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俊艳那些剪去长发的日子

2019-11-12 01:31张雨虹
东方电影 2019年11期
关键词:老师

文/张雨虹

#电影《深夜食堂》剧照

“炮哥”,是如今焦俊艳的外号,她的粉丝这么叫她,她自己也这么称呼自己。自从剪了短发后,焦俊艳性格上的散漫和大大咧咧越来越不加掩饰,她说自己在生活中无法实现做女侠的梦想,所以她就想在银幕上演特勇敢的人,比如缉毒警察这样的角色。“小清新也有一天会变成老清新,我也得成长成熟,变得敢爱敢恨。”

女演员的断舍离

在国内某知名电影网站的艺人简介页面上,焦俊艳还是身穿花裙子、长发飘飘的模样,这已经是很久以前的她了。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突然转变的?似乎是从她大学毕业拍完《遇见王沥川》之后。

剪去长发,扔掉裙子,如今在银幕上的焦俊艳和过去判若两人。她与范伟搭档,在《长安道》中演绎一对关系不那么亲密的父女。范伟饰演的历史学教授万正纲有着显眼的学术气息,琳琅满目的古物摆设和古典书架,将“我是做学问的,钱对我来说不重要”挂在嘴边,露出儒雅的微笑。偏偏自己的女儿与自己并不对付,父女俩多年未见、形同陌路,一朝重聚竟可能撕破脸面。

干净利落的短发、尖领白衬衫、一挺长枪,这是缉毒警察赵红雨。乱乱的黄毛、手上的银戒、透明黑纱外套,这是叛逆少女赵红雨。两者合二为一,都是焦俊艳诠释的对象。缉毒警察赵红雨“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有嫌疑的人”,她在宋洋饰演的警察邵宽城的掩护下,化身卧底,来到多年未见的父亲身边,为了破获一起文物盗窃案而调查他的妻子林白玉。

赵红雨目光澄澈且坚定,恰如《中国机长》里惊鸿一瞥的焦俊艳,一位气象中心的领班。白色衬衣、齐耳短发,依旧是那个“假小子”焦俊艳。短发的她,平凡而又执著,温柔的外表下隐藏了一颗异常坚定的心,缉毒警察、法医助手、气象中心领班,中性的形象在她身上并无突兀之处,简单得几乎不像一个女明星。

#电视剧《遇见王沥川》剧照

进北京电影学院的第一天,班主任张辉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我们班有个误招。”此言所指之人,就是焦俊艳。“如果有机会我还是想问问,他为什么说我是误招,为什么?”读表演班的学生,往往老师并不建议他们花很多时间去拍戏,耽误学习,但焦俊艳的老师反而鼓励她去拍戏,她回忆老师当时的解释:“你得先赚点钱,然后整整容。”“我很天真地问:‘老师,我先整哪里好?’老师回答:‘先把你脑子里的水抽出来’。”

“我心里想:我有参加拍戏,演得不错,我知道自己会演,这辈子就不缺饭碗,脑子里的水坚决不抽。”现在,她倒也向老师证明了,自己仍然在坚持做这一行。焦俊艳自我调侃的对象,还包括学弟学妹,“我颜值不算高,但一样有戏拍,(你们)有什么不可以的?”

焦俊艳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被否定”,她认为还是需要正能量的东西来解压,对她来说就是“自己与自己独处”,什么事情都不想,睡觉、洗澡、吃饭,一个人自我梳理,思考,扔掉包袱,还有“断舍离”。在焦俊艳的字典里,“舍”是一个很重要的存在。她认为自己仍有获得“幸福感”的能力是因为懂得得到与舍弃的关系,“很多人不快乐的原因是想要的太多,而没有舍弃”。

“做一个女演员你又没有年轻的容颜,你只能在演戏上认真了。”演《遇见王沥川》时,1987 年出生的焦俊艳其实也才25 岁,“可是我不算漂亮的。因为在大多数人眼里,大眼睛的才比较美,我在演艺圈里确实不算颜值高的。但我认为在一个行业里工作,你首先要有你的价值才能立足。所以我希望能在技术能力上提高自己,至少可以具备一些竞争力吧。”

没去抽水,也没去整容,焦俊艳选择剪头发。剪完头发的她,不仅在如今遍地小花的娱乐圈,给自己博得了高识别度,也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电影《长安道》剧照

焦俊艳知道自己为了一部戏,曾付出多少努力,所以她知道自己会越演越好,“为什么一定要抽脑子里的水呢?把戏演好不就行了?”就让所有的烦恼,都随着留在理发店地板上的头发,随风飘散而去。“其实我知道自己要什么,之后我也清楚地告诉自己,你不要什么,就不要去强求这些,否则想要太多,人就会不幸福。”挥一挥衣袖,从此不再回头。

我家那闺女

戏里,范伟与焦俊艳的关系实在说不上好,甚至预告片有意让我们往大义灭亲的方向去做猜想,就像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1984》里举报父母的小孩那样。戏外,焦俊艳与父亲的关系因为一档综艺节目,被搬上了桌面,作为女儿的她引起不小的话题。

焦俊艳如今住在北京郊区,与父母住在一起,这与不少独居的女明星,甚至不少崇尚搬出原生家庭居住的当代年轻人相比,都是一个特例。她笑着给了两个理由,一个特别现实,因为限购令,再买一套房的钱并不够。另一个则有她自己的私心。

“当然,生活在一起会有更多的矛盾,生活的概念也会有所不同,但我可以多陪他们一点,否则我们做这个工作,如果我们不一起生活,我们一年就不会见几次。”

被父亲嫌弃自己很“土”,穿的像“淤泥”,还要被催婚,焦俊艳面露无奈,已然听过多次,她在家中面对的压力和普通女孩没什么两样。“也许他们以前想谈谈,但他们太紧张了,不敢说话。我仍然认为婚姻不是到了年纪而必须做的事情,我希望这件事能够自然地发生。我也尽我最大的努力好好生活,照顾好我的父母。”

“不规划,有惊喜。”她并不喜欢将未来生硬地分割成一小段一小段。目标的明确只是对于当下的事儿而已,“对我来说,快乐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精彩。”

#电影《深夜食堂》剧照

13年前的冬天,焦俊艳第一次来北京,在父亲的陪同下,从老家安徽马鞍山到北京电影学院参加艺考,拿起笔填报名表的时候,她的手冻得直哆嗦。等她一路过了三试,母亲突然说,“这电影学院你要是能考上的话,当初我应该也试试,好像没那么难啊。”因为母亲始终觉得焦俊艳没学过表演,没什么希望能考上,后来她自己总结,可能正是因为这样自己大大咧咧,没有压力去考反而发挥稳定。

之后的焦俊艳还挺幸运,得到了王京花的赏识,签入了现在的经纪公司。在得到第一个女主角之前,焦俊艳一度认为,表演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当时突然就演女主角了,心想有那么难吗?进了组才发现,太难了。其实你要想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最重要的是你的能力要覆盖这个工作。我以前觉得,做演员,背词就好了。演《永不消逝的电波》那会才意识到,背完了还要对剧本有自己的二度创作,怎么把握台词节奏、塑造怎样的形体状态,其实现在看来还是有难度的事。”

焦俊艳认为拍戏的意义就是在生活中去思考一些问题然后产生困惑,从而她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并且希望通过饰演角色,来与观众沟通。她也想知道,这样的问题到底该如何解决。她坚持把自己的理解加入角色,有一段时间,让她吃了不少苦,《杜拉拉之似水年华》中她与导演的想法背道而驰,她想演一个更真实、有人情味、温柔的人事,但却遭到了受徐静蕾版本影响的观众的集体不认可。并且因此,她之后很多次试镜都被这样先入为主的印象而拒之门外。

“我有错吗?”“我错在哪里?”焦俊艳硬着头皮,看几乎所有批评自己的评论,她想尽快重新站起来,不能耽搁太长时间。“树木结疤的地方,也是树木最坚硬的地方”,这句《遇见王沥川》里女主角谢小秋曾说过的台词,也成为焦俊艳的人生信条。

也正是从这时候开始,焦俊艳开始更认真地看待自己应该怎么面对表演这件事。

#电影《长安道》剧照

“后来我坚定了想法—当你能努力的时候,千万不要放弃。至于结果的好与坏,只是你过去的总结,你要靠着这些总结去想如何面对明天。好的结果、坏的结果,我都能接受,但如果我有1%的努力空间,我没有去做的话,那会让我非常难受。”

之后拍摄《遇见王沥川》《法医秦明》《妖铃铃》《深夜食堂》……“我的信心是在表演中一点点建立的”。焦俊艳经常和《遇见王沥川》的导演陈铭章争论,在她的观点里,一个角色既然由她来诠释,那就要在角色中有自己的价值观体现。与以前一样,她还是坚持这样的观点,但这次她有了底气。每个角色开始时,焦俊艳都格外恐惧,除了面对的压力,她在大量的素材中慢慢梳理出角色的轮廓,夹杂着恐惧、紧张、兴奋一系列复杂的情绪。等到拍到三分之二,她才能开始慢慢享受表演。

拍电影《长安道》时,她也是这样。她对赵红雨的信心是在表演中逐步建立起来的。等到电影关机的那一天,她发现自己舍不得与赵红雨告别。看起来还像个小姑娘的女孩,红了眼眶。

“我的不顺和其他演员比起来算是正常的不顺,没有让我很坎坷,也没有乱七八糟的事情。说实话,这些不应该是他们承担的。”

焦俊艳下了戏,回到自己家中,父亲经历了一次综艺后,有了表演欲,甚至开始练习书法,想着说不定哪天会有人要他的签名。

“像我人生中的成长,这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只是我表达出来了而已。所以我觉得自己是个很幸运的人,你想想,我还有那么多同学没有演戏,而我现在还有机会演好的角色,这没什么可抱怨的。”

“想更红一点吗?”“红就能赚多一点钱,我也想赚多一点。但是比起知名度,演员拥有的美誉度更能给我带来满足感和幸福感。如果仅仅是靠炒作得到的知名度并不能满足我,我花时间做演员,我希望它值得。除了能让我赚钱照顾家人之外,我更希望得到内心的满足,这就要靠美誉度了,我这人比较要面子。”

猜你喜欢
老师
老师,我总是想起你
好特别的老师
“制定”和“制订”
老师都做过哪些糗事等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追老师
请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