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典型案(事)例培育

2019-10-30 08:52江伟陈婷婷
中国检察官·司法务实 2019年8期
关键词:工作机制培育路径

江伟 陈婷婷

摘 要:典型案(事)例是检察机关职能作用发挥、检察官办案能力大小和检察工作贡献度的集中体现。随着新时期检察工作创新发展目标的明确,典型案(事)例在司法实践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为此,首先要充分认识培育典型案(事)例的必要性;其次,要对典型案(事)例培育机制、关键重点以及路径方法进行探索和思考,确保其引领、示范和借鉴作用得以真正实现。

关键词:典型案(事)例 工作机制 培育路径

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最高人民检察院提出了“以办案为中心”的发展目标,张军检察长多次强调“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并指出指导性案例是检察工作落实“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重自强”检察工作主题的抓手,是今年工作“稳进、落实、提升”总基调的重要方面。今年的全国检察长会议又专门提到要定期梳理发布本地的典型案例,研究分析典型意义。足见案例特别是典型案(事)例对检察工作发展的重要性。为此,鼓楼区人民检察院结合近年来涌现出的典型案(事)例具体情况及基层检察工作特点,探索制定了《关于开展典型案(事)例培育工作的实施意见》,通过践行形成了一些工作思路。

一、充分认识培育典型案(事)例的必要性

(一)培育典型案(事)例是主动适应政法工作新导向的重要举措

2019年4月15日,中央政法委郭声琨书记在政法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强调,要全面清理考核指标和打分排名,严禁下达刑事拘留数、批捕率、起诉率、有罪判决率、结案率等不合理、不必要的考核指标。这次专题研讨班精神释放出一个信号,政法工作评价导向将从围绕数据指标、注重办案数量向提升案件质量、实现“三个效果”合一转变。取消考核指标后,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的工作力度和质量,将更多通过具体案例来反映。因此,必须及时调整工作重点,通过培育典型案(事)例,把案件办得精准、办得及时,将不断提高的证据标准和审判要求及时传导到侦查环节,同时注重发现并纠正侦查、审判、执行等诉讼活动中的不合法、不规范问题,使检察机关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公平正义的目标以更加直接的方式得到实现。

(二)培育典型案(事)例是践行司法为民理念的必然要求

面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最高人民检察院张军检察长指出,要为人民群众、为社会努力提供更优更实更好的法治产品、检察产品。而检察产品的核心就是办案,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关注的是案件办理的及不及时、公不公正,有没有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群众对法律和检察职能的了解,是通过具体案例来感受的;对公平正义的获得感,也是通过具体案例来获取的;对法治的信仰,更需要通过具体案例来增强。因此,必须在发现和培育典型案(事)例上下功夫,在正确适用法律的前提下,密切关注法律政策、价值导向、社会民意等因素,延伸办案链条,实现“三个效果”相统一,切实把案件办成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检察产品。

(三)培育典型案(事)例是提升检察队伍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

党中央对政法队伍的目标要求,其中一项就是专业化,今年内设机构改革,最高人民检察院总的改革原则也是要突出专业化建设、促进专业能力提升,从而实现“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分工日益精细,办案中遇到新问题新领域将越来越多,没有相当的专业能力将难以胜任办案监督工作;与此同时,不可否认,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不会监督、不善监督的情况客观存在。但是,专业能力并不能一蹴而就,司法办案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优秀的检察官都是通过一个个案件锻炼出来的。培育典型案(事)例就是提升检察人员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一个典型案例,不仅办案质量要高,而且办案效果要好,还要让社会群众知道。这就不仅要求检察官能够准确理解适用法律,还要具备发现个案背后深层次问题的能力,甚至还考验是否拥有足够的办案智慧实现双赢多赢共赢的效果。因此,强调培育典型案(事)例,就是要以此倒逼检察官全面提升素质,把法律监督职责做强、做实、做优。

二、建立健全典型案(事)例培育工作机制

(一)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发挥案管部门的“关口”优势,从案件源头开始,对受理案件进行初步梳理、筛查,对社会关注度高、重大疑难复杂、新型案件以及涉黑涉恶、职务犯罪、涉民营企业等重点领域案件,采取案件通报等形式,及时提醒承办检察官、部门负责人、院领导,将其列入典型案例培育的对象。突出员额检察官的主导作用,增强发现并培育典型案(事)例的主动性、自觉性和敏锐性,主动挖掘监督线索,深入分析社会治理问题,在此基础上,利用办理的案件资源总结、梳理、提炼出一些办案经验和工作规则、执法标准。不断畅通发现渠道,定期召开检察官办案组會议、业务部门科室会议、检察官联席会议,通报近期受理案件情况,从中发现、确定典型案例培育“对象”,还要注重从检委会讨论、优秀法律文书评选、各类调研活动以及新闻媒体报道等渠道中,收集典型案例培育素材。

(二)建立挖掘提炼机制

一个好的案件素材必须经过科学合理的引导、挖掘、加工,才能有机会成为典型案例。院领导要重视典型案例培育工作,定期听取、专题研究该项工作,明确整体工作目标,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的内外部困难,必要时组织人员集中攻坚。各业务部门负责人要加强具体案件的跟踪督促工作,及时掌握培育进展情况,通过组织专题联席会、分析论证会等方式,发挥集体优势,在确定培育计划、解决办案疑难问题等方面提供智慧支持,共同提升案件办理质量。综合部门要发挥服务作用,及时收集反映新时代检察办案新理念的重要精神、政策文件、指导性案例等材料,提供给员额检察官学习参考,针对信息、宣传、调研的工作特点,为办案总结、提炼出谋划策。

(三)建立考核激励机制

通过外在考核和内在激励,激发检察官培育典型案(事)例的积极性、主动性。将典型案(事)例培育工作纳入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对已确定为培育对象的典型案(事)例建立台账,并对进展及落实情况及时跟进督查,切实加强典型案(事)例培育工作的考核管理。建立正向评价激励机制,注重典(事)例的展示运用,采取检察论坛、专题讨论、经验交流等方式,邀请表现突出的干警分享培育做法和心得;在官方微信上开辟检察官说法专栏,将办理的典型案例以检察故事、小广播的形式向社会各界宣传;举行“十佳精品案(事)例”评选表彰活动,积极推荐参加上级院组织的各类精品案事例评选,对培育成果突出的个人,在学习培训、先进表彰、轮岗提拔等方面予以倾斜。

猜你喜欢
工作机制培育路径
医学生道德人格现状及有效培养路径
我国社会组织品牌个性及其培育路径研究
构建县域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工作长效机制研究
新媒介视阈下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研究
高校党组织和党员教育管理机制研究
浅谈检律良性互动关系中检察机关工作机制的构建与优化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机制研究
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模型的素质培育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