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二集》俗语词疏证十则

2019-11-07 09:50李佳静
现代语文 2019年7期

李佳静

摘  要:《西湖二集》是明代周清源所作的拟话本小说,书中运用了大量的杭州方言俗语。对于书中的词语,许多专家学者已经做了大量的考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书中部分词语辞书未释或已有的解释仍不充分、确切。今选取《西湖二集》中“谵语”等十个俗语词,试作疏证十则,以期为原书校勘提供支持,亦可补辞书编纂的不足。

关键词:《西湖二集》;俗语词;疏证

《西湖二集》是一部明末拟话本小说集,共三十四卷,每卷一篇,四十余万字。作者周楫,字清源,号济川子,武林(今浙江杭州)人。由于作者是杭州人,小说内容多演古今故事,而且都与西湖相关,因此运用了当时大量的杭州方言俗语。对于书中的词语,许多专家学者已经做了大量的考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书中部分词语辞书未释或已有的解释仍不充分、确切。今选取《西湖二集》中“谵语”等十个俗语词,试作疏证十则,以期为原书校勘提供帮助,亦可补辞书编纂的不足。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1.竖子

《西湖二集》第一卷:

看官,你道杭州人不拘贤人君子、贩夫小人、牧童竖子,没一个不称赞那吴越王。[1](P3)

按:《说文解字·臤部》:“竖,竖立也。从臤,豆声。”段玉裁注:“竖立,谓坚固立之也。”[2](P60)《广雅·释诂》:“竖,立也。”也将“竖”解释为“立”。“竖”字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而且常与“子”连用,意为“童子,未成年人”。如《左传·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3](P158)《荀子·仲尼》:“仲尼之门,五尺之竖子,言羞称乎五伯。”[4](P71)以上二例中,“竖子”皆指“童子,小孩”。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盖未冠者才能自立,故名之竖。”因为我国古代讲究长幼、尊卑秩序,弱冠童子在长辈面前是不能坐着的,只能站立侍奉,所以称为“竖子”。从结构关系上分析,“竖子”为偏正关系,“竖”作“子”的修饰语,为“站立”之义。

“竖子”一词作“童子”之义为后世沿用。如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笞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5](P20)同时,“竖子”在使用中也发生了引申。一是由未成年站立侍奉长辈之义引申为童仆,如《庄子·山木》:“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郭庆藩集释:“竖子,童仆也。”[6](P318)再如《史记·孔子世家》:“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7](P408)这里的“竖子”也是“童仆”之义。二是由于“竖子”的称呼具有一定的感情色彩,由此引申为对人的鄙称,犹今言“小子”。如:《战国策·燕策三》:“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8](P557)《史记·项羽本纪》:“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7](P36)此两例中“竖子”的称呼包含明显的鄙夷色彩。

2.可不是

《西湖二集》第三卷:

你道此物真个作怪跷蹊,可可的钻在头巾之内,正当召对之时螫上一尾,可不是鬼神莫测之事。[1](P48)

按:“可不是”指表反問的“岂不是”之义,最早出现在唐代。唐代杜佑《通典·刑法典》卷一百六十九:“有功玉阶具奏,太后大怒,抗声谓有功曰:‘若为唤作魁首?有功对曰:‘魁是大帅,首是原谋。太后又曰:‘余庆可不是魁首?有功又对曰:‘若是魁首,虺冲败日,并合伏诛。今赦后事彰,只是支党。”这里的“可不是”意为“难道,岂不是”。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七:“知章览《蜀道难》一篇,扬眉谓之曰:‘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9](P75)《水浒全传》第九十七回:“此城叫做昭德,兄长法破,可不是合了‘遇德魔降的说话!”[10](P967)《红楼梦》第一百十二回:“今儿天没亮溜出去了,可不是那姑子引进来的贼么?”[11](P968)上述例子均指表反问的“难道,岂不是”之义。“可不是”后来又发展出新的义项,指“答人之语。表示附和、赞同。”清代昭梿《啸亭续录·稗事数则》:“(赓泰)与人言习语‘可不是三字,人以‘赓可不呼之。”这一意义沿用至今。

再看《汉语大词典》对“可不是”的释义及举例。在该词典中,“可不是”一开始是“答人之语。表示附和、赞同”之义,唐以后才有表反问的“岂不是”义。从上文的分析来看,表反诘的“难道不是”义在唐代就已产生,而“答人之语”义则出现在清代。依据现有的例证,《汉语大词典》对“可不是”词义演变的梳理恐不确切。同时,该词典“可不是”条释义援引的最早例证为张天翼《仇恨》:“这几天他们那么吃着苦……可不是为了要活么?”[12](P101) 显然是例证晚出。

3.泼泼撒撒

《西湖二集》第五卷:

但凤娘生性异常妒悍,每每争风厮打,大闹大哄,直闹到高、孝二官,高喉咙,大嗓子,泼泼撒撒,在高、孝二官面前,一缘二故,将左右官人骂个不了,无非是吃醋拈酸之意。[1](P86)

按:《汉语大词典》对泼泼撒撒的解释是:“形容水从容器中散洒出来的样子。”释义不十分确切。实际上,“泼泼撒撒”是指“某物从容器中散洒出来的样子”,不一定限于指水,也可以是食物或液体泼撒出容器外。如《西游记》第八十一回:“八戒惊道:‘象老猪吃东西泼泼撒撒的,也不知害多少年代病是!”[13](P603)同时,《汉语大词典》例证首引《红楼梦》,显然是例证晚出。

“泼泼撒撒”亦作“泼泼洒洒”。周立波《山乡巨变》:“姑娘微微吃了一惊,站稳身子,回转头来,顺便把挑着的泼泼洒洒、滴滴溜溜的水桶,换了换肩。”[14](P143)张爱玲《沉香屑·第一炉香》:“正说着,恰巧梁太太和卢兆麟各人手里擎着一杯鸡尾酒,泼泼洒洒的,并肩走了过来,两人都带了七八分酒意了。”“泼泼撒撒”与“泼泼洒洒”显然是同一词的不同记音,《汉语大词典》应对两者的关系加以说明。

“泼泼撒撒”也可指“性格泼辣”,它是由“某物从容器中散洒出来的样子”这一特征引申出来的。某物从容器中散洒出来很容易玷染旁物,所以用来形容人性格泼辣,言语行为容易伤及他人。《西湖二集》中“高喉咙,大嗓子,泼泼撒撒”中的“泼泼撒撒”,显然不是《汉语大词典》所说的“形容水从容器中散洒出来的样子”,而是指“野蛮、泼辣”。再如刘其献《芸芸集》:“母亲一听气就上来了,手又痒起来,说:‘瞧你这窝囊货还嘴硬哩!旋即,一巴掌扇过去,父亲下巴又掉下来了,只好又去找那医生。这下,向来泼泼撒撒的母亲也木然了,眼眶滚出了泪。”[15](P12-13)此处的“泼泼撒撒”也指母亲性格泼辣。

4.肋罗里

《西湖二集》第六卷:

两军相交,战得不上数合,官兵身边各怀重资,并无战心,又被项普略肋罗里撞出一彪贼兵来,杀得个罄尽。[1](P120)

按:“肋罗里”,刘耀林、徐元注为:“原指肋骨、胸侧。这里指侧面。”所释甚是。《汉语大词典》把“肋罗”释作“肋窝”,此说不十分确切。“肋窝”实指“腋下”。《汉语大词典》:“腋下。通称胳肢窝。”不过,在古代文献用例中,“肋罗里”并无“腋下”之义,其本义实指“肋骨、胸侧”。如《水浒全传》第六十七回:“李逵大怒,正待跳将起来,被那汉子肋罗里又只一脚,踢了一跤。”[10](P588)第七十回:“张清手拿石子,喝声道:‘着!石子从肋罗里飞将过去。”[10](P611)第八十七回:“强尖到甲,略侧一侧,那枪从肋罗里放将过去,那寇将军却扑入怀里来。”[10](P834)在这三例中,“肋罗里”均指“肋骨、胸侧”。

后来,“肋罗里”由本义“肋骨、胸侧”逐渐引申出“侧面”义。上面所引《西湖二集》的“肋罗里”就是“侧面”的意思,这一用法在明代文献中已有出现。罗贯中《隋唐两朝志传》第七十二回:“走不得五六里,山背后鼓声震地,高雅贤一彪军从肋罗里截住,两员刘将背后叫:‘快下马降!”[16](P363)这里是说罗士信被高雅贤的军队从侧面、侧翼截住。

5.撞天屈

《西湖二集》第七卷:

若是不中意的,轻则刺配沙门岛、鬼门关,重则竟为刀下之鬼,谁怕你叫起撞天屈来![1](P121)

按:“撞天屈”一词,刘耀林、徐元注为:“对天呼冤”。不确。“撞天屈”实为名词词性而非动词。“撞天屈”最早出现在明代,在明清白话文献中,“撞天屈”多与“叫起”连用,“叫起撞天屈”大意是指“叫冤枉、喊冤枉”。《水浒全传》第五十三回:“李逵听罢,叫起撞天屈来。”[10](P398)又《水浒全传》第七十一回:“为是无人可以当抵,又不怕你叫起撞天屈来,因此不曾显露,所以无有话说。”[10](P615)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八:“莫大姐情知被郁盛所赚,叫起撞天屈来,大哭了一场。”[17](P406)《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六:“且说陈祈受此冤枉,没处叫撞天屈,气忿忿的,无可摆布。”[17](P179)俞万春《荡寇志》第七十九回:“只见杨腾蛟杀死一个人在血地上,身首两处,吓得跌跌爬爬,都叫起撞天屈来。”[18](P678)邹弢《海上尘天影》第四十一回:“看他被王夫人撵出一节,及宝玉出去望他的一段,这等伤心不明的撞天屈,谁不要出泪。”[19](P404)以上用例中的“撞天屈”均指“天大的冤枉”。《汉语大词典》:“撞天屈:冲天的冤枉,天大的冤屈。”所释甚是。

6.谵语

《西湖二集》第十三卷:

次日王立方才苏醒,只是痴呆懵懂,口发谵语。[1](P257)

按:“谵语”一词,刘耀林、徐元注为“狂言”,恐不确切。“狂言”虽然含有“病人谵语”之义,但它的常用义多是指“妄诞之语,放肆之言”,与《西湖二集》的语境不合,此处宜释为“病中神志不清,胡言乱语”。

《集韵·盐韵》:“谵,多言。”可见,“谵”的本义是指“多说话”,后引申特指为“病中说胡话”。“谵语”一词最早见于东汉医学文献中。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产后七八日,无太阳证,少腹坚痛,此恶露不尽。不大便,烦躁发热,切脉微实,再倍发热,日晡时烦躁者,不食,食则谵语,至夜即愈,宜大承气汤主之;热在里,结在膀胱也。”[20](P58)张仲景《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九》:“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21](P98)西晋王叔和《脉经》卷七:“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坚者,不可发其汗。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此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22](P257)“谵语”在以上三例中均指“病中说胡话”义。

“谵语”在明清时期白话文献中亦有应用。天然痴叟《石点头》第七卷:“及到臨场,以宿酒过度,兼冒早寒,霎时头疼身热,霍乱吐泻,百病攒身,口发谵语。”[23] (P128)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二回:“睡到二更,身上火热起来,说口苦、叫头疼,又不住的说谵语。”[24](P11)《汉语大词典》对“谵语”的解释是:“病中神志不清,胡言乱语”。所释甚是。不过,《汉语大词典》书证首引宋代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二:“女病,谵语曰:‘且急遣龚慎仪归国,不然,我即死。”例证晚出。

7.浑家

《西湖二集》第二十卷:

写罢,遂翻一个筋头,投入柳府尹浑家胞胎内做个女儿,长大为娼,就名柳翠,居于抱剑营。[1](P381)

按:“浑家” 在《汉语大词典》中有两个含义, 一指全家,二指妻子。“浑家”的“全家”义最早出现在唐代,首引戎昱《苦哉行》之四:“身为最小女,偏得浑家怜。”到了宋代,浑家有了“妻子”之义,始见例证引《碾玉观音》:“浑家说与丈夫道:“你与我叫住那排军,我相问则个。”

要理清“浑家”从表“全家义”演变成表“妻子”义的发展脉络,其中的关键一环是“浑家”还有一个义项用来表示“浑人”,现有大型工具书对这一义项均未收录,宜补。“浑”有愚昧、糊涂之义。《商君书·壹言》:“塞而不开则民浑。”[25](P34)“家”有家庭义,也可代指某一类人。《汉书·杨恽传》:“田家作苦,岁时伏腊。”[26](P526)因此,其合成词“浑家”既可表“全家”,也可表“浑人”。如宋代普济《五灯会元》卷五:“阿你浑家,切须保护。一灵之物, 不是你造作名邈得, 更说甚荐与不荐?” [27](P144)这段文字是唐代丹霞天然禅师训斥弟子的言语,“阿你浑家” 犹言“你们这些浑人”。在安徽方言中,“浑家子”即“混蛋”之义,与此例类似。根据上述例证,可判断“浑家”表浑人义大致产生于中唐时期。“浑家”的浑人义是个贬义词,贬义词用作调侃、自况和训斥骂詈之词是汉民族惯用的引申用法,由此再引申指“妻子”义。

8.妆次

《西湖二集》第二十七卷:

今两家儿女俱已长成,不知何日可谐婚期?敬此候问夫人起居,兼致菲仪数十种,聊表千里鹅毛之意,万勿鄙弃。邢国夫人妆次不宣。妾魏门萧氏敛衽拜。[1](P507)

按:刘耀林、徐元把“妆次不宣”解释为“旧时的客套话,意思是这封信到达您的妆台边,彼此心里有数,不必明将”,恐不确切。《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是:“妆次,旧时信函中对妇女的敬称。犹对男子之称足下,阁下等。”

在“妆次”一词中,“妆”指“女子身上的妆饰或装饰用品”,如《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28](P350)此乃常义,不再赘举。“次”是指古代妇女编结头发作装饰。《释名·释首饰》:“次,次第发也。”[29](P299)《正字通·欠部》:“次,编发为首饰谓之次。”[30](P723)《仪礼·士昏礼》:“女次纯衣纁袡,立于房中南面。”[31](P24)郑玄注:“次,首饰也。今时发也。”“妆次”本应指“妇女的一种发饰”,后以妇女发饰的典型特征泛指为妇女本人的第二人称敬辞。

“妆次”在元明清文献中尚有其他用例。元代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一折:“奉启芳卿可人妆次。”[32](P110)明代汤显祖《牡丹亭·围释》:“敕封夫人为讨金娘娘之职,伏惟妆次鉴纳。”[33](P252)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九十六回:“重承厚礼,感感。即刻舍具菲酌,奉酬腆仪。仰希高轩俯临,不外,幸甚。西门吴氏端肃拜请大德周老夫人妆次。”明末清初的《生绡剪》第十六回:“鄙人徐全,殷勤拜答惜娘妆次:梨花小咏,孰料见收,又复惠缄,恍如梦接……所恳奁香,谅不终吝。”[34](P313)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白于玉》:“私发其函,上云:‘三年鸾凤,分拆各天;葬母教子,端赖卿贤。无以报德,奉药一丸;剖而食之,可以成仙。后书‘琳娘夫人妆次。”[35](P118)以上例证均指敬辞“妇女本身”。《西湖二集》中“邢国夫人妆次不宣”应当是指“我与邢国夫人心照不宣,不要公開说出”。

9.窝凹之处

《西湖二集》第二十八卷:

两边约得端正,现将阮三官藏于庵中窝凹之处。[1](P535)

按:“窝凹之处”一词,刘耀林、徐元注为“幽深僻静的地方”,恐不确切,当释为“隐蔽的、不易被发现的地方”。《字汇·穴部》:“窝,窟也。”本义为“鱼虫鸟兽的巢穴”。后引申指“藏匿”,如窝隐、窝赃、窝藏、窝主。《广韵·洽韵》:“凹,窊也。”本义为周围高、中间低,亦可引申为隐蔽之处。《生绡剪》第一回:“绢纸匣子八九个,都是金银酒器、琥珀数珠,扎成首饰,金钏犀杯,几件好衣服挨着。文科一见,就如上天一般道:‘好了!好了!省得挂欠行帐。先将些散碎小锭,安在腰边,依旧盖了箱子,藏在窝凹之处。”[34](P104)这里的“窝凹之处”解释为“隐蔽的、不易被发现的地方”,显然更为确切。

10.面皮

《西湖二集》第二十九卷:

祖小官变了面皮,勃然大怒道:“汝为妇人,不识廉耻,夤夜走入书房,思欲作此破坏伦理、伤风败俗之事。我祖琙生平誓不为苟且行止,况汝自有丈夫;今日羞人答答坏了身体,明日怎生见汝丈夫之面,好好出去,不然我便叫喊起来,汝终身之廉耻丧矣。”[1](P555)

按:“面皮”义项较多,其中最常见的释义为:(1)脸上的皮肤。也指脸;(2)脸色,指脸上的表情;(3)面子,情面。《汉语大词典》中,“面皮”产生之初为“脸上的皮肤,即脸”之义,此词首见于汉代,如蔡邕《琴操》卷下:“政杀国君,知当及母,即自犁剥面皮,断其形体,人莫能识。”[36](P12)又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卷六:“疗人?,令人面皮薄如蕣华方。鹿角尖,取实白处,于平石上以磨之,稍浓,取一大合,干姜一大两,捣,密绢筛,和鹿角汁,搅使调匀,每夜先以暖浆水洗面,软帛拭之,以白蜜涂面,以手拍,使蜜尽,手指不粘为尽,然后涂药。” [37](P144)这两处用例中的“面皮”均指“脸”。《汉语大词典》书证首引《太平御览》卷三七五引晋裴启《语林》:“贾充问孙皓:‘何以剥人面皮?皓曰:‘憎其颜之厚也。”例证晚出。

“面皮”一词发展到宋代,引申出“面子,情面”义。南宋文天祥《〈纪事〉诗序》:‘汝叔侄皆降北,不族灭汝,是本朝之失刑也,更敢有面皮来做朝士?”清代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这其间因碍着十三妹姑娘面皮,却把纪大将军代子求婚一层,不曾提着一字。”这一用法一直沿用至今,如茅盾《子夜》十四:“但求太平无事,大家面皮上都有光。”[38](P230)到了元代,“面皮”有了“脸色,脸上的表情”之义。如元代孟汉卿《魔合罗》第四折:“枉塑你似观音像仪,怎无那半点儿慈悲面皮!”明代董说《西游补》第十回:“赤心鬼自饮秦桧血浆酒,登时变了面皮。”

参考文献:

[1][明]周清源.西湖二集[M].刘耀林,徐元校注.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

[2][汉]许慎.说文解字.[宋]徐铉校定.[M].北京:中华书局,2013.

[3]蒋冀骋点校.左传[M].长沙:岳麓书社,1988.

[4]安继民注译.荀子[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

[5]夏家善,夏春田注释.颜氏家训[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

[6]方勇译注.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0.

[7][汉]司马迁.史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8.

[8]杨子彦.战国策正宗[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9][五代]王定保.唐摭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10][明]施耐庵,罗贯中.水浒全传[M].林俊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11][清]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2]吴康,邓俭选编.张天翼作品选[M].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2009.

[13][明]吴承恩.西游记[M].古众校点.济南:齐鲁书社,1992.

[14]周立波.山乡巨变[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15]刘其献.芸芸集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

[16][明]罗贯中.隋唐志传通俗演义 残唐五代史演义传[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7.

[17][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M].许建中校点.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18][清]俞万春.荡寇志[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19][清]邹弢.海上尘天影[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5.

[20][汉]张仲景.金匮要略[M].于志贤,张智基点校.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

[21]南京中醫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

[22]吴承玉,王鲁芬主编.脉经[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

[23][明]天然痴叟.石点头[M].王鸿芦校点.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

[24][明]西周生辑著.醒世姻缘传[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25][战国]商鞅.商君书[M].章诗同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26][东汉]班固.汉书[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6.

[27][宋]普济辑.五灯会元[M].蒋宗福,李海霞主译.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8][宋]郭茂倩编撰.乐府诗集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29][汉]刘熙.释名[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

[30][明]张自烈编.[清]廖文英补.正字通(下)[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

[31][汉]郑玄注.[清]张尔岐句读.仪礼[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32][元]王实甫.西厢记[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 2011.

[33][明]汤显祖.牡丹亭[M].黄竹三评注.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

[34]生绡剪[M].李落,苗壮校点.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1987.

[35][清]蒲松龄.聊斋志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

[36][汉]蔡邕.琴操[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7][晋]葛洪.肘后备急方[M].汪剑等整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38]茅盾.子夜[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