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思路,才有出路

2019-11-07 17:04姜有荣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夜莺事物文章

姜有荣

高考作文要想脱颖而出,在构思上就一定要有让人眼前一亮之处,“没有‘太阳,总得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个‘萤火虫吧!如果连‘萤火虫都没有,那就只能在‘基础等级里徘徊了”。下面笔者以2019年高考优秀作文为例,探究八种精巧构思技法,以期为考生提供一点借鉴。

一、一线串珠法

“脚踩西瓜皮”和“流水账”是高考作文的大忌,究其因,主要是作者缺少“一线串珠”的功力。这里的“一线”指文章的核心立意、主导情感等,“珠”指一组典型的事件、物件、场景或细节等。“一线串珠”既能“凝心”,使文章围绕一个中心、一条主线展开,又能“聚力”,收拢笔力,“点”上用力。

湖北考生的《三篇难忘的文章——“热爱劳动,从我做起”演讲稿》用“热爱劳动”这根红线,巧妙地串起了三篇弘扬劳动精神的文章:第一篇文章是老舍的《过年》,第二篇文章是吴伯箫的《记一辆纺车》,第三篇文章是王愿坚的《普通劳动者》。每一篇文章代表一个时代,每一篇文章给“我”带来一点变化,请看第一篇文章及其带给“我”的影响。

小学时,为了看动画片,我做值日时总会偷溜。一次,老师把电话打到家里,我恐惧极了,以为爸爸的大手一定会落到我的肩上,爸爸越安静,我心里越害怕。忐忑地吃过晚饭,我战战兢兢地坐在写字台前,一个字也看不进去。忽然爸爸走了进来,他手里拿着一本书,坐到我的身边,他翻到第一页,把书递给我,让我读一读。我接过书,文章是《过年》,作者老舍,我結结巴巴地念着,脑子里一片空白,希望赶快逃过这一劫。可是爸爸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就把我抱到腿上,一手搂着我,一手指着文章说:“老舍小时候家里很穷,可是他的母亲热爱劳动,她使儿女们相信只要劳动就不会走到绝路。”听到这里,我有些惭愧,脸上的温度不断攀升,我想,以后我再也不逃值日了。

作者这种“一线串珠”的构思方法,既紧紧抓住了“热爱劳动”这一中心,把个人的成长与时代变化融为一体,又由面到点,把宽泛的劳动教育凝练成三颗可视、可感、可聚焦、可雕琢的事件“珍珠”。既化大为小,点上着力,又由小见大,折射主旨。

二、欲扬先抑法

虽说日常生活信奉“平平淡淡才是真”,但高考作文的法则绝不是平淡,而是“行文须错综见意,曲折生姿”。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的构思方法能使平淡的写作素材尺水兴澜,它通过情节的起伏、情感的波折,激荡起阅读心理的落差,从而产生震撼人心的构思效果。

贵州考生的《致老师的一封信》在开头部分出乎意料地先抛出一个观点:“不瞒您说,在这三年里,我讨厌过您。”考生这种不合常理的情感,顿时引起读者的疑惑:究竟是为何讨厌呢?

讨厌您每一次在班会上啰唆又无聊的话语;讨厌您每天晚自习的反复巡逻;讨厌您在我作业本上留下锋利而又实恳的苦口良言;讨厌您打扰我上课时的香甜美梦;也讨厌您占据了我下课时的短暂欢愉……总之那几年,我这个自命不凡的少年怎么看您都不顺眼。

这一组简练的排比句,把考生当年不能理解老师的细节都一一展现出来,符合一个懵懂少年任性的性格特点。考生接着再以一句“也不瞒您说,在这后来的日子里,我越来越感激您,喜欢您”作为过渡,引出老师关心自己的点点滴滴。

我不知道校运会上的急救药箱是您连夜去买的;我不知道考前的每一次心理解压课是您精心安排的;我不知道您与我父母的深夜通话是为了告诉他们如何排解我的压力;我不知道您在我作业本上的反复叮咛是您对我的良苦用心……

考生的态度之所以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变,“是因为后来的我,褪去稚气,改掉脾气,用心感受到了您对我们无言却严厉的爱”,这就是成长的代价。“抑”为主旨层层铺垫,“扬”使形象逐渐丰满,“欲扬先抑”让读者的心理从“惑然”到“释然”,摇荡生姿。

三、反弹琵琶法

高考作文要想吸引眼球就不能“随大溜”,而要燃放“不一样的烟火”。莫言曾说:“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这就是反弹琵琶法,亦称逆向思维法。在考场之上,“千夫诺诺”往往令人生厌,“一士谔谔”方能让人叫绝。

对于五四运动,考生更多地谈论民主、科学、爱国、自由,很少有人去谈反思,而重庆考生《五四,青春的张扬与思考——观“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有感》不仅谈到了五四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指出了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同时也谈到了对火烧赵家楼、废除汉字事件的反思。

然而,就像硬币的正反两面一样,我们在看到正面的青年的爱国与担当时,也要去看看硬币背面那容易被忽略的部分。火烧赵家楼一事,虽然青年是针对军阀,结果让人感觉痛快淋漓,却也是对他人合法权利的侵犯,与五四精神之“民主”大相径庭。“汉字不死,中国必亡。”钱玄同等人的激进态度,仿佛唯有废孔弃儒,只尊西学,才能拉起就要坠入深渊的中国。但是历史告诉我们:一味地西化,只能造成本国传统之流失,改革幻想之破灭,启蒙思想之失败。

考生从激情地鼓与呼转向了冷静地反思,对五四运动作出了自己的独到思考,体现出深厚的理性思辨功力。源于此,考生还在收篇部分对心中的理想社会进行了畅想:“纵观五四运动,我仰慕北大校长蔡元培尤甚,其开北大兼收并蓄之风,中外融合,古今交流,理性探讨,蔚然可观。由教育推展开来,我们更希望看到一个更加包容开放、更加成熟理性的社会。”

四、旧瓶新酒法

“旧瓶”指旧的形式和套路,如文言文和古白话、名篇和名著等,“新酒”指新的主旨及其内容。“旧瓶新酒法”体现了一种构思的机智,它借助“旧瓶”的影响力来增强“新酒”的吸引力,从而给人以借力发力、推陈出新之感。

天津考生的《新“少年中国说”》借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之旧瓶,装“创造、奋斗、团结、梦想”之新酒,书写出了新一代在新时代的“少年中国说”,请看主体部分。

少年“新”则国新。新者,创造,创新也。首先,要敢于破除落后观念,打破惯例……其次,要善于思考,于平常中探索新发现……总之,只有把握好创新之道,才可为国添光加彩。

少年“力”则国力。力者,奋力,奋斗也。逆境中的奋斗,诚可贵;顺境中的奋斗,价更高。面对挫折,我们需不懈努力,改善自身境遇;面对鲜花掌声,我们亦应不改奋斗本色,戒骄戒躁……如果说社会发展的巨轮需要不停地滚滚向前,那么无数青年持续奋斗则是巨轮的动力之源。

少年“结”则国结。结者,联结,团结也。团结就是力量,道理人人都懂,关键是要能落实在行动上……大家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便会激发磅礴的力量。

少年“志”则国志。志者,志向,理想也。少年有理想,国家便有希望。很多人日夜奋战为自己蓄力,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为国家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梦想便会成为疲竭之时的强心剂,使我们咬牙坚持下去,使我们拥有持久的动力,使我们拥有更多的机会以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考生不仅用《少年中国说》的句式,列出了文章的四个分论点(见画线部分),而且对“新”“力”“结”“志”四个词做了全新而又独到的解释,从创新、奋斗、团结、理想四个方面具体阐释了“我辈”力行的方向与做法。

五、一句立骨法

在构思过程中,搜寻出一则既契合题意,又包含多层要义的名言名句,然后用之将几个分论点收拢起来。此法既得名言名句至理,又自然融为一体。妙合无痕,令人拍案叫绝。请看江苏考生《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一文的“一句立骨”设计:

……在文化上,我们该如何平衡?

我想,这需要遵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原则。

首先要懂得正确欣赏自己民族的文化……

但要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不仅要会欣赏本民族的文化,还要发自内心地欣赏其他民族文化。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和包容的心去赞美其他民族文化,做到不以本民族文化的标准去评判其他民族文化的“优劣”,断定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华”……

综观现实,要想实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首要条件是保持平和、谦逊的心态,就是中国古人所谓的“君子之风”……

其次是要时刻牢记文化共存与融合的重要意义。狂妄自大的民族不懂得共存,他们只会穷兵黩武,贪婪和傲慢遮蔽了他们的双眼;闭关自守的民族不懂得共存,他们只会坐井观天,浅陋和愚昧妨碍了他们的进取。开放包容、互学互鉴,才能取长补短,保持自身文化旺盛的生命活力。

作者对费孝通名言的引用可谓“精当而睿智”。言其“精当”,是因为前两句契合材料“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的意旨,后两句契合材料“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的意旨。言其“睿智”,是因为作者“先合”,提出了中心论点,“后分”,设置出两个分论点。一句立骨,统分结合,看似信手拈來,实则匠心独运。

六、逐层推进法

考生为了将事理讲清说透,按照事物的发展进程或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过程,将事理切分成几个论述层次(简称“论层”)。由于几个论层之间不是扁平化的并列或对照关系,而是纵深式的推进或递进关系,故而给人以环环紧扣、逐层深入之感。

上海考生的《自观,他观,再自观》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用清晰明了的语言阐释人们认识事物普遍经历的三个阶段。

我们认识事物是从认识自己开始的。这就是认识事物的第一个阶段,即自观。第一次的自观,是一种最为初级、感性、不全面的认识……我们对所要认识的事物只能下一个模糊的定义。但如若没有这一层的自观,我们又如何能产生“自我”的意识……

接着,便是认识事物的第二个阶段——他观,即观察同一类事物中的他者……广泛涉猎同类事物中的他者,有助于我们分辨什么是我们所研究的事物的特征,什么又不是。我们利用先前形成的模糊的定义开始做选择,遇上那些无法判定的定义,我们便不断扩充、明确定义。于是,模糊的定义渐渐清晰……

最后,是又一次自观。在他观的基础上,我们对于所要认识的事物有了更加明确的定义,但这终究是不够的。在他观中延展出了又一次的自观,这一次自观是经由他者后的反观自身,目光更加深刻,而且是带着质疑和挑战的精神以重新审视“自我”……然而至此,认识事物的过程还未结束。我们还要进行更多的他观和自观,事物不停地发展,他观和又一次的自观也应是永恒的行为。

考生基于命题材料的音乐认知经验而提炼出了“自观”与“他观”两个概念,并以其来构架全文。“自观→他观→自观”的论层设计,勾画出了人们认识逐步加深的思维导图,不仅符合哲学认识论的基本观点,而且契合命题旨意,非有实践经验、理论素养和临场机智者实难为之。

七、由头激趣法

有些考生以“由头”开篇,既使读者知晓议论缘何而来,从而避免了“凭空立论”,又使文章开篇即生趣味,从而牵引着读者一步步地向议论更深处“漫溯”。它常常“借题发挥”,在揭示“由头”核心内涵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和生发。请看浙江考生的《夜莺的逊与傲》。

克尔凯郭尔曾言:“夜莺不要求任何人听她歌唱,这是她的谦逊;她也不在乎是否有人听她歌唱,又是她的骄傲。”夜莺许是知晓听众口味殊异,不强求听众也是一种倾听听众呼声的表现;而不在乎听众听之与否,背后又是一种可贵的自许与坚守。从作家写作到众人生活,我们都应有一点夜莺的逊与傲。

作家往往要听读者的意见,倾听同胞们的心声呼告,才能把握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脉搏。而我们的生活也总离不开亲友师长的关切建议……倾听,让我们在书写生活篇章时更有底气,一笔一画都充盈着坚定与力量,带着夜莺的谦逊。

但是,生活是如此珍贵,每个人的生活终究要对自己负责,所以,我们必须有一点骄傲——夜莺式的骄傲,才能坚守住属于自己幸福的清泉,听见从内心传出的寂静而动人的夜莺歌声……这不仅丰盈了歌者本身的内心,也哺育了人们与此世间温柔相抚的精神大树。

生活需要倾听的谦虚,永远不需要乞讨;生活不需要目中无人的高傲,但永远需要征途上的骄傲。让夜莺高歌吧,在精神茂盛的大树上,既逊且傲,既安且乐,既此时且永远。

考生围绕着“夜莺歌唱”这个由头大做文章,成就了一篇妙文。开篇有“看头”,由一则格言揭示出夜莺“逊与傲”的物性;下文有“嚼头”,分两个层次生发出人性应该具有的“逊与傲”。由“由头”激起“看头”,吊起读者胃口;由“物性”类比“人性”,说理深入浅出。

八、即兴慧悟法

“即兴”指“临场生发兴致”,“慧悟”指“对题意和事理通達而透彻的领悟”,“即兴慧悟”是考生“内在积淀”和“如云才气”在考场之上的一次交相激荡,让人击节三叹。“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它既靠才气,有之,方能灵光一闪;它更靠底气,有之,方能举重若轻。请看北京考生的《2019的色彩》。

“2019的色彩”,当我看到这个作文题的时候,我陷入了沉思,2019,究竟是什么色彩的呢?

红色?对于2019年来说,红色显然是合适的。此时,我记起了共和国即将在10月迎来70华诞。此刻,我的脑海中开始想象2019年的国庆画面了。我想,到那时,举国上下,肯定是红色的海洋……没错,评选2019的色彩,红色无疑是最强有力的竞争者。

黄色?黄色显然也是合适的。此时,我的脑海中开始浮现,一个个黄皮肤的中国人,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2019年,黄皮肤的中国人,一定不会让同胞失望。此刻,我眼前仿佛出现了国际赛场上黄皮肤的中国选手遥遥领先于对手的场景……没错,评选2019的色彩,黄色无疑也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蓝色?蓝色显然也是合适的。此时,我记起了“蓝天保卫战”……此刻,我的耳边又回响起习近平总书记极富磁性的声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没错,评选2019的色彩,蓝色无疑也应成为重要的备选对象。

…………

“离考试结束还有15分钟!”考场里的提示音让我从沉思中回过神来,加快了书写的速度。其实,究竟哪种色彩算得上2019的色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2019在每一个国人心中都是光彩艳丽的。

考生面对文题,没有煞费苦心、搜肠刮肚去构思一个故事,而是马上意识到自己在考场里面对作文题的思考过程就是一个切合题意的好故事。这一个“绝妙的念头”正是本文构思的独特之处。审题时的逸兴横飞,考场上的争分夺秒,无不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真实,真挚,真切,真乃“亏他想得出来”(王蒙语)。

有思路,才有出路。相信广大考生一定能从以上八法中获得启迪,从而在考场之上亮出更精巧、更给力的构思妙法。

猜你喜欢
夜莺事物文章
夜莺
美好的事物
夜莺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奇妙事物用心看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一万种夜莺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