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组织复习教学的现存问题与有效策略探究

2019-11-11 11:10陈念
考试周刊 2019年73期
关键词:高三数学复习教学现存问题

陈念

摘 要:高三,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学年,也将标志着学生寒窗苦读数十年生活的结束,更是决定着学生人生走向的重大分水岭。而这一切,都将取决于高三阶段的复习质量。其中,数学是高考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即便是新高考制度推行了“六选三”模式,也并没有改变数学学科的基础教学地位。因此,数学复习也就成为高三备考复习阶段的一项重要活动。为了切实提高高三数学复习效率,本文将从现在高三数学复习课的现实问题入手,积极反思现实不足,然后再据此制定针对性地复习指导策略,帮助学生做好复习备战。

关键词:高三数学;复习教学;现存问题;解决策略

复习,即引导学生重复学习已经学过的知识,而高三阶段的数学复习显然与常规的复习活动不同,它是以学生在高中三年所学到的所有数学知识为基础,然后需要结合学生的知识盲区与认知缺陷进行重点指导的总复习活动。在高三备战阶段,复习可谓是决定学生在高考数学中应试表现的基本活动,需要高三数学教师根据学情特点确定复习指导计划。但是,现在的高三数学复习教学却存在显著问题。下面,笔者将从学生跟不上复习节奏,难以完成课程目标;任务量过重,超出学生负荷能力;缺少针对性,依然存在“精英教育”问题三个方向反思现状。

一、 高三数学复习课的现有问题

(一) 学生跟不上复习节奏,难以完成课程目标

众所周知,高三阶段的数学课一直都存在“任务重,时间紧”这一现实问题,学生们不仅需要学习数学新知,还需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面回顾所有的数学知识。复习课的教学时间本就十分有限,所以高三数学教师选择不断增加课堂知识容量,加快复习节奏,使得学生们应接不暇,很难跟上复习节奏。这就无法完成预期目标,而高三教师却一直都在追赶教学进度,不顾学生需求而增加课堂知识容量,导致复习教学出现断层、脱节问题,也让高三生失去了复习自信,渐渐变得敏感、自卑、焦躁与不安。

(二) 任务量过重,超出学生负荷能力

现阶段,大多数高中学校都会增加高三学年的考试频率,而且教师为了提升高中生的解题能力而采用了“题海战术”,使得高三生苦不堪言。每一天,学生们都需完成多份试卷、练习册的解题任务,即便当天无法完成,教师也不会减少第二天的练习量,使得高三生沉浸在“题海”中看不到尽头,严重超出了学生的身体负荷能力,也压垮了学生的神经线,使其产生了一系列心理问题与身体问题,无法在复习活动中保持最佳状态。

(三) 缺少针对性,依然存在“精英教育”问题

直到目前,“应试”也是我国高中数学教学一直存在的现实问题,高考也依然是选拔人才的基本方式,所以高中数学教学依然存在“功利性”教学问题。而且,为了激励学生、教师,也有一部分高中学校会根据学生的升学率来判断高三任课教师的业绩福利,使得高三数学教师会不自觉地更加关注尖子生的复习活动,存在“精英教育”这一现实问题。然而,在新课改下,教育部反复强调了公平教育、均衡教育等新理念,需要高三数学教师面向每一个学生展开复习指导,以便让更多的学生取得高考成功。因此,如何解决高三复习教学的“精英教育”问题,也是我们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面对这些现实矛盾,高三数学教师必须要客观反思,正视问题,同时积极学习新课改对高中教育的基本要求,灵活调整高三数学复习教学指导策略,切实优化高三复习课的教学效益。下面,本文将从强调预习,借此确定复习课的重点内容;课后订正与总结,归纳同类题目的解题方法;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个体确定复习指导计划三个角度来分析高三数学教师应该如何组织有效的复习活动。

二、 提升高三數学复习课的有效策略

(一) 强调预习,借此确定复习课的重点内容

上文说过,高三生的学习任务量是十分繁重的,且学生们不仅需要完成数学学习任务,还需完成其他学科的学习、复习与练习任务。这就导致大多数高中生将时间花费在课堂学习与课后练习之中,很少有学生会自主展开课前预习。然而,预习是一轮学习活动的开端,也是高三生回忆现有学习经验与知识记忆的基本活动,便于学生及时把握自己的知识盲点,以便使其在数学复习课上合理分配个人精力,由此减弱学生的疲惫感。同时,高三数学教师也可通过学生预习确定复习课的教学重点,在学生注意力最为集中的阶段引导学生探究重难点知识,然后再以简略的教学程序帮助学生巩固已经内化的基础知识即可。如此一来,我们便可保证高三复习课有轻重缓急,可以很好地减轻学生的复习任务量,保护学生的复习心理。因此,高三数学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自主预习,据此确定复习课的重点内容。

就如在“基本不等式”知识的复习活动中,笔者就制定了明确的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回顾基本不等式的应用问题与数学性质,从基本不等式的应用条件、求解最值的相关策略两个角度入手,全面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由于学生们已经学习过基本不等式知识,所以他们能够理解基本不等式的相关概念,对教材内容十分熟悉,所以他们并不排斥预习活动。但是,熟悉教材知识并不等同于学生已经内化了本课概念,所以笔者还设计了前置性预习作业,根据基本不等式的常见题型检测了本班学生的知识结构。通过练习结果可以发现,学生们在应用基本不等式最值问题,以及在基本不等式实效情况下利用函数单调性来求解最值问题出现的错误较多,所以笔者便将这两个数学知识点作为复习课的教学重点,据此设计了教学计划。实践证明,通过有效的预习与预习检测,学生们直观反思了自己对基本不等式知识的理解情况,也确定了自己在数学课堂上所需重点突破的数学知识。如此一来,学生便可合理分配课堂学习精力,重点探究利用基本不等式解决最值问题,已经在基本不等式实效前提下利用函数单调性知识解决最值问题的相关知识。如果复习课上还涉及其他内容,学生则可自主放松身心,不必一直保持高度紧张的学习状态。

(二) 课后订正与总结,归纳同类题目的解题方法

在高三复习阶段,必要的数学练习显然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学生们只有通过数学练习才能进一步巩固数学知识意义与解题策略,找出知识疑问,以便进一步调整复习计划。但是,有效的复习练习并不是数量越多越好,而是要有针对性,且习题订正要及时。为此,高三数学教师应该要及时完善习题讲解与辅导活动,引导学生订正练习答案,反思解题思路与策略方法,进而再借助练习题目引导学生归纳同类题目的解题方法,以便促使学生形成举一反三的解题能力,使其灵活应对同类题目的解题需求。如此一来,我们便可将学生从“题海战术”中解救出来,而且还能为高考数学做准备,增强学生的应试自信。

猜你喜欢
高三数学复习教学现存问题
化学“微专题”复习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培训问题及对策
建筑安装企业成本控制相关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高中历史的有效复习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