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品美食的“味儿”

2019-11-13 04:22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彭雅钰
中学时代 2019年9期
关键词:味儿舌尖食材

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彭雅钰

作为一个资深“吃货”,每次旅行都是一段寻找美食的旅程。赏着各地独特的景致,用心品味当地美食独特的味道,不仅吃出了香味,久而久之,竟也吃出了一点文化味儿。

品美食,是身与心的双重享受。这种享受可以是一碗散发着稻谷清香的大米粥,配上一盘可口的小菜,把胃熨得舒舒服服、妥妥帖帖;这种享受可以是一盘最下饭的红烧肉,小火慢炖,唤醒了童年的美好回忆;这种享受也可以是一顿热腾腾的火锅,一连串的油泡从锅中跃起,红的肉、绿的菜、黄的土豆、白的豆腐在油泡中翻滚,吃得身上热乎乎的,心里也暖烘烘的。千百年来,中国人执着于对美食的极致追求,各色食材的精心搭配、烹饪手法的灵活运用、吉祥菜名的精妙设计,共同成就了那一道道有营养内涵和艺术之美的佳肴美味。

美食,是生存智慧的承载。中国饮食讲究荤素搭配、营养均衡、色香味俱全。的确,一桌席面,有荤有素,有粗有细,有汤有水,人吃了才会身心舒泰。有些美食,我们吃的时候若细细体味,便能品出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来。如饺子,外表并不起眼,饺子馅却包罗万象、无比丰富,令人不由想到那些胸有丘壑的博学君子;吃着冰糖葫芦,酸里裹着甜,甜里透着酸,让人感慨恰如生活;品着香而不腻的东坡肉,似有种东坡被贬黄州后的豁达味道。不论世事如何沉浮,热爱生活的心不会沉沦,对待每一餐、每一饭的态度,于无意间折射着中国人乐观旷达、自强不息的智慧光芒。

美食,是中华文化的缩影。中华民族的每一个节日,几乎都有与之相关联的食物:春节吃饺子,元宵节吃汤圆,清明节吃青团,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腊八节喝腊八粥……这些美食虽味道各不相同,却共同系成了一条融入了亲情、汇聚了人心、通向了幸福的纽带。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惯,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中华饮食文化;“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口味差异,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生动诠释;许多中国汉字“炒、蒸、煮、炸、炖”等等,都与烹饪方式有关……自然食材的物尽其用,烹饪方式的兼容并济,无一不体现了中华民族“和而不同、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

中华美食的“味儿”,蕴藏着中国人最质朴的生活期许与生存智慧。不同地域人们的饮食习惯千差万别,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食的追求却从未间断,正如《舌尖上的中国》所说:“中国人延续着对世界和人生特有的感知方式,每个平凡的人都在某个瞬间参与创造了舌尖上的非凡史诗。”

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这是味道,更是情怀。对美食朝思暮想,对文化日久生情,无论时间多长,距离多远,美食总会重新点燃我们的文化味蕾,让人不忘来路,不惧归途。

猜你喜欢
味儿舌尖食材
人与食材
人与食材
年味儿与虎年春节
年味儿再淡, 过年都是喜庆的
大师教你做藏餐《牦牛肉炒青稞》
在中国感受“别样”年味儿
食材变动物
桔子吃不出苹果味儿