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吒闹海到魔童拆家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退步还是立新?

2019-11-13 00:08
艺术评论 2019年9期
关键词:哪吒之魔童降世魔童哪吒

[内容提要]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暑期热映,引来多方热议:创作态度和动画技术赢得普遍叫好,但对影片故事、人物和主题却充满争议。本文拟将该片与《哪吒闹海》进行对照,从批评和赞誉两个方面深入辨析,尝试回答以下问题:《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究竟是好还是坏?与《哪吒闹海》的立意相比,《哪吒之魔童降世》究竟是退步了,还是有所立新?

近期,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下文简称《魔童降世》)的票房犹如盛夏的高温,一路飘红。火爆的票房引来了热烈的讨论,业内同行无不艳羡围观,普通观众也都畅抒己见,普遍认为《哪吒》创作态度好、动画技术好。

创作态度好显而易见。“这部电影最终写了66稿,历经两年剧本打磨、三年制作。”虽然所有电影的制作都不轻松,但对于一个新人导演饺子来说这个过程尤为艰辛。

动画技术好有目共睹。“全片特效镜头占了近80%,由全国20多家特效团队制作完成。”“江山社稷图中四个人抢笔这个景的草图就做了2个月时间,总耗时4个月。而结尾的几个大特效段落仅测试时间都在3个月左右。”就最终的观影体验来看,《哪吒》虽然比之迪士尼、皮克斯、吉卜力出品的一些动画电影仍有差距,但已经很具可看性,不负创作团队的苦苦打磨。

至于说到影片的故事、人物和主题,却出现了截然对立的意见。叫好的主要是说作品有新意——哪吒的造型和性格塑造突破了传统,老故事有了新讲法,有情义——李靖夫妇对哪吒的爱被展现得情真意切,有意义——“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抗争主题积极向上。但批评意见也不少,以豆瓣网上的影评为例,如“白马非马”的文章所说,《哪吒》有“一流的好莱坞视效,二流的商业运作,三流的剧本,不入流的价值观”。大家对电影的差评恰恰都集中在其故事、人物和主题之上。一是认为故事情节薄弱;二是批评人物塑造断裂;三是针对主题,这部分的批评尤其尖锐。批评者拿《魔童降世》与《哪吒闹海》进行对照,普遍认为《哪吒闹海》里的反抗精神更为崇高有力,哪吒为民除害、为民牺牲,勇于斗争又顾全大局,和奸诈贪婪的龙族、苟且懦弱的李靖形成水火不容的鲜明对比。但到了《魔童降世》:“哪吒从自私自利到被亲人感动,敖丙从为亲人束缚,到摆脱家族束缚。导演眼里的对立,不过是从个人到家族之间的对照,格局狭义,家国天下,只占其一。”哪吒从关爱百姓、为民除害,被改编成了与民为敌、只顾自己的自私鬼,从无畏的小英雄萎缩成了任性的“熊孩子”。

但比较遗憾的是,网络影评多是以主观感受为主,即使给出了明确的观点,也缺乏相应论证。因此,它们对影片的赞扬或是批评,都还需要我们做进一步深入的梳理、分析和判断。下面,我们就以上评论中最有争议的部分进行辨析,尝试回答这样一个问题:《魔童降世》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究竟是好还是坏?与《哪吒闹海》的立意相比,这部作品究竟是退步了,还是有所立新?

一、批评者似乎有理

《哪吒闹海》已是四十年前的旧作,我们不妨先回忆一下这部电影的大致情节:

东海龙王敖广伙同兄弟,烧山、降雪,无端作恶,驱赶动物入海,供其吞食。陈塘关总兵李靖的夫人生下一个肉球,李靖心怀惧怕对其砍杀,肉球却化作灵动的小孩,被太乙真人收为徒弟起名哪吒。哪吒逐渐长大,与梅花鹿嬉戏,与百姓小孩们玩耍。陈塘关大旱,百姓献祭求雨,龙王不顾百姓疾苦,要求供奉童男童女才肯降雨。哪吒和小伙伴在东海边玩耍时正遇上传达龙王无理要求的巡海夜叉,夜叉要抓哪吒的小伙伴,哪吒为救伙伴激烈反抗,打跑夜叉,惊动龙宫。龙王三太子敖丙气势汹汹带兵讨伐哪吒,哪吒英勇反抗,以少胜多,将敖丙打死抽筋。龙王震怒,找李靖算账,李靖慌忙赔礼道歉,哪吒却不服。龙王上天庭恶人先告状,被哪吒阻止,还被痛打。敖广假意应承不再作恶,哪吒放龙归海,谁知敖广却纠集了其他兄弟,制造恶劣气候让百姓受灾。李靖束手无策只知怪罪哪吒,夺走了哪吒法宝,使他无法和龙王决战。哪吒一方面因父亲的绝情心灰意冷;另一方面为了尽快将百姓从灾祸中解救出来,选择自刎而死。仙鹤收走了哪吒魂魄,太乙真人以莲花做骨肉使哪吒复生,又赐他新的法宝。哪吒法力大增,杀到龙宫,将敖广等众恶龙狠狠痛打,赶走其他恶龙,将敖广囚禁于石柱上,胜利归来,与小伙伴们团聚,后乘梅花鹿飞向天际。

《哪吒闹海》虽是旧作,但如今看来场面仍然鲜活有趣,例如哪吒自杀后龙宫庆祝的那场戏,八爪螃蟹奏乐,海螺王八表演,既充满了想象力又极具观赏性。当然,我们需要更多注意的是它的创作立意和艺术呈现之间是否做到了统一。《哪吒闹海》反映的是善与恶的矛盾,强调是非之间的斗争,主人公的历险是为民除害的过程,哪吒在斗争中不仅英勇无畏,且在陷入困境时不惜以个人牺牲来拯救集体。整部电影从最终呈现上来看,矛盾设计高度集中,每个人物动机明确,事件发展有始有终,情节非常清晰完整,主题也由此得到了完满有力的表达。

很明显,《魔童降世》的故事已经和《哪吒闹海》完全不同。影片中一句振聋发聩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将矛盾集中在“我命”和“天”之间,“我”显然是指哪吒本人,那“天”应该如何理解呢?一般都会认为是指“魔丸性本恶,迟早遭天劫”的命运预设。按照主题揭示的矛盾应与剧情呈现的矛盾相对应的原则,这个故事应该讲魔丸如何努力反抗自身恶的天性,最终如何努力反抗天劫。但实际上,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情节却并非如此。

哪吒并不觉得自己恶,实际上也的确如此,他除了法力大些不太会控制、喜欢恶作剧以外,并无任何真正的邪恶。魔丸仅仅只是个概念,缺乏实质性的表现,由此,影片的矛盾并非是哪吒与自身恶的抗争。影片中表现最突出的矛盾是陈塘关百姓和哪吒的对立,程度最深且对立时间最长。但经不起琢磨的是,哪吒的天命并非百姓造成,冤有头债有主,要反天命哪吒也应该找喝酒误事的太乙真人算账,或是去讨伐设下天劫的元始天尊,但故事中他完全没这么做。“电影演到三分之二哪吒也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命运,更不用说反抗命运”;“灵珠的命运应该是拯救,魔丸的命运自然是为害人间。魔丸反抗了吗?我觉得,没有”。更让人费解的是,在面对天劫的时候,哪吒表现出一副认命的样子,任凭雷击。如此一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呐喊,尽管听起来激动人心,但细细思量,从技术角度看,《魔童降世》的预设主题实际上和剧情呈现全然不搭。

如果再看人物塑造,问题似乎变得更多。前后两部影片的人物基本一一对应,《魔童降世》的人物当然更丰富些,增加了殷夫人和申公豹这两个较为重要的角色。值得着重关注的是,原有人物全部做了改动。老角色当然可以重塑,但问题是,无论怎样重塑都需要符合角色的自身逻辑,这一点《魔童降世》做到了没有呢?

我们单看影片中两个最重要的角色。先说哪吒,因为是魔丸投生的设定,所以新版哪吒眼圈乌黑,满口烂牙,常年一副阴沉、无聊的样子,这种设计倒是符合天性邪恶的逻辑,但观其行为,前文已提及,除了拆家和对百姓恶作剧外并无其他恶行,如此,“天性邪恶”的预设在实际行为中并未体现。再来看敖丙。新版敖丙眉清目秀、法力高强,既能冻海救小女孩,也能制造压死所有陈塘关百姓的大冰盖,那么问题来了,他既为灵珠转世,本应心地善良,救助小女孩很对,但为何被揭破身份后为了保护本族就要杀死大量百姓呢?与哪吒相比,敖丙之举才是真正的恶,这显然与灵珠属善的设计不符。哪吒和敖丙的设计确实自相矛盾,灵珠转世、心地善良的敖丙突然作恶要害死大量百姓,而魔丸投生的哪吒却要救百姓,他们行动变化之“瞠目”,遭致网上那么多的负面评价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至于《魔童降世》的主题,相比《哪吒闹海》说它降格也不冤枉。小哪吒现在变成了一个黑眼圈的混世魔王,他只关心自己有没有得到足够的陪伴和关爱,有母亲陪踢毽子就高兴,母亲走了就不高兴,不高兴就在家撒野,而敖丙和他踢毽子,他就拿敖丙当唯一的朋友。以前的哪吒闹海抗争,在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现在的哪吒拆家踢毽,苦苦追求别人的认可。一个是顶天立地的小英雄,一个是只顾自己的“熊孩子”,从心怀天下到个人主义,说这是一种倒退也成立。

实际上,相比影片主题的降格,更让人失望的应该是影片在故事情节、人物塑造方面出现了技术层面的“硬伤”。讲一个小英雄如何对抗东海恶势力、保护小伙伴不惧生死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固然不错,但讲一个生而为魔的“熊孩子”的故事,只要讲得好也会同样精彩。问题不在于是“闹海”还是“拆家”,问题在于,“魔丸”和“灵珠”的设定似乎没有落实到人物的具体行为逻辑中,“我命由我不由天”也似乎没有得到影片情节的叙事支持。单单这两点,相对于40年前各方面都近乎完美《哪吒闹海》,《魔童降世》的确可谓大退步!

但影片果真是如此糟糕吗?

二、点赞者话要说明

前文曾言,也有好评者认为影片有新意,老故事有了新讲法,而且讲出了意义——“我命由我不由天”。但若不把这些新意、意义说清楚、讲明白,终是敌不过批评者颇有理据的批评。在对照分析《哪吒闹海》和《魔童降世》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一个令人生疑现象,“说清楚、讲明白”的工作不妨就由此说起。

《哪吒闹海》里所有的人物,性格行为、动机动作都和谐一致。哪吒是少年英雄,因此他心地善良、嫉恶如仇。太乙真人是阐教金仙,因此他法力高强、正义满满。敖丙是无赖恶龙,因此他尖耳獠牙、作恶多端。李靖自私怯懦,因此他能剑斩亲子。而到了《魔童降世》,不论主人公哪吒,还是太乙真人、敖丙和李靖,都在角色身份和实际表现上充满了矛盾,且这种设计显得非常刻意:明明是魔丸,却追求认可和关爱;明明是大仙,却胖而无能、贪酒误事;明明是灵珠,却为了自身族类对百姓痛下杀手;明明是愿意为儿子献出生命的慈父,却吝啬给予儿子最想要的陪伴。甚至是新加的人物,如申公豹,虽然掉包灵珠、魔丸,却也是想要改变自己备受偏见的命运;再比如说只在开头露了一下脸的元始天尊,作为法力高强的阐教掌门,也并非尽善尽美——中纪委发了一篇评论《〈哪吒〉里,你看到人生百态了吗?》,专门提到了他:“有一个人最该被问责——主要领导元始天尊。想他当初降服了魔丸,一掌劈碎不就全剧终了么,偏要等三年后才引天雷把它毁掉。三年间惹出那么多事端,老爷子倒不知躲到哪逍遥去了。”——元始天尊若真的在第一时间解决了魔丸,后来的一切麻烦也就不存在了,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元始天尊的确不是一个完美的元始天尊。

个体人物如此,群体人物也这样,比如陈塘关的百姓们。在魔丸转生事件中百姓是无辜的,魔丸投胎并非他们造成,却要承担魔丸发狂的后果。同样,在敖丙上位事件中,百姓们也很无辜,因为敖丙暴露了真实身份和意图,他们就面临被全体灭杀的危险。但在实际的观影体验中,陈塘关百姓却非常不讨喜:瞎眼的老头,强烈要求杀掉刚出生的哪吒;孩子王,无端和哪吒结仇,带头讨伐哪吒;壮汉空有健硕的外形,实际上胆小怕事;就连小妹,之所以和哪吒亲近,也是因为太年幼还不明事理。由此可见,《魔童降世》里的百姓虽然无辜但也一点都不可爱,明明是无辜的受害群众,却让观众觉得他们非常自私无情。

《魔童降世》中无论单个人物还是群体人物,几乎每个人物都在自相矛盾。这个现象实在太奇怪了!那么“全员皆错”的现象只能理解为编剧刻意为之。仔细体会,这种刻意为之有其特定的艺术效果:每个人物善恶的边界都被模糊了。

让我们进入《魔童降世》这个善恶被刻意模糊的世界:影片最开头是一个快乐的混元珠,自由自在生活在天地间,欢乐地吞食各种灵气,但强硬的元始天尊定要用善恶二元对立的世界观将它强行拆解,善的留下投胎,恶的三年后处理掉。随着故事的推进,观众却发现本该伤天害理、十恶不赦的魔丸哪吒,实际上孤独、寂寞、失落,关键时刻还拼命救人,而本该天真纯善、道德圆满的灵珠敖丙,实际上却对百姓痛下杀手。若非创作失误,显然主创在用这种方式向我们揭示:魔丸其实包含善良,灵珠也会产生邪恶,元始天尊的硬性划分是失败的,世间本就黑白交融、互相转化,哪有什么一清二楚、亘古对立的善恶?

后面的剧情更印证了这种分析。哪吒、敖丙相遇后,彼此都感觉好极了,这个设计非常有趣,魔丸、灵珠居然彼此吸引和认同,都认为找到了彼此唯一的朋友。而按照《哪吒闹海》的逻辑,他们本该互相排斥、大打出手才对,可见《魔童降世》有其独特的表意逻辑。到影片结尾,哪吒打败敖丙,也并未将敖丙“按计划”打死抽筋,而是放他一马;待天劫来临,“善”的灵珠也无法坐视“恶”的魔丸被毁,敖丙冲入云层用万龙甲帮哪吒抵挡天雷,最终他俩手拉手,形成红蓝太极图,灵珠魔丸合二为一,开始吸收那本要毁灭他们的力量,在太乙真人的帮助下保住了元神。由此看来,在元始天尊的眼中应该完全对立的灵珠和魔丸,始终惺惺相惜等待重聚,影片恰恰叙述的就是他们被分割、喜重逢、最终再融合的全过程,分割让他们面临毁灭,而再融合让他们战胜毁灭。

基于以上分析,“我命由我不由天”就有了新的解读:“我命”并不是简单的指“我的命运”,而是还有更丰富的含义:“我是谁”“我该怎么活着”“如何定义我的善恶”等;“天”也并不简单指“天命”甚至是元始天尊,而是一种硬要分出绝对善恶的极端二元对立思想,这种僵化且生硬的世界观会产生偏见,并加深偏见。所以,哪吒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是在拯救百姓时喊出来的,魔丸要向所有人证明,元始天尊和百姓认为他恶但他并不恶,他不接受被偏见定义,他是一个好魔丸。只要打破极端二元对立的偏见,哪吒的最大心结就解开了,天劫他才不在意,他不怕死,怕的是偏见,所以在天劫来时他淡然漂浮,不再抗争,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呼喊的是对抗偏见而非对抗死亡。最终灵珠魔丸合体、善恶融合得以逃过天劫的设置,正是对消除偏见的赞美,也是对从自我斗争到自我合一的奖励。

在这个主题的统领下,我们就会发现所有自相矛盾的人物其实都在有力彰显世间善恶共存的格局,展现善恶融合密不可分的世界观,没有完美的人物,人无法被精确分类,善恶可以互相转换,或者说,完美的人就如灵珠和魔丸合一之后,善恶兼有。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影片持善恶兼有和善恶转换的基本世界观,但绝不是说让大家就不分善恶,或者是容忍罪恶,毕竟影片对魔丸保护百姓大力肯定,对敖丙残害百姓是极为否定的。

影片对善恶的转化原因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魔童降世》认为恶源于偏见,偏见会造成内心的扭曲,内心扭曲了,人物就开始变坏。例如申公豹,由于他是豹子精,属于妖,受到元始天尊的偏见,不被看重,由是心理扭曲,开始作恶;又如龙王,因为受到天帝的偏见,被禁锢海底,心生怨念,才会让儿子杀哪吒上位,结尾花絮还出现了多条心理扭曲的龙,估计续集会出来作恶;再看主角哪吒,由于百姓对他有偏见,他才想搞恶作剧,村民误会了他捉妖的好意,他才会和村民打斗;敖丙也同理可证,依他的本性他会努力救女孩,但当身份被揭遭受偏见的时候,他就开始丧心病狂地作恶了。

同样,影片也给出了善的产生原因,善来源于各种温暖的情义,例如亲情、友情。以哪吒为例,母亲殷夫人陪他踢毽子的时候,魔丸就只是一个幸福的孩子,得知父亲李靖舍命救自己的时候,魔丸心中也升起感激和善念;敖丙也是如此,他大战哪吒败落下来,哪吒因为友情饶了敖丙性命,这番情义使得敖丙生出善念,舍身去助哪吒抵抗天劫。

与《魔童降世》完全不同,《哪吒闹海》却是一部强调善恶二元对立的影片,恶是绝对的恶,善是完全的善,恶欺凌善,善要反抗并消灭恶。现今,《魔童降世》总体世界观更为混沌融合,不再采取绝对二元对立的方式设置矛盾,而是用界限更模糊、更复杂的方式讲故事,在具体的叙事角度上也更关注个体感受和人物内心。如此看来,《魔童降世》的确是属于我们时代的新故事。时移世易,我们已不能再用《哪吒闹海》的标准去衡量《魔童降世》。

结语

哔哩哔哩网站有一段导演饺子的访谈视频,观众质疑元始天尊为何不当场销毁魔丸,饺子的回答是因为元始天尊后面要去编写《封神榜》会耗费大量法力,因此不宜立即毁灭魔丸消耗过多体力。这大概是个开玩笑的回答,但这个回答却把影片的表意深藏了起来,不免又让人心生疑惑,也许上述分析不过是我们的一厢情愿?

上文的分析虽然不乏理据支撑,但如此观点却几乎没有人进行过类似的表达,也许这并不是因为大家感知理解迟钝造成的,而是《魔童降世》的确还存在一些不够明确的地方,如果能在细节上做一些修正,表意将会更加清晰到位。譬如人物的自相矛盾可以再明确一些,帮助观众把握构思深意。举个例子,太乙真人可以再多些缺点,申公豹则该多加些优点和可爱的地方,突出人物身上的混沌和善恶融合。再譬如抵抗天劫的段落,可以去掉太乙真人的帮忙环节,魔丸、灵珠合一就已经完成了表意,他们的合一就足以产生抵抗天劫的力量,而太乙真人的帮助非但没有加深这一主题,反而画蛇添足造成了破坏。

但不论如何,从闹海到拆家,《魔童降世》既是岁月时光的演变,也是视角心境的改换。影片确实给予了观众有趣味、有新意的东西,那就让我们期待续集早日降世吧。

注释:

[1][2]肖杨.《哪吒》票房超7亿爆款背后是电影写了66稿.北京青年报.2019-7-30.

[3]白马非马.《哪吒》离“国漫崛起”中间还差10部《大圣归来》[EB/OL].2019-7—18.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6794435/.

[4][6]J_Fox.就你,也配叫哪吒?也配说我命由我不由天?[EB/OL].2019-7-28,2019-7-18.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6794435/.

[5]残月带三星.名过其实,瑜难遮瑕[EB/OL].2019-7-19.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6794435/.

[7]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哪吒》里,你看到人生百态了吗?[EB/OL].2019-8-3.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4078410.

猜你喜欢
哪吒之魔童降世魔童哪吒
小哪吒中队修炼记
哪吒VPro
The Analysis of Color Narration of Animated Film Ne Zha
《哪吒之魔童降世》经典台词
观看《哪吒之魔童降世》有感
从《哪吒之魔童降世》看干部之严管厚爱
《哪吒之魔童降世》: 映射当代家庭关系
《哪吒之魔童降世》夺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