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呼吁人们社会道德的评论

2019-11-04 08:57孙弈骁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小悦彭宇工钱

孙弈骁

康德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值得我们仰望终生:一是我们头顶上璀琛的星空,二是人们心中高尚的道德律。”星空因其寥廓而深邃,让我们仰望和敬畏;道德因其庄严而圣洁,值得我们一生坚守。

有这样一个故事:比尔在一次意外事故中眼睛受了伤,视力不断下降,几个月后将完全失明。妻子为了给他能见到光明的日子里留下点什么,决定把家具和墙壁粉刷一遍。油漆匠工作很认真,他虽是断了半只胳膊的残疾人,但他很快乐,一边干活一边吹着口哨。一个星期后他完成了粉刷工作,其间也知道了比尔的情况。

比尔对油漆匠说:“你天天那么开心,也让我感到高兴。”算工钱时,油漆匠少算了100美元。

比尔不解:“你少算了工钱。”

油漆匠说:“我已经多拿了,一个即将失明的人还这么平静,你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勇气。”比尔却坚持要再给油漆匠100美元,他说:“我知道了残疾人也可以自食其力,活得很快乐。”

为什么油漆匠自己少算工钱?为什么比尔要多付工钱?这是因为他们都尊重和肯定对方的生命价值。当今,我们会遇到各种问题,引发心底的拷问,比如当年的鹏宇案和小悦悦案。2006年的一天,彭宇出于见义勇为将跌倒的徐老太太扶起,却被徐老太太指认是撞人者,并告上法庭,结果是彭宇需要赔偿13万多。时至五年之后,案情终于水落石出,彭宇也洗清了自己的冤情。同样的事情出现在了2011年的一天,不过结局却不是像上面那么美好。两岁女童小悦悦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辆小货车碾过。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八个路人对此不闻不问。直到被路过的好心人陈贤妹抱起送往医院,虽然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但还是太迟了。这两件案子引发了人们对中国社会道德的反省。

“老人摔倒扶不扶?”的疑问困扰着人们,有人说:为什么要多事呢?的确,如果当时彭宇见到老人摔倒没有去扶起她而是直接走掉,事情可能就会大不一样,彭宇也不会被告上法院,也不会赔偿那么多钱。首先,假如彭宇走后又来一个王宇、刘宇呢?事情还是没有解决。其次如果你是那位老人,在你疼痛无助的时候如果没有人援手,那么结局会怎么样呢?如果你家中的老人出现那种情况结局会怎么样呢?同样的问题出现在小悦悦案中,人们冷漠的处理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也许只要有一个人打电话报警或者将小悦悦送往医院,她的生命就可以得到延续。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尊重和善待生命。世界上的每一个生命都有存在的价值,都是不可复制的,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尊重和善待他们。从比尔的故事到彭宇案、小悦悦案,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没有道德的人就犹如一具没有灵魂的空壳。大家要以道德教育来净化自己的灵魂,拷问自己的内心,树立良好的道德观,从自身做起,宣扬社会道德,做一个有道德有爱心的人。

人们应该捡起自己曾经丢弃的社会道德,建设一个有道德有爱心的世界,扪心自问自己的道德良知,会发现道德对于社会的发展是何等的重要。道德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清新亮丽,让我们的情绪更加愉悦舒畅。当我们随着父亲母亲漫步在清洁而美丽的清水绿堤,是道德让咱们享受着那里的鲜花、绿树和青草;当年迈的老人挤进公共汽车,是道德让他们拥有了座位;当放学时几百名学生一齐涌出校门,是道德使机动车绕行或停止行驶,让我们的道路畅通无阻……

加强人们的道德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程,需要大家群策群力、坚持不懈。

首先需要加大社会道德的宣传引导,树立社会道德榜样,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从自身做起,由自己带动身边的人一直践行,再由身边的人向外辐射,将他们的行动彻底贯彻落实在生活中去。其次需要提高人们的辨识能力,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抵挡社会不良风气的前提下对任何事情做出正确的判断,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最后需要完善道德奖惩激励机制,让“好人有好报”,切实抓好道德模范在各方面的优惠政策及道德败类的惩罚措施,在全社会形成“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另外,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的,所以加强人们的道德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一两次、三四次的活动上,而是要通过长期的宣传与引导,使道德建设逐步成为一种社会思想,使人们自发的践行下去。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一直继承下去,需要不断将强人们的道德建设,诚心举起心中道德的标尺来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事物。让我们让我们呼吁提高人们的社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讓我们创造一个和谐有道德有爱心的世界吧!

猜你喜欢
小悦彭宇工钱
视觉搜索中风味引发对关联颜色的注意偏向*
这样吵架,有趣又有爱
这样吵架,有趣又有爱
输不了的答案
现实与法律
能生钱的宝碗
巧取连环打工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