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重点问题研究

2019-11-07 05:08聂建青
经营者 2019年17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体系事业单位问题

聂建青

摘 要 我国事业单位以政府职能和公益服务为主要宗旨,在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我国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业单位要优化内部管理体系、提升资源利用率,需要重视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当前,部分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体系构建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结合事业单位内控体系发挥的作用、内控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构建内控体系等重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 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体系 问题 对策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作用

(一)有利于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业务运行效率

事业单位通过构建科学的内控体系,可以对内部管理流程进行梳理,实现流程岗位化、岗位职责化、职责表单化、表单信息化、从而形成信息化管理体系,提升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质量。[1]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可以优化设计组织结构,分立决策层、执行层、监督层,形成垂直授权和分权制衡机制,以提升事业单位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有利于保证资产完整性,加强成本管理

加强事业单位内控体系建设,有利于单位的规范化管理,确保单位各项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事业单位加强内控建设,可以以较低的成本投入实现预期的控制目标。在资源配置过程中,通过完善分配体系,将资源投入与效益产出挂钩,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资源利用率。加强内控建设可以规范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通过完善收支体系,加强资产管理,保证事业单位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完善内控体系,能够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有效规避单位财务风险,避免资产损失,能科学合理地控制日常开支,降低单位管理成本。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环境薄弱,内控意识不强

内控环境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事业单位的内控环境直接影响单位的内控管理效率,影响工作人员的内控意识。部分事业单位内控体系不成熟,内部各部门缺乏明确的分工,岗位职责不明确,没有实施定岗定责制管理,没有分离不相容职务和岗位,使得内控的有效性发挥不足。另外,部分事业单位对于内控建设的重视度不够,没有认识到内控建设在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中的重要性,没有最大程度地发挥财务部门的职能作用,使得财务部门只是扮演“出纳员”的角色,仅仅负责日常财务处理,无法充分发挥作用。一些单位认为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是财政拨款,不重视资金管理,只是按规定編制预算,预算编制没有结合单位实际情况,这直接影响了内部控制的实际效果。

(二)内控制度不健全

内控制度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制度保障,完善的内控制度可以有效保障事业单位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可以实现对单位各项经济活动的协调,提升资源利用率。[2]当前,部分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不健全,各部门之间缺乏相互制约机制,不利于规范各部门的行为,部分人员不按规章制度办事,仅凭借个人经验、主观判断办事,一方面,缺乏科学性,容易导致决策失误,另一方面,容易造成权责混淆,不利于究责。此外,部分事业单位在实际工作中不注重内部制度的更新和完善,造成内控制度背离单位实际情况,单位缺乏配套制度建设,影响内控执行效率。

(三)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内部监督力度不足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离不开监督,通过建立相互制约、监督的内部管理机制,可以有效防范投机行为,提升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当前,部分单位监督体系不完善,仅仅依靠外部监督,这无法实现对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全过程的监督和管控。事业单位要真正发挥监督作用,还需要以内部监督为主,但当前部分事业单位认为设立单独的审计监督部门会导致成本增加,因此,一般由财会人员兼任审计监督职位,这导致财务部门既是执行者又是监督者,监督的公平性和公正性难以保证,同时对于制度的执行过程和效果无法实现全面监督及评估,从而影响内部控制管理的效果和质量。

三、构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对策

(一)优化内控环境

事业单位重视内控环境的优化,可以为加强内控体系建设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一方面,事业单位内部应重视全员内控意识的培养,高层管理人员应做好内控体系建设的规划工作,并加强内控体系建设宣传工作,使全体员工认识到内控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单位应注重对各部门岗位人员与岗位职能进行梳理,确立权责对等管理机制,明确各岗位职责和权利,重视培养专业的内控人才,可以定期组织培训学习活动,提升内控人员的专业水平。

(二)建立健全内部授权审批控制体系

事业单位应加强授权管理,明确权责划分,做到定岗定责,规范内部管理体系,通过加强授权审批管理,促使单位内部人员按照规范要求处理各项事务,避免懈怠、操作不规范行为。[3]事业单位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对授权的范围、权限、责任等进行界定,单位内部各部门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只能按照权限要求行使职权,不能越权处理。对于单位的重大事项,采用集体决策的形式,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事业单位的授权控制应注意以下方面:其一,授权的全面性,授权要保证规范性和合法性,不经授权,审批作无效处理;其二,授权的范围,工作人员只能在自己的权限内处理事务,不得越权行事。

(三)加强单位内控制度建设

事业单位通过制定科学的内控制度,构建“制度管人,用人做事”的管理模式,可以提升单位决策的执行效率和执行力度,保证事业单位各项工作按照规范要求开展,减少工作失误风险。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其一,领导层应组织制定内控计划,单位负责人是内控建设第一责任人,因此领导应做好带头作用,组织制定本事业单位的内控基本规范;其二,建立财会管理制度,会计人员在内部财务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事业单位应对会计人员实行会计责任制管理,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同时应重视对会计档案的管理,应对会计凭证、财务报告等的处理程序进行明确;其三,实施归口管理,归口管理的目的是各司其职,以权责对等为基本原则,成立联合工作组并确定牵头部门等形式,对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实施统一管理。

(四)构建科学的内控监督体系

事业单位内控建设需要以完善的组织机制为保障,通过内控体系优化内部工作流程,尤其是对于单位的资金支出等可以做到动态跟踪监督,保证支出的合理性和规范性,避免资金流向不明。另外,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应重视对单位层面的内部控制、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以及监督与评价,为了保证监督的独立性和有效性,单位应将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有效结合,建立独立的监督部门,以最大限度地加强对单位内部的财务管控,同时,单位应坚持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保证岗位职能之间的相互约束、制衡。监督部门应定期对单位的管理活动和财务活动等进行核查,发挥监督和约束作用,并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调控,促使事业单位资金规范运行。

四、结语

内控体系建设是事业单位提升管理效率,实现战略目标的有效手段。事业单位要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需要重视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通过构建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保证单位运营活动的效益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法律法规的遵循性,还可以实现全员、全过程、全面的内部控制,加强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制约与监督。事业单位构建内部体系,最终要实现职责分离、相互制约、防范舞弊、预防腐败,从而保证事业单位内部运营活动的规范性、资金配置的高效性,促进事业单位的良性发展,提升单位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作者单位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参考文献

[1] 光建梅.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探究[J].中国经贸导刊(理论版),2017(14):77-78.

[2] 王荣.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现代经济信息,2018(04):107.

[3] 赵懿红.事业单位内控体系建设的重点与难点研究[J].北方经贸,2017(11):82-83.

[4] 牛燕文.当前时期下事业单位构建规范化会计内控体系的具体对策研究[J].会计师,2017(05):51-52.

[5] 武慧锋.分析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难点和解决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12):216-217.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体系事业单位问题
风险管理视角下的农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研究
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下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