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野县农机化发展现状与对策

2019-10-31 03:30张仰光
山东农机化 2019年5期
关键词:农机化机具全县

张仰光

近年来,巨野县农机服务中心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两全两高’农机化发展”为契机,以创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及全国“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为目标,立足大农业、面向现代化、发展新农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全面实施,农机科技下乡及农机化培训工作成效显著,“三夏”生产、大蒜收获机械化、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成绩斐然,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稳步推进,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初见成效,农机安全生产局势稳定。

一、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一)农机装备结构有待优化。巨野县是一个农业大县,耕地面积为146.4万亩,人口10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5万人,主要种植农作物为粮食、棉花、大蒜等,由于受传统种植模式的影响,当前全县农机化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粗放型生产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农机装备结构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动力机械多,配套机械少;用于粮食作物的机具多,用于大蒜、棉花等经济作物的机具少;低性能、高能耗的传统农机多,高性能、低能耗的新型机具少;中小型机具多,先进的大型、复合型机具少;用于耕种收作业的农业机械多,管理及后续加工机具少。农机装备还没有完全实现从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

(二)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有待加强。全县现有农机专业合作社117家,社员2052人。大多数农机合作社属于松散型服务组织,农机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农机合作社内部管理机构不健全,运作不规范,发展规模较小、农机具配套不合理、装备水平低;并且缺乏经营管理人才,技术力量薄弱,社会化服务能力不强,参与市场竞争力弱。有实力的大型农机合作仅占全县农机合作社总量的20%左右。

(三)农业机械利用效率偏低。目前巨野县农机动力已接近饱和,亩平均拥有农机动力已达1.1千瓦,在同等机械化水平下与英美等发达国家亩平均农机动力0.05千瓦相比差距太远。受到种植结构、种植模式、基础设施,组织化程度、农机手素质等方面的影响,全县农机普遍存在使用效率低下,大多数中小型机具长期闲置,大中型机具单机作业服务效益低下,制约了农机化的发展。

(四)农机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是农机“作业难”。全县大部分镇区机耕道建设标准不高,不规范,大型农业机械作业转移困难,难以发挥其作业优势。二是农机“维修难”。随着全县农机保有量的快速增长,镇区办农机维修网点建设没有跟上,农机具的保养和维修得不到保障,严重影响机具使用寿命和作业效率。三是农机“存放难”。由于受用地短缺等因素的影响,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等库棚建设面积小,或无库棚,农机集中停放存在很多困难,农业机械长期露天存放,导致机具技术状态差、使用寿命减少。

(五)农机化人才相对匮乏。一是农机科技人才匮乏,不适应新时期开展农机化公共服务的需要。近二十年来只有4名农机专业人才进入农机系统,农机人才断档,专业技术力量薄弱、知识老化、年龄结构失衡。二是农机维修人员、农机手等从业人员年龄老化,文化水平低,对新技术、新知识接受能力差。三是农机合作组织经营者素质有待提高,全县能掌握农机作业、服务、经营、管理先进理念、知识和技能的现代新型农机合作社带头人人才缺乏。

二、推进农机化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在全县现代农业及“两全两高”农机化发展进程中,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推动《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42号)落实落地为主线,以科技创新、机制创新和政策创新为动力,以推进“两融、两适”(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信息化融合,农机服务模式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相适应、机械化生产与农田建设相适应)为路径,实现全程机械化有新提升、全面机械化有所突破,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机械化支撑。

(一)全面优化农机装备结构。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杠杆,实施农机装备优化升级工程,以省、市、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两全两高’农机化发展实施意见”为目标,着力填空白、补弱项、提质量,重点推广适合巨野县农业发展的大型、复合型、智能型农机装备,进一步突破“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的瓶颈,全面推进农机化装备转型升级。

(二)扩大农机科技推广示范面积。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示范推广,实现农机作业、作物品种、栽培模式相互适应、深度融合。加快突破关键环节机具及技术瓶颈的制约,提高不同领域机械化水平。

(三)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以农机户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培养和建立“高起点、集约化、多功能、善经营”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开展农机跨区作业、土地流转、生产托管、订单作业等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大型骨干农机合作社与农机大户、家庭农场开展合作共建,组建农机社会化服务联合社,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发展共赢。

(四)强化农机人才培育。全面实施“人才强机”战略,以“农机化学校”为依托,扎实开展好农机科技教育培训活动,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通、热爱农机化事业的农业机械化技术人才队伍,培育一批既精通农机驾驶、维修技术又懂农业、农艺栽培技术,同时又会农机经营管理的新型农机手、合作社带头人。全面提升农机操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五)推进“智慧农机”工程建设。以“互联网+农机”、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农业机械化,实现装备智能化、作业精准化、管理数据化。建设智能农机服务中心,推动农业机械装载北斗导航、智能监控等信息装备,提高农机装备信息收集、智能决策和精准作业能力。充分利用信息化服务平台,开展农机管理、市场对接、机具调度、服务保障等信息化服务。

(六)建立政策扶持保障机制。各级用于扶持现代农业生产方面的各项优惠政策,要把推进“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纳入重点支持范围。在深入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基础上,不断健全完善农机作业补助政策,在巩固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的前提下,逐步拓展补贴范围,争取县财政对水肥一体化、高效植保、粮食烘干等绿色高效机械化作业实施补助。

(七)着力提升农作物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围绕重点作物关键环节,着力发展土地深松、宽幅精播、种肥同施、高效植保、秸秆利用、粮食烘干机械化,积极推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重点提升大蒜、棉花、花生、马铃薯机械化收获和大蒜机播水平,努力实现主要农作物各生产环节机械化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农机化机具全县
郑州航空区炎黄不锈钢蜂机具部
郑州航空区炎黄不锈钢蜂机具部
打造新亮点!山西将这个产业的7类机具全部纳入补贴!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电务系统大型机具上道时的作业防护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