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学思维培养的“伴性遗传”一节教学设计

2019-11-11 02:19和涛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21期
关键词:科学思维核心素养

和涛

摘要:以“伴性遗传”为例,通过创设情境、问题驱动、小组合作探究等形式,运用演绎推理、归纳概括的方法,帮助学生建构伴性遗传的概念,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促进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伴性遗传   科学思维   核心素养

一、教学理念

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了“核心素养为宗旨、内容聚焦大概念、教学过程重实践、学业评价促发展”四大基本理念,其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科学思维”是指尊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科学思维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需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生物学情境、事实和证据,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等特定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培养。本文以“伴性遗传”为例,谈谈笔者的一些设计思路。

二、教材分析

“伴性遗传”位于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章第3节,内容包括伴性遗传的概念、特点及在实践中的运用。其中伴性遗传的概念、特点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在性别决定的基础上,基于遗传定律的进一步学习,并为“人类的遗传病”的学习奠定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需要学生建构“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和性别相关联”这一核心概念。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宗旨,现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对遗传系谱图的分析,确定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培养演绎推理的科学思维能力。

2.通过对4种婚配方式小组合作探究,认识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总结其特点,培养归纳概括的科学思维能力。

3.通过师生合作共同建构伴性遗传的概念,发展建构模型的科学思维。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热情

教师利用《色觉检查图》对学生的色觉进行现场调查,再穿插教材P33“人类红绿色盲症”的小故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可如此幽默:“如果哪一个同学是色盲,别担心,我们不怪你,要怪只能怪你的父母当初没有跟你商量就把你给生了下来。”以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二)演绎推理,基因定位

教师可用PPT展示教材P34某红绿色盲家族遗传系谱图,然后提问:控制红绿色盲的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红绿色盲的基因最可能位于什么染色体上?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系谱图,父母正常但有子女患病,且父病子不病,可判断红绿色盲的基因最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接着,教师可用PPT展示X和Y染色体结构示意图,然后提问:如果Ⅰ2和Ⅱ4的父母不携带色盲基因,红绿色盲的基因是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分别作出假设:

1.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2.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

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演绎推理的方法,得出结论: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非

同源区段。

(三)问题驱动,合作探究

学生清楚了红绿色盲的基因的位置后,再结合性别决定类型,便让他们写出有关色觉的基因

型和表现型,即:

女性

男性

基因型

XBXB

XBXb

XbXb

XBY

XbY

表現型

正常

正常(携带者)

色盲

正常

色盲

这时,教师又提出问题:“就人类中色盲而言,如果进行随机的婚配,人群中可有多少种婚配方式?”学生经短暂的思考后,便能答出有六种婚配方式。即:

(1)XBXB × XBY  (2)XBXB × XbY  (3)XBXb × XBY   (4)XBXb × XbY   (5)XbXb × XBY (6)XbXb × XbY

既然学生已知有六种婚配方式,便让学生在笔记本上写出这六种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然后,教师巡回、指导。当学生都写完后,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找出每种婚配方式的色盲基因遗传规律及计算出子代患病的概率。小组合作探究结束后,教师用PPT逐一展示每种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图略),由小组代表汇报他们是如何分析伴性遗传规律。

(四)归纳概括,建构概念

学生展示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用专业术语共同解释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并计算出子代患病的概率,再用彩色笔画出父母的色盲基因(Xb)的传递方向。进而引导学生总结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

(1)色盲患者是男性多于女性;

(2)色盲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遗传给他的外孙(交叉隔代遗传)。

(3)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

学习完红绿色盲的遗传之后,教师可简要介绍一下血友病,接着追问,如果控制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那它又有怎样的特点呢?然后组织学生以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例进行探究,并总结归纳其特点。

五、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笔者通过创设真实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以红绿色盲遗传系谱图为媒介,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演绎推理、归纳概括、分析比较,探究红绿色盲基因的位置、寻找遗传的规律、总结遗传的特点及建构伴性遗传的概念,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团队合作的科学探究能力。在整个教学中,尽可能地将内容生活化、自然化,并最终落脚于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5

[2]谢艳芳,胡刚,张忠华.5E教学模式在伴性遗传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生物教学,2019(1-2):66-68

[3]王吉文.“伴性遗传”一节的探究式教学设计[J].生物学教学,2019(4):32-33

猜你喜欢
科学思维核心素养
用面向科学思维的教学方法改进计算机图形学课程教学
浅析计算机应用与科学思维能力培养
重视科学实验课教学发展学生科学思维探析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科普少儿剧在科学教学中的作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