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论说体散文产生的时代背景与主体因素

2019-11-07 02:31聂萌
牡丹 2019年27期
关键词:张謇散文

张謇,是清末状元,他一生跨越了晚清和民国两个时代,留下了大量文学作品,其作品大多收录于《张謇全集》。张謇的论说体散文紧扣时代、关注现实,在扬新之余又保留着儒家思想的精华,形成独特的风格。他的散文跨越半个多世纪,记录了一生的心路历程、事业人生和社会变迁。本文从时代背景和张謇的个人主观因素两方面入手,分析其论说体散文产生的原因。

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文学作品也是结合社会客观因素和个人主观因素的产物。纵观古代文学历史中独树一帜的文人作品,李白诗浪漫豪放、杜甫诗沉郁顿挫,李清照诗缠绵哀怨……它们皆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张謇作为新旧时代交替下的特殊人物,在其论说文的创作中既有时代投影,又凸显自身生活经历,这些因素为张謇的政治思想、文章创作奠定了基础。

一、张謇论说体散文产生的时代背景

张謇的一生经历了社会制度的重大变革。张謇出生于咸丰三年(1853年),此时的清政府正在艰难中生存。咸丰帝是清朝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继位的皇帝,1851-1861年在位,其间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1858年,由于大沽炮台沦陷,清政府与俄、美、英、法各国签订不平等的《天津条约》;1860年,英法侵华联军大举入侵,攻占天津,随即进犯北京,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帝自圆明园仓皇逃亡热河(今承德市),命恭亲王奕訢留京议和。恭亲王代表清政府与英、法、俄签订了《北京条约》。

1861年,咸丰帝病逝,其子同治帝继位。“辛酉政变”后,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官员不甘落后,纷纷上书提出“自强”“振兴商务”的思想主张。西方列强入侵和清政府统治腐败使社会矛盾空前激化,大量文人不断抒发政治己见,抨击社会弊端。

同治帝幼年继位,并无实权,早逝后,光绪帝即位。光绪帝一生受慈禧太后挟制,也未曾掌握实权。

1874年,张謇投奔江苏通州知州孙云锦,随军做了幕僚,在此期间结识了袁世凯和吴长庆等人,后来跟随吴长庆平定朝鲜叛乱,其间受到了“清流”南派首领潘祖荫、翁同龢的赏识。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战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1895年,张謇受社会环境影响和洋务派自强求富思想鼓舞,认为发展实业才能救国,回到了家乡南通开始创业。1898年,“百日维新”以失败告终,1908年,慈禧太后、光绪帝相继去世,溥仪即位,清朝逐渐走向灭亡。清末“维新派”与“保守派”相争不下,张謇力主维新,奔走各地号召建立君主立宪制。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但不久,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即被袁世凯窃取。张謇对改革逐渐感到失望,辞官归乡专心实业。

张謇中举后投身政治事业,希冀于有所作为,但在当时内忧外患的社会环境下,不能一展宏图。张謇在京任职期间,积极投身国家基础建设,论说文中对于水利、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颇为关注。在帝国主义侵略和推翻帝制社会变革的背景下,文人志士在散文创作中融入改革思想。张謇作为一个积极参与政治的文人,也热衷于在文章中阐述政治理想,故而文章体裁以论说为主,也正是这些文人志士的创作推动了古体散文向现代散文的发展。

二、家庭教育与个人品行

张謇的父亲张彭年辗转于上海和宁波之间,以小生意维持家庭生计,希冀儿子们能够走科举入仕的道路。张謇自幼较其他兄弟聪慧,早入书塾跟随邱畏之先生学习,至十岁已读完儒学经典著作;十一岁时,他的父亲另请宋蓬山先生来家授课;十三岁时,张謇已能与先生对答诗句。两位先生的教授使张謇奠定了文学基础。十五岁时,张謇初入科场,经县、州、院三试胜出,第二年考中秀才。

张謇的父亲在学业上对他严格要求,在生活上也让他事事亲力亲为。《论说·记述〈述训〉》载:“后有兴作,凡木石砖瓦,一一度其修短厚薄之尺寸而预计之,无有差忒。临时必使謇兄弟杂作小工,而于砌墙每层将合时,尤令注意于需砖之度,相其修短厚薄,检以畀工。曰:‘工屡觅砖,或断砖不合,则耗时而费料,亦以是练儿童之视力。至他人家,亦视其营造之合否而教之。以是謇兄弟于土木建作计划,稍稍有知识。”这种家庭教育观念培养了张謇做事缜密的性格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张謇日记》中也有颇多关于他父亲教育的记载。张謇论说文中有大量关于城市建设的论述,其城市建设的基础知识就是儿时劳作积累下来的。

张謇的母亲金氏亦教子严厉,时常告诫张謇要做事细心。父母的教育使张謇做事严谨、细心,这在他的文章中就有所体现。张謇论说文中常常附以图表或数字统计,力求准确无误,例如,《海门团防营制》中列举大量的数字进行说明:“每团绅帮管教习:共大锅一口,小锅二口,盖三具,小水缸一具,中水桶一具,刀、铲、茶壶各一具,面盆二具,筷一把,桌二张,凳八条,芦铺门十块,竹灯三具,木烛台一副,粗碗十五只,茶杯十只,杨木军棍一对。”可见张謇对于操练军事事无巨细的布置。

三、学习经历与交友读书

张謇幼時师从两位先生,学习儒学思想。他自16岁录取生员起仕途不顺,并因冒籍事件家道困顿,后受孙云锦识拔免于冒籍事件的牢狱之灾。1876年,孙云锦推举张謇跟随吴长庆作为幕僚长达八年,其间结识“清流”南派首领翁同龢。翁同龢作为光绪帝的老师,有深厚的文学素养又时常与光绪帝共论国事,在政论和史论上都有独到见解。张謇任官后师从翁同龢,并与之有密切的书信往来,这为张謇后期的从政事业奠定了人脉基础。

1883年,张謇因军事事务与朝鲜金允植、金沧江初识,后兴趣相投交友颇深,常以书信往来。后金沧江受朝鲜社会动荡影响流亡中国,与同样身处内忧外患的张謇结识。二人因类似的经历互为知己。金沧江客居通州22年,以诗会友,交友广泛,与张謇、张詧来往甚密。金沧江常有新作分享,张謇也不啬评教。金沧江受儒家思想感染,为文恪守儒家传统,常将爱国思想融入散文中抒发忧国忧民情怀,张謇亦是如此,二人由于这些共通之处缔结了深厚的友谊。

张謇不做幕僚后辞谢招揽,回乡继续科考之路。1885年春,张謇寄居孙云锦家中,孙云锦为桐城派一员,在其影响下,张謇开始接触桐城派理论。张謇幼时读桐城方氏《四书文》,在寄居期间,又接触姚鼐《望溪文集》和《惜抱文集》,后结识张裕钊,深入了解了桐城派古文理论。桐城派文论对张謇的散文产生一定影响,其创立的“义言有物”“法言有序”等理论可见于张謇的散文中。后张謇结识梁启超等人,开始追求“新文体”,不断摒除桐城派浮泛之弊。这些交友经历影响着张謇的文章风格。

张謇坚持终身学习,笔耕不辍。在新文化运动前后,其文章风格对比明显。新文化运动以前,论说文多从历史事实出发,结合当下政治借古讽今;新文化运动以后,则大量记录了实业历程。不管是为官时期对水利、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关注,还是创办实业期间经商的谋划,它们都是张謇不断接受新思想的体现。正是这种终身学习的精神,使张謇的论说文形成了新旧交融的风格。

(南通大学)

作者简介:聂萌(1995-),女,陕西安康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张謇与近代文学。

猜你喜欢
张謇散文
伟大的爱国者——韩国钧与张謇
状元实业家张謇与其兄张詧
张謇家训一则(书法作品)
基于张謇文创产品开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与探索
散文五章
论张謇的日本观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