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型国际汉语教师的培养

2019-11-07 03:30何婷婷
文教资料 2019年23期
关键词:师资建设

何婷婷

摘    要: 随着国际汉语教育事业的发展,对高素质汉语教师的需求逐渐扩大,国际汉语教师能否走上专业发展道路,将决定其能否在教师之路上健康成长。因此,反思型汉语教师的培养势在必行。从将“培养教师反思能力”纳入本科教学体系、学校为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提供环境支持两个方面为培养反思型教师提供外部支持,通过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并积极应用于实践中、掌握有效的教学反思方法使教师反思,成为反思型教师。

关键词: 国际汉语教师    反思型教师    师资建设

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提升和影响范围的不断扩大,汉语成了越来越多人工作生活中需要的一种语言,对汉语教师的需求自然而然越来越大。许多学者指出,教师是影响汉语国际推广的重要因素。但是,以往的师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状,一些教师在教汉语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甚至有想要回学校再学几年的想法。那么,什么样的师资培训模式更适合时代的需求,更有助于国际汉语教师终身发展呢?Wallace(1991)曾总结过三种师资训练模式,其中“反思渐进模式”提出“教师培养应由理论到实践,由实践到理论,周而复始,不断反思回顾,传统理论课程进行‘解构和‘重组,学以致用,用后再学”。我国学者都意识到了反思能力对提高汉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性。2012版《国际汉语教师标准》提出:“教师应具备作为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道德与心理素质;能进行教育研究,具有教学反思能力。”将教学反思能力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必备能力写入标准中。由此可见,培养反思型国际汉语教师,必定是一种促使更多汉语教师找到适合自己职业生涯发展道路的有效方式。

一、什么是“反思型教师”

关于“反思型教师”,许多学者对其进行过界定。如“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依据自觉地分析教育情境为扬长避短认真调节教育思想与行为不断获得自我发展的教师”(张志泉,2007);“反思型教师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将注意力转向教育目的,教育行为的社会与个人后果,教育伦理背景及教育方法和课程原理基础等更宽泛的教育问题上,对所关注的问题,从多重角度分析,运用获取的一切相关信息重估决定,并为实现预期的目标改变教学行为与环境,以完成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的教师”(王春光,2007)。虽然各家表述不同,但从中可以读出一名合格的反思型教师至少应具有以下几种特征:1.具有想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渴望。2.经常主动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评估并积极自觉地寻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追求将更好的改进办法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这二者是一个长期不断循环的过程,只有不断反思——实践,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发展。3.会关注教育伦理等更宽泛的社会问题。

二、培养反思型国际汉语教师的必要性

(一)是促进国际汉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世界各国开始对教师发展有全新的认识,将注意力主要集中于如何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类问题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围绕教师“专业化”的教师教育改革兴起浪潮,即教师是一种专业技能,且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这一点诸多学者已经达成共识。可以说,如何真正促进教师走上专业发展道路,早已是各国学者研究的焦点。通过对“反思型教师”特点的讨论,可以看出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促使教师“反思”,帮助教师成为“反思型实践者”,不失为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的有效途径。

(二)现实环境的需要

自200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距今已过去了十个年头。这十年中,国际汉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人数大大增加。但是,存在的问题很明显,那就是在这种求多求快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教师,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教学质量不高,上学时看着不错,一到真正独立从业就会面对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况且国际汉语教师面对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风俗文化差异大,在职前培训中获得的知识是远远不足以支撑他们解决从业后需要面对的问题的。但以前精雕细琢式的培养方式,很明显不能满足目前对汉语教师的大量需求。我们现在需要的是一种在学生独立从业后,依然发挥作用的、可持续的、能促使他们自我进步的培养方式。显然,反思型教师的培养模式很符合现实需要。

(三)汉语教学的复杂性需要反思型漢语教师

汉语教学和国内其他任何一门课程教学最大的不同在于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因为每一位汉语教师的新的教学对象,都不会与之前学生是同一国籍,而且很可能经常接触的是多种国籍的混编班。其他课程就算教学对象换成另一批人,课程内容还是大同小异的。结构复杂、主体多变、水平参差不齐是生源的主要特点。这些特点导致汉语教师要面对的教学环境十分复杂。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反思,通过反思重新构建知识体系,才能在面对一批批完全不同的学生时,迅速摸索到适合教学方法,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三、培养反思型国际汉语教师的策略

(一)外部保障

1.将“培养教师反思能力”纳入本科教学体系。反思型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不仅仅是在独自一人时回想教学内容那么简单,各国学者对反思性教学的过程和模型早已有过深入的研究,如Freeman(1998)认为反思过程必备的六大要素:探寻、质疑、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理解、公布于众;Bartlett(转引自Richard & Nunan,2000)将反思过程表述为一组循环:绘图——探寻信息——辩驳——评估——动作——绘图;著名的埃拜反思性教学模型,等等。反思性教学的理论和应用方法都需要在本科期间就让学生知道、了解,在实习甚至微格教学时就应该让学生处于反思性教学状态,熟练使用各种反思方法,促进自身发展。

2.学校为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提供环境支持。成为一名反思型教师的首要条件,就是教师想要成为反思型教师,这必须是教师自发选择的结果。学校应当广泛宣传反思性教学的必要性,使教师真正意识到反思是教学的根本,是解决自身发展问题的有效方法,竭力发挥教师的主动性,使其主动成长为反思型教师。学校应当帮助教师组成反思性教学小组,引导组员之间相互听课、切磋交流、共同反思,并且为这些活动提供方便。鼓励教师将新方法应用于课堂上,并且允许这些尝试的失败。多为教师提供参加培训进修的机会,如有可能,多请专家来校指导。

(二)自我提升

1.系统学习理论知识并积极应用于实践。要真正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反思型教师,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是有必要的。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结果必然是只能获取片面的实践经验。教师应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反思性教学,再将从实际教学中总结出的经验得失与理论结合,反作用于自身,如此循环往复,使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真正与教学方式方法融为一体,使反思这一行为成为存在于教学中的自动发生的一个环节。唯有如此,才算真正成了反思型教师。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绝非朝夕可得。

Wallace(1991)提出过一个“外语教师职能培养与发展的反思模式”:

笔者认为在目前这种现实情况下同样适用于汉语教师的培养和发展。教师将自己在学校时获得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知识用于实践当中,且边实践边反思,边反思边实践,二者在无限循环中可以帮助教师摆脱无力感,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从教学中获得快乐和进步,在职业生涯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2.掌握有效的教学反思方法。国际汉语教师的工作环境更复杂且不可预测。除了新的社会和人文环境需要适应外,教学所在地的教材使用、课程安排、学生情况等都是国际汉语教师要一并面对的问题。因此,能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并取得对自我的认同和满足,将是国际汉语教师能否继续任教的关键。因此,掌握有效的教学反思方法,形成教学—反思—教学的良性循环,时常感觉到自己的进步,对国际汉语教师来讲是十分必要的。

最常用的教学反思方法是撰写反思日志。反思日志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教,二是学生的学。教師应当思考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策略是否存在缺陷,能否进一步改进。也要记录学生采用了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思考自己的教学方法能否配合学生的学习方法,能否教学相长、互相促进。除了这两点之外,还应当对课堂中的非预设事件进行记录。

参考文献:

[1]吴勇毅,凌雯怡.教师认知构建与汉语教师的职业发展[C].第十一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012.8.

[2]陈漪.论反思型国际汉语教师的自我塑造[J].文教资料,2011(3).

[3]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研制.国际汉语教师标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62.

[4]张志泉.论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性道路[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5]王春光.反思型教师教育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6]黄晓颖.论对外汉语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7(04).

[7]钟启泉.教师“专业化”:理念、制度、课题[J].教育研究,2001(12).

[8]石兆胜,刘力.如何实施反思教学[J].当代教育科学,2005(19).

基金项目:本文系长春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职前国际汉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培养实证研究”阶段成果。

猜你喜欢
师资建设
提升民办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研究
药物制剂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师资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关于不同高校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和提高师资水平的思考
基于中小学书法教育实施背景下的师资建设研究
有效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