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开胸术后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2019-11-04 17:25李崇兰李海雯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肺结核护理干预

李崇兰 李海雯

【摘 要】目的 观察肺结核开胸术后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肺结核开胸术患者1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效果的优良率(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0%)。结论 肺结核开胸术后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干预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提升,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生活质量,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肺结核;开胸术;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1-03--01

肺结核是因患者反复感染结核分歧杆菌而引发,严重时会累及多个脏器,且具有传染性。对于肺结核需要进行早期诊断并采取手术切除,手术治疗可以提高肺结核的治愈率,但是患者在经过开胸术后大多数患者都会出现严重的疼痛感,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术后给予有效合理的护理减轻患者的疼痛就尤为重要,本院就肺结核开胸术后的患者行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肺结核开胸术患者1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22至69岁,平均年龄(44.84±5.72)岁,病程2至8年,平均病程(3.63±1.24)年;观察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22至68岁,平均年龄(45.18±5.32)岁,病程2至8年,平均病程(3.43±1.32)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临床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医护人员根据病患的具体病情按照医嘱为患者使用镇静镇痛药物,并实时监测病情。观察组患者给予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具体方法如下:①要充分掌握进入监护室的每一位患者的基本资料并做好记录。②协助医师对患者病情进行确诊,再对症治疗,对患者呼吸道实时检查,保证其呼吸畅通。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消除其消极情绪,增加依从性;指导患者进行呼吸练习,患者保持平卧,先深吸一口气在屏气1至2秒再慢慢呼出,训练频率每分钟8至100次,持续5分钟,每天3至5次。术后给予患者持续吸氧,可利用湿化功能稀释痰液,刺激黏膜纤毛运动,排除痰液,患者恢复意识后立即给予糜蛋白酶4000U+生理盐水20ml雾化吸入,每次20分钟,每天2次,跟据患者雾化后痰液浓稠度,必要时增加雾化次数。指导患者进行咳嗽训练;术后患者逐渐恢复意识,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半卧位,每隔1至2小时翻身一次,翻身动作需要缓慢进行,翻身后进行拍背;术中气管切开术的患者,在翻身时要保护气管套管,及时排痰,使患者上身保持在一条直线,避免导管脱落等损坏呼吸道;术后患者无力排痰者,在翻身前要先行口鼻腔杂物清理,防止患者吸入杂物导致窒息、肺炎、肺不张等。③镇痛镇静干预,对患者先进行视觉测量法来对疼痛评价,0至10个等级,等级越高说明疼痛感越强。我们可通过放松、转移注意力来减轻患者疼痛感,如听音乐、沟通交流、深呼吸等,引导患者放松心情。给予患者杜冷丁止痛针剂或是芬太尼皮肤贴剂,同时佩戴外周静脉镇痛泵来止痛,连续使用12至72小时。④排痰干预。术后当患者恢复意识后,带病情稳定后即行超声雾化,医护人员帮助患者取坐位,术后1天的患者如身体及病情稳定可练习吹气球。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护理效果判定:优:经护理后,患者的疼痛感、躁动等情况完全消失或是显著改善;良:护理后,疼痛感、躁动等情况有所改善;差:护理后疼痛感、躁动等情况无改善甚至恶化。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用SPSS17.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

2 结果

2.1 护理效果比较 经不同护理后,观察组的护理优良率为94.12%,对照组为76.4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良情况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中,有16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2.00%,22例患者出现排痰不顺,发生率为44.00%;观察组中,仅3例出现肺部感染,发生率为6.00%,7例患者出现排痰不畅,发生率为14.00%,两组相比,观察组的肺部感染率和排痰不畅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开胸术是大多常见疾病的治疗方式,因开胸术具有侵入性,在麻醉效果消失后,部分患者会感到明显的疼痛感,对伤口及病情的恢复造成严重影响[1]。大部分患者因结核病的原因造成机体防御功能降低,术后的长期抗结核治疗,容易使患者阐述压抑、焦虑等不良情绪,还有些患者因术后因为疼痛而无法有效排痰,造成痰液潴留肺部,提高肺部感染、肺不张等病症的发病率,因此对开胸术患者实施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疼痛、促进痰液排除[2]。因此,对我院收治的50例因肺结核而行开胸术的患者实施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干预。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效果的优良率高达94.00%,对照组的优良率为76.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肺结核开胸术后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干预的效果更为明显,有利于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提升术后排痰率,减少肺部感染率,增加患者依从性。

综上,肺结核开胸术后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干预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提升,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高亚男.系统化疼痛护理措施对促进开胸术后患者康复的价值探讨[J].心理月刊,2019,1:86-87.

余立軍,章琳,郑超群,戴小爱,张德忠. 肺结核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因素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1:78-80.

猜你喜欢
肺结核护理干预
观察肺结核合并肺癌的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
肺结核皮试处红肿 就是患了肺结核吗?
到2020年,肺结核成功治疗率将达九成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护理干预在35例肺结核并发大咯血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苏无“健肺丸”治疗肺结核2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