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践育人工作路径的优化

2019-11-07 03:30荆潇
文教资料 2019年23期
关键词:实践育人高校优化

荆潇

摘    要: 实践育人是活动与方向的耦合,体现对学生能力和素质发展的尊重。当下高校实践育人工作虽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也面临一些问题。需要提升各实施主体的认同度与积极性,加强组织管理,完善考核制度,健全保障机制,有效解决当前实践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终形成育人合力,提高高校实践育人质量。

关键词: 高校    实践育人    优化

实践的核心是活动,育人的关键是培养目标,即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当两者实现充分耦合,便成了教育教学的独特方式。作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实践育人秉承着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动员每位学生、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牢牢把握实践各个环节,把育人工作落实到行动上。

在长期教育实践历程中,我们往往把教育视为一种任务,实践教学的要求偏离本真,常常出现只“实践”不“育人”的现象,忽视学生成长多元因素的均衡和育人合力的形成,等等。如何充分重视实践中的“育人”效果,解決高校实践育人面临的问题,必须从探析实践育人现实困境出发,对症下药。笔者以此为出发点,立足于高校实践育人的内涵,把握困境,探索实践育人的优化路径,为提升实践育人的效能性提供切实的借鉴。

一、高校实践育人的内涵

实践育人,顾名思义,分为“实践”及“育人”两大层次,探析高校实践育人内涵首先需回到非常重要的实践及育人哲学传统:

实践,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起源于古希腊,从古代——近代——当代,实践的内涵在不断深化和延伸。如果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探究实践,不难发现马克思劳动哲学在人本哲学当中是非常了不起的创造,继承了整体性视域,想要呈现完整的人类理想的人性图景,并以劳动哲学解释并建构现代实践哲学平台。马克思认为,实践可以分为三类:生产活动、社会活动和科学实验[1]。本文的研究场域是高校,主体是大学生,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从事的实践带有明显的教育性。学生的教育实践活动范围较广,大体上可划分为四大类型:文化认知类教育、专业知识类教育、志愿服务类教育及职业准备类。具体来说,包括课程实践活动、进入社会的实习兼职社会调研等。本文在采用实践的概念时特指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开展的以上教育实践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包含其中。

育人,一般来说为教养、培育之意,包括家庭、社会、学校等多主体对青年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和培养的一种行为活动。如果从实践角度来看,育人不仅包括老师对学生技术层面的引导,而且包括对学生能力方法的指导、身心发展的关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育人功效。

基于对实践育人哲学传统的理解,笔者认为,所谓实践育人是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为依据,通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实践活动,加强学生与客观世界的联系,目的是在开放的学习体验中验证、反思自己的认知,改造和重组原有的认知结构,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实践能力。简单来讲,主要目标是立足实践,实现育人,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当前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不足

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不断拓展延伸,各高校正积极探索和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取得了一定的育人效果。但与文件政策的规范性和系统性相比,实践育人在具体落实环节有不成熟、不完善的地方,面临诸多困境,譬如:实践育人的参与缺乏广泛性,实践育人的组织缺乏科学性,实践育人的考核缺乏全面性,实践育人的保障缺乏制度性等。

其一,实践育人的主体参与性缺乏。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学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尽管他们对社会实践有了新的认识,但是在育人过程中却不尽如人意。部分学生觉得活动没新意,缺乏参与热情。二是部分高校教育者对实践育人缺乏正确的认识。有些老师简单地把实践育人理解为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将实践育人工具化,只要开展了实验、实习环节就完成了实践育人的任务,与此同时,部分老师的能力水平会制约实践育人的指导力度。

其二,实践育人的组织化薄弱。受制于社会分化和学科分工,社会实践在全方位育人中的教育实效受到弱化,早有论者指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从整体上讲还比较零乱,随意性比较大,一些人把它仅仅看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或专业教育的一种补充,社会实践的目的性和实效性较差。”[2]比如:一是在活动前期往往缺少相应的组织指导与培训。大部分是校里下发文件,每个学院必须实施某项活动,然后辅导员将文件传至班级群共享,让大家自发参加。缺乏相应的指导和培训,加上“强硬命令”,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都不高。二是高校在开展实践育人工作时缺乏顶层设计,与理论教学缺乏衔接,主要表现为实践教学环节内容不饱和、理论课教学质量不高、实践教学课程形式单一、实践活动专业匹配度不够等,出现重实践轻理论现象。

其三,实践育人的考核机制不健全。具体来说,包括以下方面:第一,知行合一,社会实践最核心的内涵是把学生所学所得用于服务和改造社会的行为活动中,然而由于评估机制不健全,部分高校对社会实践流于考核管理的短期性和单向性,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成为饱受诟病的现象。第二,对施教者的评价机制缺乏量化。主要表现为教师对学生实践活动的前期、中期、后期指导情况没有进行有效合理的量化评估。

其四,实践育人的保障机制不完善。一是教育实践的资金不足。活动过程中的资金费用是活动开展的有力保障,如果实践经费不足,活动的开展就会受到限制。据调查,部分大学生认为在活动过程中存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事实上,不仅不利于调动学生和老师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反而容易制约实践育人功能的充分发挥。二是实践育人的教师队伍有待加强。专业的实践育人工作队伍是有效强化实践育人实效性和有效性的关键。当下一些高校实践育人工作从组织管理机构上说,还没有把实践育人看作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因子。高校实践教学的资源、场域、知识、人才稀缺,包括在校的一些老师缺乏实践教学的基本技能。

三、当前高校实践育人工作优化路径之思

实践育人是实现大学生理论与实践联结的重要手段,是促使大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关注社会、形成正确价值选择的关键阶段,是帮助大学生锻炼能力、磨炼意志、提高各方面能力和思想素质的必要环节。针对当下高校实践育人存在的诸多困境,笔者认为应最大限度地提升各实施主体的认同度与积极性,加强组织管理,完善考核制度,健全保障机制,有效解决当前实践育人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一)提升各实施主体积极性,形成整体合力。

实践育人理应成为各实施主体共同参与的目标,这里的实施主体包括学生个体、教师(辅导员)等在内的各教育实践工作者。实施主体间相互配合与协调,形成教师、学校、家庭、社会生动互动、全员参与的局面,进而达到培养人、锻炼人、发展人的教育目的。

其一,需在充分沟通、交流、分享的基础上增强学生个体的主体参与度和认同感,引导并激发大学生认识和参与实践育人的意识,有效实现实践育人工作目标。比如可以加强对学生的“中国梦”教育,引导学生将“个人梦”与“中国梦”有机结合,用梦想教育塑造学生的价值判断[3];也可以加强对学生创新育人理念的塑造,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要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无论是以自然形态存在的非生命的自然资源,还是人力、文化、科技、信息等为主的社会性资源,都是大学生创新创造的来源。高校可以通过与就业指导中心密切联系建立青春创业社,组织各学院大学生通过企业参观、座谈交流、走访校友等方式了解人才市场需求,明确自身的努力方向。

其二,充分发挥教育者在育人实践中的引领和主导作用。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力量,是教育过程中的核心资源。为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个体投入教育活动中,教师要结合各年级学生心理状况和思想特质发展的差异,采用针对性的实践教育方法,更有效地实现学生的思想动员和行为指导。当然教师对教育实践课题的把控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一个正确的选题固然不能保证实践活动一定能成功,但却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一个具有现实性和时代感的重大活动,如果取得成功,调研成果就可能有巨大的理论价值和育人意义,而一个脱离实际的实践课题,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产生好的社会效益。

(二)加强组织联动,实现实践育人工作有序开展。

在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中,统一有序的组织管理联动是实践育人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建立各层面的部门联动领导机制和体制,制订各层面实践育人政策,突出实践育人工作的整体谋划,有效整合所需资源,进而提供条件保障和资金支撑。二是明确部门联动中的责任分工。例如,教务部门具体负责实践环节设计等工作;学生工作处以勤工俭学类为主,完善实践育人测评标准等,通过有效分工,各部门能更加明确实践育人各环节的职责,保证各部门工作积极和高效。三是完善部门联动的协同工作机制:其一,建立信息交流机制,实现信息共享,以政府和高校为主体建立区域性的信息交流平台。同时信息交流还要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反馈有利于保证各联动单位的步调一致。其二,建立定期和畅通的沟通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进度、成果和经验的互通。比如定期召开部门联动联席会议和专题会议等。其三,建立部门联动的考评奖励机制,激发活力。实践育人的实效如何,部门联动的工作落实情况关键。要建立部门联动工作考评制度和工作考评奖励机制,对各部门的运行情况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考核,奖优惩劣,激发部门参与实践育人的自觉性、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构建多元化的考核体系,切实强化育人效能。

对实践育人的考核要兼顾普遍性和差异性,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在考核知识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对能力和行为的考核,通过考核力促進“知行合一”。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其一,建构结构科学合理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在考核方法上坚持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统一的考核法,即在实践育人过程中将活动的教学目标分解成活动申请书、实施前的策划书、调查提纲、调查问卷、调查结果等各项步骤,施教者通过不断引导、督促大学生独立实现、实现实践育人目标的过程。在体验结果评价上注重“定性与定量统一的考核法”[4]。仅有定量的考核在评价标准转化为分数,客观性上很难把握;仅有定性考核,主观随意性强,特别是人情分干扰了客观、公正的考核,影响考核真实性,因此,确定定性和定量统一的考核方法,对于实现公平、公正的科学考核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二,着力于教师指导性作用的评价。首先,可以将实践育人的内容纳入教师能力评价,构建符合教学实际的、科学合理的考评指标体系。比如可以把实践育人纳入教师工作业绩考核,开展对教师实践育人的指导性评价,形成教师积极参与和主动指导的政策导向和制度约束。其次,建立与评价配套的激励机制。“博弈论认为人往往会在权衡各方利弊的情况下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5]。在考核评价基础上,高校要建立与评价配套的激励机制,把实践育人的考核结果应用到教师职称晋升等方面,激发高校教师参与实践育人的内生动力。

(四)完善保障机制,为实践育人保驾护航。

高校实践育人的践行在任何时候都需要有力的保障机制。高校必须给实践主客体提供“粮草”,如观念引导、阵地保障、教师资源、经费提供等:其一,通过理念宣传从细微之处感化学生,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实践育人的教育方针。其二,社会各方应该积极响应基地拓展工作,为大学生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充分的硬件保障。比如可以建立多功能、多类别的实践育人基地,充分挖掘基地的多种功能,同时加强不同基地之间的整合,形成合力。其三,优化教师队伍建设:认真做好教师准入、选拔和培养工作;健全教师激励和考核机制;不断加强实践教学研究团队建设,等等。其四,为实践育人提供充分的资金支持,扩大实践育人活动的覆盖面。一是政府要加大实践育人投入力度。二是学校要落实专项经费保障,形成实践育人经费正常增长机制。当然高校也可以建立实践育人的专项基金,为实践育人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戴锐.德育语境中社会实践的理论内涵与实施原则[J].思想·理论·教育,2006(05):36-39,59.

[2]赵平,武力勋.整合社会实践活动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J].北京高等教育,2001(06):29-30.

[3]杨贤金.高校实践育人的探索与创新[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85.

[4]徐剑波.探索:高等农业院校“五四三二一”实践育人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6:206.

[5]甘霖.高校实践育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203.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第七批教育改革发展战略性与政策性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课题名称: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路径优化研究;课题类别:重点。

猜你喜欢
实践育人高校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基于实践育人理念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
共青团在地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