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一管多”业绩如何

2019-10-30 08:08夏伟宇
大经贸 2019年8期

【摘 要】 随着基金行业的急速发展,“人才荒”成为各家基金公司共同面临的难题,不少基金公司索性让基金经理“一管多”,以此化解基金经理数量难以匹配产品数量的尴尬。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管理基金数在五只以上的基金经理达到400多位,占现任基金经理总数的半壁江山。本文通过分析基金经理在管理不同类型多只基金时的收益率情况找出规律,得出对于货币型基金和其他型基金,我们可以偏向于选择“一管多”产品,对于混合型基金,我们可以偏向于选择管理基金数较少的基金经理所管理的产品等结论,此外,本文最后还结合实际案例给出了基金经理一管多背后的深层现象。

【关键词】 公募基金 人才荒 一管多 收益率

一、引言

一边是层出不穷的基金新发产品,一边是越来越匮乏的基金管理人才,公募业正上演着冰火两重天的豪情与尴尬。公募基金市场人才稀缺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也使得一些经验丰富、业绩优异的明星基金经理纷纷被委以重任,“一管多”(即一位基金经理同时管理多只基金)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根据基查查数据统计,截至6月19日,公募基金市场上已经有7872只基金(A/B/C类合同统计,下同),而基金经理的数量仅有1796位,平均每位基金经理要管理3.36只基金——从全行业来看,“一管多”已是普遍现象[1]。

二、实证分析

与每人管理3.36只基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公募基金市场上共有133位基金经理同时管理着10只以上(含10只)基金,甚至还有9位基金经理管理20只以上的产品,此133位基金经理共管理着公募基金市场上1738只基金,这也就意味着,大约5%的基金经理管理着公募基金市场上20%的基金。在这样的形势下,如果哪位“一管多”基金经理离职,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导致一批基金面临基金经理更换的局面。

那么,管理基金数较多的基金经理和管理基金数较少的基金经理收益率是否有差别?根据基查查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数越多,平均收益率越低,这种情况的发生,既有可能是由于基金经理个人原因造成的,也有可能是由于基金经理对所管理的多只产品采用了具有差异化的投资策略所致。因此,多产品基金经理的平均业绩并没有表现出“多劳一定能者”的特性。那么,持有不同基金数的基金经理的产品分布是如何呢?据基查查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发现,管理不同基金数的基金经理的产品分布是有很大差别的,基金经理“一管多”主要集中于低风险的固定收益类产品中。其中,债券型基金占比随着基金经理管理基金数的增加而上升,当基金经理管理基金数超过20只时,债券型基金占其管理基金总数的比重高达66.17%;混合型基金占比随着基金经理管理基金数的增加而下降,当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数在4只以内时,混合型基金占其管理基金总数的比重高达60.08%。

由于“一管多”基金经理的工作量因其管理的基金而异,采用主动管理策略的偏股基金,基金经理需要频繁外出调研个股公司,而固收基金产品则对基金经理的投研和选股精力没有这么高的要求,因此,当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数较多时,其持有的债券型基金的占比往往比较大。

由于前文针对的是基金总体收益率与基金经理管理基金数的关系,而非某类具体策略的基金的收益率与基金经理管理基金数的关系,选择基金产品时应该对其进行全面的考察,而不应仅仅根据基金经理是否管理多产品来对该基金投资价值的高低进行简单的判断,那么多产品基金经理的能力相比少产品基金经理,会完全没有优势吗?如果多产品基金经理的能力明显不如单产品基金经理,投资人为何要购买这些多产品基金经理所管理的产品呢?通过观察不同策略类型基金的收益率与基金经理管理基金数的关系我们可以发现,货币型基金和其他型基金(商品型基金、REITS、另类投资基金等)的收益率随着基金经理管理基金数的增加大致呈现出上升趋势,而混合型基金的收益率则随着基金经理管理基金数的增加大致呈现下降的趋势。因此,对于基金经理“一管多”的产品,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对于货币型基金和其他型基金,我们可以偏向于选择“一管多”产品,对于混合型基金,我们可以偏向于选择管理基金数较少的基金经理所管理的产品,但总体来说,基金的收益率是随着基金经理管理基金数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的。此外,除了考虑基金类型,我们还应考虑基金规模,如果基金规模相对偏小,即便是主动基金多管理几只影响也不大。如果基金规模较大,同时管理较多产品就会受到明显影响[2]。

业界广泛流传的一句话就是“买基金就是买人”,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将深深烙印在其掌管的基金中。但从个人精力的角度来说,基金经理投资精力有限,若一人管理过多产品,势必会影响基金长期业绩,建议投资者在选择基金经理时注意旗下基金数量和基金类型,对于单人管理多只基金的情况需要谨慎[3]。

三、案例分析及結论

前面我们讨论过基金经理在管理不同数量基金的情况下总体业绩表现的差异,研究针对的是多产品基金经理整体,而非针对某个基金经理。对于每一个基金经理而言,应该进行全面的考察,而不应仅仅根据是否管理多产品来对其投资能力的高低进行简单的判断。接下来我们来分析管理基金数在20只及以上的基金经理业绩表现究竟如何[4]。

目前,公募基金市场上管理基金产品数量最多的基金经理是:广发基金的谢军,其管理了26只基金,基金类型以债券型为主。资料显示,谢军在2006年9月份开始担任基金经理,目前,他参与广发基金旗下26只基金的管理工作,管理基金的资产总规模达到537.33亿元,26只基金中有14只纯债型基金、7只灵活配置型基金和3只混合债券型基金。

其次是鑫元基金的基金经理赵慧,其目前管理着鑫元基金旗下23只基金,其中部分产品是与其他基金经理共同管理。资料显示,赵慧已经在鑫元基金任职基金经理三年多,目前管理基金的资产总规模达到257.60亿元,其中,在管资产中债券占比最大,占87.22%。

曲扬管理基金数目也是23只,基金类型主要为债券型,但其中多数产品是与其他基金经理共同管理。

其他如博时基金黄海峰、博时基金陈凯杨、永赢基金乔嘉麒、鑫元基金颜昕、广发基金刘杰、易方达余海燕等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也均在20只以上。而这些“一管20”以上的基金经理,以固定收益基金经理居多。

公募基金市场人才稀缺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也使得一些经验丰富、业绩优异的明星基金经理纷纷被委以重任,“一管多”(即一位基金经理同时管理多只基金)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数据还显示,纳入统计的2340位基金经理平均“兼顾”的基金数目达到3.36只——從全行业来看,“一管多”已是普遍现象。一个人管理这么多基金,业绩究竟如何呢?下面我们选取管理基金最多的三名基金经理看看他们的业绩表现。

广发基金的基金经理谢军的业绩最为亮眼,其近六月收益率为2.05%,同类排名为11/1397(债券型),在同期同类型基金中名列前茅。其次是鑫元基金的基金经理赵慧,近六月收益率为1.64%,同类排名为207/1397债券型),在同期同类型基金中排名较为靠前。排名第三的则是嘉实基金的基金经理曲扬,近六月收益率为2.37%,同类排名为62/1397(债券型),在同期同类型基金中位居前列。

由上述分析可知,基金经理同时管理多只基金业绩表现似乎不差,那么“一管多”基金经理所管理的每只基金表现都很好吗?我们以谢军经理为例,可以发现谢军经理所管理的产品中既有业绩较好的也有业绩较差的基金,其中,广发集瑞债券A的净资产规模为5.96亿元,年化收益为4.62%,同类排名21/619;广发增强债券的净资产规模为16.81亿元,年化收益为1.77%,同类排名473/619。而从基金业绩来看,由“一管多”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表现参差不齐。因此,评价基金经理是否力有不逮,不能仅仅只看“一管几”,还要综合评估其管理的资产规模、该类基金的管理难度、基金经理个人能力等各方面因素。比如有些基金经理虽然管理产品数目较多,但每只产品的规模都不大,而有些单只基金则规模较大。当然,对于投资者来说,选择基金时,考虑基金经理是否“一管多”、是否有足够的精力来管理好基金,仍然是很重要的标准。

此外,通过观察不同基金重仓股的情况可以发现,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基金大致都应用了相同的投资策略,所管理的多只基金在最近几个季度的前十大重仓股也有较高的重合度。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公募基金行业仍然面临着十分严峻的人才稀缺问题,长此以往,公募基金产品“同质化”的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而同质化的新产品一经发行,前来申购的还是以前的老客户,这些客户是卖了老产品来买新产品,并没有吸收新的资金入市。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投资能力才是基金公司应有的业务重点,与此同时,基金行业也应该继续吸纳新的人才进来[5]。

【参考文献】

[1] 年内550位基金经理变动5成经理任职不足3年[J].岑小瑜.股市动态分析.2018(48)

[2] 基金经理换人了,我的基金怎么办?[J].邓林.金融经济.2018(21)

[3] 基金经理变更对业绩影响几何?[J].岑小瑜.股市动态分析.2018(11)

[4] 公募基金经理奔私背后[J].许亚岚.经济.2018(14)

[5] 基金经理换人了,我的基金怎么办?[J].邓林.金融经济.2018(21)

作者简介:夏伟宇(1996-),女,安徽繁昌人,上海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