荡然无存。始终如一的“新瓶装老酒”的教学方式与时代的发展格格不入。

(二)学生对于语文阅读普遍缺乏兴趣,社会、学校、家长对于阅读教学不重视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语文阅读教学亦是如此。不少的学生之所以一直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举步维艰,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兴趣的普遍缺乏。对于好奇心和探究欲都很强的初中学生而言,当前教材中的阅读材料他们大都没有太大的兴趣。对于阅读的学习也完全是在教师的“强迫下”进行的被动行为。在教师的阅读教学过程中,他们往往选择“左耳进,右耳出”的学习模式,看上去似乎学习了很长时间,但是真正取得效果的部分却是少之又少。

二、革新教学方式

阅读原本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但在现实教学中,不少教师因循守旧,传承传统的讲授教学模式,使阅读教学枯燥、乏味。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按照新课程标准进行阅读,同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唤起学生对阅读的渴望,阅读才会有效。例如:在《格列佛游记》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做一些改变和创新教学方式,增强文章的趣味性,才会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首先,要让学生对《格列佛游记》全文进行自主探究,了解小说的基本内容,知道小说是用第几人称进行讲述的,主人公是谁;格列佛的身份是怎样的,他是怎样的人;格列佛游历了哪些国家,每个国家各有什么特点等,并组织学生选择一个自己非常喜欢的国家,向其他同学进行讲述,说说为什么对这个国家的印象如此深刻。之后,指导学生针对不同的章节,对小说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从当时的英国和殖民地、统治阶级与平民之间的矛盾以及政党之间的斗争中对小说的中心思想有更深层级的领悟,并引导学生学习讽刺、影射、象征以及寓言的写作手法。最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格列佛游记》《西游记》《鲁滨逊漂流记》的看法,并对其进行比较,说说自己对这类游记的理解和看法。

三、个性化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确实如课标中所说得那样,我们面对的学生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学生基础太差,字认不全,句读不懂,更不用说理解文意了;有的学生可能读完文本之后就能从文中提取信息,从整体上感知文意;更可能有一些能力超强者能从语言、内容、结构、写法上赏析评价文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指导自己的写作。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不应忽视学生的这种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要因生制宜。让能力较差不知从何读起的同学,能做到对文本进行以认读为起点的理解性阅读;能捕捉信息、整体感知的同学做到以质疑为核心的研究性阅读;能赏析评价的同学做到以借鉴为目的的欣赏性阅读。

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阅读时做好阅读笔记,或是对人物进行性格分析,不管学生写了多少,表达的是否够全面,都要给予肯定,因字里行间透露出学生的思考与阅读的收获。只要动笔就值得肯定和表扬,久而久之,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找到乐趣,提升阅读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从课堂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课外阅读积累多了,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也就强了,整个人的文化素养也随之提高了。

五、扩展课外阅读

很多教师都会忽略对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觉得阅读教学就是讲清楚课本中的每一篇文章,保障学生对于教学文本有很好的理解与吸收,这种观念显然存在偏差。想要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技能与阅读能力,仅仅依靠课本知识显然是不够的,教师要有意识的拓宽学生的阅读范畴,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习惯,这会带给学生们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阅读习惯的培养要循序渐进的展开,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从他们感兴趣的阅读文本着手,慢慢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随后再来提升课外读物的难度与深度,进而不断丰富学生的阅读范畴与知识面,让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与阅读素养能够得到良好构建。

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要靠日积月累,没有日常语文知识的积累,不精心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课堂阅读教学永远都只是杯水车薪。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还要指导学生长期不断收集课内外词汇,培养学生勤摘抄、勤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学生只有多接触这些好的课外读物自身的知识面与视野才会慢慢得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语文素养也会逐渐得到有效的发展与构建。

参考文献

[1]王飞.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0,(29)

[2]李睿.关于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5,(02).

猜你喜欢
策略方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指导学生英语预习摭谈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