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回避行为影响因素探究

2019-11-07 09:28刘咏梅张帅谢阳群
现代情报 2019年10期
关键词:质性研究社交网络扎根理论

刘咏梅 张帅 谢阳群

摘 要:[目的/意义]探究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回避行为影响因素,既能为社会深入理解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回避行为提供一定理论支持,也能为社交平台优化用户信息回避行为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通过半结构化深度访谈收集30位在校大学生社交网络中信息回避行为的相关数据,借助NVivo11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编码与分析,归纳出影响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回避行为的10个基本范畴并聚焦为3个主范畴,在此基础上建构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回避行为理论模型。[结果/结论]研究发现,认知因素是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健康信息回避行为的直接影响因素和内部驱动因素,信息因素与社会因素是间接影响因素和外部情境因素。其中,认知因素是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回避行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社交网络;信息回避;扎根理论;质性研究

Abstract:[Purpose/Significance]Exploring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llege students information avoidance behavior in social networks can not only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society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information avoidance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in social networks,but als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for social platform to optimize user information avoidance behavior.[Method/Process]Through semi-structured in-depth interviews,the data of 30 college students information avoidance behaviors in social networks were collected.The NVivo 11 software was used to encode and analyze the original data,and the 10 basic categories that affected the information avoidance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in social networks were summarized and focused on three main categories,it constructed a theoretical model of college students information avoidance behavior in social networks on this base.[Result/Conclusion]The study found that cognitive factors were the direct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internal drivers of college students health information avoidance behavior in social networks.Information factors and social factors were indirect factors and external context factors.Among them,cognitive factors were the most vital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llege students information avoidance behavior in social networks.

Key words:social network;information avoidance;grounded theory;qualitative research

隨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日益普及,社交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传递信息、进行社会交流等的重要渠道[1]。大学生作为社交网络的主要参与群体[2],面对社交网络中日益增加的海量信息,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信息回避行为[3]。《中国青年报》对高校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的调查问卷显示,近六成在校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中会表现出信息回避行为[4];《人民网》的一项调查发现,78.1%的受访者在社交网络中会使用信息回避相关的功能[5]。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中有选择性地回避某些信息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6-7]。那么,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中为什么会出现信息回避行为?社交网络环境下又是哪些关键因素影响他们做出信息回避行为选择?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借助质性研究技术,对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回避行为影响因素进行探究,以期为社会深入理解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回避行为提供一定理论支持,而且也能为社交平台优化用户信息回避行为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1.1 信息回避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普遍具有信息回避(Information Avoidance)的倾向,人们会有意识地回避让自己感到不适或与本人世界观违背的信息[8-9]。本文参考Sweeny K等和Golman R等人的观点,将信息回避行为定义为:用户避免或推迟可以得到却又不想要的信息的各种行为[10-11]。

“信息回避”与常见的“信息过滤”的涵义相比,既有共同之处也有差别。相同之处在于两者都是用户进行信息筛选的策略,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获取用户所需信息同时避免信息过载现象出现;区别在于两点:1)主动性不同。信息回避是用户对可自由获取的信息主动选择的行为,信息过滤则是借助计算机辅助系统和技术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标准屏蔽相关信息,牵涉到网络内容分级及URL、文本内容等过滤技术[12],属于被动的用户信息选择行为。2)信息类型不同。信息回避的信息类型是可利用但不需要或不感兴趣的信息,而信息过滤则是消除违法的、有害的信息。信息回避是在信息过滤之后用户采取的信息筛选行为。

社交网络下大学生信息回避行为指的是大学生避免或推迟接收社交网络上可获取却又因各种原因不想要的信息的行为,具体包括屏蔽群消息、故意忽略某条信息、设置信息访问权限等。

1.2 社交网络环境下信息回避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学者们针对社交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回避行为影响因素展开了相关研究。其中,广告信息回避的研究一直都是焦点,用户对广告信息的不信任以及广告信息的杂乱是用户回避广告信息的重要影响因素[13-14]。而对广告信息的消极体验是用户产生信息回避的主导性因素[15]。如,点击广告信息会中断或者分散用户的注意力,他们可能会因此对广告产生负面的情绪,从而导致用户信息回避行为[16]。实证研究进一步表明,在“熟人”社交网络环境下,避免不良情绪是用户信息屏蔽意向的主要决定因素[17],而信息过载易于加剧用户不良情绪的产生,导致用户产生信息回避行为,减少甚至放弃使用社交网络[18-19]。预期信息产生不利影响和隐私担忧亦是用户选择回避信息的关键因素之一[20]。

基于以往的研究发现,尽管围绕社交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回避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理论成果,但是还没有出现针对大学生用户的研究,这些理论成果是否同样适用于新形势下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群体的信息回避行为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

质性研究方法是研究者在自然情境下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度探究和诠释的过程,通过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进行归纳并构建出实质理论的一种活动[21]。NVivo 11是一款优秀的定性数据管理软件,它支持音频、视频、照片、Word、PDF等多种数据格式,与质性研究特别契合。此外,已有研究表明,使用NVivo进行数据管理和分析,将有助于提高研究结论的可靠性[22]。

因此,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借助NVivo 11分析软件,归纳出大学生在社交网络环境下信息回避行为的影响因素并建构社交网路中大学生信息回避行为影响因素模型。

2.2 数据收集

2.2.1 确定访谈对象

质性研究的目的是就某一研究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探讨,不看重样本的数量,而是比较注重所选取样本的质量[23]。因此,本文采用非随机抽样中的目的性抽样,选取在社交网络中具有丰富的信息回避经验的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在校大学生作为访谈对象,为研究问题提供最大的信息量。

本次研究共选取30名年龄段在18~23岁的在校大学生,分别来自安徽、江苏、浙江、广东、陕西、辽宁、云南、山西等地区;男、女比例分布均衡;大一7名,大二9名,大三9名,大四5名,各年级的访谈对象分布基本均衡;包括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12名、管理科学6名、图书馆学专业5名、新闻学专业3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名、经济学专业2名,如表1所示。本次访谈对象的数量达到了对特定主题进行质性研究的充分样本的要求,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可信性[24]。

2.2.2 设计访谈提纲

本文结合相关文献设计了一份半结构化访谈提纲,在正式访谈之前对初拟的提纲进行了预测试,根据访谈结果和访谈反馈对访谈提纲进行了适当的修改,使其能较好的反映受访者的真实情况,确保半结构化访谈提纲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

本研究正式访谈提纲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概念界定和受访者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回避行为的相关经历及影响因素等问题,具体见表2。

2.2.3 访谈过程

对30名在校大学生的访谈由两名研究者共同完成,以确保访谈过程的严谨性和访谈提问的一致性。在开始访谈之前,研究者与受访者签订访谈知情同意书或双方达成口头协议,以消除受访者对个人隐私及信息安全担忧。在征得受访者同意的情况下,研究者对整个访谈过程进行录音。每次访谈时间持续20~60分钟不等,所有音频时长累计约962分钟。访谈结束后,同样由这两名研究者对录音与访谈笔记进行转录和整理,形成Word访谈文本。按照受访者的要求,对其姓名进行匿名处理,用英文字母S(Sample)加上阿拉伯数字01~30的顺序唯一标识受访者(如S01代表第一位受访者)并作为访谈文本的文件名。

3 研究过程与数据分析

3.1 资料编码

将经过规范化处理的Word访谈文本导入NVivo 11质性分析软件,遵循扎根理论研究的程序和方法[25],即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以及选择式编码对数据进行分析。

开放式编码阶段,研究者通過逐行阅读访谈文本,将原始资料中的语句进行概念化和范畴化处理,经过反复提炼和归纳,初步形成10个基本范畴,分别为厌烦情绪、时间与精力、信息过载、信息质量、感知价值、社交关系、社会资源、信息损失、信息疲劳以及信息隐私。

主轴编码阶段,研究者分别以每个基本范畴作为轴心来找寻各范畴之间的关联,最终形成3个主范畴,即认知因素、信息因素和社会因素。选择式编码阶段,研究者找到一个能够最大限度的囊括所有主范畴的核心范畴,定义为“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回避行为”。具体的资料编码汇总见表3。

在研究者不断浸入资料、进行理论性思考的基础上,核心范畴与主范畴之间的关系结构也基本浮现出来。其中认知因素为内部驱动因素,直接影响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回避行为;信息因素与社会因素是外部情境因素,间接驱动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回避行为。核心范畴与主范畴之间关系结构见表4。

3.2 理论饱和度检验

整个编码过程由两名编码员同时进行,对存在争议的编码组织小组讨论,以减少编码员的主观意见对编码结果的影响,提高编码的客观性[26]。研究者在编码到第27份访谈资料的时已发现没有新的内容出现,因此,研究者以初步编码形成的理论作为理论饱和度检验的标准,将剩余的3份访谈资料作为理论饱和度检验的数据,编码结果表明连续3份访谈资料没有出现新的范畴。因此,本研究的建立的理论通过了理论饱和度的检验[27]。

3.3 模型建构

研究者根据核心范畴与主范畴之间的关系结构建构了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回避行为影响因素模型(见图1)。以下将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具体阐述。

3.3.1 认知因素

认知因素是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回避行为的内部驱动因素,包括厌烦情绪、时间与精力、感知价值。经过数据分析发现,认知因素编码参考点占全部编码参考点的45.4%,所有访谈对象都认为认知因素是自身信息回避行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厌烦情绪是大学生在社交网络环境下产生信息回避行为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会引起大学生产生厌烦情绪的原因多样,如“每当我打开手机,就有(社交网络)消息不停的弹出来,这让我觉得很烦躁,所以我选择屏蔽不看它”(S10);“就比如说在我的(微信)朋友圈,某个好友每天发(布)一些负面的内容或者鸡汤这类的,这让我真的看不下去,很反感这些(内容),所以我下次会回避看她的动态”(S13)。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有用的信息也会被回避。

在时间与精力上,通过访谈发现,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任务指向性非常明显,他们很珍惜自己的时间,当社交网络上的信息妨碍到他们的目标达成时,他们会选择信息回避。如“我选择回避一些信息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节省时间,每次看(微信)朋友圈都花费我太多的时间去看重复的信息”(S15);“有时候我正在做其他的事情,突然看到QQ消息的提醒,(它)分散了我的注意力,降低了我做事的效率,所以我有事情要忙的话会屏蔽社交网络,这让我清净一点”(S07)。

在感知价值上,访谈数据显示,大学生在社交网络环境下会对获取信息的价值进行评估后做出信息回避行为选择。如“在朋友圈里,会有一些微商广告之类的,我并不感兴趣,我会回避这些没有什么价值的信息”(S01);“如果QQ群里聊的话题与我无关,我觉得没有什么意义,然后就会屏蔽掉”(S12)。

3.3.2 信息因素

信息因素是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回避行为的外部情境因素之一,包括信息过载、信息质量、信息损失、信息疲劳和信息隐私。这些外部情境因素会对大学生的认知情绪产生影响,进而产生信息回避行为。从数据分析中发现,信息因素的编码参考点占比39.4%,几乎所有的访谈对象提及信息因素是个人在社交网络中信息回避行为最关键的影响因素。

信息过载是指在网络环境中信息的数量远远超过了用户所能处理的范围[28],它是社交网络中大学生产生信息回避行为的重要原因。如“社交网络中消息太多了,超過了我所能接受的范围,所以我选择回避掉大多数不需要的信息”(S04);“微信群里的信息量太大确实给我带来了困扰,自然是需要屏蔽一些的”(S08)。

信息质量是指用户感知社交网络中信息可靠、准确的程度[29]。由于当前社交网络中存在大量杂乱、虚假的信息,严重影响大学生的互动交流。如“社交网络中信息质量不高,大多的信息都不可信,所以我选择回避它”(S07);“我感觉社交网络中的信息很杂乱,很难分辨真假,这是我回避它的主要原因”(S18);“我想获得一些高质量的信息,而社交平台上信息并不能满足我的需求”(S27)。

结合本研究,信息损失是指用户感知在社交网络中失去有用信息的程度[30],它是大学生信息回避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如“我回避社交网络中的信息时,内心最大的担忧就是怕错过重要的通知或事情,如果没有信息损失或者信息损失比较小,我肯定会回避这些信息”(S12);“有时候屏蔽QQ群消息会给我带来负面的影响,比如,有次班级群里通知交课程作业,我就没看到,如果没有这些顾虑(信息损失),我会毫不犹豫的屏蔽它们”(S22)。

在信息疲劳上,从访谈中发现,在社交网络环境下大量碎片化信息的刺激下,大学生产生疲劳感。如“现在社交网络中同质性的信息太多了,(这让我)有点审美疲劳,所以我会选择回避这些信息”(S09);“每次我打开QQ,(收到的)未读消息百条以上,这让我感到很疲惫”(S20)。

在信息隐私上,通过访谈发现,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中对陌生人的防备心理比较强烈,对个人信息隐私的关注会影响他们的信息回避行为选择。如“我回避信息的原因就是自己的微信朋友圈涉及太多个人隐私信息,我不愿被陌生人看到”(S15);“在社交网络上讨论个人信息隐私,我一般会回避它,(甚至)可能终止聊天”(S21)。

3.3.3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是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回避行为的外部情境因素之一,包括社会规范和社会资源,同样影响到大学生的认知产生信息回避行为。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社会因素的编码参考点占比15.2%,大部分的访谈对象谈到社会因素对自身在社交网络中的信息回避行为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在社会规范上,访谈数据表明,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中的信息回避行为受到朋友、家人以及同学的影响。如“有好多QQ群都是好友邀请我加入的,但是群里的信息我实在是不感兴趣,但是又碍于情面不好意思屏蔽,如果抛开好友的情面,我会选择回避这些群消息”(S01);“我怕回避群消息的话会影响我和朋友之间的关系,如果没有这个顾虑,我肯定不会接收这个群的信息”(S11);“学长邀请我加入一个微信讨论组,事实上,我们在这个讨论组里面并没有太多交流,(我是)出于维持社交关系而不去回避它”(S20)。

社会资源也是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中信息回避行为选择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虽然有时候消息太多、很杂,可是群里面有我的很多同学,如果不是为了保持联系,我会选择回避它”(S10);“我加入社交网络的目的是因为我想积累社会资源,如果不能达到这个目的,我肯定回避社交网站的信息”(S25)。

4 结论与启示

4.1 研究结论

本研究通过质性研究认知因素、信息因素以及社会因素3个主范畴对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回避行为产生显著的影响。认知因素是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健康信息回避行为的直接影响因素和内部驱动因素,信息因素与社会因素是间接影响因素和外部情境因素。其中,认知因素是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回避行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包括厌烦情绪、时间与精力、感知价值3个子范畴;信息因素是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包括信息过载、信息质量、信息损失、信息疲劳和信息隐私5个子范畴;社会因素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包括社会规范和社会资源2个子范畴。

在此基础上,本文建构了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回避行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与已有研究相比[12,16,31],该理论模型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拓展了在社交网络环境下认知因素对信息回避行为的影响作用。除厌烦情绪之外,本研究还关注到时间与精力、感知价值对信息回避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2)进一步探究了信息因素对信息回避行为的影响机制。本文特别指出在社交网络环境下,信息疲劳和信息隐私对大学生信息回避行为起到关键的影响作用。3)探讨了在当前网络文化环境下,社会因素对大学生信息回避行为的间接驱动作用。

4.2 研究启示

本文的研究结论既能为社会深入理解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回避行为提供一定理论支持,也能为社交平台优化用户信息回避行为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大学生作为社交网络的主要参与群体之一,面对社交网络中海量的碎片化信息,一方面,大学生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筛选能力,努力提高信息活动效率,从而对杂乱信息和虚假信息进行有效回避,以免其带来的厌烦情绪和不良体验;另一方面,大学生也应怀着开放的心态积极参与社交网络,满足自己的社交需求,对社交网络中的信息有选择地采取回避行为,切不可一味地阻断信息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信息损失和信息闭塞。

社交平台作为信息服务的提供方,在海量的网络信息环境下,首先应进一步完善信息屏蔽系统,打造个性化信息筛选体系,对社交网络中的信息实行分级和分类屏蔽,可考虑在信息屏蔽功能中引入用户兴趣模型,利用大数据技术来优化用户信息回避行为,提升用户体验;其次,社交平台应注重用户信息隐私的保护,如采用或改进信息发布匿名技术、数据溯源技术等,保护用户信息隐私,从而减少用户信息回避行为;再次为了避免信息过载给用户带来的感知疲劳现象,社交平台可以采取一些信息发布限制措施,防止信息刷屏现象,如可以设置用户每分钟信息发布数量的阈值,超过阈值将采取强制性禁言措施;最后社交平台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信息回避功能,如国外领先的图片分享应用Snapchat开发的“阅后即焚”功能,用户可以预先设定信息自动销毁的时间,避免社交网络中大量信息的推送给用户带来的信息疲劳,同时亦可减少用户的厌烦情绪,提升用户满意度,优化用户信息回避行为。

但是,本文作为一项实证研究,也存在一定的研究局限。如本文构建的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回避行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的普适性还需要更大范圍样本的检验和修正,在未来的研究中将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对本文的研究结论进一步进行验证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善林,王佳佳,代宝,等.在线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5,30(2):200-215.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801/P020180131509544165973.pdf,2018-03-15.

[3]文金书,邓小昭,付玲玲.用户信息规避行为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浅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1,55(5):42-45.

[4]中青在线.“95后”大调查60%不喜欢弹幕,近60%屏蔽父母,你怎么看?[EB/OL].http://article.cyol.com/news/content/2017-08/13/content_16388440.htm,2018-03-15.

[5]人民网.你发朋友圈会屏蔽谁?78.1%受访者设置“分组可见”[EB/OL].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6/1209/c40606-28936167.html,2018-03-13.

[6]Zhu Q,Skoric M,Shen F.I Shield Myself from Thee:Selective Avoidance on Social Media During Political Protests[J].Political Communication,2017,34(1):1-20.

[7]Nicholas Harrigan,Janice Yap.Avoidance in Negative Ties:Inhibiting Closure,Reciprocity,and Homophily[J].Social Networks,2017,48:126-141.

[8]Case D O,Andrews J E,Johnson J D,et al.Avoiding Versus Seeking:The Relationship of Information Seeking to Avoidance,Blunting,Coping,Dissonance,and Related Concepts[J].Journal of the Medical Library Association,2005,93(3):353-62.

[9]Hyman H H,Sheatsley P B.Some Reasons Why Information Campaigns Fail[J].Public Opinion Quarterly,1947,11(3):412-423.

[10]Sweeny K,Melnyk D,Miller W,et al.Information Avoidance:Who,What,When,and Why[J].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2010,14(4):340-353.

[11]Golman R,Hagmann D,Loewenstein G.Information Avoidance[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2017,55(1):96-135.

[12]赵旭.基于图像识别的网络敏感信息过滤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1):178.

[13]Gritten A.Media Proliferation and the Demand for New Forms of Research[J].Talanta,2005,68(2):165-70.

[14]Schultz D E.IMC is Do or Die in New Pull Marketplace:EBSCOhost[J].Marketing News,2006,40(13):7-7.

[15]Kelly L,Kerr G,Drennan J.Avoidance of Advertising i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J].Journal of Interactive Advertising,2010,10(2):16-27.

[16]&Amp T,Francis L.Why Do People Avoid Advertising on the Internet?[J].Journal of Advertising,2004,33(4):89-97.

[17]邱佳青,裴雷,孫建军.社交网络背景下的用户信息屏蔽意向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6,39(11):43-48.

[18]Lee A R,Son S M,Kim K K.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verload and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 Fatigue:A Stress Perspective[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6,55:51-61.

[19]Lee C C,Chou S T H,Huang Y R.A Study on Personality Traits and Social Media Fatigue-example of Facebook Users[J].Lecture Notes on Information Theory,2014,2(3):249-253.

[20]Choi B C F,Jiang Z,Xiao B,et al.Embarrassing Exposures in Online Social Networks:An Integrated Perspective of Privacy Invasion and Relationship Bonding[J].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2015,26(4):675-694.

[2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12.

[22]Bazeley P.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with NVivo[M].London:SAGE Publications,2007:82-83.

[23]Patton M Q.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M].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0:542-543.

[24]Guest G,Bunce A,Johnson L.How Many Interviews Are Enough?An Experiment with Data Saturation and Variability[J].Field Methods,2006,18(18):59-82.

[25]陈向明.扎根理论的思路和方法[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4):58-63.

[26]徐建中,曲小瑜.基于扎根理论的装备制造企业环境技术创新行为驱动因素的质化研究[J].管理评论,2014,26(10):90-101.

[27]Francis J J,Johnston M,Robertson C,et al.What is an Adequate Sample Size?Operationalising Data Saturation for Theory-based Interview Studies[J].Psychol Health,2010,25(10):1229-1245.

[28]Jones Q,Ravid G,Rafaeli S.Information Overload and the Message Dynamics of Online Interaction Spaces:A Theoretical Model and Empirical Exploration[J].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2004,15(2):194-210.

[29]Rieh S Y.Judgment of Information Quality and Cognitive Authority in the Web[J].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2014,53(2):145-161.

[30]Bae J,Koo J.Information Loss,Knowledge Transfer Cost and the Value of Social Relations[J].Strategic Organization,2008,6(3):227-258.

[31]Yang Z J,Kahlor L.What,Me Worry?The Role of Affect in Information Seeking and Avoidance[J].Science Communication,2013,35(2):189-212.

(责任编辑:郭沫含)

猜你喜欢
质性研究社交网络扎根理论
社会心理安全氛围在工作场所欺凌中所起的作用
消费者在线生成广告行为阻碍因素及作用路径研究
沙盘游戏疗法提升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