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人生里的直线之美

2019-11-07 06:45阎腾腾
中老年保健 2019年11期
关键词:卡梅隆凯利策展

文/阎腾腾

290 万美元的“白与绿”

初见她的一幅作品误以为作者是埃斯沃兹·凯利(Ellsworth Kelly),简明而高饱和度的几何色块,分割又重组着整个空间,似乎艺术家是如此漫不经心地玩弄着儿童剪纸,大刀阔斧地裁剪又随意地粘贴变形。然而再多看一眼,又发现凯利那孩童般的淳朴与浪漫这里不曾有,画面里的几何图案冷静分明,直角多过圆弧,线条如刀裁般坚硬爽利,横竖切割均衡平整。整张作品里只有绿与白,就似一束犀利的绿光分裂开整片雪原,锐角带来的张力不容置疑,打破了画面的完整,又重塑了破裂后的平衡,似乎在茫茫的荒芜中撕开了一个口子,然后顺理成章地撬动了一个新的世界。

卡梅隆·赫雷拉, ‘白与绿’ 1966 ~1967

这作品如此简单又如此干净,抽象的手法不言而喻,但那隐藏的力度却使人心惊。于是我凑近去再度细看,说明签上写着:Carmen Herrera。(卡梅隆·赫雷拉)

2019年3月1日,在苏富比公司举办的一场女性艺术家的慈善拍卖中,古巴裔美国籍抽象、极简主义视觉艺术家赫雷拉的作品《白与绿》,被拍出了290 万美元的高价,这打破了2018年她的270 万美元的拍卖纪录。苏富比当代艺术部门的资深专家萨拉·布里查德(Saara Pritchard)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此次拍卖印证了“艺术市场希望更多地肯定这些非凡的女性在历史上被低估了的艺术作品。我们无法期待比这更好的开始了。”

卡梅隆·赫雷拉,1915年生于古巴哈瓦那,8 岁开始艺术启蒙,1938年进入哈瓦那国立大学学习建筑学,后中途辍学。自1954年以来她一直在纽约进行绘画创作,然而在81 岁的高龄时,她才卖出了自己的第一张作品。2015年,著名导演埃利森·克雷曼(Alison Klayman)为这位极简主义绘画先驱制作的名为《百年秀》的纪录片在加拿大多伦多电影节上首映,影片以独特的视角记录了赫雷拉在其百岁生日之际,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艺术之路和几乎等待了一生所迎来的成功,由此引起了更多公众对这位艺术家的关注。

世纪等待

“有句老话是这么说的,如果你一直等待公交车,它终会到来。话虽如此,不过我为了这部公交车,几乎等待了整整一个世纪。”赫雷拉在纪录片的开头如是说。

确乎如此,赫雷拉的抽象绘画作品在年逾耄耋之年才真正得到了国际认可,而在成名前的几十年,她面对的一直是无休止的拒绝与失望。她曾屡次争取展览的机会,但几乎都以失败告终。罗斯·弗莱德(Rose Fried) 画廊的策展人虽明确表示很喜欢她的作品,但还是以她的性别为由拒绝了她。这对赫雷拉来说不是第一次,尤其是在几何线条盛行的抽象艺术领域中,更是男性艺术家主宰的世界。她伤感地说:“当时我简直难以置信,作为一位女性策展人,她却不愿意给女性艺术家一个机会。”她曾旅居巴黎将近5年,同期的另一位男性抽象派艺术家埃斯沃兹·凯利也在巴黎工作,虽然作品风格接近,但凯利却得到了更广泛的欣赏与关注。

这样的状况一直持续了几十年,但此间赫雷拉从未停止创作。直到21世纪初,艺术策展人托尼(Tony Bechara)向曼哈顿的拉丁画廊老板赛维(Frederico Sève)推荐了赫雷拉的作品。当赛维看到她的画作时,以为是另一位女性抽象画家莉迪亚·克拉克(Lygia Clark)的作品,但后来他才发现赫雷拉的画作是早在克拉克之前十年完成的。赫雷拉凭借这次展览一举成名,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她的传奇经历,隶属于《英国卫报》旗下的《观察家报》甚至把她称为‘这一个十年的重大发现’。

2016年,她在纽约惠特尼艺术博物馆举办了近20年的第一次博物馆展览。策展人达娜·米勒(Dana Miller)盛赞她的作品“充满着活力和生命”,以及具备了“几乎接近灵性的品质”。米勒在展览设计方面表示:“如此具有冲击力的作品对策展方来说,最应做的就是退至幕后,让作品本身说话。”

永不止步

赫雷拉在哈瓦那国立大学攻读建筑学时受到的影响强烈而深刻。她称:“自那时起,一个以直线构筑的美丽世界就向我敞开了大门,并且时至今日都从未关闭过。” 她的创作过程简单有序。先用铅笔在方格纸上构思,然后在一小块牛皮纸上成形,再使用丙烯酸涂料将草图做成颜色。如果效果满意,她会请助手曼努埃尔·贝尔杜玛(Manuel Belduma)用胶带在画布上勾出线条。赫雷拉通常会上第一遍色,然后贝尔杜玛再做续层。完成后,艺术品将被放置在工作室里供她考虑,即使过程繁复,她也经常会彻底废弃成品而重新来过。这样的流程周而复始,年复一年,没人注意到在纽约曼哈顿东19 街一座公寓的长窗后面,坐着一位耄耋之年但从未停止创作的艺术家。

托尼问过她:“赫雷拉,你的创作灵感到底是什么呢? 是你跟我提过的‘极简主义’吗?”赫雷拉说:“托尼,如果我真的能把创作灵感用语言表达出来,我何必画画?我肯定直接告诉你。我认为艺术家们通常并不是能够诠释艺术的最佳人选。你无法用语言来解释艺术,你只能用艺术去注解艺术。”

赫雷拉一生都在追求与表达建筑美学中的平衡与秩序,花了将近100年的时间,她不断变换色彩和形状用以诠释其对于生活的理解和欣赏。她从未追逐名利,只是在从艺的道路上孜孜以求;她不断克服性别歧视进行创作,一切都是源于内心的渴望。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多少人试图以秩序来规范生活,以平息周遭世界的混乱。在日复一日与生活的较量中,不妨将自我从日常的繁杂与混乱中解放出来,回归本心,不改初衷,找到梦想赋予我们的原动力与对未来的期望,并且通过不懈的创造在这个世界上留存自己的印记。赫雷拉的榜样指引我们,逐渐找到生命中属于自己的线条、形状和颜色,并在追寻中得到成长和滋养。这是对于内心声音的回应,对于生活方式的坚守,对于健康人生的深度解读。

照片里的赫雷拉,坐在自己冷静有序的线条前,波澜不惊。似乎这一个世纪的等待后,不期而至的成功并未动摇她从艺的初衷。惠特尼博物馆展览前夕,一向寡言的她只是微笑道:“我想时候到了。当然,如果能够早那么一点点,会更好。”但无论年龄,不分早晚,你的坚守和等待,不会空负。满载喜悦的那辆车子,终将疾驰而来。

猜你喜欢
卡梅隆凯利策展
《策展哲学》
策展与时代:文化责任与学术发展第二届“策展在中国”主题论坛纪实
关于策展
拿到卡梅隆180页的剧本和600页的笔记,罗德里格兹只改了几处奇观
国内当代独立策展人生存状况报告
闭上眼睛数到十
跌宕起伏的19世纪——乔治·凯利的滑翔机
交朋友
凯文·凯利@中国:来自“如果之乡”的趋势魅影
卡梅隆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