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经类院校财经新闻专业人才融合培养路径的探索

2019-11-07 07:59周燕琳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36期
关键词:财经新闻财经类应用型

周燕琳

摘要:地方财经类院校已经普遍走向内涵式发展之路,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为地方服务已经达成共识。地方财经类院校财经新闻专业是一个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而产生的新兴专业,它是社会专门化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必然选择。文章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探索财经新闻专业人才融合培养路径。

关键词:地方财经类院校;财经新闻;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6-0161-02

一、地方财经类院校的定位决定了财经新闻专业人才培养为地方服务

地方财经类院校目前已经普遍走向内涵式发展之路,其定位十分明确,即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输出地方,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从这个定位来看,财经新闻专业是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要而产生的。财经新闻人才培养立足地方财经类院校,有什么现实意义呢?首先,财经新闻人才培养目标是经济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要求人才既有理论高度、扎实的业务功底,又能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胜任专业工作环境的强度,弥补人才稀缺的现状。其次,财经新闻人才是当今我国亟须的新闻人才,是走专业化、特色化发展之路的一个途径。财经新闻人才也是财经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地方财经类院校为地方输出人才,是使命和责任。财经新闻人才的培养要融人财经院校整体的教育体系与教育理念,在学科专业设置、教学改革、教学方法与内容创新方面要努力发掘地方特色与需求点,而不是盲目、泛化地培养。

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广西财经学院的办学定位是“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型、教学型、应用型的高水平财经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主体,立足广西,面向东盟,培养“就业能力强、创业潜力好、成长空间大、发展后劲足”的高素质应用型文化创意人才。广西财经学院是广西唯一独立设置的财经类普通本科高校。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它由一所当年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成为内涵式发展的且有一定办学经验的本科院校,为广西区输出了大量财经类专业人才,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一些人才反哺母校,他们与母校建立了亲密联系。特别是早年毕业的校友,自己创业已有成就,或是在所在单位经过多年努力达到了管理层或决策层。他们会不定期回到母校与在校大学生分享其成功经验,并为大学生未来实习与就业做出铺垫,指导甚至开展人才引进工作。该校财经新闻专业在整体学科专业建设布局中,融人经济学、管理学等优势学科背景中,按照“打牢基础、提高质量、形成特色”的发展思路,与文学、艺术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的知识交叉融合。在专业建设上,融入以广告学建设为龙头、深化文化创意优势特色的专业群建设,与学校相关学科广告学、秘书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文化产业管理等相关专业协调发展。

二、地方财经类院校财经新闻专业人才融合培养路径的实践可能

(一)具备与其他相关专业融合发展的条件

作为财经类院校的一个分支学科,要充分借用学校专业资源优势,与其他相关财经类专业融合发展,充实财经新闻专业发展内涵,真正培养出财经专家型的财经新闻人才。比如广西财经学院目前在会计学、金融学、财政学、投资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统计学、工商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广告学、艺术设计等都具有特色。财经新闻作为该校新兴专业,要与这些特色专业充分融合发展,在学习课程设置上,进行最大化的资源融合。同时,鼓励学生攻读经济学类的双学位,为今后发展积累实力和本领。在财经类院校,相关经济类专业的学习环境是得天独厚的。学校的现有资源发展有利于财经新闻人才的培养。

(二)产学研有机结合,与媒体和社会共同培养学生

加大产学研发展平台与合作交流,努力发掘学生的专业潜力,积极联系各地方主流媒体以及中央媒体驻地方的记者站,推荐学生去媒体的经济栏目实践,并鼓励广大学生前往媒体经济部门或企业去锻炼,熟悉行业规则,用新闻的思维去思考经济行业的内容和动向。同时邀请业界人士来学校讲学,除了财经新闻报道的讲学,还要鼓励学生多听校内外经济方面的讲座与交流。产学研一体,重视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教学实习基地。用心培养财经新闻人才,以地方为依托进行人才培养。调查地方经济发展形势,了解地方发展动向,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按专业评估标准建设专业。积极构建“产教融合、院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同时将创新能力实践纳入学生学业要求和专业教学计划中,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拿出像样的作品,进而增强学生的专业底气与自信,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财经新闻人才为地方服务。

(三)跨专业培养学生,建立全员育人理论,把人才培养放中心位置

跨专业培养学生,要走出课堂,走进实地,但并不是脱离课堂。一方面,教师要精心备课,珍惜每一堂课的教学,给学生提供高效有价值的理论知识与前沿信息;另一方面,让理论指导实践,指导学生带着目标去实践,在实践中验证理论。一是教改先行。教学改革是應用型本科院校的一个重大任务。随着社会快速发展,教学改革要随时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需要。人才的培育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要眼光放长远,让人才自身的学习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学校就得以形成,让学生学活经济用活新闻,不单单只是文字匠人,而是要做经济形势的评论人、经济现象的解读人,能够看懂趋势甚至把脉经济走向。为此,首先要建设一支工夫过硬的专业教师团队。让教师深造、学习、实践,不断精进业务,要积极引进优秀对口人才来充实队伍,并通过学术会议与专业调研开阔视野。此外,还要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与科学研判方案。二是精品课程的打造。打造一批精品课程,配合思政类、经济类、文化类课程及一些通识类、实践类课程,提升精品课程的核心竞争力,以团队建设为基本,确定好负责人,按特长分工协作,将财经新闻精品课程建设成符合学校品牌特色与地方特色的载体。

(四)培养学生对地方贡献、报效国家的情怀。

地方财经类院校的培养初心不变,人才输出为地方服务。为此,要培养学生为地方服务的情怀,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放远未来。这样一来,培养出的人才才既有专业技能,又有一种崇高的理念与报效国家的情怀。立志高远、人格健全、专业基础扎实、勇于实践,这些品质方能成就事业,引领经济社会良性发展。让学生从一次课程、一次课堂作业、一次校园活动、一次专业比赛、一次论文设计、一次学术讲座、一次社会实践、一次媒体实习经历等不同的平台,不仅学会专业技能,更培育敬业爱业的事业精神。在学习中,不拘泥于一种交流形式,教师与学生、学校与业界、教师之间、学生之间要多互动,多交流。教师要启发学生探索式地学习,通过案例启发学生举一反三,结合本土开展思考与讨论,最终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发展路径。

三、结语

总之,财经新闻人才要融合培养,才能事半功倍,不可以各自为政、一盘散沙。在此过程中,要做好顶层设计,并按设计层层落实,同时要看到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人才培养路径。地方财经院校有着自身的地域优势特色,因此要发挥这些特色,充分整合资源,实现以财经新闻专业为载体培育特色人才与学校特色品牌发展共赢。实现人才输出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最终实现为国家、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初心。

猜你喜欢
财经新闻财经类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浅析大数据时代下财经新闻报道的改进路径
“双平台嵌入式”的“粮味”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关于党报财经新闻的艺术性探微
财经类MBA院校案例研发队伍建设研究
“新常态”下财经新闻报道策略探析
财经类院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改革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