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2019-11-11 11:10刘爱琴
考试周刊 2019年73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融合信息技术

摘 要: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结合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数学的本质性和形象性,增加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趣味性。将信息技术和高中数学高度融合有利于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实现最大化价值,确保教学目标,为高中数学授课打下坚实的基础。高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摒弃掉传统教学中不合理的方法,使得高中数学授课更加合理高效。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数学;融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在这新形势下对高中数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将高中数学和信息技术完美结合,使数学学科更加形象生动,改变了以往的抽象性,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颁奖典礼上说过:“办全球数学竞赛,不是出于阿里巴巴集团发展的需求,是为了鼓励、帮助、支持热爱数学的孩子们。数学是所有学科的基础,数学的进步,是社会的进步。”数学在高中阶段不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是一门必修课程,因此对于高中数学教学的需求越来越多,而加强信息技术和数学知识的融合,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也能够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一、 信息技术对高中数学的变化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数学世界,数学思维通过信息技术更加容易表达,能够理解得更加通透。在传统的授课过程中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永远都是教师的难题,传统的授课过程中,只注重对知识点的灌输和填鸭式的牢记,导致了教育的封闭性,影响了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传统的教学变成了情景教学,将授课过程变得更加科学有效,在数学教学中出现情境教学就是要求教师注重数学的文化价值。信息技术包括很多的方面,图文制作、PPT、教学视频等,还有相应的一些数学软件《几何专家》《几何画王》《数学实验室》等在课堂上进行应用的软件,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画图,增加课堂效率。信息技术的应用减轻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负担,保证了授课过程中更加生动和形象。

二、 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教学资源

当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为师生提供了新的教学环境,在与信息技术融合教学资源中,学生的学习以前依靠书本知识和积累的考试试题,现在有了网络课程资源可以使学生自主查资料和研究学习课题,在学校的教学资源网中进行分门别类使得,使用过程更加快捷有效。除了对学习资源和课题的应用,将传统的粉笔黑板替换,选择新式智能电子显示白板,将黑板和多媒体结合起来,不仅能够进行播放还能在白板上进行书写。通过屏幕与老师操作在白板上讲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更为老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便利。通过屏幕和系统软件将数学中一些抽象化的概念能够更加形象,还能够进行动态演示,让学生在了解的过程中进行分析,对于图形和几何来说,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

三、 信息技术让高中数学更加生动化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它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抽象,从事物的具体背景中抽象出一般规律和结构,用数学语言来进行表达。数学抽象的概念需要直观素材的培养,而信息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例如《函数的单调性》这个知识点如果只看定义:(如果函数f(x)对区间D内的任意x1,x2,当x1f(x2),则 f(x)在D内是减函数)学生只看字面意思肯定不容易理解。在进行授课之前,利用信息技术将贴近生活中存在单调变化的例子,以多媒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家庭的每月总用电量,一天的气温变化,教室内饮水机里面的热水或者股市变化等。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与同学们进行分析,使他们真正理解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同时让学生们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而用于生活,体验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让数学的概念定义生动起来,也让学习过程更加的有趣。

四、 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中找到完美的融合点

在高中数学授课过程中,教师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中,用以弥补传统授课模式的不足。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数学的兴趣,从以下三个点来进行融合可以更好地提高课堂整体学习效率。第一,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个问题,让同学们带着问题思考学习是非常普遍的,在提问环节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专注度,利用信息技术加强课堂学习氛围和学习效果。第二,在进行数学问题解答过程中,许多数学的知识概念是非常抽象,逻辑性很强,不容易理解。例如:在讲到圆x2+y2+Dx+Ey+F=0关于直线x+y-1=0对称时,一些同学很难理解,于是解答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以动态演示来进行,当直线过圆心时,将圆沿直线翻折后重合(即圆关于直线对称)。帮助学生们能够理解其真正含义,克服困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快捷高效的学习知识。第三,在课后练习时运用信息技术对知识点进行复习。在课后练习过程中,将所学过的知识点能够在题型当中正确地进行运用,并使用信息技术将知识点进行组合,并形象化的展示出来,有利于学生们的理解,节省了课堂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增加了学习积极性。

五、 利用信息技术对高中数学进行启发式教学

教师提出问题为了使学生能够积极思考问题,经过教师的相关引导,不再进行被动的接收。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化技术将授课过程任务化,熟练运用不同的授课方法讲授法、游戏法、演示法、实验法、情景创建法都能够进行启发式教学。只有合适的方法才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学习。例如,在学习《指数函数》一课中,为了让学生很好地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教师利用演示法来进行教学,在多媒体上设计一张已经对折的紙,每对折一次就让学生分析一次纸的面数,让学生跟着多媒体演示进行思考,这样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可以快速了解其知识点,还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六、 信息技术可以提升学生的求知欲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高中生的头脑处于灵活敏捷的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新知识接收程度很高,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注意力。例如:利用几何画板对2018年全国高考题中的解析几何题:设椭圆方程为x22+y2=1的右焦点为F,过F的直线l交椭圆于A,B,已知N(2,0),连接AN,BN,求证:∠ONA=∠ONB进行演示讲解后,学生对点N的位置产生好奇,改变点的位置后发现并不是x轴上任意一点结论都会成立,该点应是准线与x轴的焦点,而且将椭圆方程改为x2a2+y2b2=1,点Na2c,0则∠ONA=∠ONB仍然成立。学生的好奇心被点燃后,一系列的想法就冒出来了:将椭圆改为双曲线、抛物线是否还能成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课后通过几何画板验证其想法的正确性,同时还探究出一些其他命題,从而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

七、 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中使用的问题

很多教师在授课使用信息技术过程中将多媒体资源变成书本,依然照本宣科的将课件内容读给学生们,造成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中使用不当,课堂授课变成了机械式灌输,不能得到很好的效果。还有的教师借助信息技术的题海战术对学生进行作业测试,大大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不仅脱离信息技术和高中数学相融合的目的,对于整个课堂学习质量也难以进行提升。另外,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在使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时,不能习惯的进行操作,就借助信息技术进行直接将内容强加给学生们,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不能为学生们减轻负担,还增加了学生厌学的心理,而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没有完全开发出来。

八、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融合中须注意的问题

在教师进行授课时,课件都是教师以前准备好的,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完成课件内的教学,在课堂上学习相应的题型知识点应用的很好,但是一旦题型发生变化学生就不知如何解答,这种方式比较容易禁锢学生的思维。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留下一定的交流时间互相探讨,能够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保持课堂效率,但是如果时间过长,就会导致精神不集中跑神等现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把握课堂节奏,保持课堂效率。在高中数学信息化技术的授课中,教师通过多媒体就能把所教内容完美的呈现,但过于依赖信息技术造成按部就班教学,导致教师权威性下降,在课堂中削弱教师的主导地位,所以在授课过程中要多种方法相结合,保证教师的权威。

九、 结语

对于新时代的信息水平以及现如今高中数学的特点,未来的发展必须将信息化技术和高中数学进行完美的结合,才能更好地完成授课,提高课堂效率,减轻教师和学生的压力。现在不少高校高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过程中,还存在信息技术使用不当,学生参与感不强等原因。这就要求高中数学老师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要进一步加强,在课堂上进行辅助教学更加高效,利用信息技术准备教学教案更加认真。保障高中数学教学中对信息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将信息技术和高中数学教学更加完美地融合到一起,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张洪兵.新形势下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的完美融合[J].学园,2014.

[2]谭继军.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高中数学的研究与实践[J].小作家选刊,2014.

[3]苏悦,王耀飞.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中数学[J].数字化用户,2015.

作者简介:

刘爱琴,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沙县金沙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融合信息技术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融合》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