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及与2种混伪品的对比鉴别研究

2019-11-11 11:14朱新焰张彬若杨竹雅张智慧孙信梅石亚娜钱均祥王家金季鹏章
西南农业学报 2019年9期
关键词:白及伪品维管束

朱新焰,张彬若,杨竹雅,张智慧,丛 琨,孙信梅,曾 彪,石亚娜,钱均祥,王家金,季鹏章,*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205;2.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3.彝良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 昭通 657600;4.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5)

【研究意义】白及是兰科白及属植物白及[Bletillastriata( Thunb. ) Reichb. f. ]的干燥假鳞茎,是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收载的名贵中药。白及主要具有补肺、收敛止血、消肿及生肌等功效,用于治疗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外伤出血、疮疡出血等出血症状及外用于皮肤皴裂、肌肉肿胀等症[1]。云南省为白及的重要产区之一,白及已列为云南省重要濒危、特色中药材品种[2]。白及因其确切的功效,其市场需求及价格曾一度持续攀升。截至2018年底,通过对白及的主要集散市场进行调查,其市场需求仍有较大缺口,导致近年来不断出现新的混伪品[3],伪品大量混入正品药材之中,造成白及混伪品充斥市场的局面。近期,国家食药监局发布的不合格的云南白及饮片批次中,就有多批是因为掺杂了混伪品的缘故。白及伪品的不断出现,严重影响了白及饮片及以白及为原料的制剂和中成药的质量,有必要对混伪品进行整理和比对鉴定,确保药材质量。【前人研究进展】目前,对白及混伪品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的研究只是明确了真伪品之间的形态差异,并没有鉴定出混伪品的基源[4];有的研究则具有一定的区域局限性,其混伪品的出现具有一定的偶然性等[5]。【本研究切入点】通过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云南省试点工作)及笔者近期对云南官渡、文山及贵州等地主要药材市场的调查发现,市场上出现了2种普遍的混伪品药材和饮片。它们的干药材及饮片的外观性状与正品白及较为相似。因此,为了安全、有效用药、保护药用植物资源,笔者从性状、显微特征等方面对白及与其混伪品进行了对比鉴别研究。本研究在对市售白及混伪品进行鉴定后,又采集了同类伪品鲜样,进行比对鉴定研究,确保鉴定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此种系统比对鉴定方法尚鲜见报道。【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调查并收集重点混伪品,在传统的鉴定技术基础上,采集混伪品的基源样品进行对比鉴别,使鉴定结果具有一致性,从而揭示白及及其混伪品的形态学和显微特征等方面的区别;建立系统鉴别白及及其混伪品的方法,保证药材品质,为市场、药房的监督管理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

通过对云南主要药材市场及白及药材集散地进行反复调查,收集白及与充斥其中的混伪品,整理出2种普遍的混伪品。经鉴定混伪品1为兰科独蒜兰属植物云南独蒜兰(PleioneyunnanensisRolfe)的干燥假鳞茎及切片,混伪品2为百合科黄精属植物滇黄精(PolygonatumkingianumColl. etHemsl)的干燥根茎及切片。

正品与混伪品植物样品采自红河州蒙自市新安所镇及昆明市团结乡、白邑乡,样品鉴定结果及来源信息见表 1。

1.2 试剂与仪器

稀甘油、盐酸、碘试液、水合氯醛及甲醛、冰醋酸、乙醇、甘油(FAA液)等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纯化水。 主要设备和仪器:Nikon 80i显微镜,ES-300生物组织冷冻包埋机,HS-2026型生物组织切片机,FA1004电子分析天平,DHG-9023A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等。

1.3 方法

1.3.1 性状鉴别 以市售及所采集标本的真伪品药材的形态、性状特征和感官特征观察等方法进行鉴别[6-9]。

1.3.2 显微鉴定 样品横切面特征:将采集的真、伪品样品作净选处理后,用FAA液进行软化及固定,再使用切片机对各真、伪品样品进行切片,切片厚度20~30 μm,经染色、定型及透化后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样品的组织结构,并照片记录。样品粉末特征鉴别:挑选无虫蛀无霉变的药材样品烘箱干燥后粉碎,过120目筛[10-12]。分别对样品粉末用醋酸甘油及水合氯醛进行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样品粉末的各组织、细胞结构[13]。分别用碘试液、稀盐酸及墨汁加亚甲蓝试液鉴定淀粉、草酸钙结晶及黏液细胞等组织和物质。

2 结果与分析

2.1 外观性状鉴别

2.1.1 白及 假鳞茎呈不规则扁圆形或菱形,有2~4个爪状分枝。长2~8 cm,厚0.5~2 cm。表面类白色至浅黄白色,有数圈荸荠环带状的同心环节和棕色点状须根痕,可见突起的茎痕,其下有连接另一假鳞茎的痕迹。药材质地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灰白色或浅白色,呈角质状,有较多的散在点状维管束。气微:味略苦,嚼之有黏性。

饮片为不规则的薄片,有的可见爪状分枝,多数为2~3个分枝。长1~6 cm,厚0.1~0.3 cm。边缘表面黄白色至灰褐色,有稀疏环节纹点,可见须根痕。切面类白色至黄白色,角质样,半透明,散生维管束小点。质脆、味微苦,嚼之有黏性(图1,表2)。

表1 不同来源真伪白及的鉴定结果

注:以上样品均由云南中医药大学杨竹雅副教授鉴定。

Note: The above samples were identified by the associate professor of Yang Zhuya, Yun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1.2 混伪品 混伪品1:本种混伪品以兰科独蒜兰属植物云南独蒜兰的干燥假鳞茎及切片冒充。假鳞茎多呈圆锥形瓶颈状,或不规则团块,无分枝,直径0.8~2.5 cm,高1.5~4 cm。顶端渐尖,尖端断头处呈盘状。基部膨大且圆平,有1~2条环节,多偏向一侧,中央凹陷,可见须根痕,有的连有头年萎缩的假鳞茎。撞去外皮者表面黄白色,带表皮者粉红色或浅棕色,光滑,有不规则皱纹或皱缩。断面浅黄色,角质半透明。气微,味辛、麻;略带黏性。

饮片多为圆锥形、梨形或近圆形的薄片,无分枝。长1~3.5 cm,厚0.1~0.3 cm。切面浅白色至黄白色,可见须根痕;角质样,散生维管束小点。质脆、易折断;味微苦、嚼之略有黏性(图2,表2)。

混伪品2:本种混伪品以百合科黄精属植物滇黄精的干燥短细根茎及切片冒充。根状茎多呈肥厚肉质的结节块状,结节缢缩成不规则管状、扁球状或近连珠状;有时呈不规则菱形。结节长可达10 cm 以上,膨大部分直径2~7 cm,结节处直径1~3 cm。表面淡黄色至黄棕色,木栓化,有不规则皱纹及须根痕,具环节。每一结节上具有侧茎痕,呈圆盘状,圆盘中部突出,周围凹陷。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淡黄色至黄棕色,可见众多深色维管束小点;气微,味甜、麻;嚼之有黏性。须根细长且均匀,长可达30 cm以上。

饮片为不规则薄片或小段,无爪状分枝,长2.5~7 cm,厚0.1~0.4 cm。切面类白色至黄白色,散生维管束小点;可见盘状茎痕。厚的质硬而韧,较薄的质脆,略透明。气香,味甜,嚼之有黏性(图3,表2)。

a:新鲜药材;b:干药材及饮片a: Fresh herbs; b: Dry herbs and decoction pieces

a:新鲜药材;b:干药材及饮片a: Fresh herbs; b: Dry herbs and decoction pieces

2.2 显微鉴别

2.2.1 横切面特征 白及:①表皮细胞多为1列,细胞多呈类椭圆形或类方形,波状排列,外被角质层。②草酸钙针晶成束存在于黏液细胞中,偶见散在针晶束。③黏液细胞较大,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圆形,散在于皮层中,多数内含草酸钙针晶束。④薄壁细胞大小不一,多呈类圆形、类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其内可见淀粉粒。⑤维管束外韧型,散在分布,外侧具环状排列的木化纤维束环(图4,表3)。

混伪品1云南独蒜兰:①表皮细胞1列,类长圆形或类长方形,外被角质层。②草酸钙针晶多呈束,散在或存在于黏液细胞中。③黏液细胞较小,类圆形或椭圆形。④基本薄壁细胞排列疏松。⑤维管束较多,外韧型,散在(图5,表3)。

混伪品2滇黄精:①表皮细胞 1 列,细胞类圆形或长圆形,波状排列,外被角质层;皮层较宽,细胞排列疏松,有黏液细胞散在;内皮层细胞 1 列,细胞凯氏点可见。②黏液细胞与草酸钙针晶束多数甚大,散在分布于皮层中。③基本薄壁组织细胞大小不一,不规则形。④维管束散列,周木型,近内皮层处维管束外韧型(图6,表3)。

a:新鲜药材;b:干药材及饮片a: Fresh herbs; b: Dry herbs and decoction pieces

表2 3种药材性状特征比较

2.2.2 粉末特征 白及:①粉末浅白色至浅黄色,表皮细胞垂周壁略呈波状弯曲,增厚且木化,可见孔沟。其平周壁具裂隙状纹孔,外被角质层。细胞断面观近方形或长方形,表面观多呈不规则多边形。下皮细胞不规则多边形,细胞壁略增厚。②黏液细胞较多,类圆形或类椭圆形;细胞多数较大,直径约262~385 μm,多数细胞内含成束的草酸钙针晶。③草酸钙针晶散在或成束分布于黏液细胞中;长10~112 μm。④螺纹及梯纹导管较多,可见网纹导管;直径13~48 μm。⑤纤维多呈长梭形,具裂缝状或人字形纹孔,壁木化,直径22~67 μm。⑥单粒淀粉粒类椭圆形或类圆形,脐点多呈裂隙状,少数为点状;直径 4~22 μm。复粒多为2 分粒,少数为3~4分粒,可见团块状糊化淀粉粒(图7,表3)。

1:表皮细胞; 2:黏液细胞; 3:基本薄壁细胞; 4:维管束1: Epidermal cells;2: Mucous cells; 3: Basic parenchyma cells; 4: Vascular bundle

混伪品1云南独蒜兰:①粉末浅白色至淡黄色,表皮细胞多呈不规则形,垂周壁略增厚、木化、略波状弯曲,孔沟清晰。②草酸钙针晶散在,或存在于黏液细胞中,针晶较短,长35~88 μm。③黏液细胞较小,类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95~268 μm,有的内含草酸钙针晶束。④导管主要为梯纹导管和具缘纹孔导管,可见螺纹导管,直径8~35 μm。⑤纤维多成束,壁木化,具人字形或扁椭圆形纹孔,直径10~40 μm;有的含硅质块,于纤维周围排成纵行。⑥淀粉粒单粒类圆形或椭圆形,直径3~7 μm,脐点点状、飞鸟状;复粒多由2~3分粒组成,有的复粒多达6~8分粒;糊化淀粉粒成团块,无色(图8,表3)。

1:表皮细胞; 2:草酸钙针晶; 3:黏液细胞; 4:基本薄壁组织细胞; 5:维管束1: Epidermal cells; 2: Needle-like calcium oxalate crystals; 3: Mucous cells; 4: Basic parenchyma cells; 5:Vascular bundle

1:表皮细胞; 2:草酸钙针晶; 3:黏液细胞; 4:内皮层细胞; 5:维管束1: Epidermal cells; 2: Needle-like calcium oxalate crystals; 3: Mucous cells; 4: Endothelial cells; 5:Vascular bundle

1:表皮细胞;2:草酸钙针晶;3:黏液细胞;4:导管; 5:纤维;6:淀粉粒1: Epidermal cells; 2: Needle-like calcium oxalate crystals; 3: Mucous cells; 4:Vessels; 5: Fiber; 6: Starch grains

1:表皮细胞; 2:草酸钙针晶; 3:纤维及硅质块;4:导管; 5:黏液细胞; 6:淀粉粒1: Epidermal cells; 2: Needle-like calcium oxalate crystals; 3: Fiber and siliceous block; 4:Vessels; 5:Mucous cells; 6: Starch grains

1:表皮细胞;2:草酸钙针晶;3:黏液细胞;4:导管; 5:淀粉粒1:Epidermal cells; 2:Needle-like calcium oxalate crystals; 3:Mucous cells; 4:Vessels; 5:Starch grains

表3 3种药材的显微特征比较

混伪品2滇黄精:①粉末灰白色,表皮细胞表面观性状不规则多角形,排列紧密,细胞壁连珠状增厚;内皮层细胞类长方形、类方形,壁薄,微波状弯曲。②草酸钙针晶束甚大、甚长,散在或存在于黏液细胞中,长 60~210 μm。③黏液细胞较巨大,多呈类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约 205~433 μm,内含草酸钙针晶。④梯纹及螺纹导管呈多数,少数为网纹导管,直径10~67 μm。⑤淀粉粒多为单粒类,圆形或类圆形,直径6~17 μm,脐点点状、裂隙状;复粒多由2~3分粒组成,糊化淀粉粒成团块,无色(图9,表3)。

3 讨 论

通对滇产市售白及与其2种混伪品进行对比鉴别,白及与混伪品在性状和显微特征上的主要区别:①药材形态及性状方面,从外观形状、颜色、质地和有无黏性、爪状分支、同心环纹等形态指标进行区别。②显微特征方面,从表皮细胞结构特点、针晶束长短、黏液细胞及淀粉粒大小、导管类型及大小、纤维的有无以及维管束类型等特征进行区别。利用以上药材形态及显微特征的明显区别,可以将白及与混伪品进行鉴别。

由于白及药用及工业价值均较高, 并且目前商品白及市场价格稳定,白及的药用价值和工业价值得到持续开发。因此,市场上人为掺假严重,消费者通常难于识别。目前,关于白及混伪品的研究报道较多[3-4],主要是对市售混伪品与正品进行了相关对比鉴别,指出了相关混伪品与正品的鉴别要点,但多数没有明确混伪品的基源,其中一些混伪品的出现具有一定的偶然性[12]。本研究将白及与其伪品个体及饮片等药材形态进行了一一比对鉴别,明确了市场上出现的几种常见伪品的基源。云南独蒜兰及滇黄精均为它种中药,研究结果不仅可以提供真伪品的鉴别依据,保证药材质量及安全有效;同时对保护中药资源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后期笔者将会继续进行调查研究,以期减少白及药材市场中伪品的混入。

4 结 论

通过性状与显微鉴定研究,高清了白及与其常见伪品在药材形态、饮片性状及显微特征等方面的区别和差异,明确了2种混伪品基源分别为云南独蒜兰和滇黄精。利用本套方法能有效的将白及与普遍的混伪品药材、饮片进行鉴别。实验结果可为当前中药材市场中白及的真伪鉴别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也为相关药材的品质评价、质量标准的研究和建立提供了科学基础。

猜你喜欢
白及伪品维管束
不同杂种优势群玉米茎秆维管束性状比较分析
花期摘叶和摘萼片对库尔勒香梨维管束发育影响及与萼筒脱落的关系
红花伪品及其染色物的检测探讨
氮肥对超级杂交稻穗颈节间维管束结构的影响
白及国内研究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建议
都匀白及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研究
中药白及的化学成分研究
中药白及名称沿革考
川陕苏维埃铜币伪品现状分析
巧切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