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中华鳖养殖病害调查与分析

2019-11-12 03:09王晓斌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单胞产气单胞菌

王晓斌

随着养鳖业的发展,鳖的饲养密度大幅提高,病害逐渐增多,危害日渐增强,疾病的爆发迅速、传染性强,病因难明,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和预防手段,给养殖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病害问题已成为限制中华鳖养殖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为了掌握中华鳖病害发生情况,2018年,笔者在东莞的多个中华鳖养殖场开展病害调查工作,并进行连续的监测,得到一些启发,本文就2018年中华鳖病害动态情况整理如下:

一、调查的方法

在虎门、中堂、谢岗几个主要养殖场内设置监控区域,采集病鳖样品进行检测分析。监控养殖面积达683亩,其中虎门监控区域面积45亩,中堂监控区域面积90亩,谢岗监控区域面积528亩。每个监控区域有专人负责巡捡,记录养殖水质、死亡记录表。监测时段为全年,重点是二三四季度(从5月至12月),采集到中华鳖样品确诊病害有9种:腐皮病、穿孔病、白底板病、红底板病、红脖子病、出血性败血癥、白斑病(真菌病)、钟形虫病(寄生虫病)等。

二、调查的措施

1.实地跟踪检查。监测区块每周的养殖水质(酸碱度、溶氧、氨氮、水温、气温)以及登记发病中华鳖的主要症状、发病率、死亡率。

2.采集样本检测。在病害多发季节,对养殖中华鳖每周1检,病害少发季节每两周1 检。在养殖基地实验室进行初检,然后送市级实验室复检或省级研究机构专家鉴定确诊。

三、检测的方法

主要采用梅里埃细菌鉴定法。Vitek全自动微生物检测系统在中华鳖细菌性疾病的检测中起到重要作用。Vitek对细菌的鉴定是以每种细菌的微量生化反应为基础,通过微生物鉴定系统分析而得出结果。具体的操作如下:

1.鉴定前的准备

(1)平板培养基的制做(主要培养病灶细菌使用)。称取培养基药品,放入适当大小的锥形瓶中, 用量筒取一定量蒸馏水倒入烧杯中,在放有石棉网的电炉上小火加热,并用玻棒搅拌,以防液体溢出。待药品完全溶解后,停止加热。锥形瓶加好棉塞或试管帽,再包上一层防潮纸,用棉绳系好。

(2)灭菌。上述装有培养基溶液的锥形瓶及培养皿(若干)按规定的条件及时进行灭菌。普通培养基为121℃20min,以保证灭菌效果和不损伤培养基的有效成份。

(3)倒平板。将需倒平板的培养基,冷却到45~50℃,立刻倒平板,待凝固后,取旧报纸包装存放,等候使用。

2.培养病原菌。从采集的病鳖样本中取肝脏、肾脏、肠道、脾脏、体表溃烂处等病灶组织划板,进行细菌培养。划板时第一次划线及以后每次划线前都要灼烧,第一次灼烧后要冷却后才能伸入菌液,以后划线不用沾菌液,但要灼烧,划线时第一区域不能与最后区域相连,划线时力度不能过大。分离到多种菌株后,还要进行病原菌的纯培养。

3.对纯培养后的病原菌进行革兰氏染色,确定阴性或阳性菌。步骤包括:初染、媒染、脱色、复染等四个步骤。染色后细菌与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细菌的形态、排列及某些结构特征,而用以分类鉴定。未经染色之细菌,由于其与周围环境折光率差别甚小,故在显微镜下极难观察阳性紫色阴性红色。

4.将手工分离的待检菌的纯菌落制成符合一定浊度要求的菌悬液,经充填机将菌悬液注入(阴性/阳性)试卡内,封口后放入鉴定仪读数器/恒温培养箱中,在2-18h即可完成大部分细菌的鉴定。

运用Vitek手段,在病鳖体内鉴定到有:产气肠杆菌、嗜水气单胞菌、嗜水/豚鼠气胞菌、弗氏柠檬酸杆菌、少动鞘氨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复合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星座链球菌咽炎灭种、松鼠葡萄菌、温和气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等多种细菌。此类细菌可引起腐皮病、穿孔病、红脖子病、红底板病、出血性败血病等,同时还可能会与其它病原作用形成并发症。

四、分析与结论

在对中华鳖病害长达12个月的连续监测中:1-3月,水温低,中华鳖处于冬眠状态,病害较少,造成危害相对较小。4月,亲本从冬眠中苏醒,体质较差,开春后易感染疾病,主要是患冬眠苏醒症。外塘鳖病害主要集中在5-10月,随着气温的升高,细菌等病原微生物活动增强,发病程度有所提高,温室养殖由于放养密度相对较高,更易相互撕咬,且投喂集中、水质易恶化,极易感染细菌而发病,发病最多的月份是八月,病鳖采集较多。

对导致中华鳖发病的因素可归为环境因素(温度、水质等)、人为操作环素(密度、饲料管理和损伤)、外在生物因素(病原)和内在因素(机体免疫力)。造成中华鳖病害的原因有:1.养殖环境恶化,如水质中氨氮偏高;2.气候反常,如雷暴天气对养殖鳖造成惊吓,而产生应激;3.养殖品种种质退化等,稚鳖出现畸形,免疫力下降。4.造成各种病害的致病菌有以下数种:

(1)腐皮病病原:出气单胞菌( Aeromonas SP。)、假单胞菌( P send om onas SP。)和无色杆菌( A chrom obacttr)。

(2)穿孔病病原:产气单胞杆菌( Aeromona8)和产碱菌( A lcalig emessp.)。

(3)红脖子病病原:嗜水产气单胞杆菌单胞亚种(Aeromonashydoplila subsp hydroplila)。

(4)红底板(赤斑病)病原:点状产气单胞杆菌长状亚种(Ammotata subsp, punctate)。

(5)出血病病原可能是病毒。但从病鳖分离到的强毒力的产气单胞杆。

(6)疥疮病病原:点状产气单胞杆菌点状亚种( Aeromonas punctata sub, punctata)。

五、对策

鳖病具有潜伏期长、并发症多、继发性感染普遍和治愈率低等特点。在生产中,往往还存在一病多症或一症多病的复杂情况,病因难以判断,在治疗的过程中,由于细菌对于抗菌药物作用的耐受性,药物的化疗作用会明显下降,再加大用量或改变药物,病菌再异变成超级细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给病害防治工作带来难度。

中华鳖病害防治,目前的主要趋势是以免疫预防为主体,构建生态和综合预防措施相互结合的病害预防与控制体系,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1.营造自然生态环境。遵循中华鳖习性,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养殖场建设布局要科学、合理。(1)排灌渠道独立分开,自成系统;(2)池塘建得齐整划一,都是长方形;(3)池塘设置晒台,以供鳖休憩、觅食和嬉戏。

2.加强投食管理。注意调理肠胃,投喂天然优质饲料。提高中华鳖的体能、活力和免疫力,以起到防治养殖病害的作用。

3.注重现代技术研究,提升养殖质量。做好有关生态养殖研究,让养殖赢在技术革新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正发生转变。绿色、有机、健康的食品成为当下市场消费需求。科学合理的进行防治,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在整个生态养殖的过程将避免很多问题的产生,同时也提高了效率以及收益。

猜你喜欢
单胞产气单胞菌
基于NURBS的点阵材料参数化建模方法
湿垃圾与病死猪混合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研究
复合材料周期结构数学均匀化方法的一种新型单胞边界条件
Meso-mechanical model of concrete under a penetration load
考虑界面层影响的三维机织复合材料单胞模型研究
槲皮素改善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感染
持续性根尖周炎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煤层气排采产气通道适度携煤粉理论
铜绿假单胞菌金属酶及整合酶的检测
齐口裂腹鱼肠道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