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诗,学写作(十)

2019-10-28 18:06于晓冰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秋池归期太阳神

于晓冰

迄今为止,人类制造的最快飞行器是什么?百度给出的答案是美国宇航局在1976年1月15日发射的太阳神2号探测器。它于4月17日抵达环日轨道并对太阳展开研究,轨道距离太阳表面高度一度达到0.29个天文单位。太阳神2号相对太阳的最大飞行速度达到每小时25.28万公里,约为每秒70.22公里,是迄今为止人类制造的最快飞行器。

每秒70.22公里!这个速度“秒杀”一切高铁、飞机,甚至比火箭还要快5到10倍。那有没有属于人类自身的、比太阳神2号更快的东西呢?

答案是:有!那是什么呢?这个东西就是诗人的心灵,或者说是诗人的思想。

西晋文学家陆机在《文赋》中说:“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八极”言“极远”,“万仞”言“极高”。整句的意思是说诗人在进行艺术创作时,思想可以纵横驰骋不受时空的限制。

如果这样说你还是觉得有点儿抽象,那我们不妨来欣赏一首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诗,看看诗人李商隐如何在瞬间完成了时空穿越。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是现在我们熟悉的这首诗的标题。古代有的版本写作《夜雨寄内》,所谓“内”就是“内人”,也就是妻子,它更清楚地表明,这是李商隐写给妻子的一首诗。不过,也有人考证说李商隐在写这首诗时,他的妻子王氏已经不在人世了,所以这首诗应该是身处巴蜀的诗人写给北方友人的一首诗。

从诗歌所表现的真挚婉转、悱恻缠绵的情感来看,我个人更倾向于认为该诗是诗人写给他妻子的,用来表达对所爱之人的思念之情。

开篇第一句“君问归期未有期”,这是模拟两个人的对话。妻子问:“何日是归期”,诗人答:“还迟迟无法确定明确的日期”。我想这是婉转的回答,更真实的情况可能是“还遥遥无期”。

这看似非常简单平常的对话,因为“问归期”与“未有期”的强烈对比,把诗人漂泊异乡的愁和不得归家的苦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

“巴山夜雨涨秋池”,这一句点明了诗人在写这首诗时身处的环境。深山、夜晚、秋雨、水满池塘,这是怎样一个清冷而孤寂的夜呀!

“何当共剪西窗烛”,这一句中的“何当”就是“什么时候能够”,“共剪”就是“一起剪”。所剪何物?是西窗之下的蜡烛。为何要“剪烛”?因为蜡烛燃烧久了,中间的棉芯炭化,就不明亮了,把这炭化的棉芯剪去,可以让烛光更明亮一些。“西窗剪烛”也就是“秉烛夜谈”之意。

“何当”一词表达了诗人对归家的深深期盼,期盼能和妻子秉烛夜谈。这时诗人的思绪已经从此时此地飘到了彼时彼地,飘到了未来的某一天,回到了他遥远的家乡,回到了他妻子的身旁。

“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一句中的“却话”是“回顾,回头说”,也就是一种追述,追述什么呢?是“巴山夜雨时”。

这再次出现的“巴山夜雨”和第一处出现的“巴山夜雨”,虽然在字形上并无二致,但实际意思已经大不同了。

第一次出现的“巴山夜雨”是诗人在写诗时所处的此时此地此景,而第二次出现的“巴山夜雨”则是诗人想象中的在彼时彼地,也就是在将来的某一时刻,在诗人的家中,他和妻子“共剪西窗烛”时追忆的巴山夜雨。

一个是实景,一个是追忆。如果和现在比较,那是“将来时”,而如果跳到未来,从未来的视角看,所追忆的“巴山夜雨”又是过去时。不过这个“过去时”,不是真的“过去时”,而是虚拟中的“过去时”。

就在这样实写与虚写的交错中,诗人在不经意之间完成了时空的穿越。巴蜀距离长安有多远?按照现在成都到西安的距离来计算,至少也有700公里以上了。诗人却在瞬间完成了位移,不但在空间上完成了这么长距离的位移,而且在时间上也穿越了,从现在到未来,又从未来穿越回过去。

这样瞬间穿越时空的速度,显然任何人类制造的飞行器都无法匹敌。这样的时空穿越,在文学上也带来了神奇的表达效果。前人评价说:“翻从他日而话今宵,则此时羁情(旅居的情怀),不写而自深矣。”“眼前景反作后日怀想,此意更深。”这些评价可谓一语中的。

这样神奇的表达效果,后人不但注意到了,而且在有意识地模仿。比如,王安石就写过这样一首诗——

与宝觉宿龙华院(其三)

【北宋】王安石

与公京口水云间,

问月何时照我还?

邂逅我还还问月,

何时照我宿钟山?

这首诗写的是王安石与他的朋友宝觉禅师夜宿龙华院,忆及十余年前的往事,想起写《泊船瓜洲》这首诗时的心态。而今时光荏苒,转瞬十几年过去了,难免有物是人非之慨。于是诗人写道:当年的京口之夜,问月何时照我还,盼的是早日归来。而今归来已久,再问明月何时照我再宿钟山。

和《夜雨寄北》一样,这首诗也是在时空的不断变换中完成了真挚情感的表达。但因为这首诗的背景比《夜雨寄北》更为复杂,所以它的流传就没有前者那么广了。

李商隐并没有为这种写法申请专利,王安石可以模仿,我们当然也可以模仿。

同学们在写作时,完全可以借鉴《夜雨寄北》的写法,不要仅仅拘泥于写此时此地,也可以写彼时彼地,还可以从此地看彼地,从此时看彼时;或者反之,從彼地看此地,从彼时看此时。

时空视角的不断变化,可以使你的文章更为丰满、更具张力。科幻作品的写作更是如此,没有时空的穿越,就没有科幻。

猜你喜欢
秋池归期太阳神
Comparative Study of Four English Versions of Ye Yu Ji Bei from Perspective of Eco-Translatology
《夜雨寄北》:归期未定,先约通宵畅聊
叹秋雨
相通
归去来
六问太阳神珍珠店模式
太阳神 持守初心三十年
七绝·秋池(新韵)
太阳神 坚守与创新
太阳神 闹哪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