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徐家汇源

2019-10-30 12:13何菲
食品与生活 2019年8期
关键词:徐家汇红楼美食

何菲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都市情感作家,专为本刊撰写熟男熟女的奇情美食。

如今流行“源”,外滩源、浦江源、徐家汇源……

曾有出版社抛出一个选题,让我写写徐家汇源对一代女性精神气质形成的意义。要准确描述这种抽象的感觉,真是颇有难度。

1996 至2000 年,是我在桂林路100 号的大学生涯。大一伊始,我懵懵懂懂被选进学校礼仪队,分得一红一白两件廉价旗袍。辅导员兼队长建议我们每人买支睫毛膏,这会让眼睛看起来更有神。有同伴提议去附近小店逛逛,我却暗自决定去东方商厦。

那天下午,我独自乘坐6 站43 路双层巴士到达徐家汇商圈,在东方商厦一楼买了一支睫毛膏,在对面的“大千美食林”吃了一个套餐,然后慢慢向东踱到橡胶厂的大烟囱处折返。踱过藏书楼、观象台、“远东第一大教堂”徐家汇天主教堂、圣母院旧址(今“上海老站”)、光启公园的一角……一直走到华亭宾馆附近的车站等车。

那时对面的八万人体育场尚未建成,上海体育馆显得十分宏大。那个初秋的下午到黄昏,我似乎完成了某种重要的成长仪式,这成为我后来在校期间最经典的“望野眼”路线。当时我不会想到,这条路线正通往海派文化的源头,通往中国近代思想学术和文化的策源地之一—徐家汇源。

值得一提的是“大千美食林”,这是上世纪90 年代中后期徐家汇很有标志意义的存在。至今每次路过那个转角,我都会想到,那是“大千美食林”啊!它开业于1994 年,曾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现代化专业餐饮娱乐中心、上海滩的热门去处,一时间,风光无二。20 多年来吃过的美食无数,不过我始终记得“大千美食林”

的铁板炒面。20 年后我第一次逛台北夜市,发现那些撒着鱿鱼须、肉丝、虾仁的酱焦扑鼻的街头铁板炒面,就是大千炒面的鼻祖。

2001 年太平洋數码二期正式开业,地址是已人去楼空的“大千美食林”。

2000 年我大学毕业,正是人生精彩时,徐家汇港汇广场以西虹桥路恭城路转角处,突然出现了一片热气腾腾的人间烟火地:弘基休闲广场。

那儿鳞次栉比汇聚了全国各地风味的餐馆和酒吧,本帮菜、湘菜、川菜、新疆菜、日本回转寿司、泰国菜等百花齐放。我几乎每一家都吃遍。那里的“多利川菜馆”永远有人排队,我至今仍能回忆起饭店里弥漫的老油、辣椒、花椒和大蒜的混合之味。

直到2006 年,为配合轨道交通9 号线和11 号线的建设而将弘基广场拆除,此前它依旧顾客盈门。

这些年海派文化复兴,我理解的海派不仅是时尚洋气的表象,也不仅是商业贸易等业态,而是在“西学东渐”进程中,西方文化附着传统江南文化所交融嬗变出的一种都市文明,既有历史性又有现代性,行之有据却又无章可循,全靠悟性。

这不是一种物理的特质,而是精神的,能让人释出更多内容。被有气息的人、事、物触动,控制压力、及时享乐,较为客观、理性、开阔地看待事物,这些我自幼栽种的习惯,在徐汇这个区域找到了支持和衍伸,且将延续若干年。

在我对海派文化的理解过程中,著名历史学家朱维铮的巨作《走出中世纪》对我影响至深。

他对中国晚明到晚清的思想文化史如何从中世纪到近代的过渡过程,作出独到阐述,不仅把握了中国历史的昨天、前天,更体现了对人类社会今天、明天的人文关怀。他曾说:“谁要了解17 世纪迄今的中西文化交往过程,谁就会把目光投向历史上的徐家汇。”

身处原蒲汇塘、肇嘉浜的汇合处,徐家汇起初只是上海的普通村落,晚明文渊阁大学士、著名科学家徐光启对它的声名远扬起到关键作用。

1600 年,他遇到了对他人生有着重要意义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利玛窦与他的教友们不远万里踏浪而来,将天主教义与儒家文化融合,使传教在包括上海在内的中国沿海获得空前成功。那些年,东儒徐光启和西儒利玛窦,用难以想象的胸襟与风骨,用文字、宗教、思想,用数理化,使上海从明代就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中心,将上海带入近代之上海,实际上也是将中国带入近代之中国。徐光启也成为近代意义上的第一个上海人。

徐光启往生后,安葬于肇嘉浜北原(今光启公园),围绕着他的墓地,他的后人繁衍生息,徐家汇也逐渐发展成“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

的大本营和重要孔道。特别是在1949 年以后,徐家汇逐渐历练、融合并升华成以“光启文化”

为特质的文化内涵,百年电影、百年唱片、百年教育、百年气象、百年工艺等都得以挖掘和光大。

土山湾博物馆移址和二次提升、百代唱片旧址“小红楼”修缮等,再现徐家汇作为中西文化交流重镇的风采。在建的徐家汇体育公园也将成为世界级的体育综合体和面向未来的新地标。

“小红楼”是个太有故事感的所在,藏匿于徐家汇公园内,有着遗世独立的安静美好,见证了中国流行乐坛的风雨浮沉。聂耳、冼星海、黎锦辉、周璇、胡蝶、阮玲玉、龚秋霞、姚莉、白光……

一个个时代的音乐精灵们在百代唱片和上海第一座录音棚留下了印痕。这儿也是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地。红楼的东侧曾是中唱大录音棚,毗邻的小楼,诞生了中国第一本流行音乐杂志《音像世界》。如今,“小红楼”里的地中海风格餐厅环境自是高阶的,可圈可点的是它的西班牙海鲜饭。半生半熟的焖得讨喜(按西班牙厨师理论,半生半熟是为了尝到一半的生米原味和一半的海鲜汤汁味),藏红花融于夹生饭粒,大虾、青口等浓郁扎实,海味无穷。

其实徐家汇是物理上的小地方,却也展现出大襟怀,既闪现着陪伴了它400 多年的宗教的、理性的、格物致知的光芒,也留存着亘古不变的东方神韵:从容、旷达和暗蕴的骄傲。它更多让我感到的是海的气息,通往更深邃无垠的远方。

岁月无声,我也逐渐拥有了一些视野和思想。

真的,让女人臻于成熟的,不仅是小情小爱,也包括在时代机遇中、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何去何从,不仅安排妥帖自己与社会的关系,也安顿好自己与自己的关系;而让眼睛更有神的,也从不是东方商厦里的睫毛膏,而是心智与心量,是将心灵门户向世界文明敞开。而徐家汇对于我这一代女性最大的价值,并非《人约黄昏》里神秘华丽的哥特式教堂双塔尖顶的剪影和冷艳迷离的秘恋,并非“上海老站”里的宋美龄专列和上海熏鱼,也不是百代唱片“小红楼”

前的满地梧桐和时代曲余音绕梁,而是终于明白,成为自己是一门浩瀚渐进的功课。徐家汇源,也成了一代女性的精神教父。

猜你喜欢
徐家汇红楼美食
红楼摆摊
红楼女排
红楼:曲终人散,一片白茫
渐解红楼味
美食
美食都被玩坏了
美食的诱惑
余秋雨11年投资获利2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