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公“阴阳脸”的联想

2019-11-09 13:38钱泽麟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立足点济公塑像

钱泽麟

千佛万佛正襟坐,一佛骑梁面阴阳。酒肉穿肠心方正,破扇济公名远扬。

苏州西园是佛教园林圣地,大殿内全是成排的罗汉佛像,蔚为壮观。最有名的当是高悬在殿梁上的济公活佛。这座济公的塑像,同一面孔却有几种不同的神态:左看是悲相,一脸愁云;右看是喜相,满面春风;正中看去似喜非喜,似愁非愁,啼笑皆非。

有一首济公的歌是这么唱的:一半脸儿哭,一半脸儿笑,是哭是笑只有我知道。一半脸儿阴,一半脸儿阳,阴阳两全好啊好相貌。一半脸儿悲,一半脸儿欢,悲欢离合人间是常道。哎……唵嘛呢叭咪畔……一半脸儿醉,一半脸儿醒,似醉似醒乐啊乐逍遥。一半脸儿冷,一半脸儿热,世态炎凉何时了?一半脸儿恶,一半脸儿善,善恶到头总要报……

有趣的塑像给人们带来了乐趣,同时也使人悟出了一些哲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印象或看法,是与观察它的立足点及角度有关的。事物都是对立面的统一,要求得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不但要看到正面,还要看到它的侧面和反面,从各个角度去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如果立足点不对,或只从一个角度看到一个侧面,便贸然下结论,就会产生片面的认识,如同看济公塑像那样。

在现实生活中,看问题片面的大有人在。要么“形势大好,不是小好,比任何时候都好”,要么“问题成堆,困难如山”。之所以出现“偏视症”,主要是研究不够,浅尝辄止。就像瞎子摸到大象的腿,以为大象就像柱子一样,还有人不动脑子,人云亦云。明明看到皇帝没有穿衣服,因为别人说穿了,故对自己的眼光也怀疑起来。

月有阴晴圆缺。济公的“阴阳脸”,倒是符合大自然的客观实际的,也符合人生特点。任何人的心态和表情,都会有阳有阴,有喜有悲;正常的人生,就会遭遇悲欢离合、世态炎凉。这就会在“睛雨表”的脸上表现出来。

人们企图要赢得胜利的辉煌,也同样会要跋涉人生的沟沟坎坎和品味失利的滋味。我们不会一直走在康庄大道上,在生命里程的崎岖山路拐弯处,你应该真诚地低下头来品咂一下人生的甘苦,然后,挺起脊梁前行,无论迎面而来的是阳光或是阴晦。

忽想起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者把看山的体验化为人生的哲学,说明看问题不要陷于主观境地,不同的视角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诗中的情感和道理逐渐成了人生的真谛。我们是否也可以把看济公“阴阳脸”的体验,化为人生的哲学?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阴阳脸”。这种人阴险狡诈,经常在背后搞小动作,属于典型的两面三刀。这种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欲壑难填,对于实际利益看得非常重。这种人心术不正,处世飘忽,神鬼莫测,总让人无所适从、一头雾水,还是远离为好。

中国的京剧是完全脸谱化的。生、旦、净、末、丑,一看衣着打扮,就知道该角色的身份,也清楚其是好人还是坏人。比如曹操就是白脸奸臣形象。而真实的曹操就复杂多了,也很难用一两个词来概定。而现实生活与戏剧艺术是两回事,不能单看脸嘴定人品。

看过川剧变脸吧,一会儿红脸、黑脸,一会儿白脸、青脸,一会儿又是大花脸,这是舞台演戏。自然界还有變色龙,真是防不胜防啊!社会是个大舞台,不少人也会“变脸”“变色”。所以,我们不仅要看他们的嘴脸、表面,更要看到他们的内心世界;不仅要看他们说什么,更要看他们做什么。有些干部,特别是高官,说得花好稻高,却满肚子坏水,口口声声为人民服务,却处处为自己谋取私利。

总之,我们要以不变应万变。人生在世,不是精疲力竭地向外追逐,而是内心沉稳的当下无事;不是在世事曲折中钩心斗角,而是以内心的清澈和宁静,去面对这滚滚红尘的忽睛忽雨时阴时阳。

济公塑像的“阴阳脸”究竟如何看?西园高僧是这样解释的:济公站在罗汉堂前,向右看是苏州闾门,只见店旗招幡,酒气飘香,不禁眉开眼笑;但向左一看,寺院佛门,戒律森严,不觉愁上眉头。这样,站在中间看,便是哭笑不得的“阴阳脸”了。就这么简单,但给人的启迪是复杂深刻的。关键是要有正确的立足点,要用辩证的、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不然就会犯形而上学的错误,认识不到事物的庐山真面目了。

若子荐自《江海晚报》2019年3月22日

猜你喜欢
立足点济公塑像
形态各异的石窟(上)
浮尘
塑像和井
济公传
济公传
站稳立足点,促进学生发展
高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研究
济公传
Mining the Moon Becomes a Serious Prospect
立足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