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剧表演——让语文课堂“动”起来

2019-11-07 12:46华余露
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7期
关键词:学习力创造力

华余露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已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从而在动手、动脑、动口、动眼的活动中,体现主体地位,实现三维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课本是很好的教材,让课本剧表演走进语文课堂,让学生感受语文课堂的活力,带领学生进入文中的角色,同时有效内化文本,用创造开启心灵,使学生通过表演,激发无限的创造力,从而获得学习、审美、创作的乐趣,更获得学习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课本剧表演 创造力 学习力

语文课堂应该是活泼的,运用愉快教学可以使想象与表现相结合,理解与感受相结合,直观形象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求知欲望。正如大诗人、哲学家尼采所说:“有人的地方就有表演。”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激情是无限的,只要我们用热情去激发,课堂上的学生们总是能热情奔放、活力四射。将课本剧表演引入课堂,可以把教材“冰冷”的智慧之果还原成学生新鲜的生活情境,并激发学生深度思考,引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把“知识课堂”变成“研究课堂”,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收获快乐的学习体验,推动学生全面、自由地发展。

不仅如此,表演还能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使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更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学生“说”的能力。学生在经常性的表演中得到锻炼,胆子大了,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了,想象力创造力也增强了,学习语文的内驱力自然提高了,因此教学便成了一种带有色彩的意向活动,从而达到寓教于乐、乐中求美、美中育人的目的。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语文课堂的活力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语文课是充满兴趣的学科,语文课上能发掘很多让人饶有兴趣的课程资源:生动的内容,鲜活的文字,精美的插图……这些课程资源为我们优化了教学过程,提供了追求新鲜有趣事物的条件,大大方便了我们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

例如,在教学汉语拼音“ang eng ying ong”的拼读时,笔者就充分利用了情境表演法,以汉语拼音宝宝邀请一(3)班的学生做客为引,从带路排序到参观客厅再到参观后花园,学生觉得非常有趣,一个个立刻化身小游客跟着导游教师参观起来,让学生始终置身于情境之中,把学生的情感激发出来,学生的阅读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学生对阅读也就跃跃欲试了。

再如,教学《蘑菇该奖给谁》这篇童话故事时,笔者征求学生意见——他们希望如何解读这篇课文,学生回答希望可以通过表演的方式学习,笔者欣然接受,前提是由他们自己组织排演。课堂上,学生们甩掉课本,演出了精彩的课本剧。即使是低年级学生,我们教师也可放手让学生去实践,让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学会识字,在读书的过程中学会读书,在说话的过程中学会说话,在写作的过程中学会写作。让学生的心自由潜入文本,在丰富多彩的自学活动中体验、感悟、探究教学内容,展示、交流学习结果。教师更多地应该选择倾听,这样就可以将有限的、宝贵的时间留给学生,才能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我们会发现,他们的思想无时无刻不在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学生习得的不仅是知识,还获得了学习能力的提高,更有生命活动的感悟。

2.让语文课换上“有声有色有形”的外衣

课本剧表演,让语文课脱去“古板”的旧衣,换上一件“有声有色有形”的新衣,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语文课堂教学。学生置身于轻松活泼又充满创造力的氛围中,化“静”为“动”,化“死”为“活”,深受学生喜爱。课文中,勇敢机智的司马光、负荆请罪的廉颇、武艺高强的武松等等,都成了学生们进行表演的对象。教师挑选合适的文本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将课堂表演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课堂成了学生表演的舞台,给学生带来无穷的乐趣,语文不再是单纯枯燥的字词句的教学,而是一种充满创造力的游戏,如在教学《三个小伙伴》这课时,笔者让学生走上讲台,按照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进行表演,学生们表演得惟妙惟肖,精彩极了。当学生用手势演示“春风”时,那柔软的小手轻柔地摆动,真有种清风拂面的感觉;讲《北风和小鱼》一课时,可爱的“小鱼”和骄傲的“北风”进行了一番较量;讲《蘑菇该奖给谁》时,学生们把兔妈妈的和蔼可亲、小兔的神气与不服气表演得活灵活现;讲《再见了,北京》时,学生们笑啊、跳啊、欢呼啊,将中国举办奥运会,中国人民欣喜若狂的沸腾场面展现得淋漓尽致……学生们是幸福的,他们拥有灵动的思维、表演的激情,他们行走在快乐和梦想里,他们真正跑起来、唱起来、想起来、做起来……

二、进入文中的角色,不做麻木的看客

1.解放自己,进入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肯定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恰到好处地利用合适的文本带领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无疑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创造下理解文本,既可以使教师在教学中发挥引导作用,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参与性、自主性,从而打造高效课堂。

朱熹说:“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将“表演”引入课堂,就是要努力建构一种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佳发展的教学方式,而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学生。教师要把重点放在教学目标的“适度”和学生参与的“广度”上,即目标兼顾各类学生,尽一切可能调动每个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想方设法提高中等生和后进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水平。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要关注的是,让我所培育的每个孩子都成长为会思考、会探索的有智慧的人,让认识过程的每一步都使心灵变得更高尚,使意志炼得更坚强。”如在教学《小动物过冬》时,笔者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组,首先小组自行表演,再推荐到全班表演,学生们戴着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头饰,欢快地表演着并思考着,人人参与其中,对小动物的性格、特征很快就了解了,对文本的理解也更精确了。本来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理解动物迁徙、冬眠等复杂的自然科学知识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但是让表演走进课堂,让学生化身为小动物,学生就会通过查阅资料、不断揣摩角色而潜移默化地了解动物的过冬方式。这样,学生自主地融入文本、习得知识,从而避免了教师空洞的说教。

猜你喜欢
学习力创造力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谁,决定了儿童的创造力
厚重感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这才叫指尖上的智慧
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学习力的论证研究
谈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三种”策略应用
轻摆渡,济江川
基于思维的可视化提升学生的学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