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残缺”字

2019-10-28 18:06袁文良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观鱼花港苏堤

袁文良

所谓“残缺”字,是指缺少笔画的“错”字。在不少名胜古迹的名人题字中,有一些刻意的“残缺”字颇具意蕴和启示,显现出一种独特的文化内涵,仔细揣摩,可以品出谜一般的雅趣,给生活增添乐趣。

“风月无边”的“虫二”

在五岳之首的泰山上有一块摩崖石刻,上书醒目的“虫二”两个字,这是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一个叫刘廷桂的才子题镌的。对此,多数人百思不得其解。

原来,繁体字的“风”字,去掉里边的一撇和外面的“几”字边,就剩下一个“虫”字;“月”字去掉四边就剩下个“二”字。才子刘廷桂在此题写“虫二”两字是在赞美泰山之景“风月无边”。

无独有偶,浙江杭州西湖湖心亭中有一石碑,上面也刻有“虫二”两字。湖心亭初建于明代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重建于1953年。初名振鹭亭,又称清喜阁,后改称湖心亭。在湖心亭极目远眺,湖光尽收眼底,群山如列翠屏。传说当年乾隆下江南,夜游湖心亭,被美景吸引,便题下了“虫二”两字,同样也是寓意“风月无边”。

“鱼儿”离不开水

到了浙江杭州,人们总少不了要前往“花港观鱼”游览。“花港观鱼”地处苏堤南段西侧,前接柳枝葱茏的苏堤,北靠层峦叠翠的西山,碧波粼粼的小南湖和西里湖,像两面镜子分嵌左右。

来此游览的细心游客会发现,“花港观鱼”景点石碑上的“鱼”字,用繁体来写底部应该是四个点,这里却写少了一点。原来,这块碑上所刻的“花港观鱼”四字是清代康熙皇帝的手迹。康熙帝信佛教,十分崇尚“好生之德”。在汉字里,三点为水,四点为火。鱼遇水而生,遇火必死。康熙皇帝不忍见鱼在火上烤,便将碑文中“鱼”字底部的四点改写成三点。

“书”“讲”缺笔有讲究

在海南省文昌市珠溪河北面,有座清代建筑——溪北书院。该书院坐北朝南,占地面积二十多亩,规模相当宏大。书院的门匾上刻着清末著名书法家杨守敬书写的“溪北书院”四个大字,书院内专门设有训导学生的场所,挂着一块清末著名书法家潘存题写的“讲堂”木匾。

据记载,这座书院是清末著名书法家潘存发起,在雷琼道朱采和粤督张之洞的支持下,于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建成的。从书院建成后至宣统三年间,曾聘任不少学者在此讲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

不过,细心的游客会发现,“溪北书院”的“书”字未写完整,“讲堂”的“讲”字也同样缺少笔画。有学识的文人认为,这“书”“讲”两个残缺的字是书写者独具匠心的杰作:“书”字缺了笔画,意为浩如烟海的“书”是永远读不完的,也暗指“書到用时方恨少”;“讲”字所缺笔画正好是一横一竖,寓意古今中外的知识纵横天下,不论横讲竖讲都是永远讲不完的,激励学生既然书是“读”不完的,就应该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读书不止;既然知识是“讲”不完的,就应该世世代代讲下去。

猜你喜欢
观鱼花港苏堤
苏堤漫步(外一首)
羁粤感怀步胜公韵
西湖凹陷中央洼陷带中部花港组岩性油气藏主控因素及形成模式
苏堤杂花
西湖苏堤(外十一首)
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中北部花港组储层成岩相测井识别
陈观鱼的关停生活(中篇小说)
笔架山下观鱼
花港过马一浮先生纪念馆
杭州花港观鱼公园“三境型”植物群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