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加坡化学GCE-A Level 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评价初探

2019-11-11 06:55蒋曼云王宇飞莫绮晨
云南化工 2019年9期
关键词:新加坡考查考试

蒋曼云,王宇飞*,莫绮晨

(云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1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教育部发布的普通化学课程标准(2017 版)中明确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其中要求的化学学科所要培养的5 大素养分别为: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观念、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精神、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1]。考虑到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对每一素养又细化出四个要求逐级递增的水平,其中水平1 主要要求学生树立物质和能量变化角度宏观的变化观,这是变化观念与平衡意识的基础水平,同时它也具有跨学科素养的本质,因为变化观对于各大学科来说都是必备的素养之一,这充分体现了核心素养的去学科化倾向,每个学科的学科素养其实都有相互交叉重叠的部分,只有当各个学科去认真践行了本学科的学科素养,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达到核心素养框架中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学习是为了生产、生活服务,最后的落脚点便是能够将课堂中学习到的有关于化学反应的相关规律与实际生产、生活联系起来,并指导今后的学习、生活。培育学生化学核心素养是新时期化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新要求,化学核心素养的培育,不仅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以转变学习方式、发展学生思维,而且还要有效开展学习评价以诊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与发展[2]。就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探究为立足点,从具体学科入手,更有利于研究的开展,其他学科也可从中学习可取的经验以指导教学。

2 新加坡GCE 化学A-level 评价模式探究

在PISA2009,PISA2012,PISA2015 三次测试中,新加坡学生的测试结果让世界瞩目。作为资源严重缺乏的弹丸之地,新加坡却能跻身于“亚洲四小龙”,可以说新加坡出色的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新加坡教育系统中一直推行的是英国普通教育证书GCE 的系列评价模式。和我国提出的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框架类似,新加坡对于学生的要求也是多种素养的全面发展。比如新加坡中学历史学业评价中就明确提出历史学习者应具备的品质应当有:①探究意识;②辨识能力;③统筹借鉴;④见识广博;⑤证据意识;⑥方法有效;⑦共情体验[3]。

首先在评价的实施机构上,新加坡学业评价模式和我国就存在较大差异。GCE 考试的运作的基础是管理机构、授予机构和学校三级联动,这三个机构间可以相互监督、相互反馈、相互协助[3]。 从这样组合我们可以看出整个评价过程会更加清晰透明,从而提高整个考试评价体系的公平和公正。运作的核心授予机构是独立于政府和学校的第三方慈善机构,正因为它们是非营利性的,所以更能得到社会的认可[3]。

对于具体的评价方式,新加坡的做法是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和我国的期中、期末纸笔测验不同,新加坡把评价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课堂评价和课后评价,而且评价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就历史学科来说,评价方式主要有:章节任务、基于材料的问题、结构化论述题、历史调查和考试[3]。

化学和历史两门学科各有其特定的学科特点,评价方式不能完全照搬,但是对于评价的核心思想是基本一致的。纵观新加坡所采用的GCE评价模式模式,不难发现,其本质是评价的多元化,不论是考试科目的选择,学习水平的选择,还是考试时间的选择,新加坡都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就化学科目的考查来说,测试分为笔试部分和实验部分,而笔试部分又主要以主观题偏多,不仅注重知识基础,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注重应用能力的考核[4]。

3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评价设想

由于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的学科,那么在评价中实验同样是考查的重点。新加坡GCE 化学A-level 评价对实验部分考查主要通过笔试和实操相结合的方式,笔试重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贯穿科学的探究方法,基本上每一道题都是一个完整的化学探究过程,同时它还注重对学生定量思维的培养,考查中有意识地突出了识图、画图能力[10]。而对于实验操作,和我国现行的死记硬背实验流程来进行实验考试不同,GCE实验化学评价中采用了与平时实验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这也是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一个体现。结合我国教育现状,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可按表1 所示展开评价活动:

表1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评价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应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认知性知识与非认知性知识进行综合评价。除了借助传统的纸笔测验对认知性知识进行量化评价,还要重视化学实验部分的考查,借鉴GCE-A 级化学评价模式,实验操作能力的考查应贯穿学生高中三年的学习,并且要将实验操作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进行考察,高考时的实验最终成绩可以采取高考实验成绩与高中实验成绩加权进行计算。

通过对新加坡GCE-A level 化学评价模式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我国在进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①多样性原则。新加坡的化学考核给予了学生科目选择、考试时间选择等等的自主权。我国2017 年发布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进一步优化了化学课程的结构,将课程类别调整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及选修课程。对于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应设置不同的课程要求,区别地使用评价手段,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评价方式不应局限于传统的纸笔测验,

②开放性原则。2016 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提出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那么对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不应局限于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更应关注学生关键能力和重要品质的获得。注意考查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和接受、理解、内化、应用信息的能力。化学与生活联系紧密,在评价时可检测学生运用即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给予学生拓展的空间,构建开放的评价环境。

③真实性原则。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对于实验操作的考查必不可少。一直以来,化学实验都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学生进入实验室的机会十分有限,难以真正掌握基本的操作,较为普遍的作法是对于实验操作的评价也通过纸笔测验来进行。对此,学校应加强实验室的建设,鼓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真实的实验操作,掌握实验的一般方法。在期末或者其他固定的时间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进行考查,将实际操作与书面测试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4 结语

新加坡教育的成功可以为我国教育改革的相关部分提供经验与帮助,GCE 评价模式确实有许多可取的方面,但是也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重要的,教育不论在什么时候都应当与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教育是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通道,那就必须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供”和“需”处于同一水平,就像社会这个运行中的大机器齿轮完全吻合,整个社会才能正常运行。其次,针对我国现如今应试教育的盛行,应当呼吁将考试还给教育,以人为本,追求高考制度的人性化,并建立多元化的招生制度。最后可以参考GCE 考试中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在科目的选择中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权,努力朝着“考试多元化,报名社会化”[4]的方向前进。

猜你喜欢
新加坡考查考试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新加坡
五彩斑斓的新加坡
在新加坡乘公交车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酷炫的新加坡航展
你考试焦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