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蓝莓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2019-10-31 01:43杨丽武峥陈元平
南方农业·上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蓝莓重庆市建议

杨丽 武峥 陈元平

摘   要   通过对重庆市蓝莓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结合发达地区的经验和教训,揭示重庆市蓝莓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政府支持力度不够,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宣传力度不够,市场空间狭窄,消费乱象显现;未系统地进行蓝莓引种、选种、育种研究;科研配套研究严重滞后;本地科技人员严重缺乏,产业发展缓慢),并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建议(加大宣传,吸引企业投入资金,形成完善的产销链;建立蓝莓产业人才制度,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加强科研配套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建立蓝莓行业协会,提高产品质量,确保食品安全;转变思想,转变发展模式)。

关键词    蓝莓;现状;问题;建议;重庆市

中图分类号:S663.9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25.004

蓝莓(Blueberry),又称越橘,为杜鹃花科越橘亚科的落叶或常绿灌木,是多年生的浆果类果树[1]。蓝莓果实除含有糖、酸和VC外,还富含VE、VA、SOD、熊果甙、花青甙等其他品种少有的特殊成分以及丰富的钾、铁、锌、锰等微量元素[2],具有提高视力、抗衰老、防癌、治疗心血管和泌尿系统疾病等功效,是集营养和保健于一身的果品,被誉为“21世纪功能性保健浆果”和“水果中的皇后”,并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3]。

我国从1981年开始蓝莓引进栽培试验工作,到2018年栽培面积达到55 344 hm2,总产量为184 238 t。蓝莓品种(品系)众多,适宜于我国南北方种植,全国规模化种植的省份、直辖市、自治区达到27个[4-8]。蓝莓作为我国新兴伏淡季水果,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1 重庆市蓝莓产业发展现状

重庆市蓝莓发展起步晚,1999—2000年,西南大学从日本和吉林引种13个蓝莓品种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北高丛蓝莓和兔眼蓝莓在海拔200 m以下的中性紫色土上可以成活,但生长不良,在海拔400 m以上的酸性黄壤地区生长正常,初步确定重庆是适宜蓝莓种植地区[9]。随着试种的成功,各科研院校将组织快繁作为重点攻关,为重庆市蓝莓发展提供优质种苗奠定了基础。到2008年,东北地区、山东半岛、贵州麻江等地区蓝莓产业迅速崛起,为重庆市蓝莓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榜样作用。

根据重庆市气候、地理特征,蓝莓主要栽培品种为南高丛蓝莓和兔眼蓝莓,截至目前种植面积1 250 hm2,产量约1 000 t,产品主要以休闲采摘为主,鲜果供应于各大超市和食品加工企业。目前,重庆市较大的种植基地有永川七彩蓝莓生态园、綦江恒众蓝莓专业合作社、南川乐翠蓝莓专业合作社等,此外,黔江、江津、渝北、北碚、石柱、开州等32个区县均有种植。

重庆市位于长江上游地区,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坡地面积较大,pH值4.6~6.5的土地占全市土地面积的46.5%。经过土壤改良后,适宜种植蓝莓的土地面积将占到重庆总面积的1/2[10-11]。重庆市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日照总时数1 000~1 200 h,冬暖夏热,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常年降雨量1 000~1 450 mm。由于重庆市独特的地理条件,形成很多小范围的特殊气候,这为重庆市发展多样化的蓝莓品种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随着重庆经济的发展,本地高端水果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特别是伏淡季水果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为蓝莓产业发展提供了市场条件。蓝莓作为集营养和保健于一身的水果,从小孩到老人都非常适合食用,这又为蓝莓产业发展拓宽了消费群体。总之,重庆市蓝莓产业具有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前景。

2 重庆市蓝莓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重庆市蓝莓产业的发展基本是小型企业和合作社在维持,政府虽然把蓝莓研究与栽培纳入发展计划,但支持力度远远不够,未能引进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龙头企业,使得蓝莓产业在重庆市发展举步维艰。

2.2 宣传力度不够,市场空间狭窄,消费乱象显现

由于起步晚,发展步伐慢,加之各媒介宣传力度不够,使本地老百姓根本不了解蓝莓这一水果,导致市场需求表象上非常狭窄、蓝莓产品相对过剩的假象,造成重庆市蓝莓市场消费价格乱象,严重影响产业发展。这种情况之下,企业不了解当地需求,减少对蓝莓产业的资金投入。

2.3 未系统地进行蓝莓引种、选种、育种研究

20世纪80年代初,吉林农业大学李亚东教授等从国外引进蓝莓,并开展了栽培研究工作。重庆市尚未对适宜种植区进行系统化的选育种研究,导致重庆市蓝莓产业目前还未有一个清晰的发展目标。所以,在进行蓝莓产业化的同时,应系统地进行蓝莓引种、选种、育种研究。

2.4 科研配套研究严重滞后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研究的广泛开展。对于蓝莓产业而言,其产前、产中、产后都应有系统的科学配套研究,只要漏掉其中任一环节,产业发展就会受阻。蓝莓由于产前资金投入大、产中天气变化影响大、产后贮藏加工需求大等特点,尤其需要科研的配套研究。

2.5 本地科技人员严重缺乏,产业发展缓慢

农业科技人员是农民的科学顾问,是生产一线上的指导者,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最直接的纽带。而重庆市蓝莓科技人员匮乏,蓝莓发展未成规模化,加之缺乏科学有效的生产指导,多数种植者自己摸索著前进,导致这一产业发展缓慢。

3 重庆市蓝莓产业发展建议

3.1 加大宣传,吸引企业投入资金,形成完善的产销链

按照消费拉动生产、生产引导消费、先打市场后建工厂的理念,积极传播蓝莓知识、提高认识、增加需求、拉动生产,促进蓝莓产业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关注,依靠宣传提高人们对蓝莓产品的认知度和美誉度,蓝莓及其加工系列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势必迅速增加,加上政府的有力推动,企业资金不断地注入到重庆市蓝莓产业中来,使蓝莓生产加工规模化、营销网络化,逐步形成完善的蓝莓产销链条,让重庆市蓝莓产业为科技扶贫增添一份亮色。

猜你喜欢
蓝莓重庆市建议
蓝莓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 2020年立法计划
重庆新一届地方国家机构领导名单
甜甜的蓝莓果
蓝莓的光泽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三代人的建议
蓝莓
重庆市首届市民健康知识有奖竞赛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