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利用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019-11-11 11:10魏安润
考试周刊 2019年73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学习兴趣生活

摘 要:知识源于生活,初中必修课程的数学也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将生活中常遇到的有关数学知识的问题结合入初中数学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数学知识、更有效率地学习,并能提高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进生活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因此初中数学应该重视利用生活来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数学能力以及学以致用的能力。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学习兴趣

一、 引言

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给学生灌输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而忽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这使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分离,导致数学知识枯燥乏味、学生对数学学习难以产生兴趣。因此,初中教师对此应产生重视,将数学课堂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利用生活将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化、生活化,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充分体现出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 将生活融于初中数学教学的意义

初中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初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教学结合生活实例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度,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认知能力,从而有效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借助现实生活中的情境来阐述数学知识,或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不同学生得出的结论往往是不同的,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生活中发现新思路、新方法,并利用新思路、新方法解决问题。另外,将生活融于数学,有利于突破学科之间的界线,将各学科知识与数学知识相结合,开阔学生视野和思维,有助于进行全方位素质教育。同时,生活化数学教学也使初中数学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热情。

三、 利用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 利用生活情境做好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在一节课刚开始的时候往往注意力最集中,这是学习的最佳阶段,教师利用生活情境来做数学课堂的导入,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初中教师在讲解人教版七年级下中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之前,可以利用当下电视节目上常出现的很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进行课堂导入。刚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向同学们展示“鸡兔同笼”问题: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問鸡兔各几何?这个问题也可以利用学生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让学生对此展开思考得出不同的解决方案。之后教师为学生展示新的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计算的方法,由此引入二元一次方程组,能很大程度改善数学知识的抽象性、枯燥性。这样利用生活情境进行教学导入不仅能让学生将掌握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问题、巩固已掌握的知识,也能为本次课堂教师将教授的新知识做一个良好的导入,让学生带着探索知识与答案的热情参与数学课堂,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二) 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贴近生活

知识点的讲解和传授是数学课堂教育的重要环节,学生正是在此环节了解及接受数学知识和基础技能。然而,初中数学比较抽象难懂,对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要求较高,部分学生认为数学枯燥乏味、复杂难懂,对数学学习很难产生兴趣,这给教师讲解知识点、传授基础技能带来了很大带的麻烦。让讲解和传授的内容更贴近生活可以解决这个大麻烦,将抽象的知识点与实际的生活结合起来,从而增强数学知识点的形象性、趣味性,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和认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频数与频率”时,如果学生难以掌握抽象的频数、频率的概念,教师可以组织一次投票活动,投选出“优秀班干部”。让学生每人都在纸条上写上他们认为优秀的班干部,然后收集起来并进行统计。在统计的过程中,教师及时进行讲解,候选人名字出现次数不同,称为频繁程度不同;所有候选人名字出现的次数称为“总数”;某一候选人名字出现的次数称为“频数”;“频率”则是频数与总数之比。利用这样简单的生活实例可以使学生更快地理解掌握数学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

(三) 布置与生活相关的数学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可以检验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成果,也能巩固学生学习的知识,布置科学合理的课后作业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除了新知识的导入和讲解知识点、传授基本技能需要结合生活之外,课后作业的布置也应与生活情境密切相关,应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例如,在学完有关三角形的章节后,教师可以布置课后作业“寻找生活中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并找到生活中应用的直角三角形和勾股定理。”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存在的数学知识,如成等腰三角形的晾衣架;成等边三角形的三相电源插头;成直角三角形的滑梯;以及利用勾股定理判断墙角是否是直角等。布置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课后作业不仅能提升学生灵活使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使学生能够真正地从生活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开阔视野和思维,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将生活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可以使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并掌握数学知识。初中数学课堂应该做到利用生活情境做好课堂导入、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贴近生活、布置与生活相关的数学课后作业,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更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当今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将生活融于初中数学教学已是教育潮流发展的大趋势,初中教师应更加注重生活化数学教学,积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艾荣梅.论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与学生学习兴趣培养[J].读与写(上,下旬),2015(21):485.

[2]文超.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科学中国人,2017(7Z).

[3]覃玉洁.论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与学生学习兴趣培养[J].速读(上旬),2016(7):409.

[4]胡世刚.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与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探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21):171.

作者简介:

魏安润,甘肃省庆阳市,甘肃省庆阳市环县车道初中。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教学学习兴趣生活
生活感悟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探究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