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史料实证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9-11-12 07:43刘福军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史料实证高考高中历史

刘福军

[摘   要]在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中,史料实证属于基本素养之一,也是我们学习历史知识、研究历史现象、评判历史事物的必备能力。文章结合2017、2018年的高考历史全国卷,提出了优化史料教学的策略,以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史料实证;高考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25-0068-02

长期以来,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这样的误区,即过分重视历史知识的简单识记,而忽略了学习历史学科所必备的思维和能力的养成;过多地强化历史结论的灌输与记忆,而忽略了如何得出这些历史观点的推导过程。这也导致了学生在接受历史知识、解决历史相关问题时会面临种种困难。在当前各学科普遍强调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本文对2017、2018年高考的部分试题做了简要的评析,并就如何培养高中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史料类型及高考典型例题简析

近年来高考试卷的命题也从单纯考查学生历史识记能力逐渐向考查历史素养、思维能力转变。根据史料来源的不同,历史学家翦伯赞将史料概括为三种类型:考古史料、文献史料、文艺作品史料。依据这样的标准,本人仅以2017、2018年全国高考卷为例,做了以下罗列:

1.考古史料类试题

[例1]2018年全国Ⅲ卷第24题。

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图7(图略)。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这道题是典型的史料实证题。此题最符合题意的显然是D项,提取材料中的 “战国以前”“自然陨铁”等关键信息,再结合时代背景,不难排除其他选项。考古史料往往都是原始史料,也有学者称之为第一手史料或者直接史料。在各类史料中,原始史料最可靠,也最具有史料实证价值,运用也最为广泛。从分析史料到得出结论的过程就是逻辑推演的过程,也是我们学习历史必经的阶段和必备的思维能力。所谓“论从史出”,任何历史结论的获得都是有充分的历史依据的,体现了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思维习惯。

2.文献史料类试题

[例2]2017年全国Ⅰ卷第26题。

表中(表略)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这又是一道考查史料实证素养的试题。文献中的历史记载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局限,难免有失偏颇,与事件的真实状况往往有所误差。也就是说任何一种文献史料,都不是完全可信的,里面可能有错误的信息,因此需经过多方考证。这段材料以不同的历史文献,多角度地叙述了同一历史事件,旨在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事件的本真面目。考生可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真实的历史。这实际上也要求教师在平时的试题命制和材料选择上更加注重历史材料的出处,围绕同样的历史主题,尽可能实现史料来源的多元化,从而培养学生对史料的辨析能力。

[例3]2018年全国Ⅰ卷第24题。

《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该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子百家的观点往往代表不同阶层的利益和心声。材料关于《墨子》的记载,正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经验总结。为什么说“墨家”是小生产者的代表?这一结论从何而来?通过文献史料不仅让学生识记历史概念,更有助于学生养成“论从史出”的严谨思维,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3.文艺作品史料类试题

[例4]2017年新课标全国Ⅰ卷第34题。

图4(图略)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该漫画表明(        )

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

B.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

C.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

D.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

[例5]2018年全国Ⅱ卷第34题。

1836年,俄国著名戏剧家果戈里发表剧作《钦差大臣》,描写的是一名小官吏路过某偏僻小城,当地人们误把他当作钦差大臣而竞相巴结、行贿。该作品(        )

A.抨击了资本主义政治腐败

B.揭露了专制体制的腐朽

C.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风格

D.讽刺了拜金主义的风气

文学艺术作品的诞生,往往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土壤。正因为这些文艺作品中透露着特定时代的气息,因此可以为我们研究当时的历史提供参考和依据,具有一定的证史价值。

当然这类试題考查的是学生在历史方面的综合素养,不仅仅是史料实证素养,也包括时空观念和对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等等。考生能不能从这些文艺作品中准确提取有效的解题信息,也是试题考查的主要目的。

二、优化史料教学的策略

1.重视历史教材

历史教材是我们从事历史教与学的重要载体和主要工具。教材内容都是经过科学编排的,特别是所提供的材料都是精挑细选的,且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典型性,形式多样,都是经得起考量的史料,也是学生最易获取的史料。对于我们教者而言,深入发掘教材的价值,往往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可以说,教材就是我们最好的资源。教师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中要精选典型材料,注重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坚持“论从史出”的思维习惯,讲求课堂教学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2.提高教师历史素养,更新教育理念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各门学科都提出了具有本学科特色的核心素养,这实际上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只注重历史知识传授的习惯,要培养学生通过搜集、分析、运用历史材料,进而得出正确历史认知的思维品质。让历史不再是简单的知识记忆,而是去伪存真、科学严谨的逻辑推理。

3.引导学生搜集、鉴别史料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获取渠道也是多元化的。在此背景下,各种史料唾手可得。经过多次篡改的、出处含糊的,甚至是含有虚假错误信息的历史资料也层出不穷。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选取史料,这样才能最终得出正确的认知。

本文仅以2017、2018年全国高考试题为例,分析命题趋势,把握考查方向,为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提供建议。当然,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还需广大教师共同探讨、不懈追求。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史料实证高考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实证”素养论析
史学阅读与史料教学
以“史料实证”为中心的高三历史复习课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