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声乐演唱中旋律性润腔分析

2019-11-01 08:17王顺
北方音乐 2019年18期
关键词:演唱民族声乐

王顺

【摘要】民族聲乐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构成,并且具有非常久远的历史进程,长时间以来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演唱技巧。润腔手法为民族声乐的演唱赋予了比较生动的色彩,特别是润腔形式的形成,非常丰富,色彩鲜明,是对艺术风格和魅力的一次展现。因此,本文将对民族声乐演唱中旋律性润腔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民族声乐;演唱;旋律性;润腔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一、民族声乐演唱中节奏性润腔分析

对于合唱来说,这是多声性的一种唱法,我国传统音乐当中有很多音乐,比较好的一个例子就是多声部民歌。站在声乐演唱角度来分析,中国和西方国家所理解的“多声性”存在差异。西方国家所说的“多声性”指的是发展历程的丰富性,并且有比较好的创作技法,在各个阶段所展现的创作特点也是存在差异的;我国的“多声性”是指原生的,没有任何技术融入的一种自然流露,我国所形成的多声部民歌并没有得到声乐专业人士的重视。中国的多声性民歌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西方国家的音乐则受到教堂的繁衍,西方国家不管是演唱还是审美的特点都非常鲜明。我国多声性的音乐未得到重视,也就没有在更多演唱技巧方面提出要求,也没有鲜明的特征,缺乏系统化创作的手段。

(一)规律性的节奏润腔分析

节奏性的润腔主要是指运用具备伴奏性质的一些合唱声部,在有些时候几个声部一起对同一个节奏型进行作用,有些时候则需要声部间形成规定的节奏型。无论是哪种,节奏性的润腔都具有比较规整的节奏,按照该规律进行律动,并对作品本身的情感进行很好的展现。需要重视的是,这一条件下对节奏性的润腔声部和主旋律声部的运用使音响色彩更加地多彩,在演唱的过程中需要对主旋律进行衬托。

例如,图1当中,不只有领唱的声部,同时合唱声部是节奏性伴唱的声部,共同对主旋律的气氛进行衬托。该类型的规律性节奏型的重复必须对逻辑感进行表现,同时,合唱声部将两小节作为逻辑,将重音放在第二小节的“匡”字上。要重视该字在演唱力上的不断加强,之后,两个“扯”字的演唱力度要逐渐递减,主旋律中的韵味也是在合唱声部的节奏性韵味衬托基础上展现了乐段本身的魅力。

(二)模仿性的节奏润腔分析

由于多声部具有比较独特的特性,合唱作品的过程中能够在纵向上展现力度改变。不同声部通过不同的力度进行配合,共同对一种与作品风格相符的意境进行创造。

如图2所示,这一例子当中,领唱声部和女高音声部与女低音声部的旋律都是逐渐出现的,同时,每个声部的进入力度也是呈现渐弱趋势的,如此一来,润腔的出现其实就是对回声式演唱效果的展现,尤其是在第四与第五小节当中,女高与女低音的声部的衬字“啰”依次对“回声式”效果进行增加。随着力度渐弱和声部的编排都是对音响色彩的展现。在男声声部中的衬词“啰”字在渐弱润色中必须重视和声稳定性,进行背景音声部衬托。对于横向演唱来说,必须重视“太阳出来”的节奏,更加地紧,当唱出“啰”字之后必须出现“松”的感觉,还要在这一感觉上逐渐降低。即使一样的民歌,作曲家不同所产生的音响色彩也是不同的。但是在该民歌上,还有很多作曲家都选择了引子段落,效果都是非常好的。

二、民族声乐演唱中滑音润腔分析

对于滑音来说,是民族声乐当中运用比较多的一种润腔手法,并不是戏曲演唱当中独有的一种唱法,在西方音乐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是西洋乐和民族声乐与传统民歌以及曲艺等演唱。特别是在民族声乐的演唱过程中,具有很多种滑音形式,因此,民族声乐演唱中滑音润腔非常重要,所有滑音演唱的处理方式都必须寻找侧重点。例如,民族声乐的演唱过程中碰到的从上滑音所构成的一些润腔,歌者的声音位置需向上提,共同形成一种向上的力量,让声音更加明亮和有力度;如果碰到由下滑音所构成的润腔就要快速气息下沉,并且形成向下的一股力量,让声音更加扎实和稳定。所以,民族声乐的二度艺术的创作过程中,由滑音所构成的唱腔可以对歌者情绪进行有效的激发,加强音乐情感的有效表达,使歌唱更具感染力。除此之外,滑音所构成的润腔比较适合在声乐作品的喜怒哀乐情感的表现中进行运用,不管是欢喜的还是悲痛的,又或者是幽默的、压抑的情绪都可以很好地表现出来。声乐演唱人员能够按照声乐作品本身的风格和技巧要求对作品实施润腔处理,利用衬词和衬字对音乐唱腔的风格进行改变。

三、民族声乐演唱中波音润腔分析

对于波音润腔来说,其在声乐作品当中主要是主音扮演的装饰音角色。就波音和主音来说,其共同构成的二度音程,从而进行上行或是下行的运动,共同形成一种层次比较鲜明的波浪性的音乐旋律。波音润腔在演唱中的处理就非常自由了,歌者可以对其进行发挥。然而,在民族声乐的作品当中,同样需要按照音乐旋律发展的趋势和音乐意境修饰波音润腔。总的来说,波音润腔应用在民族声乐演唱中能够根据先慢后快的一些演唱节奏展开,主要起到加强音乐民族风格的作用。歌者的歌唱气息伴随波音的发展进行运动,对润腔波浪式音色进行灵活的调整,并对民族声乐的演唱美感进行提升。

四、民族声乐演唱中倚音润腔分析

就倚音而言,其并没有在音乐旋律当中形成比较稳定的作用,有的倚音是以单倚音,而有的则是双倚音。一些倚音是在主音之前出现的称之为前倚音,而之后出现的称之为后倚音,按照作曲家自身的创作意图合理地安排。然而在很多民族声乐的创作当中,运用比较少的就是长倚音,主要通过短倚音的运用对润腔效果进行提升。特别是在旋律比较缓慢及民族风格较为强烈的民族声乐作品的演唱中,需要通过短小急速的倚音的融入对唱腔进行修饰和完善。可以看出,该类型的细小处理,能够让民族风格逐渐鲜明,并且使演唱特色更为显著,形成多样化的唱腔风格,使歌唱的音乐旋律的流动性更强,并且对作品的风格特征进行更进一步的体现。除此之外,倚音的运用还能够对乐句间存在的情绪变化问题进行处理,起到衔接过渡的作用,让作品的情绪表达更加顺畅。例如在维吾尔族的民歌当中,就通过倚音的装饰使其旋律的生动性和活泼性更加明显,并且融入了该少数民族的风格特征,让大众在欣赏之后可以很快地识别并记忆该民歌种类。

五、民族声乐演唱中颤音润腔分析

在民族声乐演唱过程中,颤音的使用也是较多的,颤音的使用会使旋律的民族特征更加鲜明。这一类型的润腔具有比较鲜明的装饰性色彩,与此同时,艺术表现力也比较强。演唱民族声乐作品的时候,需要通过颤音的运用促进演唱感染力的提升。相比来说,颤音演唱的难度较大,同时,演唱技巧还需要歌者加强力度、气息进行练习。颤音属于主音和相邻音之间快速反复性的交替,因此,唱好颤音是对气息和声带与喉头控制能力的考验。各发声器官灵活应用才能够唱好颤音。演唱颤音的时候要有比较准确的时值,在气息上具有灵活性,在音色上比较通畅,同時,演唱者必须自然、松弛地进行演唱。例如演唱蒙古族民歌的时候,演唱人员喜欢将颤音演唱的方式融入其中,从而对演唱韵律线条进行增强,让歌曲演唱可以出现比较浓厚的民族气息。再例如,藏族民歌的演唱过程中,演唱者比较习惯运用颤音演唱,并进行灵活的装饰,使作品的旋律更加婉转自如,在唱腔上也比较独特,展现浓厚的民族风格。因此,颤音润腔可以展现作品独有的特征,通过装饰手法可以更好地表现其民族特征,使作品的民族风格及作品表现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六、民族声乐演唱中装饰性润腔分析

在音乐旋律中,需要通过一些音进行点缀,让形态逐渐美化以及具有表现力,即装饰音。根据西方国家所制定的音乐体系的标准,对于装饰音进行划分,即倚音和波音与颤音以及回音等。如果运用西方装饰音对民族声乐演唱的润腔技法进行解释是不合理的。例如,《论润腔》当中,董维松所说的。“音高式的润腔”,其说,所谓音高式润腔,其实就是在单音前后或者是乐音运行中,镶嵌各种类型的音”,和倚音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似现象。再例如,“阻声式的润腔”,提倡的是阻声式润腔属于汉族民歌的演唱风格中比较独特的一种内核。有关“阻声”腔体,许讲真还进行了再次分析,就异音与本音上滑与下滑润腔来说,按照乐曲情感在表达中的需要,“阻声”的运用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与异音或者是本音上下的滑音润腔存在一定的差异,波音的符号标记是比较稳定的。异音或者是本音的上下滑润腔因为即兴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很多时候谱面中并不会出现明确标记,是对合唱团员的一种引导和指挥,在反复的实践中对装饰性的润腔形式进行优化,总体上而言,装饰性润腔会使得音色出现戏剧性的改变,并且使音乐感染力不断提升,这样一来,即对民族声乐演唱的整体效果进行保障。

七、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民族声乐的演唱来说,润腔属于声乐艺术家的一种集体智慧,不但是对文化底蕴的一种展现,同时还是对审美特色的一种表现。旋律性的润腔不只让民族声乐的演唱比较丰富,还提高了声乐作品的意境,进行了一定的润色以及加工。毋庸置疑,润腔的形成对于民族声乐的演唱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在演唱实践当中承担各种职责,发挥的效果也不同。因此,笔者本次分析中,主要分类并总结旋律性的润腔,可以比较清晰地认识各种润腔的类型,进而可在民族声乐的作品演唱当中很好地把握旋律性的润腔特色,展现民族声乐作品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黄华桥.民族声乐男声的几种演唱模式[J].黄河之声, 2019(2):29.

[2]高美英.论民族声乐演唱当中的共鸣技巧[J].北方音乐,2013(6).

猜你喜欢
演唱民族声乐
陇东民歌演唱特征探究
传统民歌中方言演唱的重要性阐释
宋词演唱走入课堂之初体验
民族声乐教学中男高音歌唱的技术训练与能力扩展
论民族声乐的科学训练
声乐教学略见
多元文化格局中的民族声乐教育
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与方法
探究我国音乐发展的“多元化”
演唱者要善于发现美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