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曲在地方高校中的传播现状及对策

2019-11-07 03:30李艳辉
文教资料 2019年23期
关键词:传统戏曲高校

李艳辉

摘    要: 戏曲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戏曲艺术走进校园,既能获得在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上的支持,又能在大学生中得到传播与传承。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很多高校广泛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已初步取得一些成绩,但传统戏曲在走进高校的路途上面临一些困境。只有政府相关部门、专业戏曲团体及高校三方共同努力、相互协作,传统戏曲才能冲破困境,真正扎根高校莘莘学子的心中。

关键词: 传统戏曲    高校    传播现状

戏曲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饱含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凝聚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高校是文化传承和教育集中的场所,其理论研究和文化氛围能够给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提供重要保障,戏曲艺术走进校园,既能获得在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上的支持,又能在大学生中得到传播与传承。正如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巴图所说:“戏曲进校园作为国家文化复兴战略的组成部分,其意义在于通过创造戏曲与年轻人的交集,对戏曲事业的振兴和青少年精神培育两方面同时产生深刻影响,让青少年因亲近戏曲而变得高雅,让传统戏曲这一中华文化瑰宝得到赓续。”①戏曲艺术在校园中的传播由来已久,在学生群体中引起强烈的共鸣。河南作为戏曲文化大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并且已取得一些成绩,但传统戏曲在走进高校的路途上,依旧困难重重,急需寻找对策。

一、传统戏曲在河南高校中的传播现状

(一)“戏曲进校园”活动的开展。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在这项国家政策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戏曲的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2017年,中宣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联合出台《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戏曲进校园的具体演出剧种及演出场次。这两个政策的出台,可以发现在国家层面已经对传统戏曲的传播及传承有了高度重视。河南省因戏曲文化发达,戏曲资源丰富,与湖北、安徽、山西、陕西及北京等一起被中宣部指定为戏曲进校园第一批试点省份。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河南调研时强调:“河南是文化大省,要全面推廣普及传统戏曲文化,推动戏曲进校园,提高广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审美素养,积极培养戏曲人才和观众,让地方戏曲活起来、传下去。”②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决定于2016年秋季开始,在全省广泛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经过两年多的推广实施,这项活动取得了一定成绩,越来越多的优秀戏曲作品走进高校校园,走近当代大学生的身边。以黄河科技学院为例,自2017年起,依托“戏曲进校园”活动,在该校演出的经典戏曲剧目就有豫剧《高悬的红星》、豫剧《穆桂英挂帅·接印》、豫剧《清风亭》、现代曲剧《信仰》及黄梅戏《女驸马》等。这些演出不仅使学生近距离领略戏曲艺术的魅力,更增进了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了大家学习传统优秀文化的兴趣。

(二)“戏曲鉴赏”等公共艺术课程的设置。

为了进一步传播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深学生对戏曲的认知度,根据教育部要求,各大高校普遍开设了“戏曲鉴赏”在内的公共艺术课程或者选修课程,有些学校还在文学院开设了戏曲专业课。比如河南大学文学院早于2003年就设置了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招收戏剧影视专业本科生,并开设了一系列与影视、戏剧及戏曲相关的专业课程。黄科科技学院则于2012年起面向全校非艺术专业学生开设了公共艺术课程“戏曲鉴赏”,这门课程旨在帮助大学生了解戏曲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戏曲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三)邀请专业戏曲演员进校演出。

为了进一步扩大传统戏曲在高校师生中的影响,同时也为了丰富广大热爱传统戏曲的师生们的文娱生活,2018年年底,在黄河科技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举办的2019年新春文艺晚会上艺术设计学院特意邀请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张仙草为艺术设计学院的师生们带来了豫剧《七品芝麻官》等剧的精彩唱段。张仙草是著名豫剧丑角大师牛得草的亲传弟子,也是全国豫剧十大名丑获得者之一,他的精彩表演给在场所有师生带来了一场关于传统戏曲的视听盛宴,使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豫剧丑角表演的艺术魅力。

二、传统戏曲进高校所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以及省级各部门、专业剧团与高校等各方的努力探索与实践,近几年来传统戏曲在高校的传播与传承确实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要做到戏曲艺术与高校校园文化的真正融合,现阶段依然困难重重,仍需各方同心协力、共渡难关。

(一)大学生接触戏曲途径少、戏曲进校园活动次数少,宣传不到位。

当今社会文化娱乐观念多元化,文化消费方式多样化,供青年大学生选择的文化休闲娱乐方式十分多,叙事节奏缓慢、内容较为陈旧的戏曲艺术很难得到当代大学生的青睐。再加上大学生接触传统戏曲的途径较少,导致许多人对传统戏曲并不了解,这就为传统戏曲艺术在高校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不少阻碍。据对黄河科技学院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超过86.7%的大学生首次接触戏曲艺术是通过“戏曲进校园”活动,只有1.2%的大学生于上大学之前接触过戏曲。作为传统戏曲在高校主要传播途径的“戏曲进校园”活动,也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是活动次数少,以黄河科技学院为例,笔者以“戏曲”为关键词搜索查阅黄河科技学院官方网站,2017年、2018两年期间,关于“戏曲进校园”的相关报道只有三篇,分别是2017年6月3日,应用技术学院举办“戏曲进校园”活动,校领导与千余名师生观看了豫剧《高悬的红星》;2017年11月4日,河南省豫剧院青年团送戏进校园,千余名师生共同观看了豫剧《穆桂英挂帅·接印》、豫剧《清风亭》等;2018年12月4日,由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文化厅联合主办的2018年“戏曲进校园”活动,约1400名师生观看了现代曲剧《信仰》。由此可见,2017年一年,黄河科技学院的学生们通过“戏曲进校园”观看到传统戏曲的机会是两次,2018年只有一次。其次是戏曲进校园活动的受众面窄。报道中提到了观看演出的师生们的大致人数,每次戏曲演出观者都逾千人,观众不可谓不多,但是这几千人相对于两万六千多名的在校学生及教职工群体而言,受众比例还是太低。再次是相关宣传报道力度不够。河南很多高校对于这类活动的宣传及报道较为简单,多数高校仅在学校官网上作简单的图片加文字报道,报道方式僵化、手段略显单一。以黄河科技学院为例,两年内开展的三次“戏曲进校园”活动,相关宣传仅为学校官网上发布的三篇新闻报道及学校布告栏里发布的几篇简单的图片加文字报道。

针对上述问题,可加大传统戏曲进校园的宣传力度,引导当代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或是以走入剧场的方式欣赏戏曲,以便拓展大学生接触传统戏曲的渠道,提高其对戏曲文化的兴趣和审美能力。如河南省文化厅支持打造的“看戏网”,就是一个不错的戏曲网络平台,基本可以满足高校大学生业余时间对戏曲艺术的欣赏与认知需求。为了推进、落实传统戏曲进高校活动,省宣传部、文化厅、教育厅及财政厅等相关部门及高校均应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建立完善的机制,促进这一政策的真正实施,同时还要规划制定出详尽的、可操作的细则,与专业戏曲剧团对接,将传统戏曲进校园的活动常态化,可适当增加活动的场次和演出剧种的种类,争取实现高校与专业戏曲剧团的深度合作,力争月月有演出、人人能看戏。为了扩大戏曲进校园活动的影响,还应加大宣传力度,可结合新媒体时代特点,开设戏曲进校园活动微信公众号及微博等,用青年大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宣传,以扩大活动受众面和影响力。

(二)课程性质不合理,选课方式不科学,专业教师知识结构不完善。

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程,除了在高校中广泛开展戏曲演出外,也应开设相关课程,如此既能获得理论研究和专业人才培养上的支持,又能使传统戏曲这一文化瑰宝在青年一代中得到更好的传承。虽然目前河南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戏曲类公选课,但依然存在课程性质不合理、选课方式不科学、专业教师知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以黄河科技学院为例,在黄河科技学院公共艺术教学部开设的“戏曲鉴赏”课课程教学大纲上明确规定,课程性质是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部门针对本科非艺术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将课程性质定性为普通必修课,并让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选课,这种课程设置固然能够保证“戏曲鉴赏”课的选课率,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课程性质设置与选课方式并不合理。首先是限制了选课人数,比如以黄河科技学院2018年至2019年第一学期“戏曲鉴赏”课的选课情况为例,据统计有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法学、工商管理、物流管理及汽车服务工程等六个专业的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选修了这门课程,总的选课人数为238人,该校共有67个本科专业和35个专科专业,全日制本科在校生就有两万四千多人,已选人数在该校大学生总人数中所占比例不到百分之一,这种情况固然与戏曲专业师资力量不足有关,但不可否认,不合理的课程性质设置、不科学的选课方式是导致这一情况的重要因素。其次,这种安排容易忽视学生们自主选课的意愿,极有可能导致有兴趣的学生没有机会上课,有机会上课的学生缺乏兴趣的双输局面。鉴于上述问题,高校教务部门可将“戏曲鉴赏”课课程性质设定为公共选修课,选课方式也可做出相应变更,保障学生按照个人意愿自由选课,同时亦可适当扩大选课容量,争取能让更多真正喜爱传统戏曲的学生走进“戏曲鉴赏”课的课堂。针对戏曲专业师资力量匮乏的现象,各高校可考虑开设与戏曲艺术相关的在线课程,方便学生通过网络、手机客戶端等平台学习,尽可能扩大戏曲类课程在高校学生中的辐射面,满足大学生认知与传承传统戏曲文化的心理诉求。

相比戏曲类课程设置及选课方式的不合理,戏曲专业教师知识结构的不完善显得更普遍。目前我国很多高校文学院开设戏剧戏曲学专业,但是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相关规定,全国所有院校戏剧戏曲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一律培养戏剧戏曲学专业的理论研究能力,不培养舞台表演能力,其所培养的人才就业去向,亦非去戏剧戏曲院团从事舞台表演,而是到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戏剧戏曲的理论研究和鉴赏教学,因此,很多高校从事戏曲专业教学的老师虽具有丰富的戏曲理论知识及高超的戏曲鉴赏水平,但大都不擅于戏曲表演,基于此种情况,“戏曲鉴赏”课的开展以戏曲理论讲解、戏曲作品欣赏为主,并未安排与戏曲表演相关的实践类课程。戏曲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样式,融合了诗歌、音乐、舞蹈、美术及武术等艺术精华,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纯理论教学缺乏戏曲表演与欣赏的现场感,其授课效果必然大打折扣。针对此种情况,河南省各级政府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陆续开展了对相关教师戏曲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活动,比如2017年3月,河南省教育厅就印发了《关于举办河南省中小学音乐教师戏曲培训班的通知》,并于2017年6月依托河南大学“豫剧文化艺术传承与保护基地”,举办了4期音乐教师培训班,培训了一批骨干教师。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这些培训只针对中小学音乐教师,范围尚未扩展到高等院校的戏曲专业教师,希望各级政府部门后续开展的戏曲培训活动范围亦能延伸到高等院校。此外,高校也应依托政府政策,加大与专业戏曲团体、戏曲表演艺术家的合作力度,聘请戏曲艺术家来校任教,或者成立戏曲文化传承基地。一方面,戏曲表演艺术家既可以指导学生开展戏曲演出活动,又可以对高校戏曲老师进行表演技巧培训。另一方面,对专业戏曲演员而言,此举既可磨炼他们的专业表演技能,又可以在高校学生中发现及培养戏曲艺术继承人,促使传统戏曲在高校大学生中生根发芽。在河南的各大高校中,河南师范大学和河南大学在这方面可以算是先行者。河南师范大学早于2009年就聘请了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虎美玲为兼职教授,虎美玲是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她的加入势必为豫剧在河南师范大学的传承与发展提供重要助力。此外,河南大学在政府扶持下,也建立了“豫剧文化艺术传承与保护基地”,该基地已入选国家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基地名单。目前,河南省教育厅计划创建、培育200所省级“戏曲进校园”示范学校,这对于许多河南地方高校而言,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校园优秀传统文化的契机。

(三)学生社团的缺席。

社团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一环,传承与传播传统戏曲艺术离不开学生社团的加入与助力。但现阶段在河南的许多高校里,以传承戏曲为宗旨而建立的学生社团大多处于缺席状态。比如黄河科技学院虽然于2012年即开设了“戏曲鉴赏”等公共艺术类课程,但至今未成立一个与戏曲相关的学生社团。又如河南师范大学虽于2008年建立了“清风国韵戏曲曲艺协会”,但由于缺乏经费、缺乏指导老师及活动场地等,很少开展戏曲方面的活动,至今影响力有限。学生社团肩负着吸引学生群体、开展戏曲活动的重任,在传承戏曲文化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各高校理应重视戏曲类学生社团的建设和发展,出台相关政策予以扶持引导,帮助学生社团解决活动经费、场地及指导老师等方面的困难。戏曲类学生社团的建立与发展壮大并非朝夕之功,须循序渐进,可先吸引少数对传统戏曲感兴趣的同学加入社团,并结合所学专业,在社团活动的开展中发挥特长,比如文学专业可进行戏曲剧本创作与戏曲评论,表演专业可开展戏曲排演等,待有基础之后再面向全校学生大面积推广。戏曲社团建立后,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戏曲活动,比如组织学生观看戏曲演出,排练戏曲剧目,请专业戏曲演员开设讲座等,也可在全校范围内举办戏曲剧本创作比赛,并甄选出优秀的戏曲剧本进行排演,此举不仅能为传统戏曲艺术在高校的传承与创新贡献一分力量,还能为新一代戏曲创作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此外,学生社团举办的戏曲类活动最好与实践演出相结合,可在校方扶持下举办戏曲艺术展演、戏曲艺术晚会等活动。如今,省级各部门也开始注意到戏曲演出实践在传承传统戏曲中的重要性,在全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增加了戏曲类节目的比重,并在省级现场展演中增设专场演出,这些举措都有助于学生社团戏曲类活动的展开,也有利于高校学生社团的不断成长及发展壮大。

三、结语

传统戏曲走进高校既是为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又是帮助大学生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戏曲的传承发展离不开高校的文化土壤,也离不开青年大学生的支持。现阶段,戏曲艺术进校园活动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在省级各部门的强力扶持下,已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面临一些困境,我们相信,传统戏曲文化在各方努力下必将冲破困境,成功走进高校校园,扎根于莘莘学子心中。

注释:

①巴图.戏曲进校园的双重意味——五谈“戏曲进校园”[N].光明日报,2016-10-18(006).

②郭蔚蔚.全力打造戏曲进校园的“河南模式”[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7(5).

参考文献:

[1]李文玉,王淼.传统戏曲走进地方高校的困境与出路[J].四川戏剧,2018(9).

[2]孙磊.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及思考[J].戏剧之家,2017(12).

[3]李丞.戏曲进校园的精准化路径探讨[J].歌海,2017(3).

[4]郭蔚蔚.全力打造戏曲进校园的“河南模式”[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7(5).

[5]巴图.戏曲进校园的双重意味——五谈“戏曲进校园”[N].光明日报,2016-10-18(006).

2019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项目编号是SKL-2019-1884。立项时间2019年5月,结项时间是2019年4月。

猜你喜欢
传统戏曲高校
舞台装置在中国传统戏曲表演中的作用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