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药内服并浸泡对糖尿病足的治疗作用

2019-11-12 06:18单锋波高丽丽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19期
关键词:血流量内径抗炎

单锋波,高丽丽

(1.日照市东港区后村中心卫生院,山东日照 276800;2.日照市东港区西湖镇卫生院,山东日照 276800)

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下肢周围神经与血管病变引起的足部感染、溃疡或深部组织损坏。糖尿病足患者由于免疫力下降,容易出现感染的情况,而感染又加重了患者的病情,形成了恶性循环,并最终导致截肢甚至死亡的结局出现[1]。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的增长,糖尿病足的发生率也不断升高,该病具有发病复杂、治疗周期长、致残率致死率高的特点。因此,糖尿病足的临床治疗成为现代医学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2]。抗感染治疗是糖尿病临床治疗的重要措施,但是抗生素的应用可能导致耐药菌的产生,影响了抗生素的药效,从而导致截肢率升高。中医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对于糖尿病足有着丰富的认识与治疗经验。该病在中医中归属于“脱疽”的范畴,且由于患者主要症状为下肢红肿疼痛、脓性分泌物等,在中医中属于“热毒”,采取辨证施治的方式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3]。该次研究为了进一步分析中医药治疗效果,文章选选取2018年2月—2019年6月于该院收治的141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该院收治的141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与对照组(71例)。观察组7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31例;年龄为 56~82 岁,平均年龄为(65.1±6.3)岁;病程为 5个月~6年,平均病程为(1.5±0.4)年。对照组 71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31例;年龄为58~80岁,平均年龄为(66.8±5.6)岁;病程为 6 个月~7 年,平均病程为(1.6±0.7)年。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治疗措施,主要是采取控制血糖、抗感染、手术清创、创面换药以及对症支持等治疗措施。

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中医治疗方案,内服四妙勇安汤,配方为:甘草、当归10 g,玄参20 g,金银花30 g,阴阳两虚证加用太子参、黄芪、当归,加水煎服,1剂/d,分早晚两次服用;外用渴疽洗方浸泡,配方为大黄15 g,乌梅20 g,五倍子 30 g,加水煎煮至 500 mL,水温控制在 37℃~40℃,1次/d,每次浸泡30~40 min。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后足背动脉内径以及血流量的差异[4-5]。该次研究疗效平均标准:显效:局部炎症稳定且坏疽组织截裁后无明显疼痛,创面肉芽生长速度快,周围皮肤温度正常,保足成功;有效:局部炎症稳定且坏疽组织截裁后疼痛症状缓解,创面分泌物减少,周围皮肤红肿改善,保足基本成功;无效:局部炎症不稳定无法达到坏疽截裁标准,是否能够保足有待继续观察。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值检验,用百分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足背动脉内径与血流量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足背动脉内径与血流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足背动脉内径与血流量(±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足背动脉内径与血流量(±s)

组别 足背动脉内径(cm) 足背动脉血流量(mL/min)观察组(n=70)对照组(n=71)t值P值0.26±0.07 0.20±0.08 5.487 0.043 68.6±11.9 52.6±9.4 5.632 0.044

3 讨论

临床医学认为糖尿病足主要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神经和微血管病变所致,神经病变表现为患者足部皮肤干裂,容易受微生物侵袭,加上运动神经病变导致行走姿势异常而容易出现创面,创面愈合需要足够的血供,但是血管病变的出现为病原微生物繁殖提供了良好环境[6]。总而言之,神经病变、糖代谢异常、血流动力学异常是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因。感染发生后导致大量炎症因子激活,而胰岛素作为人体重要的抗炎因子,糖尿病患者由于普遍存在胰岛素表达水平低或胰岛素功能障碍的问题,导致自身抗炎作用减弱,容易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若不及时控制感染,可导致病情加重恶化,最终出现截肢甚至死亡结局[7]。目前临床对于糖尿病足主要是在积极控制血糖基础上给予抗感染、清创、换药及对症干预措施,但是总体效果不够理想,仍存在较高的截肢率和死亡率。因此需要尽早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中医中没有糖尿病足这一病名,主要是根据该病的症状和表现将其归纳至“脱疽”“坏疽”的范畴,该病具有本虚标实之征,气瘀血虚是该病的重要机制。目前中医对于该病的治疗主要是采取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案[8]。气血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时感外邪以及劳累过度都可造成热毒,因此该次研究中采取了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案[9]。四妙勇安汤来自《神医秘传》,方中的金银花为君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痈的功效,玄参为臣药,具有清热泻火的功效,当归为佐药,具有温通经络、活血止血的效果,甘草能够调和诸药,同时具有清热解毒的效果,为使药。全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的效果,是治疗热毒脱疽的妙方。现代药理学指出,金银花具有抗炎、抗病毒、抗细菌的作用,能够加速炎症因子的消退,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10]。玄参具有镇痛的作用,能够扩血管、抗血小板聚集,从而改善局部微循环。当归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甘草是中药材中使用最广泛的药物,具有抗炎、抗氧化的作用,能够改善机体免疫力。渴疽洗方中的大黄具有写清热解毒、祛瘀泻下的功效,乌梅具有较好的收敛作用,外敷能够去疮毒,五倍子具有消肿解毒的功效,全方具有消肿泻热的功效。现代药理学证实大黄对多种细菌、病毒和真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五倍子中含有没食子酸,具有抑菌效果[11]。该次研究中,观察组在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后足背动脉内径以及血流量等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中医内服和中药浸泡能够有效提高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中医药内服、沐足能够有效提高糖尿病足的疗效,且具有操作简单的优势,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血流量内径抗炎
产前MRI量化评估孕20~36周正常胎儿心室内径价值
秦艽不同配伍的抗炎镇痛作用分析
接触式轴承内径检测机检测探头的结构设计
阻力递增踏车对年轻健康男性相关呼吸、运动肌肉血流量的影响
窄内径多孔层开管柱的制备及在液相色谱中的应用
牛耳枫提取物的抗炎作用
短柱八角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的研究
抖腿是健康行为
熏硫与未熏硫白芷抗炎镇痛作用的对比研究
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及高敏C反应蛋白与左心房内径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