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课中激发学生探究的策略

2019-10-28 03:23余东安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20期
关键词:马铃薯利用科学

余东安

小学科学课的主要任务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它包含呵护儿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引领他们探索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因此课堂应建在满足好奇心、求知欲和已有生活经验知识经验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观察、猜想、实验验证等活动;让他在游戏化、生活化的体验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亲身经历从猜想到实验验证为主的探究过程;像科学家一样,从而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在互动中激发探究。采取什么策略才有效呢?

一、利用學生好奇心,激发探究

《心理学》研究表明:好奇心是一种内在动机,主要由外界刺激物的新异性所唤醒。从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教师在激趣导入环节,用激趣的情境引入、一些奇妙无比的游戏、扣人心弦的故事、见证奇迹的魔术、设有驰念的实验,可以让学生产生疑惑,由质疑的小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探究。

如:我在教学《米饭、淀粉和碘酒》这节课,导入时我给学生表演了一个魔术:在一张纸上(课前用淀粉在纸上写好了字),我喷上碘酒,眨眼就出现了蓝紫色文字,学生感觉好神奇。接着:我说我们一起来解开这个魔术的神秘面纱好吗?

这样用神秘的魔术、扣人心弦的皮影戏情景,不但利用了好奇心,还激发学生求知欲,更激发了学生的探究。

二、利用问题,激发学生探究

疑问是激发学生探究欲的驱动器。我们要善于运用具有探索性、层次性、开放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在学生知识、经验最近发展区提问,采取跳一跳可以摘到桃子的办法层层推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提问,这样立足于基础,又具有一定层次和深度,采取分层教育的办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而且又能促使学生将新知识迁移大旧知识中,主动解决心中的困惑,从而激发探究。

比如:用一张长26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在它的4个角上截取边长2厘米正方形后,做成无盖的长方体,它能装多少水?学生很快计算出答案。

接着老师问:如果题目是:用一张长26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在它的4个角上截取相同的正方形后,做成无盖的长方体,怎样截取装的水更多?

有了前面的知识铺垫,引导学生去将问题迁移到已有知识中,假设截取正方形边长为1CM、2CM、3CM.....。通过一一计算发现体积的变化是,先随边长的增加而增大,后随边长的增加而减小,从而确定最佳答案,这样不但培养的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培养了科学严谨态度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整理;在现实生活中,花同样的钱买材料,收获效益最大化,这就是利用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利用猜想,激发学生探究

猜想,在科学课堂中,是学生联系上下文、生活经验及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某一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结论等的初步预判;也可以说是学生自主提出的小小的疑问、小小的探究方向。由此可见学生的思维是由大大小小的问题组成的。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提出的假设、问题进行梳理、筛选,让学生说出猜想的理由,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提出问题和质疑的机会,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探究互动过程。

如:教学《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我将两个马铃薯分别放在两个杯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一个沉一个浮?可能是什么原因?实验后生猜:马铃薯的大小不一样?质量不一样?水不一样?请你小组用同一个马铃薯验证,当生确定是水不一样时,有请大家猜想,能让马铃薯浮起来的水中打底含有什么物质?这样一步一步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放手让学生去探索,效果不言而喻。

四、利用自主实验,激发学生探究

自主实验,是建立在大胆猜想的基础上的,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或实验现象,让学生猜想结论、猜想可能产生的原因,并说出理由。你能用实验验证吗?学生就会在小组内交流思维,自己设计实验,就像科学家一样对自己的假设进行一一验证,思维经历了否定否定到肯定的过程,最后得到一个比较准确的结论。这难道不是我们教师最求的探究能力吗,从实验步骤、材料的选择上载现思维的互动情况。如:在教学《点亮我的小灯泡》时,问:你有电池、小灯泡、导线小灯泡一定会亮吗?猜猜下图中那些能点亮?试试看?你会发现什么?

让学生逐一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得出了2种情况(亮和不亮)。这样利用自主实验,激发学生探究互动,成就了课堂的精彩。

五、利用数据对照,激发学生探究

学生自主选择材料,实验后。教师要正确面对数据差异,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归纳分析,对产生不同数据的原因进行查找,鼓励再次实验,以期得到可靠的实验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归类、对照探索出实验数据之间的内在规律,描述出相对科学的实验结论。从而优化思维,成就课堂的精彩。

这样学生对数据进行归纳分析,对产生不同数据的原因进行查找,鼓励再次实验,得到振动幅度大声音就大,振动幅度小声音就小。这个漂亮的结论。

总之,在科学课堂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探究是一个慢长的过程。教师应时刻带着“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理念,优化教学结构、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不仅要利用好学生好奇心、问题、猜想、自主实验、数据对照,培养学生探究,还应在课外活动中,持续有效地进行下去,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依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斌.《小学科学教育中外教育之经典》,2016,北京.

[2]《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2011年教科版.

[3]《小学教育心理学》.

猜你喜欢
马铃薯利用科学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马铃薯有功劳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定边马铃薯
胖胖的马铃薯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