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磨耗及表面形貌的研究

2019-11-11 06:54周省委
云南化工 2019年9期
关键词:转数防老剂天然橡胶

周省委

(青岛科技大学, 山东 青岛 266061)

关键字:橡胶;磨耗性能;扫描电镜;固体核磁共振

众所周知, 磨耗性能是橡胶制品的一项重要指标, 与材料失效和制品的使用安全性密切相关。对橡胶磨耗的研究是当今材料摩擦学研究的热点之一[1]。倪春霞[2]研究了橡胶结构对磨耗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分子量与磨耗成反比关系、橡胶的支化程度低有利于磨耗的降低、回弹性高的橡胶产品磨耗值也相应会降低以及橡胶的抗湿滑性能好,其滚动阻力就会大,滚动阻力越小,耐磨性能越好,滑动阻力越大,耐磨性能越差。

通过以上的叙述,我们了解到前人对橡胶磨耗机理做了大量的研究,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由于橡胶磨耗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因此磨耗问题还需要大量的研究。在本文中,主要通过行程(转数)、温度的改变来探索橡胶磨耗过程中表面结构变化,以此来研究橡胶磨耗的机理,为模拟磨耗行为、提高耐磨性作出合理的支持。

1 实验部分

1.1 原材料与仪器

天然橡胶(NR),牌号SCR5,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产品;炭黑N220,硬脂酸(SA),氧化锌(ZnO),防老剂4020,防老剂RD,防护蜡,芳烃油,促进剂NOBS,硫黄均为市售工业级产品。

密炼机,XSM-500 型,上海科创橡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开炼机,XK-16O 型,上海双翼橡塑机械有限公司;平板硫化仪,VC-150TFTMO-3RT 型,佳鑫电子设备有限公司;阿克隆磨耗机(添加了加热和控温系统),GT-7012-A型,台湾高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 实验配方

天然橡胶NR 100,炭黑N220 50,硬脂酸2,氧化锌4,防老剂4020 1,防老剂RD 1,防护蜡1,芳烃油6,促进剂NOBS 0.8,硫磺1.2。

1.3 试样制备

混炼方法采用传统一段混联法,混炼参数为温度90℃,转速50r/min。在平板硫化机上硫化,硫化参数145℃×20min(由之前的硫化曲线确定)。

1.4 性能测试

通过改变不同的转数,对试样进行阿克隆魔耗测试,转数分别为1000、1500、2000、2500、3000r/min。通过电加热和数字控温,对试样进行阿克隆魔耗测试,温度分别为20℃、30℃、40℃、50℃、60℃。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通过表面喷金,观察微观表面,获取适合倍数的SEM图像;利用固体核磁,通过魔角旋转和交叉极化获得试样的谱图。

2 结果与讨论

2.1 温度及转数与磨耗体积的关系

室温下,转数与磨耗体积的关系见图1。

图1 温度及转数与磨耗体积关系图Fig.1 Relation Diagram of Temperature and Rotation to Abrasion Volume

从图1 中看出,随着磨耗转数的增加,磨耗体积不断增大,而且基本呈线性上升的趋势。因为阿克隆磨耗是一种低速且周期性的摩擦运动,因此作用过程并不剧烈,变化基本保持线性状态。

2.2 SEM 对磨耗表面形貌分析

图2 为放大10 万倍的SEM 图像。

图2 不同放大倍数下磨耗表面的SEM 图像Fig.2 SEM image of wear surface under different magnification

从图2 看到胶体表面微小的纹路,这就是微裂纹。当存在力学或热学作用时,缺陷和裂纹处就会成为引发点,导致此处的应力集中或局部热效应。在放大2000 倍的SEM 图像中[图2(b)],能发现山脊处呈层状堆积,类似沉积岩的结构,这是因为阿克隆磨耗是一种低速且呈周期性的转动的运动过程,而橡胶又是一种粘弹性材料,在应力和高温作用下,会体现出很大的粘性,在阿克隆磨耗过程,胶体表面会在作用下发生形变和迁移,当作用消失的时候,形变和迁移会因为弹性而恢复一部分,但是有一部分会因为黏性而无法恢复,直到下个作用周期,如此不断反复作用就会形成有层次(对应周期性作用) 且黏附堆积的表面。

在高温和应力的作用下,橡胶基体表面的微裂纹会产生应力集中,导致微裂纹发展扩大,裂纹两侧的胶体会随着应力作用形变、迁移,同时由于橡胶粘弹性的特点和阿克隆磨耗的特点,形变、迁移过程中,还会存在恢复,黏附作用,导致山脊呈层状黏附堆积状态。磨耗过程不断进行,山脊堆积越来越高,山脊上某些相对独立胶粒会因为与胶体的作用力不足,被摩擦力剥离下来,成为试验的磨屑。

2.3 固体核磁共振对结构变化的分析

图3 为NMR 谱图。

图3 磨耗前后的固体核磁13C 谱图Fig.3 Solid state 13C NMR spectra before and after wear

从图3 的NMR 谱图上来看,134 和124 左右处的峰为=C-,31 和25 左右处的峰为CH2,22左右处的峰为CH3,下面标注的为吸收峰的积分。对比磨耗前和磨耗后固体核磁共振13C 谱图,可以看出,吸收峰的位置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对应吸收峰的积分面积也没有明显变化,因此可以得知天然橡胶的基本结构并没有改变,并且没有发生明显的化学反应。由此可以推断磨耗过程中,结构上的变化只是物理性变化,没有发生大量的热氧化反应。

3 结论

本论文使用了天然橡胶作为混合体系的胶种,以此来研究高温阿克隆磨耗性能。有如下研究结论:

1) 随温度的升高,磨耗体积有加剧变大的趋势,转数与磨耗体积成线性关系。

2) 通过对不同放大倍数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分析,表明橡胶表面磨纹是从微裂纹开始,在周期性应力和温度作用下,不断迁移黏附堆积而成。

3) 通过固体核磁共振谱图的分析,可以得知磨耗过程主要以物理变化为主,化学变化可以忽略,这有利于分析磨耗问题的模型简化。

猜你喜欢
转数防老剂天然橡胶
齿数与转数的关系
复合型防老剂对树脂级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性能的影响
基于模拟地磁场的计转数引信静态测试方法
2017年我国橡胶防老剂进出口概况
2016年9月天然橡胶价格
斜切尾翼弹引信外弹道计转数定距原理可行性
天然橡胶行情(2016.05.16—06.24)
新型对苯二胺类防老剂TMPPD耐水抽出性能的研究
天然橡胶市场行情(2016.02.15.—02.26)
天然橡胶行情(2016.01.11—2016.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