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题库研发项目的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与实践

2019-11-11 13:19马苗
科技资讯 2019年23期
关键词:创新素质实践能力校企合作

马苗

摘  要:为鼓励低年级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培养专业兴趣和了解教育软件研发过程,以提高计算机类在校本科生的创新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为目的,组织在校大学生亲身参与到企业相关项目的研发过程中去。初步实践结果表明,以校企合作的联合培养方式,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企业中软件研发项目的流程与实现,而且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专业兴趣、创新意识和教育能力。

关键词:校企合作  软件研发  创新素质  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8(b)-0182-02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1]。创新人才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创新素质是创新人才的关键素质。面对这种新时代需求,各高校更加重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目前,国内外各高校对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的总体思路大同小异,主要方式归纳如下。

(1)通过项目实施和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

开展创业教育为主题的系统讲座,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创业的竞赛、活动等多种形式,使學生愿意积极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学生的专业为依托,通过项目实施和社团活动组建“创业教育”实践群体,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

(2)建设“创业教育类的课程群”,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在学生的培养方案中增设创业教育类的课程群,通过典型的创业案例向学生展示成功创业者的创业精神,学习他们的创业方法,以及创业的一般过程、规律及风险,使学生能够建立自主创业的意识和能力,有全新的就业观和价值观。

(3)创设环境类课程,搭建演练平台。

一方面,聘请创业经验丰富的企业人员、企业导师,甚至风险分析专家组成教师团队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在校园内设置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允许在校大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能力创办公司或经商,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相融合,为其提供创业平台。

1  问题分析

该文以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为例,分析探讨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及创新创业能力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根据学校本科生的培养方案,计算机非师范专业的在校本科生在第7学期进行为期2个月的专业实习,计算机师范专业的在校本科生在第7学期进行为期3个月的教育实习。作为毕业前的综合训练,两类集中实习无疑是提高他们创新素质和动手实践能力的主要方式之一。而实际上,由于这些实习的时间一般安排在第7学期,相对较晚,不利于早期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兴趣。加之考研复习和就业应聘等因素影响,效果欠佳。

其次,经过系统的课程体系学习,如软件工程等各专业计算机类学生在学习了C语言、C++语言、Java等众多语言课程后,尽管有些课程设计等综合训练,但学生往往缺乏对大项目的整体认识,对于整个软件研发的“分析、设计、编程、测试与系统维护”中的各环节没有感性认识,尤其是在真实教学环境应用软件的相关学习与企业经历欠缺。

因此,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和动手实践能力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与IT企业的联合育人工作变得十分有意义,这也正是该文工作的初衷,即通过学生直接参与企业项目研发的方式实施校企合作、联合育人。

2  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下学生创新素质培养

随着现代教育向精准化、个性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为学习者提供精准教育的智能推送服务,实现决策支持科学化、管理过程精细化、教学分析即时化,教育评价主体多元化,已成为现代教育科学的重要趋势和标志[2-3]。

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基于校企合作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及实践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以智能、快速、全面的教育分析为目的的教育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已成为教育科学领域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前沿研究方向,而该文研究所依托的“基于人工智能的数学题库研发项目”适应了个性化资源匹配和智能化教育服务等现实需求。

(2)激发求知欲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向和行动的重要方式,而实践最能锻炼和激发这方面的才能,我们拟通过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合作,参与其研发项目的方式,在大学生当中造成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

(3)通过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下基于题库研发项目活动,对于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因此,我们选择了与某从事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中小学课程研发的IT公司,并以此为抓手,通过校企联合培养、共同教学的模式,让在校本科生身浸企业级产品研发环境,通过亲身参与人工智能特色的项目任务,切实培养在校本科生的创新素质,也会后续部分大学生创业活动打下基础。

具体的,教学模式创新与应用实践的目标如下。

(1)在低年级本科学学业学习阶段,就营造浓厚的专业氛围,养成主动思考、勇于创新的习惯,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通过项目形式的实践锻炼,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兴趣,使学生在项目实践中反思专业学习的方式、方法和方向,提升自身素质发展中的创新思考能力。

(3)分析参与学生的社会实践中的表现分析,了解对专业兴趣的提升情况。

(4)从实践中摸索,与企业公司合作,研发适合教育新形势下需求的软件产品,增加在校学生对源于社会需求的真实项目研发经历,也为未来求职积累丰富的项目经历和经验。

3  学生创新素质培养项目的实践

某科技有限公司重点研发了面向小学生教育的人工智能学习助手项目“基于AI的K12数学学习平台”,目的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整合现有各省市小学的数学题目,最终完成小学数学题目的知识图谱的梳理,在此基础上,拟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自动切分所以近9万道数学题目,按照知识图谱的形式,形成完备所以小学数学题库,真正服务于基于小学生个人能力的学习题目定制。

在校企合作、联合育人的理念指导下[4],我们组织了计算机专业在校本科生直接参与上述软件产品研发,从中培养学生对专业的思考和热爱,使之通过亲身经历提高对本专业的认识,以更主动、更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未来学习中。

实施的具体安排包括如下5个阶段。

第一阶段:学生对项目的认知。采用集中讲解的形式,利用PPT形式培训任务的流程和主要环节,由公司的技术人员分组完成学生对项目的基本信息,明确任务和要求。培训部分计划分4期进行,保持好的讲解效果。

第二阶段:零距离接触项目内容,上机辅导审校任务中遇到的问题。在创客教室进行3h现场辅导,此环节使参加培训的同学能够练习通过智能手機和计算机进行网上在线审核和校对题库的任务。

第三阶段: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认领工作量。该环节中,各年级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利用计算机和手机完成不同数量的题目阅读、审核和校对任务。

第四阶段:数据分析阶段。获得所有学生在整个活动中的行为记录,包括每周申请工作量、实际完成工作量、工作时间段、审核通过率等方面。通过数据分析,定量评估研发项目的实施效果,为后续类似形式的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提高活动提供参考。

第五阶段:整个项目任务结束后,对参研学生的问卷调研。问卷围绕项目活动对后续学习的思考与帮助、专业兴趣培养、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选择,甚至是对学生未来职业规划的影响等多方面进行。

实施的具体情况是:项目面向计算机科学学院4个年级的全部本科专业学生发出招募通知,有180余名学生报名参与,通过四期的技术培训(第一期45人,第二期41人,第三期53人,第4期34人),最终有90余名同学参与了此项目的整个研发过程。项目持续时间为2018年4~11月,历时约8个月,完成题目总量12036道,实现上线题目9000道。目前,该项目已经推出手机微信小程序软件供用户免费试用。

4  结语

该文探索了在校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创新素质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校企合作联合育人模式,主要结论如下:(1)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与实践有效激发了本科生的专业兴趣。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真实项目中去,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提高就业层次;另一方面对未来所学专业更有兴趣。(2)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与实践有效培养了学生工程创新意识。软件工程等专业在学习了C语言、C++语言、Java等众多语言,但缺乏对大项目的整体认识和感性认识,与社会需求脱节。通过项目实施,有效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3)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与实践有利于提升师范生创新素质及未来教师教育能力。研发软件的主要内容是源于美国基础教育的“K-12教育”,指“幼儿园”到“12年级(我国高三)”的教育,因此其内容是各高校未来师范生从事教育工作的主战场,对其未来从事教育行业的工作有重要影响。(4)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与实践有利于培养工科特色的计算机专业学生。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2] 佚名.浅谈人工智能发展历程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J].电子测试,2019(1):119-120.

[3] 吴永和,刘博文,马晓玲.构筑“人工智能+教育”的生态系统[J].远程教育杂志,2017,35(5):27-39.

[4] 陈丽丽,辛涛,王美春,等.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创新机制探索与实践——以烟台南山学院为例[J].知识经济,2018,478(20):134-135.

猜你喜欢
创新素质实践能力校企合作
新课改下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功效研究
创新教育在大学成功素质教育中的实施
生物活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实践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