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现当代女性诗歌的儒家文化意蕴的探讨

2019-11-11 12:03贺向红
科技资讯 2019年24期
关键词:儒家文化意蕴中国

贺向红

摘  要:现当代女性诗人们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使她们具有浓烈的政治使命感与责任意识,并顺从儒家文化中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观念,认为相夫教子是女性的职责,从而在创作过程中透露出典雅庄重、淡泊温柔的儒家文化意蕴。千年来,女性在男权话语的抗争中逐渐认同儒家的文化思想,从而出现女性知识觉醒的时代潮流,她们认同儒家文化中的态度、情感和生活等,这种认同感更深深地驻扎在了女性诗人们的诗歌作品之中。

关键词:中国  女性诗歌  儒家文化  意蕴

中图分类号:K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8(c)-0249-02

1  中国现当代女性诗歌的道德思想

中国女性文化,基本由家庭观念而筑起,曾有专家指出,女性的强制系统中以家庭观念为主导,具有非常显著的性别专制和性别针对性。自“五四”过后,以男权为主导的家庭制度逐渐衰败,在强烈的批判下“五四”后的人们长期打着打倒男权主义的口号,现代作家们也往往以“反家庭”“审父”等为写作主题。但部分著名诗人们如冰心、陳衡哲、方令孺、林徽因等人却在这些批判的声浪中以理性思维和冷静的头脑来面对,她们将女性社会定位、女性家庭角色归类于儒家理论中的夫义妇顺和父慈子孝,面对长期以来女性的落魄地位,她们将其归咎于女性所要承担贤妻良母的角色之中。冰心曾说过,她同意妇女运动时所打的标语,但当听到有关违背贤妻良母的一些口号时,只觉得十分刺耳。与当时社会中的口号不同,冰心对家十分热爱,并赞美道“家是什么,我不知道,但忧愁和烦闷都会在这里融化”。冰心在《别后》《叫我老头子的弟媳》《两个家庭》《第一次宴会》等小说内所创设的人物形象如弟媳、亚茜、瑛、宜姑等人皆为热爱家庭的贤妻良母。虽然林徽因受到过欧美文化的熏陶,但由于她的启蒙教育和出身名门望族的家庭背景,让她逐渐形成儒家的道德伦理思想。林徽因曾说过她在教育上是守旧的,从她的诸多作品中便可体现出女性的细腻风韵,以此来表达男权的儒家文化带给女性的影响。

2  中国现当代女性诗歌的儒家文化意蕴

2.1 女性诗歌中的文化思想

儒家的中庸思想意义深远,带给人们千百年来的深刻影响,诸多文学作品在批判和创作过程中一直认为“中和”便是最佳理想的艺术呈现形态。曾经梁漱溟说过“我国传统文化以中和为旨”。而陈望衡也认为我国传统美学的理想特征便是中和。中和主要体现于创作诗歌的思想方面,要求作者的文章内容和思想在道德方面是崇高的、纯洁的,不可有超过儒家伦理道德的逾越之举。情感抒发方面不能过于直白、不能放浪形骸,应恰好适当。在形式方面需要应用言语深远、精蕴简洁、庄重典雅的言语,追求隐秀、安宁、恬淡的人文意蕴,着重于运用暗示、象征、比兴等。儒家文化的中和思想不仅影响着文学作家们,更影响着现当代的女性诗人们,使女性诗人们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从而形成了中和、容忍、和平、慈爱、温顺的人格。从现当代女性诗人们的作品风格来看,其作品风格淡泊名利、敦厚庄重、温柔典雅,由此便可看到儒家文化的影子。例如,我国著名女性诗人冰心的作品中便可体现出典型的中和儒家文化意蕴。出身名门的冰心从小便熟读诗歌文章,从而自身创作的作品中也体现出女性诗歌的阴柔美,有着善解人意、温顺体贴、宽容忍让的精神气质。从冰心的诗歌《春水》和《繁星》中便呈现出古代诗歌中的思无邪传统。冰心的诸多诗词作品中从文章意蕴、语言运用都透露着淡淡的伤感,并结合着理性、清明、纯粹。郁达夫曾说过,他读了冰心的文章便可了解我国历史上女性诗人们的心情,言外之意便是女性在此情况下哀而不伤,依然遵守自己的本心,从而体现出我国女性诗歌中的儒家文化意蕴。尽管林徽因的诗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从而诗歌中尽显明朗热情之感,但其中更多的是向人们呈现出古典闺秀的大家风范和宁静节制的女性思想。林徽因善于运用象征、烘托、暗示和比喻等较为抒情的写作手法,将自身情感隐晦地寄于心灵的外在形象之中,例如林徽因的作品《藤花前——独过静心斋》《一首桃花》《笑》《山中一个夏夜》《对残枝》等都具有儒家文化的意蕴。林徽因的清秀笔调中充分体现出女性诗人的沉静典雅、玲珑剔透的美学特征。即便是一些探求宇宙、生命规律,寻求人的生命价值类型的诗歌,所采用的写作形式也十分冷静、理性,值得人们来深思。如她所创作的《人生》《时间》《莲灯》《昼夜》《前后》《题剔空菩提叶》《谁爱这不息的变幻》等作品中,都以纯净清新、淡雅静谧的自然来隐喻着她自身的儒家文化意蕴。

2.2 女性诗歌中的情感表达

从“五四”时期的陆晶清、陈衡哲,20世纪30年代的陈敬容、郑敏,至20世纪80年代的兰兰、舒婷和傅天琳等女性诗歌作品来看,虽然这些作品的思想和内容方面具有现代女性思想特征,但无一例外在表达形式方面都有着抒情、敦厚、温柔的儒家文化痕迹,从而体现出我国近现代女诗人们平淡、阴柔、中和、温婉的意蕴。又如五四时期的陈衡哲虽然有《雨中的草木》和《鸟》等刚劲昂扬的诗文作品,她的《我要去了》《晚上的西湖》《梦与希望》《题风景册》等诗歌中都充满了对社会矛盾的虚幻和迷惘,但表达手法十分温婉,透露出哀而不伤的意蕴。20世纪40年代的郑敏在《死难者》《噢,中国》《死》等诗歌中充满了谴责战争和渴望人们恢复良知之意,但写作风格十分沉郁且理性,写作方式温婉且端重。而陈敬容的诗歌中如《抗辩》《飞鸟》《出发》《铸炼》等则发出追求人类自由和光明的强音,写作方式却十分平静。虽然傅天琳、舒婷等人经历了文革时期的变迁,自身满怀怨怒地来描写人生受到的苦难和折磨,但却是少见的豁达和冷静。如舒婷在《一代人的呼声》中所述“我绝不申诉/错过的青春/我个人不幸/变型的灵魂”等诗歌。又如傅天琳在《逝川》中所述受过教育,又受过再教育/是甘是苦都欣然接受/人生这小小的果实等。女诗人兰兰在对乡村和大自然的生活描写中更多呈现给人们一种安详、温馨的诗歌意蕴,尤其体现出儒家文化中的中和抒情方式,是我国现当代女诗人中抒写爱情最为明显的一位诗人。自“五四”过后,我国著名女诗人的爱情诗歌如方令孺、陈敬容、林徽因、舒婷、唐亚平、海男、申爱萍、林子、石评梅、沈祖棼、方令孺、翟永明等人皆有不少该类型作品。受到我国儒家文化中“思无邪”和“克己复礼”的深远影响,这些女诗人们在书写情爱之时采用的情感表达都不是宣泄和放松的方式,即便书写内容核心在追求痛苦与肉体的冲突,但也隐而不露,张驰有度,让人们感受到爱的潮水在传统堤岸内温柔惬意地流淌。

3  结语

从以上对我国现当代女性诗歌的儒家文化意蕴的研究中不难发现,虽然我国历史上的女性诗人们同样在反抗男权话语,并积极寻找主体意识,通过诗歌创作来诉说情感创伤,但女性诗人们对民族的热爱、对民众的关心,仍然是这些诗歌创作的主要灵感,且始终表达着传统女性谦恭容忍的品格,她们的作品深含着儒家文化的意蕴。

参考文献

[1] 林平乔.论中国现当代女性诗歌的儒家文化意蕴[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7(4):68-76.

[2] 黄晓娟.当代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获“骏马奖”的女作家作品为例[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6):48-58.

[3] 方图欢,吴杰.当代创作与研究者文化身份的焦虑与确认——第四届中国新锐批评家高端论坛综述[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8(5):51-58.

猜你喜欢
儒家文化意蕴中国
儒家文化与我国文化建设研究
发掘动漫创编的德育意蕴——兼以“疫情防控”主题动漫德育剧为例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融合本土文化意蕴的中国现代平面设计探寻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基于儒家文化下的产品设计探讨
名师读意林
《白鹿原》中朱先生形象的儒家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