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之犁,深耕希望田野
——湖南农业科技蝶变前行

2019-11-05 11:33
发明与创新 2019年29期
关键词:科技

文/本刊记者雷蕾唐娟珏

农业,国之命脉。农业兴,则百业稳;农业强,则国家安。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湖南农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三湘儿女凭着一股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志,借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靠着一股滴水穿石的韧劲,用勤劳、勇敢、智慧,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了科技进步的华章。

从“传统粗放”到“优质高效”,现代农业插上科技翅膀

科技强则农业强,科技兴则农业兴。

70年栉风沐雨,湖南立足于农业大省实际,高度重视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粮食产量由1949年的64亿公斤,提高到2018年的302亿公斤。70年来,湖南是全国仅有的从未间断向国家提供商品粮的两个省份之一。

生猪出栏由1949年的190万头增加到2018年的5993.7万头,外销量、出栏量分别居全国第一、第二;油茶面积、产量、产值以及苎麻产量均居全国第一,油菜、烤烟、茶叶、蔬菜、淡水产品、水果等产量居全国前列。

全省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达到1.65万亿元,跻身全国七强,成为全省三个万亿产业之一。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意味着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土地、资本及其他所有要素的总和。

……

过往辉煌皆序章。

未来芳华皆可盼。

袁隆平院士参观海水稻试验田(湖南省科技厅 供图)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

稻米镉污染问题,一度让人谈“镉”色变。而水稻专家们一直在寻找应对途径。

专家们曾提出多种策略:研发将田中“镉”通过微生物活化后从土壤中泵出的技术;通过选育低镉品种、灌溉和调节土壤pH值到7.0以上,以实现综合降镉;等等。

一些降低土壤镉含量的方法虽然可行,但成本较高,而筛选和培育籽粒镉低积累水稻品种是较为直接与经济的办法。为此,湖南省筛选了一批“应急性镉低积累水稻品种”,但这些品种效果并不稳定,一旦种植在高镉污染稻区,其总镉含量仍很可能超过0.2毫克/千克的国家标准。

经过4年攻关,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赵炳然研究员团队通过基因组编辑技术与杂种优势利用技术的集成创新,建立了杂交稻“亲本去镉技术”,研发出适于重度镉污染稻田种植的“低镉水稻”——杂交组合“两优低镉1号”及其亲本“低镉 1号”和“低镉 1S”。

“新方法突破了原有技术瓶颈,降低了其‘镉’吸收能力,水稻平均含镉量下降90%以上。”对这项新技术,赵炳然满怀信心和希望,“经过多点生态试验,大面积培育‘低镉稻’已有了技术条件,这为我国从根本上解决‘镉大米’问题提供了现实可能。”

“向镉宣战”,对赵炳然来说,是他身为一名水稻科研人员的重要职责。而他对水稻的这份热情和使命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其老师袁隆平的影响。

“90岁的年纪了,心中想的依然是国家粮食安全。有一次周末我去拜访他,去了以后却没找到人,后来才发现老师在试验地里。”提起袁隆平,赵炳然言语间充满敬意。

自1964年湖南开创杂交水稻研究以来,以袁隆平为代表的水稻种业科研人员披荆斩棘,从大面积应用的第一代“三系法”杂交水稻,到第二代的“两系法”杂交水稻,再到现在正攻关并取得重大进展的“第三代”杂交水稻,杂交水稻研究不断取得突破。特别是新世纪以来,超级杂交水稻研究先后实现亩产 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及1000公斤的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和第四期产量指标,目前正进行“18吨(亩产 1200公斤)”攻关。

近年来,湖南先后启动了“超级杂交稻技术研究与示范”“超级杂交稻分子育种研究与示范”等多个科技重大专项,始终坚持把杂交水稻这个重大科技创新作为粮食生产发展的战略技术。实施杂交水稻科技推广应用工程,推动全国杂交水稻累计种植面积超过6亿公顷,约占水稻总面积的 58%;累计增产稻谷7500亿公斤以上,每年增产的稻谷可多养活7000万人。

杂交水稻还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在美国,“两系法”杂交水稻播种面积也占了其水稻面积的半壁江山;全球有近40个国家开展了杂交水稻的研究和试种示范,年推广面积约 1亿亩(1亩≈666.67平方米)。

用一步法育种技术,通过白鲫和红鲫杂交研制的合方鲫(湖南省科技厅供图)

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种业是农业领域科技含量最高的基础环节。而杂交水稻的巨大成就只是湖南种业创新的一个缩影。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官春云带队的国家油料改良中心(湖南)分中心,在“双低”油菜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双低”油菜新品种湘油11号,在国内外率先实现了甘蓝型杂交油菜配套。“油菜化学杀雄强优势杂种选育和推广”“双低油菜新品种湘油 15号选育和推广”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选育的“湘杂油”系列杂交油菜品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主导品种。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校长邹学校领衔的“湘研系列辣椒品种(湘研 1~10 号)的推广”“湘研 11~20 号、湘辣1~4号辣椒新品种的选育”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湖南湘研种业有限公司“湘研”系列种子影响了全世界的辣椒种植;“湘研”商标在印度成功注册,这是我国辣椒种子商标首次在国际上注册。

在畜禽水产领域,湖南自主选育的瘦肉型猪新品种湘村黑猪,认定为国家级新品种,为全国五大生猪品牌之一。鱼类杂交育种技术,尤其是远缘杂交和多倍体育种技术在国内乃至世界领先,育成了三倍体和二倍体的优良鱼种,如湘云鲫、湘云鲤等。

在林果花草领域,全国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上的油茶科研成果仅4项,湖南省占据2项。

在微生物领域,湖南省食用菌栽培总产量位居全国前十,开发推广食药用菌品种达30多种。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湖南高度重视种业发展,把打造种业强省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科技,正在为当前的现代种业助力,也在为未来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蓄力。

一项技术,让农产品做出富民大文章

走进湖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下称“省茶业集团”),实验室里研发人员人来人往,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仪器设备不停歇地运转着。也正是在这里,诞生了多项科技创新成果——

“茶叶功能成分提制新技术与产业化”获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1年,“茯茶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通过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验收;

“黑茶保健功能发掘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创新”获2012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黑茶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获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省茶业集团经理袁勇笑言自己就是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的直接受益人。2008年,还在读研的袁勇进入了“茯茶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组,可以说是伴随着项目一起成长。

茯茶是黑茶的一种,因其具有消食、降脂等功效,几百年来深受边疆少数民族的喜爱。茯茶有益于身体的奥秘是什么?茯茶能不能采用嫩茶叶等高档原料加工?茯茶能不能不紧压成砖头状?……一系列阻碍茯茶产业提质增效的关键技术瓶颈亟须突破。在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的支持下,省茶业集团联合湖南农业大学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开始了协同攻关。

通过试验,课题组证实了茯茶的保健功能来源于其特有的冠突散囊菌,这种微生物因色黄呈花状,被称为“金花”。

让黑茶原料长出“金花”变成茯茶,业内称为“发花”。按照传统技术,“发花”至少得要 12天,课题组经过反复试验,创新茯茶发酵“发花”工艺,不仅可使“发花”周期缩短 3~5天,而且不管是粗大枝叶还是嫩绿新芽,都能在散放的情况下“发花”,实现了“诱导调控发花”“快速醇化”“散茶发花”三大核心技术突破,茯茶生产也实现了手工作坊式向机械化、连续化、标准化、清洁化生产的跨越。

2009年,年产高级茯茶5000吨的现代化生产线在益阳投产。速溶茯茶粉、黑茶提取物胶囊、颗粒型茯茶、巧克力型高级茯茶等多种方便型、高档型的新产品纷纷面市。传统的边销茶变成了高档、方便的茶饮。据不完全统计,“茯茶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实施期间,湖南茯茶产业累计新增产业规模近6亿元,新增利税1.45亿元,出口总额达2700多万美元。

近年来,省茶业集团抓住黑茶消费热兴起的机遇,全面改进工艺、设备、原料配方,极大增强了产品科技含量。省茶业集团及其下属企业白沙溪茶厂、益阳茶厂、潇湘公司被评为“湖南茶叶千亿产业十强企业”,臻溪轻轻茶荣获“千亿产业十大创新产品”。

将廉价的农林植物资源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促使传统农业依托高新技术向现代化产业延伸,湖南省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下称“农产品加工所”)与省茶业集团不谋而合。

我国柑橘种植面积与产量均居世界第一,而湖南是柑橘主产区。但一些地方优质品种不多,竞争力不强,常常丰产就“卖难”。湖南省农科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单杨表示,要让柑橘真正成为富民“金果”,根本出路是要大力发展柑橘加工。

然而,柑橘加工并不简单。“20世纪90年代的传统工艺要消耗五六十吨水才能生产一吨罐头。”农产品加工所所长李高阳介绍,我国柑橘加工存在传统工艺耗水量大且产生大量碱废水,副产物综合利用率低、高值化产品少,加工原料供应期短导致企业不能周年生产等瓶颈问题。

“九五”以来,湖南省承担了科技部柑橘产业化攻关项目,单杨主持柑橘加工科研攻关。

省茶业集团基地茶叶初加工厂的绿茶加工生产线(省茶业集团 供图)

通过多年努力,单杨团队发明了柑橘酶法去皮脱囊衣技术及全自动化配套新装备,实现了柑橘罐头加工碱废水零排放;研发了节水工艺、软件和设备,通过适量用水、分类用水、循环用水等技术措施使吨产品耗水量降低了40%以上;创建柑橘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体系,研发果胶、类黄酮、香精油等系列高品质产品,实现高值化全利用。

“皮渣创造的价值,甚至远远大于柑橘罐头、橘汁等传统柑橘加工产品。”在李高阳看来,柑橘全身是宝,其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前景广阔。

全国每年产生柑橘皮渣1300多万吨,内含果胶 13万多吨、香精油 3万多吨、类黄酮 1万多吨,总价值高达200亿元以上。但遗憾的是,以前受制于深加工技术瓶颈,大部分柑橘皮渣被当成垃圾填埋或焚烧,不仅无法产生价值,还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国内生产所需的果胶、香精油和类黄酮,则主要依赖进口。

在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和“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持续支持下,项目团队围绕柑橘果胶、香精油、类黄酮、辛弗林等功能成分,发明了一系列高效制备新技术,并开发了柑普茶、可降解农用包装器具等系列高附加值新产品。突破了柑橘果胶高效制备与改性产业化关键技术,建成了亚洲规模最大的柑橘果胶生产线,研制酰胺化果胶等高值产品。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柑橘加工事业,单杨团队已经持续努力了30年。他们,让柑橘产业走上了提质增效、健康发展之路。近3年来,项目成果主要应用单位新增销售额37.83亿元,新增利润 2.42亿元,出口创汇 2.35亿美元;2013—2017年新建贮藏设施8733座,带动了6.5万农民增收。

一支团队,彰显创新责任担当

湖南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下称“植保所”)党支部书记、植保专家刘勇出差的行李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有两样——样品袋和离心管。

“这是他的习惯。在别人眼里,世界处处是风景,而在他眼里,世界处处是样品。他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在那里取样,以便回来研究。”植保所光合细菌研究团队成员苏品说,在榜样的带动下,样品袋和离心管已经成了全所科研人员的随身物品。

我国是一个农业生物灾害频发、农业生态环境脆弱的农业大国,面对严峻的形势和国家的重大需求,刘勇及其团队,为这片充满生机的绿色付出了极大心血。

多年从事植物保护科研工作,刘勇团队有不少科研成果。荣获2016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防治作物重要线虫病害的新型微生物农药与应用”,便是其中之一。

“微生物(光合细菌)农药专门减少高毒、长残的农药使用,减少率达到50%。”植保所研究员张松柏介绍,岳阳、常德、浏阳等不少地区都在使用,不但减少了农药使用量,改善了土地环境污染情况,更保障了人民身体健康。

“光合细菌普遍存在,但要找到适合的菌种是万里挑一。”苏品坦言,实验失败是常事。

经历过了无数次失败后,团队从2万个分离物中,筛选获得了一批能高效降解农药残留物、对农作物病害具有显著防治效果的菌株,在光合细菌作为有益微生物应用方面取得了国际领先的技术成果,已被农业农村部列入主推技术。该项目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件、制定了湖南省地方标准1项。项目产品与技术推广应用2300余万亩次。

在农作物有害生物研究与防治方面,刘勇及其团队的成绩也非常亮眼。

“南方蔬菜生产清洁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南方蔬菜无公害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获2008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高效降解有机磷和菊酯类农药残留物的光合细菌研究与应用”获2010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对刘勇团队而言,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其数十年如一日的潜心钻研,离不开俯下身子一心为农民的科研精神。

不过,成功的路上向来不缺荆棘。2000年,团队组建之初,资金短缺,人才不足,给了刘勇当头一棒。为解燃眉之急,刘勇积极向银行申请贷款,启动科研项目;同时他严抓管理,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打开了发展新局面。

刘勇(右 1)及其团队指导农户防治病虫害(省农科院植保所 供图)

三三两两地做课题只能维持生计,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必须做出有一定影响力的项目,建立起有知名度、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科研团队。

定下发展目标后,刘勇团队大步前行,先后申请并主持了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科研项目,建立起一支蔬菜病害防治团队,将他们研发的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目前,团队的核心成员已有30余名。

刘勇也非常重视后备人才的培养。苏品就是在毕业答辩中被刘勇一眼“相中”的。“我当时的论文主题是稻鸭生态系统,做了很充实的实地调查。”苏品觉得正是自己的踏实实干“征服”了领导。而实际上,实干,的确是刘勇的用人标准,也是其培养学生的重要标准。

“他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张松柏用严厉来形容自己的导师,“我念研究生时,有时做实验出了问题,他批评起来也是毫不含糊,可批评之后又会细心指导我。”

严肃、严谨形容的是工作中的刘勇;而生活中的刘勇,却是团队细心而温暖的大家长。

“职工有什么事,他总是第一时间关心,想各种办法帮忙解决。”苏品说,私下里探望生病住院的职工,帮单身职工牵红线,为困难职工解决问题,这样的例子根本数不过来。“刘老师经常加班到深夜,下班前,他总会挨个查看实验室,如果有实习生在加班,他也不去打扰,就静静地站在门外等他们下班,然后开车送他们回宿舍。”

在湖南,刘勇团队是众多农业科技创新团队中既独特又普通的一支。

奋战在养猪第一线的印遇龙院士团队,开创性地解决了畜禽养殖中滥用瘦肉精、抗生素和高铜高锌重金属的难题,打破了多年来外资企业对我国饲料高端市场的垄断;湖南省林业科学院陈永忠研究员团队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国家级油茶种质资源库和杂交种子园,选育出了比传统品种增产6倍以上的油茶良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吴义强教授团队创制竹材资源节能环保高质化加工利用新技术,为实现湖南千亿竹产业战略目标提供了支撑……

目前,全省有农业两院院士4人,同时有一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力、由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领衔的创新团队,形成了国家“万人计划”、湖湘高层次人才、省科技领军人才、湖湘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等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体系。今后,湖南还将制订符合全省农业农村科技人员培养交流体制,充分发挥学科间、区域间、部门间相互交流的积极作用,营造有利于培育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环境。加大梯队人才的培养,优化人才结构和布局。

创新理念,源于人才;创新成果,出于人才。湖南农业科技之所以能走在前列,离不开农业科技创新队伍的奋勇向前,离不开农业科技人才的砥砺奋进。他们是革命者、拓荒者、奋斗者,更是你我一样的普通人。他们从来不是天生就矗立在那里,他们的每一步,都是激昂、坚守与担当。

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见证科技“点金”力量

“天翻地覆的变化!”湖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下称“茶科所”)副所长、吉首市科技副市长王润龙,指着马颈坳镇隘口村漫山遍野的茶田和一栋栋漂亮的小洋楼,“6年前,这里还是坑坑洼洼的泥巴路,人们住的也是破旧的木板房;现在,这里的人们已经过上了家家盖楼房、户户有轿车的好日子!”

“天翻地覆的变化!”湘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下称“湘西农科园”)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龙秀林指着自己办公室门口停的一辆小货车,“这是十八洞村村民龙先兰的车,5年前,他还是经常喝醉酣睡路边的酒鬼;现在,他是远近闻名的蜜蜂养殖专业户,开办的蜂蜜企业已经入驻园区!”

“天翻地覆的变化!”驱车行驶在宁乡国家农业科技园(下称“宁乡农科园”)里,园区负责人指着匆匆而过的一栋栋厂房,“四五年前,这些地方要么是民房,要么是土丘;现在,园区的主干道直通高速,一座座现代化标准厂房鳞次栉比,食品企业连成一线!”

……

天翻地覆,换了人间。

湖湘大地,绽放新颜。

王润龙(左 1)指导茶农(受访者 供图)

70年来,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湖南交出了漂亮的答卷。

按现行国家农村贫困标准,湖南农村贫困人口已由1978年的4458万人下降到2018年底的83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978年的97.5%下降到2018年的1.8%。特别是从2013年实施精准扶贫以来,6年累计减少贫困人口662万人,平均每年减少110万人。

数字的变化映衬着贫困群众的幸福感,而科技让扶贫更有力量。

从1986年起,湖南省科技厅先后开展了面向贫困县、集中片区等的科技扶贫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安排科技扶贫资金6亿余元,选派1.3万人次科技特派员和“三区”科技人才,形成了“科技人才撬动、科技项目支撑、特色产业带动”的科技精准扶贫模式。特别是从2018年起,组建科技专家服务团等一系列举措,更是瞄准了“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在如何落笔着墨,如何顺应和实现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方面,湖南布局有方、持续发力。

一群专家,把科研答卷写在大地上

2008年3月,正是春茶采摘好时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称“湘西州”)保靖县黄金村里,新来的科技特派员王润龙忙着组织人员搭建厂房,又从常德石门拖来了机械设备,拼拼凑凑地建成了一个“公司”,开始了春茶加工。

“说是厂房,其实也就是个工棚,且茶事生产要抢抓季节,所以我们是在跟时间赛跑,好在及时完成了设备安装调试工作,顺利完成了春茶加工。”在王润龙的回忆中,黄金茶的一系列产业化工作就是在这次“小打小闹”的加工中开始的。

黄金茶,是湘西州古老而珍稀的特异性地方茶树种质资源,具有发芽早、产量高、抗性强等优势,且氨基酸含量高达7%,是同期一般绿茶的2倍以上。

美丽的苗家姑娘采摘湘西黄金茶(受访者 供图)

但在2008年之前,守着如此一座“黄金矿”,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茶农们过的却是穷日子。

“四面漏风的吊脚楼里根本没有像样的家具,电灯、手电筒就算是家用电器,如果谁家有台 14英寸(28厘米×21厘米)的黑白电视,那就算是很富裕了。”王润龙说乡亲们很苦,而他自己,在来到黄金村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也只能住在邻村的小学教室里,“那里没有灶台,我们只能就着砖头架了口锅,买菜得徒步走到10公里外的马颈坳镇;我们屋子的窗户玻璃还破了一个洞,到了晚上蚊子多到无法形容。”

得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得让黄金茶成为乡亲们的致富茶!

“首先要解决育苗问题。”黄金茶“养在深闺人未识”很大程度上是因其难以规模化育苗推广,王润龙直言,之前茶农都是捡有四百多年历史的老茶树的种子来繁育茶苗,而这会造成后代品质不稳定;此外,推广黄金茶需要在病菌少、杂草少的黄土地上育苗,可湘西州黄土资源少,交通不便,必须另想办法。

“解决的办法是扦插育苗。”王润龙和同事一道研究出“稻田无心土扦插育苗技术”,让黄金茶育苗摆脱了黄土依赖,通过扦插,也能大规模育苗。

王润龙在担任保靖、吉首科技特派员的10年间,还示范推广了“穴盘 +营养钵分段育苗技术”“营养钵黄金茶苗地膜覆盖移栽技术”等一系列新技术,黄金茶的发展之路由此越走越宽。

“现在村子里漫山遍野全是茶田,能种的地方都种了。”在隘口村长大的洪丹,2016年返乡创办吉首市丹望茶叶专业合作社,如今她的目标是提高茶叶品质,“茶园今后会移栽到更高的山头上去,高山云雾出好茶嘛!”

隘口村和黄金村一样,是黄金茶的主要原生地,这里的茶叶种植面积已从之前的不到1000亩增加到近2万亩,贫困户年均增收达8300元,而该村也提前一年脱贫摘帽,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通过推广黄金茶茶园标准化管理技术,湘西州黄金茶标准化茶园已达到近20万亩,是2007年的100倍,且产量达到1600多吨,综合产值超过10亿元。

茶园面积大大增加,茶叶加工工艺也在不断发展。自2009年起,王润龙等专家先后研发出“东方红”黄金红茶、黄茶、白茶、黑茶,并投入批量生产,结束了湘西州仅能生产绿茶的历史。

科技特派员“点石成金”的故事不止在湘西州一处上演。

在张家界市慈利县,湖南农业大学副教授邓后勤历时十余年打造了洞溪七姊妹辣椒特色产业链,带动近1000户农民脱贫致富,辣椒产业年产值达3亿元。在邵阳县,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授谭晓风仅是通过指导农户给油茶增加枝干光照面,就帮助油茶增产30%以上。

而早在2005年,湖南就启动了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当年,湖南首批40名农业科技特派员,奔赴湘西大山深处,播撒科技致富的“种子”,由此拉开了科技服务“三农”的序幕。2008年,全省 123个县市区(含管理区)全面铺开科技特派员制度,形成了省、市、县三级多层次,农业、工业、医疗、文化全方位的选派服务体系。2016年至 2017年,全省科技特派员、“三区科技人才”累计实施各类科技开发项目918项,创办、领办、协办农业类企业 273个,培训农民113.2万多人次,服务带动农户12.1万多户,帮助受援对象增收 19.8亿多元。

成绩固然有,但湖南清楚地意识到,“单兵作战”能力有限,“协同作战”势在必行。

为此,2018年,湖南省委组织部、湖南省科技厅会同有关单位组建了 51个以科技副县(市)长为团长的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实现对贫困县的全覆盖。服务团团长统筹负责服务团科技扶贫工作,服务团成员联系贫困村,打造组团式科技扶贫帮扶新机制。

“我的专业是育苗和加工技术,但在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就得借助其他专家的力量。”作为吉首市科技副市长、吉首市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团长,王润龙说自己现在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现在是一支由三四十人组成的团队,以本地专家为主,省市县三级都有,这样既能整合技术优势,又便于协调地方关系。”

一年来,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组织各级科技特派员、“三区”科技人才,共建立科技专家服务团基地723个,服务企业 1150家、专业合作社 2388家,开展技术培训5746次,推广新技术1161项,带动了17万户农户增收。截至2019年5月,72个非贫困县科技专家服务团也已全部组建完成,实现全省123个县市区(含管理区)科技专家服务团全覆盖,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一个村庄,创造可复制可推广扶贫样本

2019年的一个夏日,阳光灿烂。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村口,游人如织。

“前面的游客走得太快了,这么漂亮的导游你们就扔下不管了吗?”一个圆脸大眼睛的苗家姑娘故意绷着脸,提醒着前方迫不及待沿着青石台阶往上走的游客们。

在游客们停步等待中,举着导游旗、身着鲜艳的民族传统服装的姑娘很快跟上了队伍,在一片善意的打趣声中,姑娘那笑弯了的眼睛里流淌出的是满满的幸福感。

如今,这样的幸福感印在每个十八洞村村民的脸上。

幸福感可以从数字的变化中体现出来。

2013年的十八洞村,全村 225户 939人,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668元,贫困发生率高达57%;

2016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313元,实现整村脱贫;

2018年,这个数字又增加到 12 128元,原来几乎空白的村集体收入每年也有了50余万元。

幸福感是奋斗出来的。

“三沟两岔穷旮旯,每天红薯苞谷粑。要想吃顿大米饭,除非生病有娃娃。”这首苗歌足以概括昔日十八洞村的贫苦。

直到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提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

靠什么来拔掉穷根?花垣县委驻十八洞村精准扶贫工作队(下称“工作队”)第一任队长龙秀林自2014年初上任起就在思考这个问题。“要找准产业,要依靠科技的力量。”

发展什么产业?工作队和村干部想到了猕猴桃。“这里有不少野生猕猴桃,且其纬度、海拔、气温、土壤都非常适合种植猕猴桃。”龙秀林介绍道。

但大山中的苗寨,土地从哪里来?工作队探索了“借鸡生蛋”的飞地经济,在距离村子 35公里的道二乡紫霞村流转了1000亩连片土地,与县里苗汉子专业合作社共建猕猴桃基地,贫困户和普通村民则带着扶贫和政策支持资金入股,并主动对接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研究员钟彩虹,听取专家的建议。

钟彩虹提出了种植“金梅”“东红”等猕猴桃新品种的建议和规划,她和团队也承担起向当地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的重任。

“我们严格执行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的技术要求,经省检验检疫部门检测后,所有239项指标全部合格,达到了出口任何一个国家的标准。”龙秀林骄傲地说,十八洞村猕猴桃已经拿到了有机食品认证,猕猴桃产业园也顺利通过了出口果园认证。“每年猕猴桃还在树上就被订购一空,2018年乡亲们获得收益达88.5万元。”

一颗猕猴桃种出一个新产业,一颗蚕茧“绣”出多彩新苗乡。

精美绝伦的苗绣,名列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只不过,封闭造成的贫穷,让这项产业在十八洞村一度被尘封起来。但工作队意识到,必须让这项古老的技艺重现活力,因为它不仅传承民族文化,更可成为扶贫开发的特色产业。

2014年5月,十八洞村注册成立了“十八洞村苗绣特产农民专业合作社”,“巧媳妇”们纷纷重拾绣花针,飞针走线开始“绣”出生活的“花开富贵”。

而科技,则让苗绣之美焕发新生。

“传统苗绣使用的是普通白色蚕茧处理而成的蚕丝,纺成丝线后需要用染料为其染色,这样刺绣后的制品容易脱色。”花垣县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团长、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高级农艺师龙唐忠将彩色茧蚕品种带到了十八洞村,“它是通过多次杂交、基因导入等选育过程培育而成。因蚕丝中含有类胡萝卜素、叶绿素、黄酮类化合物和花青素等天然色素,因而表现出黄色、绿色、红色等天然的颜色,制成的刺绣产品不易脱色,且具有天然、环保的特点。”

提质升级的苗绣,也让绣娘们的荷包更鼓了。

“原来绣娘一个月赚四五百元,引进彩色茧蚕品种后,绣品更精美了,经济效益显著提升,现在绣娘们一天的工资都有150元。”龙忠唐介绍道。

“我们在十八洞村建立了蚕桑苗绣体验园,让游客们了解蚕桑文化、蚕桑苗绣文化。”在龙忠唐看来,桑树全身是宝,“我们还建立了蚕桑、果桑种植示范基地,将先进的桑树培管技术、养蚕技术带到这里,开发出桑果酒、桑叶茶等蚕桑衍生产品,对接了电商平台,让十八洞村的农产品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除了以猕猴桃为主的种植业,以苗绣为主的手工业,在精准选择产业上,十八洞村还发展了养殖业、劳务经济以及乡村旅游业。同时,实行“一户一策、因人施策、示范引领”,一批普通农民也由此成为了脱贫“明星”。

父亲早逝、母亲改嫁,让龙先兰从小吃尽了苦头,也让他把酒当成逃避现实的“良药”。但龙秀林把他认作弟弟,不仅关心他的生活,还送他去学习农业技术。2014年初,他试养了4箱蜜蜂,结果当年收入5000多元。2015年,他贷款3万元引进蜂种、扩建蜂场,成了远近闻名的养蜂能手。2018年,他养了50多箱蜜蜂,可产原生态蜂蜜250公斤,年收入达10万元。

如今,龙先兰和妻子吴满金成立了花垣金兰十八洞蜜蜂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并有效带动十八洞村以及周边村寨118户养蜂户脱贫致富。

“龙先兰告诉我,他心中的蜜蜂就是共产党,就是精准扶贫。”龙秀林动情地说着一个个脱贫致富的故事,右手总是不自觉地轻抚左胸,而那里,是在阳光照耀下更加熠熠生辉的党徽。

如今,十八洞村把高高的苗山变成了脱贫攻坚的希望之山。

2019年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省委上报的信息专报《湖南湘西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以十八洞村为样板走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扶贫好路子》作出了重要批示。在湖南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大会上,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也表示:十八洞村的脱贫事迹,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在湖南的成功案例和生动实践,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

蚕桑苗绣体验园一角(受访者 供图)

一棵草药,种出产业扶贫“良方”

90后姑娘、华容县保丰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戴蜜,近几年来带动华容、君山的 150多户农户一起创业,共种植白芷、白花前胡、玄参等各类中药材13 000多亩。

“我明天会去戴蜜那看看情况,还会帮助当地做中药材产业扶贫规划以及技术指导。”类似的产业扶贫规划和技术指导,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下称“中药所”)党总支书记张水寒有过很多次,“我们为农户提供中药材种植技术指导、种子种苗采购、农资肥料采购、药材购销联系等全产业链的服务支持。”在张水寒看来,科技支撑为湖南的中医药强省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中药材产业已经在精准扶贫等多个领域展现了“担当作为”。

湖南地处中南,多样性气候、复杂的地形地貌等条件,让这里成为了中药材主产区之一。长期以来,湖南中药材总蕴藏量居全国第二位,储存的中药资源有4122种。

但遗憾的是,湖南中药产业的产值却不乐观。2014年全省中成药工业总产值仅为160亿元,湘产药材在全省成药生产中使用权重也不到20%。

中药材的资源优势未能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原因之一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湖南中药种植多以农村散户为主。“散户种植没有技术支撑,产品质量很难控制。且散户容易跟风种植,导致中药种类过于庞杂,没有经过科学的选择和规划。往往一个县域内种植几十上百种中药材,而产量少质量差,无法形成地方特色种类。”张水寒直言。

中药材资源广泛分布于湖南贫困地区。因此,建立以提高质量、促进增收脱贫为核心的中药材产业扶贫机制,无疑是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

科技,正是激活产业扶贫“春水”的动力。

白花前胡是一种常见中药材,其用药部位主要是根部,但其植株易抽薹开花,会导致根部木质化而丧失药用价值。

此前,华容县的白花前胡大多为野生,近几年开始规模化种植。“要提高种植户的收益,不仅需要提高白花前胡的产量,更重要的是提高其质量。”中药所助理研究员谢景介绍,所里与戴蜜的合作社建立了紧密联系,一直在努力帮助其解决植株抽薹开花等种植问题以及产地初加工中出现的问题。

“现在白花前胡抽薹率达70%~80%,如果经过栽培技术改进后可以下降到50%,这意味着既能大幅度降低人工成本,还可以减少每亩用种量,对产业的推动作用不可小看。”谢景说道。

种子有专人配送,技术有专家保障,药材有底价包收。跟着戴蜜干的农户们很放心,目前已有156户农户加入了她的合作社,去年中草药产值约为7000万元。

科技支撑打破了中药材栽培行业混乱的低水平状态,让中药新产品开发和资源综合利用开发迈开了前行的脚步。

2010年,辞去海外高薪工作,回乡创业的刘峙鑫博士在新邵县创立了常春藤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2014年,刘峙鑫及其研究团队通过不断地研究改进,掌握了无硫化中药材的生产技术,解决了玉竹、百合变色长虫问题。

2015年,刘峙鑫在合作社的基础上建立了南陌公司,带动了600多户贫困户种植中草药。到 2017年,与南陌公司合作的农户达到3000多户。

这一年,南陌公司获得了湖南省科技厅“中药材全产业链科技专项”的支持,得到 100万元经费。在资金引导带动下,公司目前建有占地面积2468亩的有机中药材栽培基地和一个1.2万平方米的加工厂。加工厂实现了清洗、干燥的自动化作业,每天能处理15吨玉竹鲜药材。“我们的目标是实现中药材智能化栽培和深加工,用智能设施实现盆栽百合等中药材的精准管理,用百合、玉竹与益生菌发酵制成酵素原液,培育高抗病的杂交百合新品种。”刘峙鑫说。

2016年设立的“中药材全产业链科技专项”,是湖南省科技厅实施“中药材精准脱贫科技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至今已投入 6400万元,支持了132个项目。专项围绕湖南省道地及优质药材,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全产业链从种质资源、栽培技术、原料标准化、大健康产品、机械化与信息化、大品种示范6个任务方向上实施科技创新。自专项实施以来,仅邵阳、怀化、永州、郴州、长沙 5市项目承接单位已通过项目申请或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共49项,新增就业岗位504人,帮扶贫困人口超过2万人。

湘西农科园十八洞村猕猴桃基地内,猕猴桃长势良好(本刊记者 唐娟珏 摄)

一批园区,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龙队长,你真有远见,居然这么早就给自己留了一个就业岗位。”2018年刚任湘西农科园管委会主任的龙秀林被十八洞村村民如此调侃道。

“这是因为十八洞村猕猴桃基地就位于湘西农科园核心区。”龙秀林解释道,2015年 2月,湘西农科园建设启动时,其核心区位于花垣县,基地总面积2.5万亩。“它是承载着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政策、项目的大平台,也将为湘西州现代化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不只是湘西农科园,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湖南的农业科技园区,正在积蓄力量,以其快速的发展勾画着新时代“三农”发展蓝图。

2019年4月10日,花垣八方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称“八方公司”)在湘西农科园的现代木薯种植示范基地正式开垦。

木薯为热带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对水分和热量的要求很高,原本只在我国海南、广东、广西等地种植。“湘西州是全国三大天然富硒带之一,倘若木薯能在这里种植成功,其淀粉含量将会是在南方种植的2倍以上,价值自然要高得多。”龙秀林介绍,湘西农科园与八方公司、湘西州农科院联合打造了“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种植示范基地,从广西引进木薯品种在园区试种生产,“项目通过收集湘西州优质土壤产出的木薯,将其加工提炼出乙醇,调和出环保乙醇燃料油的方式,打造由乙醇燃料油生产线、成品油储罐、成品油储罐运输车队、区域分销公司组成的乙醇燃料油供应链。”

在龙秀林看来,该项目不仅可以带动贫困户脱贫、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发展,还可以为提高我国能源自给能力和安全水平做出贡献。

而这也契合了十九大后,湘西农科园的发展定位。“十九大前,我们突出的是传统农业,而十九大报告提出了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的定位自然也要与时俱进。”龙秀林将园区新时期的定位和发展理念概括为“五合定位”“五个基地”。

“五合定位”即园区引进的企业要与环保结合、与扶贫结合、与科技结合、与旅游结合、与文化融合;“五个基地”即要将园区打造成扶贫模式的创新基地、科技成果的转化基地、现代农业的示范基地、农旅一体的实践基地、乡村振兴的示范基地。

“目前,园区内已有48家企业,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家,国家级示范社4家,省级示范社6个,带动了5.1万贫困人口就业,占全县贫困人口的65%以上。”龙秀林介绍道。

如何在“后脱贫”时代,让产业腾飞,实现乡村振兴?宁乡农科园将目光锁定在了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上。

“我们发现,蔬菜瓜果时有价跌甚至滞销现象,农民看天吃饭必定要冒很大风险。而引导农民直接与企业合作,一来农民能有效规避风险,二来企业能连接更广阔的市场,能节省成本获得稳定的原材料货源。农产品加工是一个关联性、带动性非常强的产业,政府在中间拉一把,它就可以把本地种植业、养殖业、物流业、销售业等相关产业组织带动起来。”宁乡农科园负责人介绍,园区一方面注重引进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项目,一方面也注重引导食品加工企业向前端延伸带动农户建设原料基地,向后端延伸建设物流营销和服务网络。

湖南粮食集团俯瞰(宁乡农科园 供图)

优氏乳业生产车间(优氏乳业 供图)

皇氏集团湖南优氏乳业有限公司(下称“优氏乳业”)就在宁乡煤炭坝双龙村新建了存栏1500头奶牛的现代化标准养殖规模牧场,设有自动挤奶厅、速冷贮奶系统、自动混料和饲喂系统、粪污资源循环利用和处理系统、1万吨青贮库等。“我们还从周边流转1000亩土地种植玉米、苜蓿养牛,牛粪加工成有机肥返还田地种草,渣液通过沼气池和污水处理后,用于牧草地灌溉。”优氏乳业总经理肖松义介绍。

“一瓶鲜奶,从牧场到家门口只要5个小时。”优氏乳业有关负责人介绍,能有如此快的速度,不仅得益于“家门口的牧场”,更在于企业先进的智能化生产技术。

全自动CIP车间,12条全自动生产线,灌装车间,包装车间,能检测三聚氰胺、重金属、致病菌等100余项指标的质检技术中心,全程可追溯信息系统……走过优氏乳业的参观通道,一瓶奶的生产过程一览无遗。

“不仅是生产工艺,我们在产品研发上也下足了功夫。”肖松义说,公司有一支 20多人的技术团队,并与湖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公司每年的研发投入达到500万元,每开发一种产品,资金投入就在 50万元以上,而研发的新品中,只有30%左右能量产上市,“我们有严格的筛选过程,每个产品的研发周期在1年以上,某些酸奶产品的研发甚至要花上10年。”

目前,优氏乳业生产的奶制品共有40多个品种,2018年销售收入达1.6亿元,2019年计划超过2亿元,力争冲刺 3亿元。

从一片荒芜的土地,到如今现代化智能化的生产车间;从相对单调的产品结构,到如今拥有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产品,优氏乳业正在快速发展。

三年来,宁乡农科园依托宁乡作为农业大县的丰富农产品资源和中部广阔的市场前景,已聚集农产品加工企业145家,其中规模企业86家,产值过亿元企业25家。已逐步形成以湖南粮食集团等为代表的主粮加工产业,以青岛啤酒等为代表的高端饮料产业,以优氏乳业等为代表的乳制品加工产业,以沙龙畜牧等为代表的宁乡花猪产业,以绝味鸭脖等为代表的休闲食品产业,以彭记坊等为代表的湘菜产业,以加加酱油等为代表的调味品产业。

“宁乡农科园将以第二产业为主导,带动第一产业源头的标准化生产,进而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形成全省最具典型性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基地、中部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农产品加工物流中心和全国最具代表性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园区负责人对打造乡村振兴的园区样板充满信心,“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在新时代的接力赛中跑出我们这一棒的优异成绩。”

目前,湖南省共建立了40个农业科技园区(12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28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并以其对农业科技成果聚集、孵化和辐射功能,培植了一批农业企业科技研发中心和农业科技型企业。农业科技园区已逐步成为湖南农业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验区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为打好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插上了“科技之翼”。

猜你喜欢
科技
点亮科技之光
科技向善
科技赋能未来
韦地科技
笔中“黑科技”
春之希望:期待未来科技之花开放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