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学摄影
——摄影美学

2019-11-07 06:45文/吉
中老年保健 2019年11期
关键词:观赏者小巷目光

文/吉 星

前面两期,我们向各位读者介绍了摄影艺术的“前世今生”和摄影器材“十八般武器”,还有如今最流行的手机摄影的知识,让大家首先建立了基础概念,了解了手中的“武器”是如何工作的。有的老年朋友可能已经有点耐不住性子了—怎么还不“捞点干货”啊?本期我们就开始讨论如何拍出令自己满意,令观者赞不绝口的照片。

摄影美学

在开始讨论纯技术问题前,还得先谈谈“摄影美学”问题。

什么是“美学”呢?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美学是研究人类审美实践的科学。摄影美学是研究摄影在实践活动中的美学现象和美学规律的学科。如果用最简单的话来解释,就视觉感受来说,看过以后令人感到舒适、愉快的就是“美”。当然,舒适与否、愉快与否,也是因时、因地、因人,甚至文化背景的不同而相差很大的。比如唐朝与现代对人的体态的美的标准就是不一样的;非洲部落与巴黎左岸的眼光也绝不一样。就摄影美学而言,如同绘画一样,也是有很多的流派,大致有写实主义、绘画主义、自然主义、纯粹主义、印象主义、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主观主义、达达主义、堪的主义等十一派。

我们今天不必针对美学进行那么深的讨论,只要理解尽量追求让摄影作品令观者喜爱、感到愉快、舒适就可以了。如何让作品达到这些要求呢?

首先,通过观察、发现真实存在的美的人、物、景,并依靠自己的提炼,找到作品的核心,并让这个核心能够引起观者的共鸣。其次,通过光线、色彩冷暖、活泼冷静、华丽素雅等不同,传递自己拍摄时对拍摄对象的真实感受和最大限度地体现拍摄对象的特征。再有,审视画面中的内容布局是否合理、协调、整齐,主要内容大小比例是否合适,主题是否突出明确。

做减法

我们先来看两张照片。

第一张照片看上去是个充满生活情趣的小路口。路口有很多内容,有人在过马路,有人骑摩托车,有车辆经过,近处有两位先生,一位举着照相机,更有意思的是另一位,站在马路中间端着一碗面大口吃着。

可以说,这张照片很生动,很写实,生活中的路口往往是这样的。但作为一张摄影作品,不能算是成功的,不知道拍摄者要给我们看什么。或者说,观赏者不知道要看哪里,到底是闹中取静寻找拍摄对象的男士?还是那位忙得要在路中间吃饭的先生?或是后面骑着摩托风驰电掣急转弯甚至身体都倾斜了的摩托骑士?其实这都是很有意思的题材。可惜,放在一个画面里,显得太多了,失掉了核心内容。

再来看看第二张。远处是灯火辉煌的高楼大厦,近处是小巷里驶来的汽车,电线杆上亮着的路灯,小巷里停放的各种车辆,还有低矮的平房与远处做着对比。

粗看上去,这张照片很好啊,很有一种意境。但是内容依然有点多,高楼占据了画面的一半,剩下的内容挤在一起。画面不同位置的灯光还有小水面反射的灯光都很抢眼。画面下半部右侧虽然在黑暗中,但是因为内容很多,停在路边的车尾部也在微弱反光。在夜景照片中,发光或者反光的物体都是吸引人的,这张照片中有六、七处在争夺着观赏者的目光,注意力难免分散,影响了摄影者想要表达的内容。

如果我们这样把照片剪切一下。剪切后的画面变成了上中下三个部分。远处的建筑亮度因为阴影的比例放大,有所弱化,中间的路灯和车灯吸引目光,汽车仿佛刚从幽静小巷深处驶来。远处的白光稍显冷酷,近处的黄光更显温馨,忙碌了一天的人从匆忙的职场回到了安静温馨的小巷家中。这样一变是不是主题更明确?思想传递更准确呢?

我们再来看一张照片。

画面很简单,一位劳动者推着三轮车缓步前行,车辆显得有点破旧,车上装的也许是废品,也许是货物,不是很整齐。画面很简单,但是很多细节都可以看到:推车人坚毅的目光、有力的双手,已经锈迹斑斑的车轮、车上袋子杂乱破损。通过画面,我们能感受到这位劳动者虽然可能生活不安逸、不富裕,但衣服干净、目光很笃定,是一幅为生活努力打拼的画面。

推着车走在路上,身边不可能没有其他事物,一定会有很多人,很多车。但这张照片把这些都舍去了,画面中只有这位劳动者和他的三轮车。照片观赏者的目光被抓住了,自然而然地会专注人物的细节,从而准确地接收到拍摄者传递的感情(当然,这张照片如果把人物比例再适当放大,位置摆放更合理效果会更好,这个我们稍后谈论)。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做减法”。我们的眼睛,或者我们的摄影镜头里的内容是无穷无尽、包罗万象的。尤其是在室外环境拍摄时,存在的人、事、物很多,一个景色或者一个动态中也存在很多吸引人的环节。这时,就需要我们用心观察,用心体会,在镜头里,最吸引您的是什么?再按下快门那一瞬间,您最想给别人看的是什么?想要说明这一点,就一定要有所取舍,把画面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挑选出来,作为照片的主体。

比如我们到了一个广场,有雕塑、有喷泉、有花坛,还有玩耍的孩子。这时候,很容易就决定把这一切都拍下来。但是一张照片、一个画面表达这么多内容是有难度的,也失去了重点。这时候,就需要我们移动脚步,找到雕塑、喷泉、花坛最美的角度,镜头跟着欢跑的孩子,捕捉最开心那一刹那的笑容。这样,每一张照片的内容准确,一看就知道说的是什么,也很容易发现其中的美。

俗话说,有舍才有得,摄影也一样,一张照片中内容越少,反而越容易突出主题。所以朋友们要学会提炼和取舍,不同的元素可以用多张作品来体现,不要“贪多嚼不烂”,让过多的内容分散了主题,弱化了美感。那么,主题明确了,如何把它拍得更美呢?这就受构图、光线等因素的影响了,受篇幅影响,只有下一次再和大家继续交流了。

猜你喜欢
观赏者小巷目光
《古村小巷》
会变的目光
您的目光 我的成长
基于VR技术的电影交互性与设计方法探究
小巷深处
请别告诉她
背后的目光
注重形体艺术表达,塑造全新唱歌表演氛围
浅谈舞蹈中编导、演员与观赏者三者之间的关系
便士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