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气管插管麻醉下胸腔镜肺癌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分析

2019-10-29 14:45河南省洛阳东方医院471003苗亚飞刘伟新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21期
关键词:定向力喉罩插管

河南省洛阳东方医院(471003)苗亚飞 刘伟新

临床为了对患者的顺利手术做出保证,研究有效方法给予麻醉配合意义显著。众多麻醉方法中,全身麻醉方法获得广泛应用,主要通过气管插管方式完成,其对于患者氧气供应可以做出充分保证,但是气管插管的实施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性[1]。此种情形下,喉罩通气静脉麻醉获得广泛应用,其可以将患者会厌根部刺激显著减少,从而将机体应激反应显著减轻,能够将气管插管麻醉期间表现出的系列问题有效解决[2]。本次研究将针对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明确最佳的麻醉方法,以说明喉罩通气麻醉方法应用可行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8年4月收治的84例肺癌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抽签法分组后明确各组麻醉方法;对照组(42例):男21例,女21例;年龄分布范围为49岁~66岁,平均年龄为(57.25±2.39)岁;体重分布范围为46kg~69kg,平均体重为(52.53±0.25)kg;观察组(42例):男19例,女23例;年龄分布范围为51岁~67岁,平均年龄为(57.29±2.12)岁;体重分布范围为46kg~69kg,平均体重为(52.53±0.25)kg;纳入标准:①对患者实施病理诊断,最终周围性肺癌获得确诊;②年龄分布范围为49岁~67岁;③未表现出喉、咽、口解剖异常的现象;④不存在插管困难史;⑤伦理委员会批准;⑥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对患者实施术前检查,患有脏器系统疾病;②表现出张口困难现象;③表现出呛咳以及通气困难现象;④患有神经系统疾病;⑤患有高血压疾病并且表现出心动过缓现象;观察对比两组肺癌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结果均无明显差异(P>0.05)。

附表 两组肺癌患者定向力恢复时长等对比

附表 两组肺癌患者定向力恢复时长等对比

组别 定向力恢复时长(min) 苏醒时长(min) 排气时长(h) 进食时长(h) 平均住院时长(d) 下床时长(h)观察组(n=42) 7.25±2.03 5.49±2.52 22.13±7.05 10.79±3.15 11.52±2.49 30.03±4.52对照组(n=42) 8.85±3.05 7.13±2.25 34.79±8.13 13.41±5.13 14.79±3.25 43.05±3.85 t 2.8301 3.1460 7.6243 2.8205 5.1760 14.2114 P 0.0058 0.0023 0.0000 0.0060 0.0000 0.0000

1.2 方法 对于入组后的两组肺癌患者,麻醉期间,均需要术前4h禁水以及8h禁食,并且协助患者采取平卧体位,依次完成静脉通道建立以及心电监护仪连接后,就患者系列指标予以监测。对照组具体为:通过喉镜将患者声门进行显露,之后准备对其展开经口气管插管操作干预。协助患者保持后仰状态,麻醉医师在患者气管内部合理将导管插入,并且将麻醉通气环路同气管导管进行有效连接,合理展开机械正压通气操作[3]。手术过程中,需要准备丙泊酚以及瑞芬太尼药物间断加入,并且准备七氟烷(1.5%~2.0%)对患者给予吸入干预,以获得麻醉维持效果。此外准备阿曲库铵药物进行静脉推注,以获得肌肉松弛维持效果。手术过程中如果观察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在7.33kPa以上,或者患者呈现出低氧血症情况,需要立即将通气频率增加,将潮气量改变[4]。观察组具体为:麻醉医师于患者口腔中,将喉罩顺利插入,并且准备10mL~20mL气体于套囊内注入,合理展开正压通气操作,调整8mL/kg~10mL/kg潮气量,就患者腹部情况以及胸廓情况加以观察,如果未表现出胸部膨隆,胸廓表现为良好起伏,对患者实施双肺呼吸音听诊,表现清晰,表现出较小通气阻力,未表现出颈前区漏气现象,并且通过监护仪观察患者CO2波形表现完好,则证明喉罩位置无错误,如未呈现出上述现象,则需要将喉罩位置进行合理调整,或者准备喉罩重新插入[5]。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肺癌患者定向力恢复时长、苏醒时长、排气时长、进食时长、平均住院时长、下床时长、呼吸道并发症(咽痛、躁动、喉痉挛、呛咳、声音嘶哑、咽分泌物增多)总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对于两组肺癌患者的麻醉结果,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展开数据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定向力恢复时长等)、计数资料(呼吸道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以%表示,各行t检验、X2检验,结果用P<0.05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定向力恢复时长等对比 观察组肺癌患者定向力恢复时长、苏醒时长、排气时长、进食时长、平均住院时长以及下床时长均短于对照组肺癌患者,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附表。

2.2 两组患者呼吸道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肺癌患者呼吸道并发症总发生率7.14%(3/42)低于对照组的42.86%(18/42),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针对肺癌患者在实施胸腔镜手术期间,麻醉医师选择实施气管插管麻醉进行配合,导致患者呈现出的机体应激反应较为显著,会使得患者呈现出心率加快以及血压水平上升的现象,从而使得患者心脏负担有所增加,对应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率较为显著[6]。

此种情形下,喉罩通气麻醉方法的有效实施,不会对患者心率水平以及血压水平产生严重影响,对于气管插管导致患者呈现出的系列应激反应可以有效避免,对于循环系统影响的减轻可以获得明显效果[7]。此外,此种方法针对患者气道可以快速完成气道保护装置的创建,对于患者通气的良好性可以做出保证,能够将手术准备时间充分节省,从而使得胸腔镜手术成功率显著提升[8]。

观察本次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肺癌患者定向力恢复时长、苏醒时长、排气时长、进食时长、平均住院时长以及下床时长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肺癌患者呼吸道并发症总发生率(7.14%)明显低于对照组(42.86%),进一步说明喉罩通气麻醉方法应用可行性。

综上所述,肺癌患者在接受胸腔镜手术期间,麻醉医师采用喉罩通气麻醉方法予以配合,对于患者定向力恢复时长、苏醒时长、排气时长、进食时长、平均住院时长以及下床时长缩短,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效果显著,最终对于肺癌患者的康复加快,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定向力喉罩插管
蒙特利尔认知量表与洛文斯顿认知评定量表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比较3号和4号Supreme喉罩在50~60kg女性患者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地佐辛与瑞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麻醉的应用
基于系统价值论的智慧城市建设系统分析
动物定向力知多少
《奶牛子宫角和卵巢子宫静脉插管方法的研究》图版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探讨第三代喉罩在腹腔镜胆囊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两种气管插管方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抢救中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