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研究生培养管理模式与综合素质提升的探索与研究

2019-11-11 12:11夏淑芳张彬黄颖李文彬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43期
关键词:贫困生导师研究生

夏淑芳 张彬 黄颖 李文彬

摘要:“90后”研究生是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的主导力量,其群体管理模式主要包括研究生主体、综合素质等方面的日常管理,和研究生课程阶段相关的课程管理,以及导师与科研管理和就业指导。研究型大学、硕士生导师和研究生要重视并充分利用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完善和加强研究生的群体管理模式,从而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90后”研究生;培养管理;综合素质;导师与科研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3-0159-02

为探索“90后”研究生群体教育管理模式,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实现高级信息人才的精细化培养,本文以C大学为例,组织了一次研究生培养管理方面的调查问卷,就拓展日常管理过程成效、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实践环节、加强过程监控确保学术科研能力提升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和优化建议。

一、调查背景

从1998年到2018年,在“国家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和“网络信息快速发展”的双重驱动下,“90后”研究生群体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但同时存在精神信仰弱化、创新意识与能力相对薄弱、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身心素质不够健全、团队协作能力差等问题。

为了了解研究生学习、科研和生活状态,通过对C大学的研究生进行抽样调查,发放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670份。参与问卷调查的人员主要来自2014—2016级各专业研究生,参与此次调查问卷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工科专业研究生的教育管理现状。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研究生日常管理篇

1.研究生主体方面。统计数据显示,超过50%的研究生赞同按照团队进行分班,但这样可能会导致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只局限于本团队,这对专业学习和研究生综合素质提升是非常不利的。

2.研究生综合素质方面。从调查来看,目前对于贫困生的补助大多是利用“校园一卡通消费大数据”进行分析,这种方式是否具有普适性?其次,“三助”工作的开展情况是否实实在在发挥了作用,有待我们进一步思考。

(二)研究生课程管理篇

关于研究生阶段的课程设置,统计数据表明:75%的同学认为33分的总学分设置较为合理,但在选课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如:

1.除了自身兴趣和导师建议外,“期末考试成绩高”和“老师要求不高”等选课方面存在的投机因素所占比例高达35%。

2.任课老师对课程内容的安排、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对学生要求的严格程度和成绩评定标准,都是影响学生选课的重要因素。

(三)导师与科研管理篇

调查问卷统计表明:首先,70%以上的研究生能够很好地与导师相处,26%以上能够较为融洽地与导师相处,但仍旧3%—4%的研究生与导师相处不融洽。与此同时,导师不建议、不同意外出实习的比例将近50%,导致这一块工作开展起来更加困难。最后,在研究生选题方面,80%以上的导师都进行了较为深入有效的指导和探讨,或者提出了合理性建议,但仍旧有17%的研究生未得到有效指导。

(四)就业篇

关于研究生就业情况,包括期望的就业单位的类型、用人单位最看重的能力以及个人能力是否与研究生培养任务相匹配等,统计结果表明:

1.研究生通过校方获取就业信息的途径仅为40%左右,作为信息学科优势明显的高校,我们应主动加强与行業领头企业的联系,在产学研和就业方面争取更多的合作机会,为研究生做好就业后勤保障工作。

2.大部分研究生期望的就业单位为国企,而用人单位最看重研究生的技术实力和综合素质。并且大部分研究生认为从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能学到部分技能,而21%的研究生认为研究生的培养任务与就业是两回事。

三、调查建议及对策

(一)依托日常教育管理工作,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

1.研究生分班管理。建议具有一定规模的学院选择“随机”的分班方式,使得班团建设能够在研究生日常事务管理、丰富研究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和研究生科研互助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2.关于贫困生和“三助”工作。研究生管理团队应保证与贫困生的积极交流,关注贫困生的心理状态,同时结合“家庭经济情况”、“一卡通”信息统计、同学信息反馈等各类信息综合进行评定,从而达到“三助”工作真正的目的。

(二)研究生课程

同一门而不同授课教师的课程,建议实行“教考分离”,开展相应的课程团队建设工作,充分发挥“督导和同行”的评价机制作用,有效保证整个课程的授课质量。

(三)导师指导与科研能力提升

1.建议导师根据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兴趣特点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明确每位研究生的任务和要求,及时跟进其学习状态,保证指导效果。

2.建议工科学院充分发掘行业领头企业的资源,为研究生拓展本行业优质实习实训基地,特别是应用型研究生,希望能把企业实习经历与硕士学位论文结合起来,从而降低学生自行联系实习的难度,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

(四)研究生就业

1.建议学校积极开拓行业优质企业来校招聘,特别是如阿里、百度、华为、京东等行业内世界500强企业的校招机会,为学生争取高质量就业机会。

2.建议学校开设专门的《研究生就业指导》课程,邀请企业资深HR为研究生就业技巧进行指导非常有必要。

3.学校应开发用人单位系统的招聘信息模块,使用人单位可以通过其收取简历、发出面试通知和录用通知,保证校方有效追踪到该企业的招聘情况,为学生筛选最有价值的就业单位。

总之,在充分利用现有基础的条件上,学校、导师以及研究生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和完善研究生的群体管理模式,从而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首先,学校对于贫困生的补助必须要做到细致温暖有效,同时也应该不断改善研究条件,营造浓厚的国际化学术氛围,加强文献资源数据库建设。其次,硕士生导师需严格要求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引领学术作用的同时也应适当鼓励学生参加科技竞赛,从而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组织协调管理能力。最后,研究生应多与导师沟通,从自己感兴趣的地方为切入点寻找研究方向,树立崇高的学术目标,多元化、多角度地致力于学术研究,才能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应春.构建研究生教育和谐师生关系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8,(3).

[2]刘玮炜,冯媛媛,舒伟.研究生教育探索与实践——以淮海工学院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2):130-132.

[3]武永江.论导师与研究生差异性成长共同体的构建[J].高校教育管理,2012,06(5):82-86.

[4]王盛,于专宗.综合运用网络平台,开拓研究生管理新模式[J].科教导刊,2016,(29):177-178.

[5]吕旭峰,童金皓.研究型大学博士研究生科研驱动力分析与思考——以Z大学为例[J].高校教育管理,2013,7(5):101-105.

猜你喜欢
贫困生导师研究生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V eraW an g
导师榜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
克力朩倾心捐助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